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剑峰 《科技潮》2006,(6):36-36
师晓东首都儿科研究所血液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儿科血液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儿童各种疾病尤其是儿童血液和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早春时节,春寒料峭。当记者来到位于香山脚下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时,瑟瑟的寒风以及干枯的树枝,让人感觉到了冬天的余威。如果在寒冷的季节依然能够见到满园春色,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情景呢?  相似文献   

3.
郭剑峰 《科技潮》2007,(2):33-33
张朝林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副所长(兼北京城市气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数值天气预报、资料同化及地基GPS气象研究。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市科委以及中国气象局的10余项科研项目。目前已在国内外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2001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相似文献   

4.
刘俊 《科技潮》2006,(5):34-34
李吉进博士、副研究员,2000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从事土壤肥料研究推广工作18年,具备丰富的肥料研发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经验,先后参加或主持研究项目多项,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文章30余篇。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开展科研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困难和曲折,甚至出现科研价值认识上的偏差,导致科研定位不准,科研影响甚至冲击教学.地方高校科研具有学术价值、经济价值、个体价值、社会价值、育人价值等多样性,其中育人价值是地方高校科研的核心价值.明晰地方高校科研育人的核心价值,对地方高校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邓爱华 《科技潮》2006,(1):26-26
邹国元博士,现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所副研究员,所长助理,北京市土壤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土壤、植物营养与施肥研究.自“九五”以来共承担了10项有关新型肥料研制与作物施肥课题的研究。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五六十年代的科研管理干部与科学家--罗登先生访谈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前所务秘书罗登先生的访谈,展示了五六十年代以王仲良、罗登为代表的少量当时被视为“右倾”的科研管理干部执行党的相关政策的情况。尽管作为党领导科学的具体体现者,他们在执行政策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下,他们“纠左”的能力是很有限的。  相似文献   

8.
周一杨 《科技潮》2006,(7):34-34
刘月焕硕士,研究员。2001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先后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七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等众多奖项。  相似文献   

9.
邓爱华 《科技潮》2005,(11):37-37
能够承担着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以及其他国家、省部项目几十项的科研工作者,想象中应该是一位颇有阅历的人,一见面得知,他才刚刚37岁。  相似文献   

10.
杨恺 《广东科技》2004,(4):60-61
本刊2003年第5期(总118期),以“病毒的强力杀手氨基酸碘在广东研制成功”为题,公布了我省化学家曾雄飞在资金奇缺的条件下,经过十年的艰苦攻关所取得的发明成果。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十年的病毒性虾病由曾所长攻克,而去年爆发的非典型肺炎(SARS),今年爆发的禽流感,都是病毒病。因此,本刊记者目前就病毒病的防治问题再访惠州市营养医学研究所曾雄飞所长(以下简称“曾”)。  相似文献   

11.
陈治光 《科技潮》2004,(10):31-31
余跃庆自1984年留校任教以来,长期从事机械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认为科研是教学的后盾,科研能帮助教师悟出许多东西,发现新的研究方法,科研做得好在讲课时就能得心应手,对指导学生很有好处。作为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机械设计学科部主任的余跃庆,一面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多课题的科研,又把自己掌握的先进知识用于教学,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刘俊 《科技潮》2003,(9):50-50
吴斌,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先后在固体力学学报、工程力学、实验力学及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篇,分别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结构中的应力波)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弹力动力学及其数值方法》2部专著。目前以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承担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等项目8项。  相似文献   

13.
很少有人生来就会“创新”,郎建平当然也不是这样的“天才”,他说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研究基金的信赖和资助,开始了他科研道路上“新”的四年。[编按]  相似文献   

14.
执着科研路徐建兴,1958年考入中国科大生物物理系,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开始从事酶分子生物学研究.1964-1965年在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进修,在邹承鲁院士指导下研究细胞色素c氧化酶CO抑制光解动力学.1979年作为改革开放首批出国学者先后两次赴美留学,回国后相继开展了琥珀酸细胞色素c还原酶中细胞色素b的三项还原动力学、泛醌反应抑制剂的合成与筛选、呼吸链酶系的啦曼光谱研究、细胞色素c抗氧毒性功能研究、呼吸链酶的纯化与晶体培养等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