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几年,分子印迹技术(MIT)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迅速发展,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原位聚合法、电化学聚合法、分子自组装法、溶胶凝胶法等;对应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多种新型增敏材料进行了总结,也综述了MIT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并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李婷  常蒙蒙  石先哲  许国旺 《色谱》2021,39(9):930-940
极性农药包括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等,种类丰富,成本低廉,在农业中应用广泛,其滥用易导致水资源和土壤等环境污染,人类通过间接接触动植物源性食品和环境中的极性农药残留也增加了农药暴露风险。极性农药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大,通常痕量存在于食品和环境样品等复杂基质中,这对其准确检测分析带来了挑战。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作为一种人工制备的选择性吸附剂,具有与模板分子在空间结构、大小尺寸和功能基团上互补的特定识别位点,且易于制备,成本低,稳定性好,重复利用率高,已被广泛用于极性农药残留的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检测中。MIPs可以作为固相萃取(SPE)、固相微萃取(SPME)、磁性固相萃取(MSPE)、搅拌棒固相萃取(SBSE)等前处理方法的吸附剂,还可用于制备光、电、化学传感器,作为质谱检测的离子源基底和拉曼光谱的增强基底。目前针对极性农药残留的检测,已有许多研究报道了多种分子印迹材料用于高效分离分析各种复杂基质中的极性农药残留,但未见此方面的综述报道。该文首先介绍了MIPs的印迹策略、聚合策略,并针对传统MIPs制备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简要概括了一些新型的分子印迹策略和制备技术;然后从极性农药残留分析的角度出发,总结归纳了分子印迹材料近年来特别是近5年来在各种极性农药残留(包括新烟碱类、有机磷类、三嗪类、唑类、脲类等)检测中的应用,并针对现存问题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 MIT)是针对某一特定模板分子制备具有特异选择性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Ps)的技术.以MIPs为分子识别元件,结合高度灵敏的荧光检测构建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molecular imprinting-based fluorescence sensors, MI-FL sensors)在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痕量检测领域备受关注.根据荧光发射信号的不同表达模式,本文介绍了多种不同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的构建策略和对环境中农药残留、雌激素、抗生素等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应用,并展望了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分子印迹聚合物由于可特异性地从样品溶液中富集目标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粮食、果蔬等食品以及水、土壤等环境中农药的提取和检测.将分子印迹技术和量子点修饰技术相结合形成的分子印迹荧光探针,可以实现对目标物的高灵敏快速检测.据此,对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制备方法及应用进行了概述,并进一步阐述了量子点修饰的分子印迹荧光探针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导致土壤、水和农作物等的污染加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于农药残留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至关重要。近年来,多种用于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技术和产品被开发。该综述对多种识别方式在农药检测中的进展进行了介绍,包括以蛋白质和适配体为代表的生物识别、以纳米材料和大环化合物为代表的非生物识别以及基于农药独特的光学性质和化学性质实现的直接识别。最后对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药的即时监测(POCT)提供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环境残留抗生素对环境生态的危害和人类健康的威胁是不可低估的。但由于环境样品的成分非常复杂,而抗生素类物质的含量偏低,造成对其监测的困难。分子印迹技术作为高选择性、高效分离方法用于选择性分离提取环境中抗生素类物质,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以抗生素类物质为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对这类聚合物的特异识别性能进行了总结,并对分子印迹技术结合固相萃取和膜分离技术在环境抗生素分离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谢晓纹  马晓国  郭丽慧 《化学进展》2019,31(12):1749-1758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严重危害,发展高效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检测方法与去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拥有高度的吸附选择性、较大的吸附容量和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与去除方面得到了诸多应用。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特点,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固相萃取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灵敏、特异性检测中的应用,以及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技术与其他方法的联用技术用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选择性高效去除,并分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合成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磺酰脲类除草剂本身易降解,在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痕量存在,其残留分析工作颇具挑战。分子印迹聚合物因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分析的分离与富集前处理过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本文从单体、溶剂与致孔剂、聚合方法三个方面概述了近15年来磺酰脲类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并对其在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磺酰脲类除草剂本身易降解,在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痕量存在,其残留分析工作颇具挑战。分子印迹聚合物因其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分析的分离与富集前处理过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本文从单体、溶剂与致孔剂、聚合方法三个方面概述了近15年来磺酰脲类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并对其在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综述,为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印迹技术是结合高分子化学、分析化学、材料科学等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是模拟受体-抗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新技术。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结合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预定识别性和高选择性以及荧光检测的高灵敏性,成为传感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的制备原理、检测方式及其在有机小分子和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雌二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基础理论、制备方法、结构表征及其在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人工膜、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介绍了雌二醇分子印迹技术在残留检测及污染物去除方面的应用,并对雌二醇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72篇)。  相似文献   

12.
纳米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材料是纳米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具有许多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独特的理化性质,因此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通过模拟抗体-抗原相互作用原理,制备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聚合物的技术.以纳米材料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结合容量,较大的选择性和较快的结合动力学特性,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简单概述了零维、一维、二维纳米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表征方法及研究现状,并对其在手性药物分析、临床药物分析、传感器及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对特定目标分子具有分子识别性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兼备了生物识别体系和化学识别体系的优点,具有抗恶劣环境、选择性高、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制备简单等特点,可选择性识别富集复杂样品中的目标物.  相似文献   

14.
农药对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过量以及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的残留和污染对人类健康及环境均具有严重危害,因此对农药及其残留的检测尤为重要。金属纳米团簇(Metal nanoclusters,MNCs)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小、稳定性高、易制备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分析传感领域备受关注。MNCs在农药检测方面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MNCs的检测方法以及在有机磷农药、有机氮农药和有机氯农药等常见农药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农药检测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合成人工受体的新方法。由其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不仅对模板分子具有优良的亲和性与专一选择性,而且还具有制备容易、稳定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因而在众多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分子印迹研究的目标是制备具有与天然生物受体(如抗体)的亲和性与选择性可媲美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在实际应用中最终取代生物受体。而如何制备适于水溶液体系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是目前该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挑战性的难题。本文对近年来分子印迹聚合物水相识别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重点介绍了本课题组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兼具分子印迹技术及电化学发光方法两者的优点,即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可控性好、易于微型化和操作简单等特点。近几年来在生物仿生传感器、有害农药残留物质及食品安全监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综述简要介绍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及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电化学发光的概况,并对其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一个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痕量分析物的传感器广受科研工作者关注。分子印迹技术由于具有高选择性识别、高容量吸附、快速结合、热稳定性以及低成本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传感构建领域。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识别单元,结合荧光传感技术所构建的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在环境污染物痕量检测方面成为研究重点。本文主要介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总结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的构建机理和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在金属离子、有机小分子以及生物大分子检测方面的应用。重点探讨分子印迹传感器在不同数量的荧光团下检测一种或多种目标分析物的方法,包括单一荧光团检测单一目标物、比率荧光检测单一目标物以及分子印迹荧光传感的多元检测。基于以上分析和总结,提出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的当前挑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由于核酸适配体具有特异性强、亲和力高、制备方便、易修饰、稳定性好、目标物多样性等特点,基于适配体的传感器研究工作一直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相较于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生物酶的使用,核酸适配体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正在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主要介绍近两年来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在农药分子检测领域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19.
水相识别分子印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种基于超分子方法的仿生识别体系中,分子印迹聚合物已经证明是一种有潜力的合成受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统的分子印迹技术通常是在有机溶剂中制备对小分子具有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而在水相中制备及识别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仍具有相当的挑战性。从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从有机相到水相,反映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对最近几年分子印迹在水相制备与识别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与评述,探讨了水相识别印迹聚合物的设计策略与制备方法;着重介绍了水相识别技术在固相萃取、色谱固定相、药物控释、中药有效成份提取以及生物分子识别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提高水相识别选择性的途径并对其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由于核酸适配体具有特异性强、亲和力高、制备方便、易修饰、稳定性好、目标物多样性等特点,基于适配体的传感器研究工作一直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相较于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生物酶的使用,核酸适配体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正在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主要介绍近两年来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在农药分子检测领域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