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固相法分别在氧气和空气气氛下合成了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0.5O2,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化学阻抗谱(EIS)及充放电性能测试对其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 用Rietveld精修计算晶体结构中的Li/Ni混排率, 研究了混排率与电化学性能的关系. 结果显示, 在不同的焙烧气氛下均能合成出纯相和结晶性良好的LiNi0.5Mn0.5O2, 但两种材料在电化学性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氧气气氛下焙烧合成的材料在首次放电容量, 循环稳定性方面均优于空气气氛下合成的材料. 在0.1C充放电条件下氧气气氛下焙烧得到的LiNi0.5Mn0.5O2材料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78 mAh·g-1, 充放电循环50圈后容量为165 mAh·g-1, 容量保持率为92.7%; 而在空气气氛下焙烧得到的LiNi0.5Mn0.5O2材料首次放电容量为164 mAh·g-1, 充放电循环50圈后容量为137 mAh·g-1, 容量保持率为83.5%. 氧气气氛下合成的材料具有较优的电化学性能可归因于氧气气氛下焙烧合成的LiNi0.5Mn0.5O2具有较小的Li/Ni混排率.  相似文献   

2.
用浸渍-分解法将Bi2O3纳米颗粒沉积在TiO2纳米管壁上, 制备了Bi2O3/TiO2纳米管阵列.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测定了Bi2O3/TiO2 纳米管阵列的化学组分, 利用X 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表征了所制备的样品. 通过在可见光下(λ>400 nm)降解甲基橙(MO)水溶液来评价样品的光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 Bi2O3纳米颗粒均匀地沉积在TiO2纳米管中. Bi2O3/TiO2纳米管阵列具有比纯Bi2O3膜和N-TiO2纳米管阵列高得多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Bi2O3/TiO2纳米管阵列活性的增强是其强可见光吸收和Bi2O3与TiO2之间形成的异质结的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回流水热合成均分散纳米α-Fe2O3单晶粒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地研究了以Fe(NO3)3为原料,回流水热合成均分散α-Fe2O3纳米粒子。实验结果显示:当pH=1时,随着水热时间的增加,由透射电镜测试可知,多孔性纺锤形α-Fe2O3单晶转变成粒径在45 nm左右的均分散菱形单晶;而Fe(NO3)3用氨水中和形成Fe(OH)3凝胶后,随着初始pH值的增加,完全转变成α-Fe2O3所需的时间增加、粒径减小,但产物的结构更为完整。另外通过实验发现,反应体系中存在的电解质对α-Fe2O3晶体的生成有促进作用。同时对初始pH值及电解质对α-Fe2O3生成速率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密度泛函(DFT)和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法研究二苯胺基团对一类Pt(Ⅱ)配合物(M1~M3)光学性质的调控。通过与实验合成的分子对比,揭示苯胺基团取代位置和数量对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调控规律。引入苯胺基团可有效地增大金属和配体的π共轭性。逐渐增多苯胺基团导致M3分子可以有效地增大吸收光谱的强度和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LCT)占比,有利于金属对光的吸收和自旋轨道耦合。M1~M3的发射峰在602~630 nm,发射光谱归属为3MLCT和配体之间的电荷转移(3LLCT)。通过对非辐射跃迁过程,即T13MLCT)→ TS →金属中心三重态3MC (d-d)的研究,发现当二苯胺取代基团引入位置可以有效地增大分子内空间位阻时,形成S0和T1的系间交叉MECP能量变得更高,从而抑制了非辐射的概率,有利于发光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H2和O2在Pd(111),Pd(100)及Pd(110)表面上直接合成H2O2的反应机理,对反应的主要基元步骤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Pd(111)表面对H2O2直接合成的催化选择性最好,表面原子密度较低的Pd(100)表面和Pd(110)表面上含有O-O键的表面物种解离严重,不利于H2O2的生成.H2O2的选择性与含有O-O键表面物种的O-O键能和表面物种的结合能有关.含有O-O键的表面物种在表面的结合能越大,越容易发生解离,不利于形成H2O2.  相似文献   

6.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以磁性纳米粒子为核,聚合物为中间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为外层的三层结构磁性复合材料(Fe3O4@PAA@ZIF 8)。首先利用溶剂热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然后通过蒸馏沉淀聚合法在Fe3O4纳米粒子表面包覆聚丙烯酸(PAA)层,最后通过原位沉积法在PAA外部包覆ZIF 8。在对Fe3O4@PAA@ZIF 8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对孔雀石绿(MG)的吸附性能。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示 Fe3O4@PAA@ZIF 8 具有明显的三层结构,Fe3O4的平均粒径为 117nm,PAA 层厚度约为 17 nm,ZIF 8层的厚度约为 14 nm。Fe3O4@PAA@ZIF 8对 MG 的吸附量随着 pH 的升高而增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和 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此外,Fe3O4@PAA@ZIF 8还表现出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能,8次循环利用后对MG(500 mg·L-1)的最大吸附量仍可达982 mg·g-1。  相似文献   

7.
本文制备了均匀棒状过氧化氢合碳酸钠,化学分析确定其组成为Na2CO3·1.5H2O2,用DTA-TG-DTG技术并辅以X-ray分析研究了它在静态空气、流动氧气和流动氮气气氛中的非等温热分解过程及动力学。  相似文献   

8.
表面图案化磁性复合微球的原位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公正  夏慧芸  张颖  彭世杰 《化学学报》2007,65(18):2051-2056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AA)含量不同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P(NIPAM-co-AA)微凝胶, 并以其作为微反应器, 通过原位外源沉积法制备了一系列微米级、表面具有图案化结构的SiO2-Fe3O4-P(NIPAM-co-AA)磁性复合微球. 实验结果表明, 复合微球的表面结构与微凝胶的组成、Fe3O4和SiO2的沉积量有关. 在微球表面进行修饰, 可得到表面带有氨基等官能基团的磁性复合材料. 将这种功能化磁性微球用于识别生物大分子并进一步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仇立干  王茂元 《化学学报》2010,68(3):276-282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非化学计量组成的Ba1.03Ce0.5Zr0.4La0.1O3-α质子导体. 粉末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 该材料为单一钙钛矿型BaCeO3斜方晶结构, 在高温下、CO2或水蒸气气氛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表明, 材料经1550 ℃烧结20 h非常致密. 在500~900 ℃温度范围内, 用交流阻抗谱技术测定了材料在湿润氢气和湿润空气气氛中的电导率; 用气体浓差电池方法测定了材料在湿润氢气、湿润空气气氛中和氢-空气燃料电池条件下的离子迁移数, 研究了材料的离子导电特性, 并与化学计量组成的BaCe0.5Zr0.4La0.1O3-α材料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在500~900 ℃温度范围内、湿润氢气气氛中, Ba1.03Ce0.5Zr0.4La0.1O3-α材料的质子迁移数为1, 是一个纯质子导体. 在湿润空气气氛中, 材料的氧离子迁移数为0.688~0.170, 质子迁移数为0.218~0.017, 是一个氧离子、质子和电子空穴的混合导体. 在氢-空气燃料电池条件下, 材料的离子(氧离子+质子)迁移数为0.990~0.796, 是一个氧离子、质子和电子的混合导体. 与化学计量组成的BaCe0.5Zr0.4La0.1O3-α材料相比较,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非化学计量组成的Ba1.03Ce0.5Zr0.4La0.1O3-α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离子迁移数.  相似文献   

10.
用热分析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TA-GC)研究KHC2O4·H2O的热分解表明,在空气和氦气当中,开始时缓慢分解,放出结晶水。接着KHC2O4快速分解成K2C2O4,并释放出一些气体产物:O2(分解初期)、CO、CO2和H2O。讨论了KHC2O4的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