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水热合成了1个新配合物[Cd(BDC)(H2C2EIm)(H2O)]n(BDC=对二苯甲酸;H2C2EIm=2,2'-乙基双苯丙咪唑).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以及X-射线单晶洐射对其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Cd(Ⅱ)原子通过BDC和H2C2EIm 2种配体连接成一维Z型带状结构,带与带之间通过N-H…D,O-H…O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室温下配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2.
水热合成了1个新配合物[Cd(BDC)(H2C2EIm)(H2O)]n(BDC=对二苯甲酸;H2C2EIm=2,2′-乙基双苯丙咪唑)。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以及X-射线单晶洐射对其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三斜晶系,P1 空间群。Cd(Ⅱ)原子通过BDC和H2C2EIm 2种配体连接成一维Z型带状结构,带与带之间通过N-H…O,O-H…O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室温下配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3.
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1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d2(BDC)2(obix)2]·H2O(H2BDC=对苯二甲酸,obix=1,2-(二亚甲基)二咪唑).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体结构表明:镉原子与3个对苯二甲酸上的5个氧原子,2个1,2-(二亚甲基)二咪唑中的2个氮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五角双锥配位构型.2个Cd(Ⅱ)原子通过两个羧基桥联形成一个双核Cd2单元,再通过配体连接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C-H…O氢键和弱的π-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室温下配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热合成法,合成了4个配位聚合物:[Mn(H2O)(PTZDA)(BDC)]n(1)、[Co(H2O)(PTZDA)(BDC)]n(2)、[Zn(H2O)(PTZDA)(BDC)]n(3)、[Cd(H2O)(PTZDA)(BDC)]n(4)(PTZDA=2,4-二氨基-6-(2′-吡啶)-均三嗪,H2BDC=对苯二甲酸),并分别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了这4个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在配合物1~4中,配体PTZDA与中心金属离子螯合配位,金属离子通过配体BDC2-连结成一维链状结构,一维链之间通过氢键作用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结构。磁性和荧光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具有非常弱的反铁磁作用;配合物3和4的荧光均为配体发光。  相似文献   

5.
以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和2,2′-联吡啶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配合物[Cd(C9H8O3N)2(2,2′-bipy)(H2O)]2·(H2O)3。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2559(3)nm,b=1.5068(3)nm,c=1.6507(3)nm,α=112.14(3)°,β=101.83(3)°,γ=93.84(3)°,V=2.7959(10)nm3,Dc=1.592g·cm-3,Z=4,μ(MoKα)=0.840mm-1,F(000)=1364,最终偏离因子R1=0.0276,wR2=0.0683。标题配合物的不对称单元由2个独立的单核结构Cd(C9H8O3N)2(2,2′-bipy)(H2O)和3个晶格水分子组成。中心镉髤离子处于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环境中。本工作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和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N-(2-异丙酸)-邻羟基苯甲酰腙(C10H10N2O4,H3L)、2,6-吡啶二甲酸(2,6-H2PDA)与RE(NO3)3·nH2O(RE=Pr,Eu)在室温下反应,合成了配合物1[Pr2(H2L)2(HL)2(2,6-H2PDA)(H2O)2]·2H2O和配合物2[Eu2(H2L)2(HL)2(2,6-H2PDA)-(H2O)2]·2H2O,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表征,测定了两种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稳态荧光猝灭方法及其与溴化乙锭(EB)的竞争实验研究了两种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均是以插入方式结合的.  相似文献   

7.
以3,5-二(苯并咪唑基)吡啶(L)、间苯二甲酸(m-H2BDC)、4-羧基肉桂酸(H2CCA)、ZnSO4·7H2O和Cd(NO3)2·4H2O为原料,使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两个配位聚合物[Zn(L)(m-BDC)](1)和[Cd(L)(CCA)]·2H2O(2),利用红外、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结构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在配合物1中,L与金属离子连接形成了一维(1D)链结构,而间苯二甲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构成了一个M2(m-BDC)2(M=金属离子)的单元。一维链之间通过M2(m-BDC)2单元连接形成二维网状(2D)结构。在配合物2中,和配合物1类似,L与金属离子连接形成一维链,但与1不同的是羧酸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也构成了一维链结构,两种一维链通过配位作用连接构成二维结构。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新的配合物[Ni(H2O)6].[Ni2(phen)2(BTC)2(H2O)4].4H2O(phen=邻菲啰啉;BTC=均苯三甲酸),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及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表征,并用TGA检测了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0.84038(7)nm,b=0.92048(8)nm,c=1.64793(14)nm,α=97.3850(10)°,β=102.7930(10)°,γ=104.9700(10)°,V=1.17736(17)nm3,F(000)=622,Z=1.标题化合物的不对称结构是由NiO6单元和1个二聚物Ni2N4O12单元组成的,该二聚物单元通过2个邻菲啰啉和2个均苯三甲酸分子构筑了1个八元环.氢键将2个独立的结构单元连接成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热方法,以5-氯烟酸(5-ClnicH)和2,2′-联咪唑(2,2′-biimidazole)分别与Zn(NO3)2·6H2O和Cd(NO3)2·4H2O反应,合成了2个配合物[Zn(5-Clnic)2]n(1)和[Cd(5-Clnic)2(H2biim)2](2),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分别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和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1具有二维层状结构,而且这些层通过Cl…Cl卤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框架。2为单核镉配合物,通过分子间N-H…O、C-H…N和C-H…Cl氢键作用,单核的分子被进一步连接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1和2在室温下能分别发出很强的紫色和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配合物(C5H7N2)3AsMo12040·5H2O,对其进行了IR和TG/DTA分析,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晶体结构。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经N—H…N和N—H…O氢键相连组成超分子化合物,氢键稳定了晶体结构。将该配合物掺杂TiO2制备复合催化剂(C5H7N2)3AsMo12040·5H2O/TiO2,以甲醇、丙酮气体消除反应为模式反应评价该配合物和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优于配合物本身和TiO2。配合物中的有机分子,对有机物有强的亲和性,更容易吸附有机分子利于光催化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
利用药物奥沙拉秦钠,邻菲罗啉与Cd(ClO4)2·6H2O或Co(NO3)2·6H2O水热反应分别得到其配合物的晶体[Cd(OSA)(Phen)(H2O)]n(1)(OSA=3,3′-偶氮-二(6-羟基苯甲酸))和[Co(OSA)(Phen)(H2O)]n(2)。单晶结构分析表明两化合物均为一维链状聚合结构,两者的晶体的空间群皆为C2/c。两化合物中,中心金属的配位几何构型均为五配位的五角双锥。3,3′-偶氮-二(6-羟基苯甲酸)通过羧基桥连金属离子形成一维链状聚合物结构。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以 5 -氨基四唑为配体的镉配合物 [Cd(ATZ) 4(H2 O) 2 ](PA) 2 ·2H2 O ,并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 .测定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分子具有中心对称性 ,每个Cd2 +分别与 2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和 4个 5 -氨基四唑 (ATZ)分子中的 4-位氮原子配位 ,形成六配位畸变八面体结构 ;在配合物分子间存在大量氢键 ,增加了整个晶体结构的稳定性 .通过DSC和TG -DTG分析 ,提出了标题化合物的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13.
在水热条件下,以Ce(NO3)3.6H2O和5-氨基间苯二甲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铈配合物{[Ce(aip)(Haip)(H2O)2].H2O}n(H2aip=5-aminoisophthalic acid).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征了其结构.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697 70(8)nm,b=1.928 8(13)nm,c=1.196 26(14)nm,α=90.209(2)°,β=97.388(2)°,γ=93.246(2)°,V=0.903 07(18)nm3,Z=2,Dc=2.032mg/m3,F(000)=544,R1=0.024 5,wR2=0.062 2.在该配合物中,中心金属离子Ce(Ⅲ)与氧相连形成九配位构型,并通过π…π堆积和氢键形成三维扩展结构.  相似文献   

14.
通过草酸钾(k2ox·H2O)、硝酸镉[Cd(NO3)2·4H2O]和1,10-邻菲咯啉(phen)在甲醇·水溶液中的反应合成了一种双核镉配合物[Cd2(phen)2ox(NO3)2(H2O)2],其结构经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67629(14)nm,b=1.0051(...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双苯丙咪唑作为含氮配体,辅以对苯二甲酸配体水热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Z链钴配合物:[Co2(BDC)2(H2C3PIm)2(H2O)2]n(1)(H2BDC=对二苯甲酸;H2C3PIm=2,2丙基双苯丙咪唑),通过元素分析、热重以及X射线单晶洐射对其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正交晶系,Pca21空间群。每个Co髤原子都具有四面体配位结构,通过BDC和H2C3Pim配体连接形成Z型链结构,但由于配体BDC扭转角的不同,导致了配合物形成了由C-H…π作用与分子间氢键N-H…O,O-H…O连接的一种新颖的组成相同,结构不同的双Z型链状结构(A,B),A型Z链之间与B型Z链之间通过不同的分子间氢键相连组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室温下配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16.
以CdCl2、咪唑-4,5-二羧酸(H3IDC)和1,4-对苯二甲酸(H2BDC)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得到了一个新的三维镉髤配位聚合物[Cd2(HIDC)(BDC)(H2O)]n(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法等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在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中含有沿a轴方向的一维无限的{[Cd2(CO2)]2(CO2)2}n配位聚合链。此聚合链再通过桥连HIDC2-与BDC2-配体的连接,最终形成一复杂的三维金属-有机框架结构。配合物1的固体室温荧光测试结果表明,在波长为350 nm的光激发下于456 nm处出现强烈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单核钴髤配合物[Co(p-MBA)2(phen)(H2O)]·(p-MBA),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06588(8)nm,b=1.12873(8)nm,c=16.1181(13)nm,α=76.9890(10)°,β=71.2280(10)°,γ=63.6830(10)°,V=1.6379(2)nm3,Z=2,Dc=1.443g·cm-3,R1[I2σ(I)]=0.0444,wR2[I2σ(I)]=0.0881。钴髤分别与来自1个邻菲咯啉的2个氮原子、2个对甲基苯甲酸根的3个氧原子和1个水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变形的八面体结构。配合物通过强的O-H…O氢键作用形成了二聚体结构,该二聚体又通过分子间弱的C-H…O氢键作用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对配合物中[Co(p-MBA)(phen)(H2O)2]结构单元进行了量子化学从头计算。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二缺位K14[As2W19O67]·nH2O前驱体在酸性条件下的结构转变得到了饱和的砷钨酸盐K3H3[As2W21O69(H2O)]·19H2O(1),借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多阴离子骨架由两个相同的三缺位[α-AsW9O33]9-片段通过三个W=O基团连接而成.值得提及的是,在化合物1的阴离子骨架中心空腔中存在一个游离的水分子.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单核配合物Na2 CuTS·H2 O在溶剂中的不稳定性质 ,自分解并重新组装得到了双核配合物 [Cu2 (TS)(H2 O) ]·H2 O .配合物为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C ,晶胞参数为a =0 .80 830 (16 )nm ,b =1.70 79(3)nm ,c =1.4 0 73(3)nm ,β =10 5 .0 8(3)° ,V =1.86 5 4 (6 )nm3 ,Z =4 ,最终一致性因子R =0 .0 6 4 4 .该分子结构为双核单元 ,金属原子通过两个酚氧原子桥联在一起 .结合晶体结构对配合物作了电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1,4-对苯二甲酸根桥联的镉(Ⅱ)配位聚合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2-溴-1,4-对苯二甲酸和2-氨基-1,4-对苯二甲酸为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得到了两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Cd(BrBDC)(py)(1)和Cd(NH2BDC)(H2O)(2)。单晶结构测试表明:化合物1中,Cd(Ⅱ)离子之间通过羧基连接成一维链,链与链之间通过配体连接成二维平面。化合物2中,Cd髤离子之间通过羧基连接成砖块结构的二维层,层与层之间通过氨基连接成三维结构。对化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