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家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常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正如雕塑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数学家普洛克拉斯也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无处不在地享受着数学美的魅力!特别是在数学解题时,"数学美"会启迪我们的思路、扩展我们的思维,可以这样说"哪里有数学解题,哪里就有数学美!"如下以一道高考题为例,与大家分享用数学美给力数学的解题思路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数学家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常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正如雕塑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数学家普洛克拉斯也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相似文献   

3.
数学解题教学与数学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世球 《数学通报》2004,(11):17-1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通过问题的解才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又只有在充满兴趣的情境下才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只有在数学美的氛围中才能对数学解题充满兴趣.什么是数学美呢?它就是数学的优美感.数学家庞加莱说:“数学的优美感,不过就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感.”  相似文献   

4.
隐藏的条件     
数学是什么?在数学家眼里,她是诗、是歌、是画,数学里充满了美;或许数学在你心中是枯燥的代名词.但是数学中却隐藏着太多太多,等待我们去探索.下面是我做题的一些感受,希望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数学的特点是抽象、简洁、优美、逻辑,所以学习数学会使人更加聪明、理性、逻辑性强等.但是,文[1]的作者在提到数学家瓦尔登时,发出“长寿的数学家真多”的感慨.长寿的数学家真的很多吗?如果(不)长寿,(不)长寿的原因是什么?数学家长寿和数学职业有关系吗?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历史上数学家的寿命概况吧.  相似文献   

6.
胡典顺 《数学通讯》2005,(24):43-45
数学离不开直觉,无论是数学史上一些数学大师的伟大创造,还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近代数学中的三大难题(费马大定理(1621年),哥德巴赫猜想(1742年),四色问题(1852年)),无不体现数学直觉的魅力,难怪很多大科学家给予数学直觉由衷的赞美.法国大数学家宠加莱提出:“逻辑用于证明,直觉用于发明.”著名数学家外尔曾说:“逻辑仅仅是核准直觉的胜利.”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日本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小平邦彦也说:“数学是需要深刻理解的学问,  相似文献   

7.
1引言长久以来,普通大众对于数学学科以及数学家的看法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在一般人眼中,数学往往是跟枯燥乏昧、机械训练以及繁琐困难联系在一起的[1][2].然而,作为文化的数学其实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在许多数学家心目中,数学也具有一种特殊的美感.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曾这样描述数学的美:它是“一种冷峻严肃的美,就像是一种雕塑.……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样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洁到崇高的程度,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完美境界”[3].  相似文献   

8.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然而,"数学美"究竟美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9.
傅种孙先生的教育思想赵慈庚(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00875)《中国现代数学家传》第一集将傅种孙先生评为数学教育家.然而那篇通传对于他的教育思想著墨有限.现在就我之所知作一点补充.1933年春节,我们几个学生到傅先生家拜年,那时他和程廷熙先生合租了和平...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数学研究》2014,(5):52-52
8月12-21日在韩国首都首尔召开了第27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 ).会上颁发了国际数学界的5个奖项,最引人注目的Fields(菲尔兹)奖,Nevanlinna(奈旺林纳)奖,Gauss(高斯)奖,Chern Medal Award(陈省身奖)和Leelavati奖. Fields奖通常被描述为数学Nobel(诺贝尔)奖,为了纪念加拿大数学家JohnC.Fields(1863-1932),以他的名字命名.该奖每4年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颁发给取得了非同凡响成就的数学家.该奖有一个年龄限制,获奖人的40岁生日必须在Fields奖颁奖当年1月1日之后.Fields奖首次颁奖是在1936年,到2010年为止,共有52位数学家获得了这一奖项,获奖人的成就必须限于纯数学.这次共有4位数学家获得Fields奖.  相似文献   

11.
波利亚的生平及其数学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利亚的生平及其数学教育思想贺贤孝(辽宁师范大学数学系)无论在我国还是在世界上,对于数学家和数学教师来说,波利亚这是一个很熟悉的名字.他既是杰出的数学家,又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与数学方法论学者.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他的生平并总结它的主要的数学教育思想,以...  相似文献   

12.
和谐·对称·平衡夏远道(河南商城高中465350)著名数学家庞加莱指出:“数学家非常重视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优美,这并非华而不实的作用,那么到底什么是使我们感到一个解答、一个证明优美呢?那就是各个部分之间和谐、对称和恰到好处的平衡.”在数学问题的求解...  相似文献   

13.
1 大学校长多是数学家 经常关注数学教育的人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国内许多大学的校长(包括现任的、离任的,以及正职、副职),都是数学专业出身,一些还是大名鼎鼎的数学家.比如:老一代的,1890-1920年间出生的就有云南大学的熊庆来、重庆大学(安徽大学)的何鲁、中国科大的华罗庚、复旦大学的苏步青、四川大学的柯召、南开大学的吴大任、上海大学的钱伟长等;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曾对数学美作过这样的描述:"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要求。数学,是一个令少数玩上了它的人(如,丘成桐等数学家们)沉醉,而却让成千上万的不得不应付它的人(如,大部分的中学生们)感到头疼的学科.对于数学美,更是少有人关注.一般地说,一提到美,更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数学研究》2007,10(6):56-56
在2007年11月2日举行的中国数学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颁发了第八届“钟家庆数学奖”.该奖于1987年由我国数学界有关人士和一些在美华裔数学家筹办钟家庆纪念基金,并设立奖项,以表彰与奖励优秀的数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鼓励更多年轻学者献身数学事业.邸亚娜(女,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段仁军(香港城市大学数学系)、邵景海(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王嵬(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王勇(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王源华(女,总参参谋部第五十八研究所)、徐浩(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郑浩(广州中山大学数学学院)八位博士荣获此奖.至此,先后已有34位博士生、8位硕士生获奖.  相似文献   

17.
抛针游戏与π值刘昌尧,宋来忠(宜昌教育学院)π在数学中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无理数,数学的每一个分支几乎都有它的踪迹.怎样求出π的近似值,就成为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古代一般采用逐步逼近法。三国时代的数学家刘徽创立了割圆术,他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逼...  相似文献   

18.
我看数学教育中的美学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雁 《数学通报》2000,(11):16-18
数学美这一名词在数学教育界已不算是什么新概念了 ,然而在数学教育中我们究竟应遵循哪些美学原则 ,自庞加莱提出数学审美四大标准以后 ,似乎这一领域的研究就不太有人再去涉足 ,人们只将它放在了理论的层次上 ,其实数学美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是大有作用的 ,本文试图在庞加莱的四大原则的基础上提出较为适用于初等数学教育的美学原则 .1 数学简洁美真理往往是简洁而明晰的 ,对于这一点 ,在我们的数学中就显得尤为突出 .比如 ,在定义一个数学概念时 ,我们不仅要考虑到概念内涵的包容程度 ,同时也要考虑到概念用词的简约程度 .对于其中不必要…  相似文献   

19.
1.拿破仑 说起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人们总记起这位叱咤风云的法国皇帝,然而,他的一生与数学也有着不解之缘却鲜为人知.他出生于科西嘉岛的平民家庭,少年时期,就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1784年,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发现拿破仑有杰出的数学才能,这成为他能够被巴黎军校录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张思明 《数学通报》2006,45(12):9-13
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想我的报告和前面的报告可能不一样,前面的报告人都是我非常崇敬的数学家,他们的报告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了数学和数学的新进展.我自己是一个中学老师,所以我只想讲一些我自己教数学,带着学生做数学的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