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MBR对污水中肠道模型病毒的去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祥  刘俊新 《中国科学B辑》2007,37(4):390-396
采用重力出流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选择两种孔径的微滤膜考察其对污水中T4和f 2两种模型病毒的去除情况. 清水试验结果表明, 两种膜孔径组件对T4和 f 2病毒的实际截留率远大于理论截留率; 两种膜组件对T4病毒的截留均高于f 2病毒. 在MBR稳定运行状况下, 两种不同孔径的膜组件对同一病毒的截留效果无显著差别: 孔径为0.1 mm的聚丙烯(PP)和孔径为0.22 mm的聚偏氟乙烯(PVDF)对T4去除率均大于5.5 lg; 对f 2的去除率大于3.0 lg. 其原因是膜表面的滤饼层、凝胶层在病毒的截留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膜生物反应器对病毒的去除由膜的截留、污泥絮体的吸附和生物灭活等作用共同完成.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活性污泥系统对病毒去除率稳定在97%以上, 主要依靠生物灭活作用完成对病毒的去除.  相似文献   

2.
王本  唐睿康 《化学进展》2013,(4):633-641
生物矿化是生物体制造生物矿物的过程。在自然界中,生物矿物是在有机基质控制下可控有序组装而成的,这就决定了它不同于实验室中合成的普通矿物。单细胞矿化以及生理和病理性矿化,对于人们开展硬组织生物学研究以及生物材料设计合成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启发意义。作为骨骼、牙齿的基本构筑单元,以及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骨牙整合性,磷酸钙纳米颗粒在生物矿物的组装方面和生物硬组织修复、组织工程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外,受单细胞生物矿化启发的细胞(或病毒)壳化,可以赋予细胞(或病毒)更好的抗逆境能力。本文综述了生物矿化,尤其是单细胞矿化和生理、病理性矿化对生物医学的启示。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我们从骨、牙组织修复,细胞(病毒)壳化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生物矿化作为无机化学和生物医学的桥梁作用。深入研究生物矿化的机理以及基于生物矿化的材料合成,对于生理性矿化的仿生修复、病理性矿化的预防治疗以及细胞界面工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病毒是自然界中已知结构最简单却侵染能力极强的生物,作为一种典型的一维棒状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MV)具有单分散的形貌与尺寸(18nm×300nm)、明确的空间结构、丰富的表面化学基团,且对哺乳动物不具有致病性,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传感、成像、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本文简述了对TMV进行基因工程或化学改性的多种方法及应用进展,并主要介绍了烟草花叶病毒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4.
登革热病毒是由伊蚊传播的单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目前暂无靶向抗病毒药物及有效疫苗能够及时防控.由于其临床检测的重要性,近年来,陆续出现了检测登革热病毒感染的新方法,试图早期发现并控制这种感染.本综述主要阐述登革热病毒诊断相关标志物检测的生物传感技术,包括光学、电化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生物传感方法,对不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1生物分析和研究用的消毒清洁剂 1.1简介和用法 从事生物分析和研究用的容器或其他工具必须防止其表面受到细菌、霉菌和病毒的污染。这也是最重要的清洁工序,忽略这点不仅影响分析和研究结果,而且可能引起工作人员受到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在实验室中感染非典病毒便是一例。  相似文献   

6.
张晗  丁家旺  秦伟 《化学进展》2021,33(10):1756-1765
多肽具有分子量小、易于合成、生物兼容性好、稳定性高及序列灵活多样等优点。因此,多肽作为新型生物识别元件,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构建。电化学分析灵敏度高、准确度好、设备简单、检测范围广且易于操作。本文介绍了基于多肽识别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技术,包括多肽的修饰与固定化、多肽与待测物的识别及检测原理;综述了近五年多肽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重金属离子、小分子、蛋白质、细菌和病毒的检测;展望了肽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杨悦  王珏玉  赵敏  崔岱宗 《化学进展》2019,31(7):1007-1019
金属纳米材料具有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优异的性能及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目前的研究中备受关注。常用于合成纳米材料的生物模板包括DNA、蛋白质、细菌、真菌、病毒等。而以病毒模板合成的金属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分散性及生物相容性,其在催化、光学、电学、磁学、化学。超导等领域有优异的表现。首次利用病毒模板合成金属纳米材料以来,经历了二十年发展历程,合成和分析技术日趋成熟,现由体外应用转向活体靶向成像及诊疗一体化方向发展。本文综述了各类病毒模板合成金属纳米材料合成位置(病毒腔内、外)、合成原理、合成方法、合成影响因素、材料表征,及合成材料在纳米催化、纳米电池、生物医学及医学影像学等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病毒流式微球量子点探针免疫诊断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法水相中合成羧基化的绿色量子点,通过羧基与禽流感单克隆抗体氨基的共价结合,制备了检测禽流感病毒的探针,并结合流式微球技术,建立了量子点生物探针流式微球免疫检测禽流感病毒的新方法.以聚苯乙烯微球为蛋白质载体,将多克隆抗体包被到荧光微球上,依次加入待测抗原和量子点生物探针,形成双抗体夹心复合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多抗和单抗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92和4 mg/L,检测禽流感病毒比双抗体夹心ELISA灵敏16倍,比FITC标记单抗检测方法灵敏4倍.对阳性尿囊液的检测与ELISA呈现良好的相关性,不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马力克氏病毒、新城疫病毒等发生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9.
病毒依赖宿主细胞完成生命周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是人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人类健康以及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开发检测病毒的工具对防治病毒感染和预防病毒导致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病毒基因组在病毒的生命周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病毒检测提供了有效靶点.G-四链体(G4)是由富含鸟嘌呤的核酸折叠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核酸二级...  相似文献   

10.
探索生命体对无机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答机制是高效、安全、可控地应用无机纳米材料的基础,其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在生物体系中无机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间的纳米.生物界面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纳米-生物界面具有拉曼增强效应的金、银纳米材料;介绍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原位研究金、银等无机纳米材料表/界面吸附的核酸、蛋白质、磷脂等生物分子,以及细胞、病毒和细菌等与金、银纳米材料表/界面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了SERS技术在探索纳米-生物界面作用机制、生物分子测定、生物分子界面行为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