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肿瘤藤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抗菌和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确定了甲醇为肿瘤藤多酚最适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肿瘤藤多酚的提取工艺,考察了甲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三个因素对肿瘤藤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同时,使用总抗氧化试剂盒测定肿瘤藤多酚的抗氧化能力,以抑菌圈、MIC和MBC为指标,采用滤纸片法和连续稀释法研究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肿瘤藤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甲醇水溶液体积分数60%,料液比1∶63(g·mL-1),超声提取时间88 min;提取量可达11.976±0.47 mg·g-1。肿瘤藤多酚的抗氧化能力与VC相比,总抗氧化能力较强。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8.13±0.85、1.83±0.35 mm, MIC分别为11.1、3.7 mg·mL-1,MBC不明显,表明肿瘤藤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本研究为肿瘤藤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Fe2+-H2O2-四甲基联苯胺(tetramethylbenzidine,TMB)显色体系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Fe 2+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与四甲基联苯胺发生显色反应。加入CAT后,A值减小,显然CAT对显色反应具有阻抑作用。在优化实验条件下,CAT活性在0.00~0.10 U·mL-1之间与△A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A=0.0348+19.19 E(U·mL-1)(r=0.9977),检出限为0.0016 U·mL-1。采用酶失活样品液作空白,可有效排除样品共存还原性物质的干扰;方法用于健康人体血清CAT活性检测,为广大临床检验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9-蒽醛为荧光基团,吗啉环和吡唑环为识别基团,合成了一种新型荧光探针1,5-二苯基-3-(10-(吗啉甲基)蒽-2-基)吡唑啉(PMAP),利用1H NMR、13C NMR和单晶衍射表征其结构,通过荧光发射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其离子识别性能。结果表明,探针PMAP对Fe3+、Cu2+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从0.14降到0.05和0.04,溶液颜色从淡黄色变为蓝色。PMAP与Fe3+/Cu2+以1∶1的化学计量比形成配合物,检测限约为1μmol·L-1。同时,干扰实验表明PMAP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表明,PMAP传感器能有效地检测实际水样中的Cu2+和Fe3+。另外,根据Fe3+、Cu2+和H+不同组合时PMAP的量子产率构建了分子水平上的三输入NOR逻辑门电路。  相似文献   

4.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含有Cl-、SO42-的酸性溶液中Fe2+/Fe3+相互转换对电极反应和Fe3+还原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Fe]T=1 mol·L-1条件下,溶液中Fe3+/Fe2+的还原析出过程经过两个阶段:(1) E=0.35 V左右Fe3+还原成Fe2+过程; (2) E=-0.3 V之后H+的还原同时Fe2+离子与OH-相结合生产Fe(OH)2; Fe3+/Fe2+的相互转化主要影响Fe3+的第一还原阶段的还原峰电流和峰电位. |ipa/ipc|值随c(Fe3+ )/c(Fe2+ )增大而增大,且扫描速度慢时影响大,扫描速度快时影响小; 0.50 mol·L-1 Fe2++0.50 mol·L-1 Fe3+时,随扫描速率的变化|ipa/ipc|值变化最小(|ipa/ipc|≈1.20). 同时,c(Fe3+ )/c(Fe2+ )也影响平衡电位,平衡电位随c(Fe3+ )/c(Fe2+ )增大而正移,电位从E1=0.501 V升至E5=0.565 V.  相似文献   

5.
室温下快速合成了Fe3+掺杂的BiF3超小纳米粒子,只需要反应1 min,较小的Fe3+离子即可替代BiF3晶格中较大的Bi3+离子.随着Fe3+掺杂量的增加,BiF3:Fe3+纳米粒子的粒径不断减小,当Fe3+的掺杂量达到0.119时,可以得到尺寸约为6.9 nm的Fe3+掺杂BiF3超小纳米粒子.此外,Fe3+离子的掺杂使BiF3:Fe3+-x样品的能带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制备的Fe3+掺杂BiF3超小纳米粒子在光催化剂和荧光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高锰酸钾和盐酸为反应物,分别掺杂Mg2+、Cu2+和Fe3+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二氧化锰。对产物结构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和能量散射X射线、红外光谱等方法表征,探讨掺杂的金属离子对MnO2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白和掺杂Mg2+、Cu2+所合成的样品均为微米级花球状δ-MnO2,但掺杂Fe3+的MnO2晶体结构变化,组成花球的片的厚度和花球尺寸(0.3-1μm)大大减小,其比表面积达233.45m2·g-1。采用正交L16(45)探讨吸附MB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掺杂Fe3+的MnO2、吸附时间24h、投加量0.1g、亚甲基蓝浓度50mg/L,此时MB去除率达到95.17%。最佳工艺条件下循环吸附4次,去除率仍可达85.62%。  相似文献   

7.
张亚如  付莎  杨亚非  夏炎 《分析试验室》2023,(11):1421-1428
设计了一个三羧酸柔性配体L,其可提供捕获镧系金属的亲和力及调节配体的能级,并可用于合成同时具有高稳定性和双发射特性的柔性镧系金属有机骨架(Eu-MOF)材料。利用柔性配体到金属的不完全能量转移使得材料出现350 nm和623 nm处的强双发射,构筑了比例荧光传感平台。由于柔性配体不稳定的电子构型以及Eu3+和Fe3+之间的离子交换,Eu-MOF可用于对Fe3+的比例荧光检测。Eu-MOF对Fe3+的检出限为0.592μmol/L,并分别在1.0~60.0μmol/L和60.0~90.0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响应时间低至3 min。Eu-MOF对Fe3+检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抗干扰性以及可回收性,用于实际样品中Fe3+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8.4%~102.6%。  相似文献   

8.
以含稀土磷酸为原料,系统研究了Ce3+和Fe2+/Fe3+,Ca2+,Mg2+,Al3+的在氨中和制备磷铵过程中的离子迁移行为差异,并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稀土沉淀物的过滤性能。结果表明,磷酸氨中和pH约为2时,稀土(Ce3+)的沉淀率及其与各杂质的分离系数较优。含稀土磷酸模拟料液氨水中和实验中控制pH=2时,各离子沉淀率分别为Ce3+99.58%,Fe3+8.66%,Ca2+13.80%,Mg2+11.90%,Al3+4.38%,沉淀物中Ce3+的质量分数约为43%。含稀土磷酸氨中和过程中pH=2左右稀土优先沉淀且沉淀物可以实现有效过滤。随温度的升高,沉淀料浆的过滤速率从3.39 mL·min-1提高至4.17 mL·min-1。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了喹啉取代的氟硼二吡咯荧光探针(BHQ),并用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和高分辨质谱仪(HRMS)等技术手段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探针BHQ在Fe3+存在下具有良好的荧光增强识别效果,对 Fe3+ 具有响应快、较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特点,而其它金属离子的存在不干扰 Fe3+ 的检测。 探针BHQ与Fe3+以摩尔比1:1的方式进行配位。 该探针在Fe3+的检测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乙酰丙酮铜和硫粉为铜源和硫源,在油酸(OA)-油胺(OM)-十八烯(ODE)体系中合成了近红外吸收的硫化铜(CuS)纳米颗粒,并通过改变硫元素活化状态的方式调节其吸收峰到适合光热治疗的1 064 nm附近。通过阳离子交换法进一步制备了Fe、Mn等元素掺杂的CuS纳米颗粒,并保持其吸收峰位置几乎不变。使用微乳法进行聚乙二醇(PEG)化修饰后,这些纳米颗粒在水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分别测试了CuS纳米颗粒在Fe3+掺杂前后的光热性能及羟基自由基(·OH)生成能力。结果表明,PEG修饰后Fe3+掺杂的CuS纳米颗粒(CuS∶Fe-PEG)在1 064 nm处的质量消光系数为37.5 L·g-1·cm-1,光热转换效率可达43.7%。虽然光热性能略低于未掺杂的CuS-PEG,但其·OH生成能力有大幅提升。细胞实验也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CuS∶Fe-PEG具有更好的肿瘤细胞抑制能力,在1 064 nm激光照射下能够有效杀死肿瘤细胞,可用于光热/化学动力学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采用离子交换法合成了FLN/OS-LDH复合体(FLN: 荧光素, OS: 1-辛烷磺酸钠, LDH: 镁铝型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并研究了其光致发光和对Fe3+的识别性能. 固态时, FLN不发光, 而FLN/OS-LDH复合体呈黄绿色荧光(发射波长为565 nm), 是荧光素(FLN)的特征发射光. 在甲酰胺(FM)中可将该复合体方便剥离为胶状悬浮液, 其发射波长发生蓝移, 为绿光发射(531 nm). 研究了复合体剥离液对金属离子的荧光识别特性, 发现其对Fe3+的选择性识别能力很强, 远优于其它离子(Mg2+, Ni2+, Co2+, Cu2+, Zn2+, Pb2+, Cd2+和Hg2+). 该复合体与Fe3+结合发生荧光猝灭现象, 可将其用作检测Fe3+的荧光传感器. Fe3+检测限为1.27×10-7 mol/L, 猝灭常数(Ksv)为3.44×102 L/mol.  相似文献   

12.
12-钨磷酸及其盐的酸性与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外法研究结果表明12-钨磷酸Fe3+、Mg2+和Na+盐都具有L酸点和B酸点。用Benesi法测得10种12-钨磷酸盐的酸强度顺序为(Al3+、Fe3+、La3+、Cu2+、Cd2+>Zn2+>(Ca2+、Mg2+>(Na+、Li+,其酸量与抗衡阳离子的离子势和电负性大体成线性关系。还看出酸量与所含结晶水量有关。催化剂的酸量与其对异丙醇脱水反应和丁烯-1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可用“体相型”和“表面型”催化作用的不同特点来解释。  相似文献   

13.
基于H2O2-OPD-Fe2+荧光释放体系构建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方法。在含TritonX-100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Fe2+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邻苯二胺(OPD)的产物2,3-二氨基吩嗪(DAP)有荧光信号,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该产物的荧光强度与过氧化氢浓度成正比,过氧化氢酶可以部分清除过氧化氢,从而使其荧光强度减弱,因此,酶作用前后荧光强度变化决定了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线性范围为2.00×10-4~1.60×10-2 U·mL-1,线性相关系数r=0.9962,最低检出下限可达5.95×10-6 U·mL-1。方法在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检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4.
莫金垣  林植青 《化学学报》1980,38(4):387-391
有关微量锆的络合滴定已有研究[1,2],而微量锆的库仑络合滴定尚未见有文献报道。锆与EDTA有较强的络合能力,能在酸性溶液中将Fe3+-EDTA络合物中的Fe3+置换出来。而Fe3+能被电生的Fe2+-EDTA滴定[3]。为此,本文以Fe3+-EDTA电生Fe2+-EDTA为滴定剂,5-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用分光光度法确定终点,建立微量锆的库仑络合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溶剂热法, 基于氢氧化钾的插层作用制备了荧光氮化碳量子点(g-C3N4 QDs). 所获得的氮化碳量子点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荧光稳定性.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照片显示, 氮化碳量子点的粒径约为2.3 nm;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 氮化碳量子点表面存在大量的亲水基团; 荧光发射光谱(PL)结果表明, 氮化碳量子点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 基于三价铁离子(Fe3+)对荧光氮化碳量子点荧光的猝灭现象, 构建了一种用于检测Fe3+的荧光传感器, 在Fe3+浓度为5~100 μmol/L范围内, 检测体系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约为0.5 μmol/L, 实现了对Fe3+的高效、 灵敏、 选择性检测.  相似文献   

16.
彭双凤  陈珍娥 《合成化学》2022,30(5):393-399
以4,4-二溴苯偶酰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得到一种新的喹喔啉-三苯胺衍生物4',4''-(6-溴喹喔啉-2,3-二基)双(N,N-二苯基-[1,1'-联苯] -4-胺)(TP1)。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衍生物对Fe3+的识别性能。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衍生物溶液与Fe3+作用后,296nm处的吸光度出现明显变化,说明TP1能选择性识别Fe3+;当Fe3+浓度为4~200μmol/L时,TP1吸光度与Fe3+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回归关系(R2=0.9977)。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2-(2-氨基苯基)菲并咪唑和2-(3-氨基苯基)菲并咪唑为原料,与5-硝基水杨醛反应合成了两个菲并咪唑-苯酚异构体衍生物(PI?o?OH和PI?m?OH)。在水相体系中(V(DMF)∶V(HEPES) = 1∶1,pH = 7.4),两个异构体发射中等强度的荧光。Fe3+存在下,两个异构体的荧光强度分别淬灭为原来的1/3和1/6,淬灭常数为4.8×103和4.6×103 L/mol,且淬灭效果不受其它干扰离子和pH值变化的影响。间位异构体PI?m?OH与Fe3+的荧光识别在2 min之内完成,配合速度明显优于邻位基异构体,且配合稳定性高于邻位异构体,配合常数为3.82×104 L/mol。通过高分辨质谱和Job's曲线,确定了两个异构体与Fe3+识别配合比为1∶1,并建议了PI?m?OH-Fe3+ and PI?o?OH-Fe3+两个配合物的结构。两个异构体均可实现实际水样中Fe3+的定量检测,表明它们在实际水样的Fe3+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一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阿洛酮糖的方法。基于碱性条件下,阿洛酮糖对鲁米诺-H2O2体系的发光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发光信号的降低值(即相对发光强度)ΔI与阿洛酮糖浓度的对数在一定范围内成线性关系,建立了一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阿洛酮糖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在0.002 mg·mL-1~2.0 mg·mL-1(R=0.9977),方法的检出限为4.3×10-4 mg·mL-1,对0.05 mg·mL-1的阿洛酮糖连续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1%。该方法用于果冻中阿洛酮糖含量的测定,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氢氯噻嗪中三种氯苯胺的含量,色谱柱选用(CHIRALCEL??OJ-RH,150 mm×4.6 mm,5μm),离子源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使用正离子扫描模式;检测模式为选择反应监测(SRM)。结果显示,邻氯苯胺、间氯苯胺和对氯苯胺分别在0.76 ng·mL-1~30.55 ng·mL-1、0.76 ng·mL-1~30.26 ng·mL-1和0.76 ng·mL-1~30.44 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定量限均为0.76 ng·mL-1,检测限均为0.25 ng·mL-1;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02%、93.27%和90.09%,RSD分别为2.69%、3.84%、3.19%,且稳定性良好。样品检测结果显示6批均未检出三种杂质,建立的分析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氢氯噻嗪中三种氯苯胺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在高浓度有机溶剂中工作的RNA切割型脱氧核酶(RNA-cleaving DNAzyme,RCD)及其构筑的分子器件不仅拓展了DNA作为酶的能力,还可将功能核酸推进新的应用领域.本文研究了一个需要二甲亚砜才能工作的RCD(命名为E3)对金属离子的需求,发现二价金属离子对其催化活性至关重要,活性顺序为Zn2+,Mg2+>Fe2+>Pb2+>Mn2+>Co2+.以Mg2+或Zn2+为辅因子,表征了E3的速率-pH值关系及其与二者的结合比例.E3的催化速率-pH曲线在Mg2+存在下为“钟形”,高速率的pH值范围为7.0~9.0;Zn2+存在下为“尖峰”,速率最高时pH=7.0;E3与Mg2+和Zn2+的数量结合比例均为1∶1.另外,E3以Fe2+为辅因子时易失活,Fe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