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苯胺蓝黑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时的荧光猝灭及构象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苯胺蓝黑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可以发生相互作用,而且有较强的结合。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与苯胺蓝黑的相互作用中人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变化,结果显示二者结合改变了蛋白质的微环境。热力学参数说明小分子与蛋白质的作用以疏水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2.
甲磺酸培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结合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和计算的方法研究了甲磺酸培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作用.荧光法测得甲磺酸培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形成一种类型的复合物,结合常数为1.7×105 L&;#8226;mol-1,有1.05个平均结合位点;微量热法测得该药物-蛋白结合过程中焓变为1.03 kJ&;#8226;mol-1,熵变为101.28 J&;#8226;K-1&;#8226;mol-1,反应为熵驱动.用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了甲磺酸培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模式.计算表明,甲磺酸培氟沙星可结合在人血清白蛋白的两个药物结合位点,疏水作用即熵效应在药物与蛋白的结合中起重要作用,预测的结合自由能和实验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血清白蛋白对紫杉醇的化学修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两种方法由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修饰紫杉醇,提高了水溶性.红外和紫外数据证实了修饰结果.  相似文献   

4.
茜素红S光度法测定人血清白蛋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迟燕华  李克安 《分析化学》1998,26(7):911-911
1引言人体血液中的白蛋白是形成血浆胶渗压的主要成分,它在维持体液的正常分布,以及保持血容量及血压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同时,血浆白蛋白对人体具有营养作用。已有报道将它作为人体营养健康和疾病诊断、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及资料数据。分析、测定、研究血浆中白蛋白的含量,对人体健康和生命科学的研究可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价值。2实验部分2.1仪器与试剂UV-265分光光度计(Shimadzu);724微机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光学仪器厂);821型pH计(中山大学电子厂)。茜素红S(ARS)5.0×10-4mol…  相似文献   

5.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目前发现的致癌能力最强的真菌毒素,严重危害人畜健康.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在结合、运输内源性和外源性等小分子物质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研究AFB1与HSA的相互作用机理和作用过程,在分子毒理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模拟在人体血液pH条件(pH7.4,离子强度0.1 mol/L),通过荧光淬灭、3D荧光法和圆二色谱(Circular dichroism,CD)等光谱方法研究AFB1与人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FB1与HSA的内源荧光淬灭属于静态淬灭,AFB1-HSA在298,303,308和313 K4个温度条件下,结合常数均为104数量级,结合位点都约为l.根据Van't Hoff方程,AFB1-HSA体系是熵增焓减的自发过程,分子间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和氢键.基于F(o)rster's能量转移,得知AFB1与HSA结合距离为3.31 nm.竞争结合实验表明,AFB1结合在HSA的siteI位点上,靠近色氨酸Trp-214.通过3D荧光分析,AFB1的结合作用导致了HSA氨基酸残基微环境和二级构象发生变化.圆二色谱的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结合使得HSA的α-螺旋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利用芘(Pyr)的微环境极性探针性质, 采用稳态荧光光谱、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结合分子对接法, 对比分析了Pyr分别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机制的差异. 结果表明, HSA和BSA中Pyr的I1/I3平均值分别为1.36和0.92; Pyr与HSA和B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86×107和1.71×105 L/mol; Pyr与HSA和BSA中色氨酸残基表观距离分别为2.37和2.34 nm. Pyr在HSA和BSA中不同的结合位点位于ⅠB子域和ⅠA子域, 其结合位点周围氨基酸残基的极性是影响Pyr I1/I3值的主要原因之一. 实验证实Pyr与HSA和BSA结合作用位点处的微环境极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种新型除草剂3-(4-氯苯基)-5-[(3-氯苯基)-氨基]-6-[(3-三氟甲基苯氧基甲基)-氨基]-3,6-二氢-[1,2,3]三唑并[4,5-d]嘧啶-7-酮(TAPO),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在模拟生理(pH 7.4)条件下,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法(C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了TAPO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TAPO对HSA的内源荧光产生了有规律的猝灭,通过Stern-Volmer方程和紫外吸收光谱确定其猝灭过程主要为静态猝灭;由热力学公式计算出相关热力学参数ΔH,ΔS,ΔG的值分别为-100.92 KJ/mol,-234.35 J/(mol·K),-30.40KJ/mol,推断二者间的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得二者的结合距离r为4.02 nm(298 K)。同步荧光结果表明结合位点更接近于色氨酸残基;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曲线拟合数据显示,α-螺旋含量下降,β-转角结构和无规则卷曲结构上升;圆二色谱法进一步验证TAPO使HSA的二级结构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温度及模拟血液pH值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哈巴俄苷(Harpagoside, HAR)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 HSA)的结合反应.结果表明,HAR有规律地使HSA内源荧光猝灭,猝灭常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猝灭机制为两者形成复合物而引起的的静态猝灭;不同条件下两者结合常数KA均大于105 L/mol,结合位点数n≈1.由Van′t Hoff方程计算获得了不同条件下HAR与H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由ΔG、ΔH和ΔS均小于0可知,两者结合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和范德华力,且两者结合是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根据F(o)rster非辐射转移理论计,计算了不同条件下HAR与HSA的结合距离r在4.01~4.28 nm范围内,表明两者结合过程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同步荧光光谱表征结果表明,HAR使HSA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所处的微环境极性增强,疏水性减弱,导致HSA构象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厚朴酚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荧光光谱、CD和FTIR技术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厚朴酚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计算了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参数。厚朴酚在人血清白蛋白上的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2.34 nm。分子模型研究表明,厚朴酚与HSA在亚结构域IIA结合,二者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CD结果表明,厚朴酚与HSA的键合使HSA中α-螺旋结构含量从46.6%降到39.9%。  相似文献   

10.
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苯胺蓝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苯胺蓝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发射有明显的猝灭作用,根据不同温度下的猝灭数据,由Stern-Volmer方程推断苯胺蓝对人血清白蛋白的猝灭属于静态猝灭。计算得到了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数n,同时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常数表明苯胺蓝和人血清白蛋白作用力类型为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结合。同时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苯胺蓝对人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键合人血清白蛋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植物药活性组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圆二色谱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详细比较研究了这两种香豆素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键合作用.不同光谱的结果定性、定量地显示了HSA二级结构变化的程度.依据荧光滴定实验及Van′t Hoff公式求出了反应的热力学参数(ΔH和ΔS)的值.根据修正后的Stern-Volmer和Scatchard方程和荧光光谱数据分别求得不同温度(296,303,310及318 K)下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且根据F觟rster偶极-偶极能量转移理论,求得药物与HSA间的键合距离;利用竞争实验确定了药物在HSA上的键合位点为site II.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这两种化合物与HSA相互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蒽醌及黄酮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大黄素,黄酮,栎精。柚皮甙,黄芩甙和龙胆苦甙等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反应,发现除龙胆苦甙外,其余化合物对HSA的荧光有很强的猝平作用。从荧光猝灭结果求得了它们与HSA的结合常数,表明这些化合物与HSA的结合能力随其所含极性基团的增多而减弱。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出第一结合部位与HSA分子中214-色氨酸残基的距离,由此提出了形成复合物的结构模型,并  相似文献   

13.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天竺葵素与人血清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天竺葵素能使HSA发生内源荧光猝灭,属静态猝灭机理.25、30和37℃下,天竺葵素与HSA的静态猝灭速率常数分别为3.357×104,4.288×104和4.851×104L·mol-1,结合常数分别为3.24×104、...  相似文献   

14.
光谱法研究巯嘌呤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巯嘌呤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AS)分子间的相互结合反应.测得巯嘌呤与BSA、HAS反应的结合平衡常数分别为:2.39×103L/mol、1.28×103L/mol.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算了给体(BSA和HAS)与受体(巯嘌呤)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用同步荧光法考察了巯嘌呤对BSA和HAS构象的影响.证实了巯嘌呤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荧光量子产率的测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L-色氨酸荧光量子产率0.14为标准,测量了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水溶液在不同激发波长下的荧光量子产率。在pH6.4和25℃条件下,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在最大激发波长280nm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132和0.130。实验发现,pH对蛋白质荧光强度有明显影响,溶解氧对荧光量子产率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小檗碱与人血清白蛋白间的非共价结合作用为例,提出了一种应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ITMS)研究蛋白-配体非共价结合稳定常数与结合计量比等特性的新方法。根据小檗碱与人血清白蛋白间的ESI-ITMS滴定实验结果,小檗碱与人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的最大表观化学结合计量比为4.4∶1;根据ESI-ITMS滴定实验结果的Scatchard方程分析,小檗碱-人血清白蛋白复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K值为1.29×105L/mol,结合位点数n为5.1;根据作用温度对复合物热力学常数△H、△S的影响,确定小檗碱与人血清白蛋白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实验结果与应用荧光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