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苯二胺,3,3′-二甲基联苯二胺在二价镍配合物存在下,直接与2,5-二溴噻吩的格氏(Grignard)试剂共聚,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该合成方法所得联苯二胺与噻吩共聚物、3,3′-二甲基联苯二胺与噻吩共聚物的收率分别为63.4%和70.8%。在25℃测得的特性粘度分别为O.75dL/g和O.67dL/g。聚合物的循环伏安测定表明该类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每种聚合物均在O~O.8V之问出现两对氧化一还原峰。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分别在415nm和450nm处有最大吸收峰。  相似文献   

2.
在二氯-1,3-双(二苯基磷)丙烷基镍(Ⅱ)存在下,通过N,N′-二氯苯醌二亚胺和2,5-二甲基-N,N′-二氯苯醌二亚胺与2,5-二溴吡啶的格氏(Grignard)试剂共聚,得到了两种新型共轭聚合物。采用FT-IR1、H-NMR、UV-Vis、XRD、循环伏安、充放电对共聚物进行结构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共聚物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每种聚合物均在-1.0~2.0 V出现一对氧化-还原峰。聚(N,N′-二氯苯醌二亚胺-吡啶)和聚(2,5-二甲基-N,N′-二氯苯醌二亚胺-吡啶)的比电容分别为126 F/g和63 F/g。  相似文献   

3.
通过Schiff-base法合成了侧链含亚胺的新型噻吩类单体2,5-二溴-3-[(芴-2-基)亚胺次甲基]噻吩.以Pd(PPh3)2Cl2和CuI为催化剂,经Sonogashira偶联合成了4种新型共轭共聚物Th-PE-6、Th-PE-8、Th-PE-10、Th-PE-12.经FT-IR、1H-NMR、UV-Vis、循环伏安(CV)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Th-PE-8、Th-PE-10、Th-PE-12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发黄绿光,最大发射峰分别位于467、473 nm和470 nm.其中Th-PE-6和Th-PD-8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2~0.8 V均出现3对氧化还原峰.  相似文献   

4.
联苯胺类共轭共聚物的金属配合物催化法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苯二胺 ,3,3′ 二甲基联苯二胺在次氯酸钠介质中氧化制备了相应的N ,N′ 二氯联苯醌二亚胺 ,3,3′ 二甲基 N ,N′ 二氯联苯醌二亚胺 .通过红外 (FT IR) ,核磁共振 (1 H NMR)等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此化合物在二价镍配合物存在下 ,与 2 ,5 二溴噻吩制成的Grignard试剂共聚的方法 ,并得到了联苯醌二亚胺与噻吩交替共聚的共轭聚合物 .该合成方法所得聚合物的纯收率分别为 6 3% ,88% .循环伏安测定表明该类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 ,紫外 可见光谱中分别在 310nm ,4 5 0nm处 (共聚物Ⅰ )和 2 90nm ,4 30nm处 (共聚物Ⅱ )出现吸收峰 .根据聚合物的粉末X 射线衍射图 (XRD) ,对所得聚合物的结晶性也做了初步探讨 .  相似文献   

5.
以1,3-二(二苯基膦)丙烷二氯化镍(Ⅱ)作为催化剂,分别合成了2,2′-二噻吩与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和2,5-二甲基-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的共轭交替共聚物:聚(N,N′-对苯醌二亚胺-2,2′-二噻吩)和聚(2,5-二甲基-N,N′-对苯醌二亚胺-2,2′-二噻吩)。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循环伏安等测试方法对这2种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共聚物分别在263、315、410、261、3214、03 nm处出现了紫外吸收峰,对苯二胺上的甲基对共聚物电化学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在吡啶环上引入特丁基及甲醛基,再与2,6-二异丙基苯胺反应生成2-(N-2,6-二异丙基苯亚氨基)亚甲基-6-特丁基吡啶(g)配体,并合成了相应的配合物[NiBr2(g)](h)。配合物h的单晶结构表明其为单配体单金属结构,属于正交晶系,a=1.527 76(14)nm,b=1.608 46(15)nm,c=1.837 77(17)nm,晶胞体积4.516 0(7)nm3,Z=8。在助催化剂MAO的作用下,考察了催化乙烯聚合特性,在0℃时,所得聚合产物中包括支化聚合物和齐聚物,其中支化聚合物的分子量Mw=1.09×104,其支链大部分为甲基、丁基和长支链,支链密度为58.5。  相似文献   

7.
利用金属催化法分别合成出了2,1,3-苯并硒二唑与N,N′-二氯联苯醌二亚胺、3,3′-二甲基-N,N′-二氯联苯醌二亚胺,3,3′-二甲氧基-N,N′-二氯联苯醌二亚胺的共轭交替共聚物:聚(N,N′-联苯醌二亚胺-2,1,3-苯并硒二唑),聚(3,3′-二甲基-N,N′-联苯醌二亚胺-2,1,3-苯并硒二唑),聚(3,3′-二甲氧基-N,N′-联苯醌二亚胺-2,1,3-苯并硒二唑)。利用凝胶色谱(GPC)、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以及循环伏安(CV)等对这三种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研究。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这三种共聚物分别在305nm、421nm,325nm、438nm和330nm、558nm处出现吸收峰,但由于受侧基的影响,聚(3,3′-二甲氧基-N,N′-联苯醌二亚胺-2,1,3-苯并硒二唑)相对于聚(N,N′-联苯醌二亚胺-2,1,3-苯并硒二唑)和聚(3,3′-二甲基-N,N′-联苯醌二亚胺-2,1,3-苯并硒二唑)的共轭程度要高,而且共聚物链上的侧基对其电化学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三氯化铁为催化剂,采用氧化偶联聚合法合成具有交联活性的聚3-(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噻吩(P3MET).用红外光谱、凝胶液相色谱、等速升温热失重分析、紫外-可见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法表征聚合物的结构、热稳定性能和光电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的氯仿溶液在350~573 nm处有吸收,最大吸收峰位于410 nm,其禁带宽度为2.1 eV;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为300~400℃,热稳定性能良好;聚合物的电子亲和势能级为3.52 eV,电子离子势能级为5.62 eV.  相似文献   

9.
以四氯噻吩为原料,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了聚(3,4-二氯)噻吩.对影响合成材料结构规整度的溶剂极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3C NMR核磁谱等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采用极性较低的乙二醇二甲醚作溶剂时,可得到规整度较高的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10.
以2-氨甲基吡啶为配体与醋酸锌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锌金属配合物[Zn(AMPy)2(OAc)]2·[Zn(OAc)4](AMPy=2-氨甲基吡啶),通过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显示,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1.07360(19)nm,b=1.2491(2)nm,c=1.8976(3)nm,α=83.809(2)°,β=89.595(2)°,γ=65.708(2)°,V=2.3039(7)nm3,Z=2;配合物分子由3个不同的配位Zn离子通过分子内氢键连成一个完整的分子,分子间氢键再将其连成一个二维网状结构.研究了该金属配合物在Henry催化反应方面的性能,并优化出最佳催化条件.  相似文献   

11.
周健  刘星  李冬青  袁余洲  陈振锋  张勇 《合成化学》2006,14(5):476-479,509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Zn(H4FoPyS)2(H2O)4](NO3)2.3(H2O)(1,H4FoPyS为希夫碱吡啶-4-甲醛缩氨基脲),其结构经IR,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表征。1的晶体结构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īa=9.6505(16),b=12.644(2),c=13.156(2),α=115.459(3)°,β=90.0290(10),°γ=111.792(3),V=1321.1(4)3,Dc=1.609 g.cm-3,Z=2,M r=647.84,μ=1.905 mm-1和F(000)=728,最终偏差因子分别为R1=0.0365和wR2=0.0878。1中Zn(Ⅱ)是六配位的稍变形八面体构型,其中2个吡啶氮原子和2个配位水分子占据赤道平面,另外2个配位水分子处于轴向位置。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新显色剂 1-(4-硝基苯)-3-(3-甲基吡啶)-三氮烯(NPMPDT)的合成及其与铜的显色反应.在OP的存在下,pH 10.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能与铜发生显色反应,铜与NPMPDT形成摩尔比为2∶1型的黄色配合物,在460 nm处有一最大正吸收,在535 nm 处有一最大负吸收.以460 nm为参比波长,535 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18×105 L·mol-1·cm-1,铜的质量浓度在0~0.48 μg/mL 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本法测定大米和面粉中微量的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诺氟沙星(NFA)(图1)(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是一种典型的喹诺酮类抗菌化合物,主要通过抑制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II使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使细胞不能再进行分裂,而起杀菌作用,具有广谱抗菌性[1]。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  相似文献   

14.
周健  刘星  陈振锋  梁宏 《合成化学》2006,14(5):471-475,483
由Co(C lO4)2.6H2O和Sch iff碱吡啶-4-甲醛缩氨基脲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o(H4FoPyS)2(H2O)4](C lO4)2.2H2O(1,H4FoPyS为Sch iff碱吡啶-4-甲醛缩氨基脲),其结构经IR,单晶X-射线衍射和元素分析表征。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īa=6.9015(13),b=10.2030(19),c=11.136(2),α=104.960(3)°,β=90.090(3)°,γ=108.177(4),V=716.9(2)3,Dc=1.613 mg.m-3,Z=1,Mr=696.29,μ=0.868 mm-1和F(000)=359,最终偏差因子分别为R1=0.0857和wR2=0.2361。在1的晶体结构中,Co(Ⅱ)是六配位的稍变形八面体构型,其中2个吡啶氮原子和2个配位水分子占据赤道平面,另外2个配位水分子处于轴向位置。配合物分子通过氢键(N-H┈O和O-H┈O)相连,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2-氯-3-氯甲基-噻吩及噻康唑;相转移催化;氯氯甲基噻吩;氯甲基化;噻康唑  相似文献   

16.
缩氨基脲(或含硫)希夫碱及其配合物具有抗病毒、抗菌、抗麻风病等生物活性[1-3],因而引起了人们极度大的关注[4-6]。为了拓宽缩氨基脲及其配合物的研究领域,进一步了解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本文报道了Schiff碱吡啶-2-甲醛缩氨基脲铅(Ⅱ)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1实验部分1·1试剂和仪器吡啶-2-甲醛、盐酸氨基脲、硝酸铅、乙醇、乙酸钠等均为分析纯。VarioEL元素分析仪(德国ELEMENTAR公司),美国N icolet 50XB傅立叶红外光谱,AVANCE AV500MHz核磁共振仪,R igaku Mercury CCD衍射仪。1·2希夫碱吡啶-2-甲醛缩氨基脲(PNS)的合成…  相似文献   

17.
3,6-二(3-甲吡啶-2)-s-四嗪(DMPTZ,Ⅱ)和Ce(NO3)3.6H2O反应生成了一个新的配体L: N-(3-甲吡啶-2)-亚胺甲基-1-(3-甲吡啶-2)腙和一个新的单核配合物[Ce(L)(NO3)2(H2O)3].NO3 (Ⅲ). 用IR和X单晶衍射对化合物Ⅲ的单晶进行了分析.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 a = 7.133(4), b = 11.139(2), c = 14.572(3)Å, α= 102.13(2), β=99.81(3), γ=91.10(3), Z = 2, V = 1113.6(7) nm3, μ=2.123 mm-1, F(000)=630. 结果表明, 中心原子Ce3+具有十配位, 其中配体L是三齿配, 提供了三个配位N原子, 且Ce与三个配位N原子在同一平面; 在平面骨架的上方有三分子的H2O参与配位, 提供了三个配位O原子; 在下方有两个NO3-参与配位, NO3-是双齿配位, 提供了四个配位O原子, 且这四个O原子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对DMPTZ在Ce(Ⅲ)的条件下的分解机理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2.苯并咪唑吡啶镍配合物[Ni(C12H9N3)3](C1O4)2·H2O,通过IR,UV-Vis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单品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十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a=1.20076(5)nm,b=1.22545(5)nm,c=1.49077(5)nm,α=88.2430(10)°,β=71.7970(10)°,γ=72.544(2)°,Z=2,最终偏离因子R1=0.0608,wR2=0.1859.配合物的金属中心与6个配位氮原子形成八面体的几何构型.用共振瑞利散射(RRS)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作用,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形成复合产物并出现了相应的新的RRS光谱,且随着配合物浓度的增大引起共振瑞利散射增强,在低离子强度的环境下与DNA的作用比较明显.这些实验结果表明了配合物与DNA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含硫多吡啶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1个含硫多吡啶配体5,5′-二(2-吡啶硫)甲基-2,2′-联吡啶(L)及其3个过渡金属配合物{[AgL](ClO4)} (1),[CuLCl2] (2)和[Mn(L)3](ClO4)2(H2O)0.5 (3)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20.
以3,5-二溴吡啶和对甲基苯硼酸为原料,醋酸钯为催化剂,经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3,5-二(4-甲基苯基)吡啶(1),收率73%,其结构和性能经1H NMR, 13C NMR, IR, 元素分析, UV-Vis, FL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果表明:1(CCDC: 1509844)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212121,晶胞参数a=6.447 8(12) , b=7.240 2(14) , c=29.890 0(6) ,β=90°。1为非平面刚性共轭分子,荧光量子产率1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