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对使用计算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要在教学和考试中广泛使用计算器 .”“应根据教学需要重视投影、录像、科学计算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 .”这说明计算器及其使用已成为高中学生必需的工具和技能 .本文探讨计算器进入高中数学所生产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 .1 对数学教学观念的影响计算器能够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 ,但计算器引入中学其意义不仅仅只是对学生“减负” ,同时还将对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 ,计算器的引入有利于使…  相似文献   

2.
现在计算器的功能越来越强,学会用计算器辅助解题非常值得研究.在让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基本运算的基础上,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和进行简单规律的探索大有文章可做.教师要鼓励有条件和有兴趣的学生熟练掌握自己拥有的计算器.  相似文献   

3.
虞涛 《中学数学》2003,(3):22-23
目前计算器已开始大规模地进入我们的课堂学习和考试 ,但我们许多教师和学生对计算器的作用仍然认识不清或不够 ,对在计算器的协助下解答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缺乏认识和研究 ,对计算器的使用往往只限于简单的数值计算 .事实上 ,在解答数学问题时 ,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关注计算器在解决问题中的积极作用 ,计算器的解题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和重要 .你会发现有许多问题 ,特别是一些能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的问题 ,借助计算器就可以很好地表达或解决 ,或利用传统方法和计算器结合才能解决 ,或利用计算器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 .计算器不仅仅是计算工具 ,更应…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在中小学还不提倡使用计算器,高考明确规定不准使用计算器。 随着计算器价格不断降低,产量不断增加,计算器进入中小学,将是必然的趋势。 计算器进入中小学,好处很多。 1.大大节省教学课时 从小学到中学,原来需要使用大量课时,训练学生掌握并熟练各种计算。如整数、小数、分数的大乘大除,珠算的加减乘,平方表、立方表、平方根表、立方根表的查法,对数表的查法及利用对数计算,三角函数表和三角函数对数表  相似文献   

5.
自上海高考允许使用规定的计算器进行数学问题探究后,在高中数学命题中相应地出现了对数学实验思想方法的考查.数学实验给学生提供一个亲身研究数学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被动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学习方式.以数学实验为探究手段的高中命题新视角已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6.
通过本案例说明正确使用图形计算器可拓展课堂容量,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也有利于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本案例在图形计算器实验班进行教学,此教学内容之前在对比班已实施.  相似文献   

7.
虞涛 《中学数学》2003,(1):17-20
从 2 0 0 0年起 ,上海市高考准许使用计算器 ;2 0 0 1年全国成人高考部分课程准许使用计算器 ;前不久 ,又传来消息 ,浙江省在今后的会考中计算器可带进考场 ,各科考试均可使用 .曾经一度被视为作弊工具的计算器 ,相信不久将会进入全国高考试场 .那么 ,如何充分地开发计算器的功能已成为中学师生关注的问题 .从本期起 ,我们特邀上海市建平中学虞涛老师就计算器功能的开发作较系统的专题讲座 .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广泛整合的教学背景下,根据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对幂函数一节的教学要求,笔者结合TI图形计算器的运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展开TI图形计算器引入幂函数教与学效果的行动研究.在探究过程中,笔者设计并考查了涉及“教”与“学”两方面的研究问题,并选取了笔者所在单位2个班级共63名学生参与教学实验,通过对实验班进行TI图形计算器引入教学和对照班采取传统方法教学,汇总前测、后测情况,组织全体学生的问卷调查、个别学生及与听课教师访谈,以研究新技术设备引入课堂的教学效果差异.  相似文献   

9.
每次考试后常常听到学生遗憾地说:“计算量太大而没来得及算”或“我粗心算错了”.难道就简简单单归结为计算量大或者粗心算错么?越来越多的老师感叹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除了有客观因素(如使用计算器等的介入)之外,其主要因素是教师有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而专门的思维训练,其中包括培养学生对已有资源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当珠心算教育正在我国小学中蓬勃发展之时,我又从《湖北日报》(1998年2月7日)的<异城拾零>专栏上看到了刊载的《英国教育部门颁禁令、小学课堂不用计算器》一文。 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英国教育部门近日出台了一个旨在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计划。其中一条规定:小学生在毕业前一年才可以使用计算器,教师不能教8岁以前学前儿童使计算器。  相似文献   

11.
利用计算器求某些超越方程的近似解《新教材》教学的一次尝试徐智愚(上海市崇明中学202150)从1995年秋开始,上海地区高一新生全面使用了上海的新版教材,新教材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显著的地位,同时又引进了许多新的内容,如首次引进了计算器和计算机的...  相似文献   

12.
“函数的零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3.4节“函数的基本性质”中的内容,教学要求为:使学生理解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算法思想,会借助计算器求函数零点的数值解.笔者在研究教材相关内容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 ,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进而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笔者采用“TI数理图形计算器”辅助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下面以行列式的教学为例加以阐述 .  一、使用TI图形计算器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利于营造探索的空间  把行列式初步与TI图形计算器结合教学 ,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 ,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如在学习…  相似文献   

14.
在统计与概率学习中,最有效的教学途径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动手模拟,来体会统计思想和概率的意义.随机模拟试验需要大量随机数,用手工方法费时费力,而图形计算器可以快捷便利地实现,笔者以HP图形计算器为例,探讨利用图形计算器进行随机数与模拟实验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吉全 《数学通报》2006,45(7):43-44
五年前,上海市率先将函数型计算器引入了高考试场,这必将引起高考命题的进一步改革(见拙文[1]).五年来,上海的命题人员重在能力立意,为计算器的使用开发设计了不少颇有新意的好题、新题,大大提高了我们对计算器功能的认识:计算器不仅仅有快速的计算功能,而且还有特别的解题功能  相似文献   

16.
虞涛 《中学数学》2003,(10):18-20
图形计算器是专为学生设计的辅助数理学习的工具 ,它小巧玲珑 ,功能丰富 ,操作方便 ,灵活机动 ,为构造学生自主学习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认知工具 .目前国际市场主要有卡西欧公司、德州仪器公司和惠普公司生产的各种类型图形计算器 ,其中德州公司系列产品 ,如 Ti- 82、Ti- 83及 Ti- 92型的使用在北京和上海蓬勃开展起来 ,这类图形计算器都具有以下共同的功能 :( 1 )数据处理功能 :输入、编辑、处理与显示数据 ;( 2 )函数功能 :以代数式输入 ,并能很方便地在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之间进行切换 ;( 3)图形功能 :绘制几何图形 ,例如作直线、抛物线和圆…  相似文献   

17.
“借助计算器观察函数递增的快慢”是上海普通高中数学教材“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章节的选修内容,其中涵盖了幂函数与线性函数(一次函数)递增快慢的比较以及指数函数与幂函数、线性函数递增快慢比较.在比较过程中,由于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和图像分析,教师很难在没有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上好这节课.即使有些教师使用了信息技术作为载体,却仍然停留在图像上的浅层分析和模式上的简单操练,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函数递增快慢的研究模型.笔者深入地剖析了“函数递增快慢”的教学内容,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构建概念,理解建立在数学概念上的研究模型,使得学生能够充分领悟模型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从今年开始高一年级使用人教社出版的数学新教材,我校还参与了“十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研究,使用人教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试验教材,每个学生一台图形计算器,学生在课上、课下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图形计算器,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我们希望了解学生对计算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数学源远流长,古代数学史与教学结合的问题开始受到关注.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中数学教材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教材中直接出现中国数学史内容的有13处,内容涉及我国古代方程、勾股定理、贾宪三角、出入相补原理等等,但其中一半以上是以阅读材料形式出现的,如果让学生自行阅读或由教师照本宣科地带领学习,其教学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20.
郭艳军 《中学数学》2012,(22):66-67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使用计算器.在学生理解并能正确应用公式、法则进行计算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计算器完成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