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稀土β-二酮类配合物掺杂硅胶的光声光谱及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Sol-Gel过程制备了一系列稀土β-二酮类配合物掺杂的SiO2凝胶,测量了这些掺杂SiO2凝胶的光声光谱,与固体配合物相比,掺杂SiO2凝胶的光声光谱吸收峰发生蓝移,荧光发射峰发生红移。从无辐射跃迁角度研究了掺杂凝胶的Eu-β二酮类配合物的分子内能量传递模型。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Eu(TTA)3·Phen和Eu0.8Y0.2(TTA)3·Phen固体配合物微晶粉末及其掺杂的SiO2凝胶样品.在300~800nm测定并解释了其光声光谱.在配体吸收处,Eu0.8Y0.2(TTA)3@Phen的光声强度低于Eu(TTA)3@Phen的光声强度;而对于配合物掺杂的凝胶样品,则情况相反.Y3+的引入改变了配合物的弛豫过程,且配合物在粉末和凝胶状态下,弛豫历程不尽相同.结合荧光光谱研究了标题化合物的发光特性,并建立了能量传递模型.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Eu(Dbm)3·Phen同核和Eu0.8Ln0.2(Dbm)3·Phen(Ln:Er3+,Y3+)异核固体配合物微晶粉末及其掺杂的SiO2凝胶样品,在300~800nm范围内测定了其光声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Eu0.8Er0.2(Dbm)3·Phen,Eu(Dbm)3·Phen和Eu0.8Y0.2(Dbm)3·Phen配体吸收处的光声强度依次减弱;而Eu0.8Y0.2(Dbm)3·Phen和Eu(Dbm)3·Phen配合物掺杂的凝胶则情况相反.研究发现,光声强度与稀土配合物分子中能量传递过程相关,Er3+,Y3+离子的引入改变了三元配合物的弛豫过程,且配合物在粉末状态和凝胶状态的弛豫历程不尽相同.结合荧光光谱,从无辐射跃迁和辐射跃迁的角度分析了标题化合物在两种不同固体状态下的发光性质.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声振幅谱和位相谱对稀土配合物(Nd(DBM)3、 Sm(DBM)3和Gd(DBM)3分子内弛豫过程进行了研究。Sm(DBM)3、 Gd(DBM)3和Nd(DBM)3的配体π-π*跃迁的光声振幅强度依次增强,而Gd、 Sm和Nd的配合物在配体吸收波段内位相依次减小,反映分子内的弛豫过程。对于Gd(DBM)3,配体最低三重态能量不能传递到中心离子4f激发态能级上而直接弛豫回基态;对于Sm(DBM)3和Nd(DBM)3,配体三重态能量有效地传递到中心离子上, Nd3+各能级间隔小且相互重叠,激发态能量几乎全部以无辐射跃迁回基态; Sm3+为荧光离子,激发态上的部分能量以荧光形式发射。由此并结合荧光光谱的结果建立了分子内能量弛豫模型。  相似文献   

5.
光声位相理论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声位相作为光声光谱重要的一部分, 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对它的研究可以获得其它光谱甚至光声振幅谱都不能得到的信息。光声位相在测定样品的光学和热学性质、样品无辐射弛豫过程的研究以及深度剖面分析等方面显示了特有的能力。本文结合本实验室近几年的工作, 在光声光谱理论的基础上,对光声位相理论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Tb(p-ABA)3·H2O和Ln(p-ABA)3·H2O(p-ABA: 对氨基苯甲酸, Ln: Y或Er)配合物共掺杂的SiO2样品. 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 Y(p-ABA)3·H2O的引入增强了样品中Tb3+离子的特征发光, 而Er(p-ABA)3·H2O的引入使Tb3+的发光减弱. 光声光谱结果表明, 与Tb3+配合物单掺的样品相比, Tb3+和Y3+配合物共掺样品的光声强度降低; 而Tb3+和Er3+配合物共掺的样品则情况相反. 实验测定了共掺杂样品的相对量子发光效率和发光寿命, 从无辐射跃迁和辐射跃迁的角度提出共发光效应可能的机制. 结合对室温下陈化干燥样品的分析发现, 只有经适当的热处理过程才能在SiO2凝胶中形成具有多核结构的稀土配合物.  相似文献   

7.
测量了宽波段范围(紫外可见,近红外及中红外)稀土乙酰丙酮(aa)配合物的光声光谱,检测到了大部分Pr^3 的f-f跃迁谱峰,分析了Pr-O 键性质,解释了谱峰分裂以及谱峰位移的原因。与传统的透射谱和吸收谱相比较,光声光谱具有检测快速,分辨率高以及可进行无损分析等优点,特别是对于稀土离子的f-f跃迁的研究,光声光谱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稀土杯芳烃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评述了稀土与杯芳烃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对稀土杯芳烃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近几十年来,稀土氨基酸配合物及其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对国内已报道的稀土氨基酸用途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进而对目前国内稀土氨基酸配合物在生物医药(抑菌)、动物饲料、微肥和荧光性能四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概括综述,为深入研究稀土氨基酸配合物用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羧酸稀土配合物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沉淀法和直接法制备羧酸稀土配合物,与丙烯酸等单体共聚反应制备不同稀土含量的稀土有机高分子离聚物。用微量热天平(TG)、差热分析仪(DTA)等分析它的热稳定性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用红外光谱分析其结构。讨论了用不同方法合成的稀土配合物对共聚反应和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直接合成羧酸稀土配合物有利于共聚物性能的稳定和稀土含量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稀土金属配合物发光性能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稀土金属配合物因镧系离子独特的电子结构而成为一类具有特殊性能的发光材料,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了稀土与配体间的能量传递机制,并综述了稀土金属配合物发光及其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D-葡萄糖与氯化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非水溶剂为介质合成了D-葡萄糖、氯化稀土、吡啶的混配多元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测定。研究结果表明,D-葡萄糖和溶剂吡啶同时参与了配位,该配合物的组成为:Ln(C6H12O6)(C5H5N)Cl3(Ln=La,Ce,Pr,Nd,Sm等).本文还对配合物的可能结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Drew首先以银离子为模板合成了配体L. 但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却未见报道. 在本文中, 为了研究大环配体合成中稀土离子所起的作用, 以稀土离子钇为模板, 制备得到配体(L), 同时合成了配体与稀土元素的配合物. 利用元素分析、热重分析、质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摩尔电导仪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配体与稀土离子有较好的配位能力, 并与稀土元素形成了双核配合物. 同时在合成配体L的过程中, 发现加入稀土模板离子有助于产率提高, 反之, 若不加模板离子, 其产率将大大地降低, 产物多为聚合物. 因此, 在此类配体合成中, 选择适当模板离子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氨基酸席夫碱试剂 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β-丙氨酸(HL)及其10个稀土配合物.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值表明新配合物的组成为[REL2NO3]·nH2O (RE=La, Pr, Eu, Y, n=2; RE=Nd, Sm, n=1; RE=Tb, Dy, Er, Yb, n=3). 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抗菌实验表明配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5.
16.
郁楠  侯召民  席振峰 《化学进展》2008,20(10):1515-1524
阳离子型金属有机化合物是催化烯烃聚合反应的活性物种,其结构与性质直接影响所得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四族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深入研究也推动了对其他前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与为数众多的中性及阴离子型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相比,由于具有较高的反应性、合成与分离不易,阳离子型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直到最近才逐渐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在阳离子型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催化烯烃聚合反应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氮氧自由基-稀土配合物具有特殊的光学和磁学性质,是分子磁性材料及其它多功能材料设计中的关注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该类配合物的结构特点,综述了已有的氮氧自由基-稀土配合物的磁学性质和光学性质,概括了影响这些配合物性质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8.
秦梅  曾广赋 《分析化学》1995,23(7):770-774
制备了稀土离子Ln^3+(Ln=La,Ce,Pr,Nd,Sm,Eu,Gd,Tb,Dy)与1-羟基蒽醌的络合物,测定了它们和氘代1-羟基蒽醌在4000 ̄50cm^-1范围内的红外光谱,对观察红外吸收带进行分析和归属。发现了某些对金属离子敏感的谱带,确定了配位键的伸缩振动。  相似文献   

19.
何冰晶  邵海峰 《合成化学》2007,15(3):365-367
合成了一种新的Schiff碱配体——2-羟基-1-萘甲醛缩氨基硫脲(LH)及其6种新型稀土金属配合物ML(M=Er,Gd,Nd,Pr,Sm,Tb),其结构经UV,1H MNR和IR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同时含有M-O,M-N和M-S键形成的五元环和六元环各一个,LH为多齿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