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伯胺喹啉(Primaquin),学名6-甲氧-8-(4'-氨基-1'-甲丁基)氨基喹啉,和扑疟喹啉是同类氨基喹啉衍生物.扑疟喹啉用于检定铬(Ⅵ)、铈(Ⅳ)、金(Ⅲ)、钒(Ⅴ)、碘酸根和高碘酸根曾有报道[1~3],但伯胺喹啉用作无机分析试剂尚未有记载.本文报道在硫酸溶液中伯胺喹啉与八十七种离子的作用,铈(Ⅳ)与伯胺喹啉反应的最适条件和反应灵敏度,有机溶剂对反应产物的作用以及检定铈(Ⅳ)的步骤.本法检铈(Ⅳ)的灵敏度虽不很高,但其选择性甚佳,尤其钪、钇和稀土元素与伯胺喹啉不显色,因此本法适用于混合稀土氧化物中铈(Ⅳ)的检定.  相似文献   

2.
荧光胺是一种非荧光剂,易与伯胺反应形成荧光产物,被普遍用于伯胺的荧光光谱定量分析.本文利用荧光胺与伯胺反应发展了一种新型灵敏的伏安法用于检测水溶液中的伯胺.首先,在有、无伯胺的0.1 mol.L-1PBS(pH 9.0)缓冲液中,研究了玻碳电极表面荧光胺的循环伏安电化学行为.荧光胺的不可逆氧化峰出现在0.70 V(vs.SCE),当加入伯胺时,在0.46 V(vs.SCE)出现另一不可逆的氧化峰,为荧光胺与伯胺反应的产物.继续加入氨水,荧光胺的氧化峰变弱,反应产物的氧化峰则由于荧光胺按反应化学计量比随氨消耗增多而随之增大.上述两个阳极峰分别对应于荧光胺及其反应产物,采用方波伏安和荧光光谱技术可实现水溶液中伯胺的定量检测.在0~60μmol.L-1氨浓度范围内,该反应产物方波伏安检测成线性响应.S/N=3或3σ时检测下限分别为0.71μmol.L-1和3.17μmol.L-1,与荧光法检测的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3.
三核N-杂环卡宾-钯(Ⅱ)化合物可以作为芳基氯化物参与的Buchwald-Hartwig胺化反应的有效催化剂前体.在催化剂用量为2.0 mol%的条件下,环状仲胺、芳香伯胺和伯胺与多种芳基氯化物均能顺利地发生胺化反应,以中等至优秀的收率得到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4.
以9-氮杂双环[3.3.1]壬烷-N-氧基自由基(ABNO)为电催化媒介, 在NaClO4-MeCN溶液中伯胺通过自氧化偶联反应生成对应的亚胺.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ABNO对伯胺的电催化性能. 在相同条件下, 与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相比, ABNO在伯胺的自氧化偶联反应中表现出更好的电催化反应活性. 采用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其中间产物为Ph—CH=NH. 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 一系列芳香伯胺可在ABNO电催化作用下自氧化偶联生成对应的亚胺, 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以甲酸为催化剂, 无需使用任何溶剂, 在室温条件下, 多种伯胺(包括脂肪胺、芳香胺)与2,5-己二酮发生Paal-Knorr缩合反应, 生成相应的吡咯衍生物. 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反应时间比较短、产物易于分离、收率高、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6.
高强  刘龚  卢胜梅  李灿 《催化学报》2011,32(6):899-903
基于酸碱作用,将手性伯胺与质子酸原位结合制得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并用于醛与醛的不对称Cross-aldol反应.与一般手性仲胺催化剂不同,该类伯胺催化剂得到的是顺式选择性构型的Cross-aldol产物,其产率达90%,顺反比和ee值分别为9:1和90%.相比而言,采用简单易得的(1S,2S)-(+)-环己二胺即可得到较高选择性的顺式产物.  相似文献   

7.
余明新  康君辉  郑建鸿 《有机化学》2008,28(8):1393-1397
芳基伯胺与芳基溴在Pd(dba)2/P(t-Bu)3催化下于80 ℃甲苯溶液中反应生成芳基仲胺, 芳基仲胺再与3-溴苯并[de]蒽-7-酮在Pd(OAc)2/P(t-Bu)3催化下于120 ℃邻二甲苯溶液中反应生成苯并[de]蒽-7-酮类叔芳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3-二苯基氨基苯并[de]蒽-7-酮与丙二腈反应生成2-(3-二苯基氨基)苯并[de]蒽-7-基亚基丙二腈. 产物的结构经1H NMR, 13C NMR, 13C (DEPT), HRMS光谱所证实. 用UV-Vis, PL, DSC测定了化合物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8.
使用3-喹啉硼酸作为催化剂,催化脂肪类羧酸与胺直接脱水形成酰胺键.在室温条件下,该催化剂对多数脂肪族羧酸和伯胺/仲胺的反应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得到中等至较好收率的酰胺产物.对于具有挑战性的芳香酸及杂环芳香酸底物,在升高温度的条件下该催化剂也展示出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李文玲  潘仙华  朱耘玑  侯自杰 《化学学报》2004,62(9):869-874,M003
研究了3,7-二硝基二苯并溴五环盐(1a)与一些伯胺及仲胺的反应,其主要产物6(2-溴-2′-烷氨基-4,4′-二硝基联苯)与次要产物7(2-溴-3′-烷氨基-4,4′-二硝基联苯)互为位置异构体,这一结果支持一个以苯炔类化合物(4)为中间体的反应机理.进而用蒽成功地捕获了一系列3,7-二硝基二苯并环状卤鎓盐(1a~1c)在碱性条件下形成的苯炔类中间体,为上述机理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
3,4-双(三氟甲基)-全氟己烯-[3](1)和仲胺(如二乙胺)反应得到末端烯胺2。它很易水解成相应的酰胺3.1和伯胺(如正丁胺)于40~50℃反应,主要产物为环状胺5;在-30~-40℃反应,则主要得到开链状不饱和胺4.1和烯丙醇钠反应得两种烯醚异构体6和7。  相似文献   

11.
基于借氢策略、醇为烷基化试剂的胺的N-烷基化反应是合成胺类化合物的绿色途径.在无外加氢源条件下,多相双金属Pt-Sn/γ-Al2O3催化剂可高效催化醇为烷基化试剂的伯(仲)胺的N-烷基化反应合成仲(叔)胺,反应副产物为水与极少量亚胺.催化体系的底物适应性好,目标产物收率高;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具有潜在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基于激光丁达尔效应及浊度测定, 考察了改变二元胺的碳桥长度、 多元胺的氨基多寡、 长链伯胺的碳链长度及季铵化等因素对油酸囊泡pH窗口的影响. 结果表明, 二元胺及多元胺主要导致油酸囊泡的pH窗口向碱性方向拓宽, 而长链伯胺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不仅可使油酸囊泡的pH窗口向碱性拓宽, 而且可使油酸在酸性pH区域形成另一个介稳至稳定的新囊泡相. 氨基在不同pH下质子化和脱质子化转换是胺类分子调节油酸囊泡pH窗口的共同驱动力, 疏水作用是长链胺类的又一驱动力, 而静电吸引是季铵盐的另一种特殊驱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及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 二乙烯三胺为代表的二元胺或多元胺在油酸囊泡表面以氢键或离子-偶极作用等非共价结合为主, 其调节功能弱于长链伯胺及DTAB与油酸的疏水共组装或DTAB与油酸的静电吸引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非均相Ni Ga层状双金属氧化物(Ni_3Ga-LDO)为催化剂,催化异色满与芳伯胺的碳氮偶联反应,可以较高收率获得碳氮偶联产物.该催化体系对多种芳伯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镍物种在氧化偶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且催化剂具有较优的催化和结构稳定性.本方法为构建碳氮键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乙醇水溶剂中,回流条件下,以硝酸铋为催化剂,靛红酸酐、芳香醛和铵盐或伯胺三组分"一锅法"反应,高效合成了单取代和双取代2,3-二氢-4(1H)-喹唑啉酮。考察了不同溶剂条件和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靛红酸酐、醛、铵盐或伯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1∶1∶1.1,乙醇/水体积比为1∶3,硝酸铋为1mol%时,反应时间短,产品产率较高。产物的结构通过熔点、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5.
芳基伯胺与芳基溴在Pd(dba)2/P(t-Bu)3催化下于80℃甲苯溶液中反应生成芳基仲胺,芳基仲胺再与溴代蒽在Pd(OAc)2/P(t-Bu)3催化下于120℃邻二甲苯溶液中反应生成蒽类芳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产物的结构经1H NMR,13CNMR,13C(DEPT),MS(HREI和EI)光谱所证实.用UV-vis,PL,DSC测定了蒽类芳胺化合物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有机催化是催化领域的前沿.在水介质中,以水合肼作为还原剂研究了小分子有机胺催化3-甲基蒽醌-[1,2-c]-异噁唑有氧还原开环反应高效合成1-氨基-2-乙酰基蒽醌,详细考察了不同种类有机胺对异噁唑有氧还原开环反应的催化性能,发现小分子有机伯胺具有很好的还原开环催化性能.在1倍水合肼存在下室温反应3 h,3-甲基蒽醌-[1,2-c]-异噁唑转化率和目标产物1-氨基-2-乙酰基蒽醌选择性均可达到97.2%.产物的分子结构经氢核磁谱和质谱得以确证.此外,提出了小分子有机伯胺催化3-甲基蒽醌-[1,2-c]-异噁唑有氧还原开环反应合成1-氨基-2-乙酰基蒽醌的可能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7.
N, N'-二取代二硫代草酰胺与二元胺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N, N'-二取代二硫代草酰胺与二元胺(乙二胺、1, 3-丙二胺、反-1,2-环己二胺)在二甲基亚矾中的反应。用IR、^1H NMR和四圆衍射法测定了产物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 反应存在着两种方式, 一种是二元胺的两个氨基反应在同一个硫代酰基的碳原子上(如乙二胺、1, 3-丙二胺)。而另一种由于立体的影响,反应在两个相邻硫代酰基的两个碳原子上(如反-1, 2-环己二胺)。  相似文献   

18.
β羟肟萃取钯(Ⅱ)取代反应中的动力学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羟肟、硫醚等在盐酸介质中萃取钯(Ⅱ)的配位取代反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有实用意义。Cleare等曾提出加入胺类化合物以加快β羟肟萃钯的速度。本文在研究β羟肟萃钯(Ⅱ)机理的基础上考察了加入伯胺后2-羟基-4-(1-甲基庚氧基)二苯甲酮肟(HL)萃取钯(Ⅱ)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以及界面特性,试图阐明伯胺对该取代反应的加速机理。试验所用伯胺N1923(Am)为混合支链伯胺,上海有机所实验厂生产。水相中伯胺含量用溴酚兰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它实验方法参见[3]。  相似文献   

19.
Fe-MIL-101催化Paal-Knorr反应合成吡咯衍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Fe-MIL-101为非均相催化剂,通过多种伯胺与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进行Paal-Knorr反应,高效合成相应的吡咯衍生物.在Fe-MIL-101结构中,裸露的Fe(Ⅲ)配位点作为催化活性中心参与吡咯衍生物的催化合成反应.同时Fe-MIL-101的高比表面积和大的孔尺寸确保了底物分子与催化活性中心的充分接触以及产物的自由脱离,从而促进了催化反应的快速进行.Fe-MIL-101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多次循环使用后仍能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此外,该催化剂在伯胺(包括脂肪胺、芳香胺)与2,5-己二酮的Paal-Knorr缩合反应中也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20.
在三氟乙酸(TFA)作用下,烯胺酮(1)与烯胺酯(7或2)的[3C十3C]交叉缩合反应,主要形成2-胺基-4,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5)。讨论了三氟乙酸用最及不同的烯胺酮对[3C+3C]缩合反应中3的收率和产物分配的影响。烯胺酮在三氟乙酸作用下,可在温和的条件下自缩合,产物易于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