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简称PI)控制H桥逆变器时出现的问题,将PI控制与幂次趋近律滑模控制相结合,提出复合控制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PI控制下逆变器为倍周期分岔状态,而复合控制下逆变器为稳定状态;相对于PI控制,复合控制能将电压、电感及开关频率稳定域拓展得更广,复合控制对扰动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复合控制输出电流的畸变率更小、幅值更接近参考电流的幅值.因此,复合控制比PI控制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朱喜 《科技信息》2012,(27):105-106,139
本文提出一种组合式的新型Cuk型DC-AC逆变器,并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应用Matlabe/Simulink平台,进行仿真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服反步控制对参数变化敏感以及鲁棒性不佳的不足,将反步法和滑模变结构控制两种策略相结合,讨论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反步滑模控制设计思路。使用反步控制策略设置虚拟控制量和构造Lyapunov能量函数,根据Lyapunov函数建立滑模面,选取合适的滑模趋近律,推导出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反步滑模控制律的数学模型。将其应用到三相电压型逆变器非线性系统中,得到了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的控制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一种滞环控制电流跟踪型SPWM逆变电路。以DSP和硬件电路相结合形成快速的控制单元的交流电机调速系统,给出了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及实验仿真结果。实验表明,本系统硬件电路简单,调节控制方便,运行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针对三相并网逆变器在暂态能量反馈中的快速性与抗扰动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重复比例控制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自适应加权控制策略。首先对滤波器构建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通过对滤波器的状态方程进行求解,采用重复比例控制提高逆变器的稳定性,再利用高频控制器对滑模开关函数进行替代,在保证鲁棒性的同时减小控制的抖振,再通过加权控制器根据电流误差值实时调节两种控制的权重比以实现两种控制的稳定过渡与切换达成高质量并网,最后利用Simulink软件对三种控制在相同条件下分别进行仿真。通过对比验证,发现利用加权控制策略优化了等效控制的跟踪特性,不仅能加快了系统的响应速度,抑制了并网电流谐波,且还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控制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应用于电流源逆变器系统的基于状态预测观测器的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实现了新能源并网时逆变器的输出与电网频率、幅值、相位相同.在控制技术研究中,借助状态反馈极点配置理论,详细给出了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及其系数矩阵的设计过程.仿真分析证明了该设计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单相逆变器变环宽滞环控制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滞环电流控制动态过程的定性分析和理论推导,得出了环宽与频率新的关系式.以单相全桥电压型逆变器为例,在MATLAB下建立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由于直流输入电压波动,带非线性负载和死区效应引起的单相逆变电源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大,品质下降的问题.将迭代学习控制应用到逆变器波形控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学习控制和双闭环PI控制相结合的逆变器新型复合控制策略.运用极点配置对PI控制器参数进行设计.采用双闭环PI控制提高逆变器的动态特性,利用迭代学习控制改善逆变器的稳态精度.最后借助Mat-lab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获得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特性的波形.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三相逆变器在负载变化及参数摄动时输出电压动态响应快、稳态精度高、波形失真率小,基于αβ模型设计一种电感电流内环电压外环的双闭环控制器.电压外环采用离散积分滑模控制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并增强系统的鲁棒性.进行了正弦波跟踪的仿真实验,结果是突加纯阻性负载时调整时间为2 ms, 暂态过程中输出电压总谐波畸变率为3.46%; 当参数缓慢变化时总谐波畸变率为 0.13%.仿真结果表明: 当系统参数和负荷有较大变化时系统能很好的跟踪参考电压,控制策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PWM并网逆变器在dq0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内外环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改进的双闭环控制的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化及合理变换,运用改进的二阶法推导出双闭环控制时的PI调节器参数计算公式。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平台进行仿真,并与传统方法的结果相比较,验证其精确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影响50Hz SPWM 逆变电源输出电压特性的因素;针对其输出电压控制特性中存在的由于滤波网络导致反馈信号延迟大,进而引起电压超调量大、调节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反馈通道中加入特殊变结构控制的方法,将死区非线性控制与微分加相角超前网络结合起来,以解决电压控制中动、静态特性问题.实验证明该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新型Boost逆变器滑模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由双向Boost变换器组成的新型逆变器.该逆变器采用了两组独立对称的双向Boost电路,结合滑模控制策略,实现高性能的交流信号功率放大.给出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对新型Boost逆变器拓扑进行了小信号建模和开环分析,并给出了滑模控制方案.滑模控制方案能有效克服系统参变量变化和外部扰动,充分发挥了快速响应和鲁棒性强的优点.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伺服系统在快速性、准确性和鲁棒性等方面的较高要求 ,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变结构双模控制器 .在偏差较大时采用具有时变、非线性、“时间次优开关超平面”的滑模控制 ,以保证系统的鲁棒性和快速性 ;在偏差较小时 ,根据状态变量的幅值可自动转化为线性二次型 PI控制 ,以保证系统的准确性 .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的有效性 .  相似文献   

14.
飞机飞行的范围广泛,复杂,不可能得到精确的飞机数学模型,所以,常规的控制理论应用于飞行控制,效果不佳,模型跟踪变结构控制理论不依赖数学模型,而能对理想模型进行跟踪,使飞机具有良好的性能,本文研究了变结构滑模控制在飞行控制系统的应用,首先,对滑模进行极点配置,使滑模有良好的动态特性,设计了一个比例积分切换超平面,确保消稳态误差,采用饱和控制技术,消除了抖振现象,对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表明系统不仅实现了无抖模型跟踪,而且具有很中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一个应用实例,分析了控制受约束的最优控制最优解的理想特性和以其作为控制策略的局限性;然后运用变结构控制方法,对控制受约束的线性系统最优控制策略进行改造,使之在保持最优控制主体性能的同时,维持足够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鲁棒性。具体作法是在滑模趋近段采取沿边界控制(最优控制策略),而在滑模运动段采取边界内稳定控制(极点配置策略)。并对受约束控制的具体选取方法及滑动模态的可达条件均作了陈述或推导。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络远程控制循环中存在随机通信延迟时间,影响控制循环的稳定性.提出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来消除控制循环中随机通信延迟时间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实现方法、滑动平面求解、控制函数的实现等.滑模变结构控制的仿真结果与远程机器人直接控制结果的对比表明,前者能够保证在存在随机通信延迟时间时控制系统的稳定,证明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应用于机器人远程控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迭代学习控制是一种新型控制算法,它不依赖于动态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通过重复执行同一任务来减少误差,使系统输出尽可能逼近理想值的方法.滑模变结构控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将滑模控制算法引入ILC,提出两种基于滑模变结构的迭代学习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误差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稳,得到较好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典型的动态迟滞特征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迟滞补偿控制方法.通过乘以一个斜率转换因子, 将具有近似线性特性的理想迟滞模型转化成实际的期望输出模型.采用自适应滑模控制原理求取迟滞补偿控制量,以保证实际的迟滞特性能够达到期望的线性输出特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自适应滑模迟滞补偿方法能够有效地补偿动态迟滞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