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掺铋BaF2晶体的制备及其近红外发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度梯度法制备了Bi2O3:BaF2以及BiF3:BaF2晶体.在Bi2O3:BaF2晶体中观察到了发光峰位于961 nm,半高宽202 nm的超宽带红外发光.在BiF3:BaF2晶体中检测到Bi2+和Bi3+可见区的发光,但是没有观察到红外发光.通过γ射线辐照实现了BiF3:BaF2晶体的近红外发光, 发光峰位于1135 nm,半高宽192 nm.讨论了Bi2O3和BiF3掺杂BaF2晶体的红外发光的机理.关键词:近红外发光铋氟化钡晶体γ辐照  相似文献   

2.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研究BaF_2微晶和单晶研粉的γ射线辐照损伤及其恢复情况,发现V_k心点缺陷的ESR信号随升温变化不象H,F和M心那样是单调衰减的,γ射线辐照可能会激发F~-离子上的Frendkel激子,该激子受热湮没而产生新的V_k心,因而使V_k心的ESR信号随开温增强,V_t心的朗德因子g也随升温而变化.单晶研粉的辐照损伤在400℃完全恢复,微晶的在355℃完全恢复.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刘军芳  苏良碧  唐慧丽  徐军 《物理学报》2012,61(12):127806-127806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掺Bi离子的BaO-B2O3玻璃, 测定了样品玻璃的近红外以及可见光区的激发、 发射谱、 荧光衰减曲线以及Raman光谱. 在808 nm波长光的激发下, 在掺Bi离子的BaO-B2O3玻璃中发现了近红外发光现象, 且存在多个发光峰, 讨论了玻璃网络结构对Bi离子发光的影响, 对其发光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碱土金属氧化物对Bi离子掺杂RO-Al2O3-SiO2 (R=Ca, Sr, Ba)玻璃近红外超宽带发光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玻璃样品在不同抽运源激发下都可检测到较强的近红外超宽带发光. 在808 nm激光激发下, 随着碱土金属离子半径的增加, Bi离子在1 300 nm附近的近红外发光强度显著增加, 荧光半高宽逐渐增加, 其荧光寿命最长可超过600 μms; 而在690 nm激光激发下, 随着碱土金属离子半径的增加, Bi离子在1 100 nm附近的近红外发光呈减弱趋势, 荧光半高宽逐渐增大, 半高宽最大可超过400 nm. 近红外发光可能源于两种不同形式铋的发光中心. 针对上述结果探讨了该玻璃体系中Bi离子近红外发光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27keV Ar离子束沿法向分别入射在BaF2单晶(111),(100)和(110)的晶面上,用捕获器方法和Rutherford背散射分析法测定了Ba原子的溅射角分布和溅射产额。结果发现不同取向的晶体表面,它们的溅射产额有明显差异。当用剂量为5×1017ion/cm2的Ar离子分别轰击这三种晶面时,其溅射产额的顺序Y100>y111>y110.对已被上述剂量辐照过的晶面再作相同剂量轰击时,测得的溅射产额明显增大。这些结果被认为是由于在离子辐照过程中表面晶格受损逐步增大所致。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非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由钠铝氟化物和BaF2组成。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表明,钠铝氟化物主要以NaF和Na3AlF6两种晶态存在于BaF2晶体表面,形成化学复合,呈现包覆结构。荧光光谱测试表明,样品在583nm可见光和863nm近红外光室温激发下,均能产生304和324nm的宽波段紫外光发射。时间分辨光谱表明,发光均有一个上升和衰减过程,衰减大约自15ms开始,磷光寿命大于18.4ms。借助上转换发光能量转换过程对发光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发光源于量子限制效应的带间光吸收和界面缺陷的光吸收,发光机制属于量子限制效应-界面发光中心复合发光。  相似文献   

7.
在BaF2中掺入1% mol的BaF3结晶出BaF2(La)晶体,经测试,此晶体闪烁发光快成份的强度比纯BaF2晶体不减弱,而发光慢成份被抑制约4倍,耐辐照能力可以达到106rad,表明新晶体有希望满足未来高能物理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掺Bi离子的BaO—B203玻璃,测定了样品玻璃的近红外以及可见光区的激发、发射谱、荧光衰减曲线以及Raman光谱.在808nm波长光的激发下,在掺Bi离子的BaO—B203玻璃中发现了近红外发光现象.且存在多个发光峰.讨论了玻璃网络结构对Bi离子发光的影响,对其发光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将BaF2晶体与半导体探测器组成的望远镜用于12C(46.7MeV/u)入射核反应中前方向产物的测量,用ΔE-E方法和快慢成分关联方法进行了粒子鉴别.同时还研究了BaF2晶体对多种离子的响应.  相似文献   

10.
用提拉法技术生长出了Bi:α-BaB2O4单晶,并进行电子束辐照.测定了电子束辐照前后的吸收谱和荧光发射谱.在808 nm波长激光二极管的激发下,电子束辐照后的Bi:α-BaB2O4单晶中观测到了中心波长在1135 nm附近、半高宽为52 nm左右的近红外宽带发光现象.近红外宽带发光的发光中心是Bi+离子.电子束射线起到了将Bi3+和Bi2+还原至一价态关键词:近红外宽带发光2O4单晶')\" href=\"#\">α-BaB2O4单晶电子束辐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