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俊红 《化学教育》2022,43(11):46-53
确立“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项目,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猕猴桃、梨、紫甘蓝和黄瓜等4种果蔬,通过预规划项目、规划项目、比较4种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以及提交探究报告等4组任务,建构科学探究解决化学问题的路线图,感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根据化学方程式定量计算的实际价值,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健康观以及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发展用控制变量思想设计实验、基于证据推理得出结论和对实验结果可靠性的反思评价等学科关键能力,培养严谨求实、质疑审辩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2.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微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中维生素C的碘量法测定进行了微型化设计及可行性研究,与常量法比较,微型实验的精密度与准确度符合分析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3.
常见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用碘酸钾滴定法、间接紫外吸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常见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研究了不同贮藏、加工方法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测定方法各有利弊;随着加工处理的时间延长,维生素C损失增大,因此在烹饪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时应该少放盐,加工热炒和煮的时间应尽量短,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C的化学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让学习者了解维生素C的酸性和还原性;了解几种常见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及人体摄入维生素C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赏析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针对现行教材中设计的磷、铜方案,从实验对象的物质体系、实验装置、实验结果和对实验的创新等几个方面分析该实验的探究价值,再对鲁教版该实验装置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类基础分析化学综合实验,其内容贴近生活,可操作性强,实验经费少。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日常食物中Ca、Mg、Fe的含量,而且可将理论与实践、学与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1 维生素 C趣味小实验1 .1 实验内容取规格为 0 .5g、2 m L的维生素 C注射液 ,用玻璃棒将药剂瓶上端敲破 ,将维生素 C溶液全部转移入一支大试管中 ,并在其中加入 8m L蒸馏水 ,振荡 ,使混合均匀。将上述溶液平均分装入 A、B、C、D、E、F6支小试管中 ,然后将小试管排在试管架上。在 A试管中滴加紫色 KMn O4 溶液 ,溶液立即褪色。在 B试管中滴加溴水 ,溴水颜色迅速消失。在 C试管中滴加碘水 ,碘水很快褪色。在 D试管中滴加 Ag NO3溶液 ,试管中立即出现大量黑色沉淀 ;再在试管中滴加30 % H2 O2 溶液 ,试管中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 ;将…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D是一种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脂溶性维生素,25-羟基维生素D是其在人体内循环和存储的主要形式。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前处理的通常采用碱皂化、有机溶剂提取、固相萃取或者半制备色谱净化;其测定方法多为放射免疫法和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凭借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目前在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测定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二维液相色谱和超高效超临界流体色谱由于其强大的分离能力,在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的分析中表现出强大的潜力。该文综述了近年来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及二者在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中的含量分布研究,以期为建立适合不同食物样品的测定方法,指导居民合理膳食,进行膳食摄入量评估等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一种便捷、可视化的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新型闭合式双极性电极(BPE)体系,借助普鲁士蓝(PB)电致变色薄膜电极的颜色作为指示信号,通过比色法对商业产品中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该实验装置经济简便且可重复使用,实验方法简单易行,电流效率高,结果可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化学教育》2002,23(Z1):55-6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患坏血病,原因是食物中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相似文献   

11.
分光光度法测定新鲜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溶性的维生素C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维生素C是含有烯二醇基的多羟基内酯结构,利用其水溶液在波长265nm处有较强烈的紫外吸收峰,建立了直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新鲜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维生素C的含量在1.0~12.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0.066 03c+0.019 74(R2=0.997 51),检出限为0.044μ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5%~105.4%。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对新鲜蔬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PVPCME还原电位溶出分析法,研究了工作电极的修饰和制备过程,电极重复性好,灵敏度高。讨论了测定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实验条件。方法的变异系数为1.47%,回收率为88~91%。样品处理简单,损失小。  相似文献   

13.
仪器分析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根据仪器分析实验课的特点,开设“维生素C的3种分光光度法测量比较”设计性实验项目,通过文献调研、原理阐述、方案制定、性能测试、SPSS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应用等实验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分别建立了每种方法的标准曲线,比较相关系数、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并对3种方法进行精密度与准确度实验。实践表明,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基本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程星灿 《化学教育》2022,43(17):123-128
针对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存在的不足,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和优化实验,得到一种利用铁粉吸氧腐蚀原理和连通器装置的改进方案。改进方案具有原料廉价易得、绿色环保、装置简约、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动态可视、科学高效、安全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刘振南  张殷全 《化学教育》2005,26(11):1-3,5
介绍了脑需要的8种主要营养素——脂肪、维生素C、钙质、糖、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A及维生素E的健脑功能及健脑食物.  相似文献   

16.
在BaSO_4沉淀重量法测可溶性钡盐中钡含量的常规实验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并且通过误差计算评价2类分析方法,赋予这个实验更宽广的内涵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17.
水溶性的维生素C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维生素C是含有烯二醇基的多羟基内酯结构,利用其水溶液在波长265nm处有较强烈的紫外吸收峰,建立了直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新鲜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维生素C的含量在1.012.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0.066 03c+0.019 74(R2=0.997 51),检出限为0.044μ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5%12.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0.066 03c+0.019 74(R2=0.997 51),检出限为0.044μ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5%105.4%。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对新鲜蔬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怀药中维生素C含量直接测定新方法,以pH 2.5硫酸溶液为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怀药中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维生素C在0~15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60 29 C+0.003 55,r=0.999 9,所选的怀药均含丰富的维生素C,其中怀菊花中高达 51.55...  相似文献   

19.
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楂中维生素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中缺乏时会引起多种疾病[1],如坏血病.然而,人体中所需的维生素C大多数由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供给,因此测定包括山楂在内的新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营养分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鲁荣  蔡雪增 《化学教育》2013,34(3):56-57
按照教材中用燃烧红磷除去氧气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存在实验现象不明显和实验数据不严谨的问题;采用邻苯三酚法改进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操作更为简单,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数据严谨,宜作为演示实验在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