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肥光源新的束团截面及发射度测量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合肥光源储存环紫外光束团截面及束流发射度测量系统. 本系统采用光学探测, 由光学成像和图像采集处理两大部分组成. 光学成像部分利用光学成像将中心波长366.1nm紫外光1:1成像于CCD探测器上. 图像采集处理部分将CCD探测器采集的视频信号由电缆输出到图像采集卡进行图像采集, 然后由LabVIEW程序进行数据处理获得束团截面尺寸以及束流发射度和耦合度, 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于起峰  龙学军  伏思华  杨夏 《光学学报》2008,28(s2):292-298
现有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数据处理方法需要单视复图像对包含的所有四幅子图信息, 且生成的干涉相位图去相关噪声非常严重。提出了基于三幅子图的InSAR数据处理方法:等值线相关干涉法, 包括图像对配准和干涉相位图生成。首先介绍了条纹方向图和条纹等值线窗口求取的方法, 并对算法进行了改进, 然后采用相关的方法详细推导了在等值线窗口内InSAR图像的配准和干涉相位图生成的公式。模拟和实测数据表明, 等值线相关干涉法(CCI方法)仅需用InSAR复数图像对的4个实虚部子图中任意3个能得到基本无斑点噪声、无模糊效应的干涉相位图, 并且减少了数据的传输和处理量, 是一种InSAR数据处理的全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有遮拦干涉图像的数字化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有了遮拦干涉图像的数字化处理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利用移相干涉术的特点,提出了“阀值分割区域法”和“顺序跟踪边缘点”分割区域的方法。这些技术成功地应用到了对有遮拦的面形的测一和有遮拦的系统波像差的测量。  相似文献   

4.
在频域光学相干层析(SDOCT)系统中,样品仅在焦深范围内有高横向分辨率,在焦外分辨率降低。干涉合成孔径显微术(ISAM)是一种三维图像重构算法,可以改善离焦区的图像模糊状况,达到在所有成像深度中都可以获得焦平面处横向分辨率的效果,同时可以解决SDOCT中系统的横向分辨率和成像深度之间的矛盾。介绍了ISAM重构算法的原理和适用的范围,对比分析了传统SDOCT成像算法和经过ISAM重构算法处理的成像图像结果。将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引入ISAM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极大地节省了运算时间,提升了实时成像高分辨率SDOCT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李斐  饶长辉 《物理学报》2012,61(2):29502-029502
为了提高成像系统的分辨能力, 并尽量减小系统的复杂度, 本文将相位差波前探测技术和相位差图像恢复技术结合起来构成相位差混合处理方法, 给出了点目标和扩展目标情况下混合处理方法的数值仿真结果, 并针对点目标情况进行了实验验证. 实验表明, 在像差较大的情况下, 直接用事后处理方法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 在三种湍流强度下, 经混合方法处理后得到光斑的半高宽分别由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后的5.1, 5.1和5.0个像素减小到3.3, 3.2和3.0个像素. 可以看出, 利用相位差混合处理方法得到的图像明显优于单独的事后图像处理方法和自适应光学校正, 相位差混合处理方法在高分辨力成像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禁戒光”近场光学显微镜原理与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术是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辨率超过衍射极限的新型光学显微镜技术。本文介绍了国外最近出现的“禁戒光”近场光学显微镜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透射式SNOM中部分光沿着光轴向前传播;部分光沿着大于全内反射临界角的方向传播。前者称为允许光;后者称为禁戒光。应用“禁戒光”近场光学显微镜可同时获得三幅图像,即允许光像、禁戒光像和反映样品表面形貌的剪切力图像。禁戒光图像能够提供很好的对比度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西安光机所在高速全息摄影和光电混合处理等方面的进展情况。 高速全息干涉计量和光学图象处理是所的主要发展方向。近几年在全息无损探伤、高速实时全息干涉计量、激光散斑、计算全息、实时混合模式识别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我们对固体火箭推进器包复层脱粘现象等分别用全息和散斑均进行过无损探伤、得到满意的结果,并于1986年底研制成功DYGQ——I型多功能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旋转的有机薄膜制作的相干衰减器产生部分相干光源,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进行拓展,采集部分相干光的光斑图样和干涉条纹图样,利用计算机程序处理图像,实现了对部分相干光的相干度和相干长度的快速测量。  相似文献   

9.
两重外腔的自混合干涉及其信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鸣  聂守平  李达成 《光学学报》2003,23(6):29-733
提出了具有两重外腔的自混合干涉。根据半导体激光器的自混合干涉理论,研究了两重外腔自混合干涉模型,及其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方法。该方法用一个附加的参考反射镜在半导体激光器(LD)和目标间形成两重外腔,参考外腔用于补偿光学频率涨落引入的相位误差。用快速傅立叶变换相位探测技术(FFT)分析自混合干涉信号。运用这些方法,可提高相位测量精度,在微光机电系统、光学工程和其他工程应用上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导致自适应光学视网膜图像降质退化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结合双树复数小波变换(DTCWT)和图像半盲解卷积复原算法的方法。首先,对经过自适应光学实时校正技术得到的视网膜图像进行DT-CWT分解,得到低频和高频部分应的图像。将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中残余像差重建的光学传递函数作为图像复原模型的初始估计点扩散函数(PSF),并对低频部分图像进行条件约束的迭代半盲解卷积复原;对高频部分的图像进行去噪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高频和低频部分图像进行双树复数小波逆变换,获得复原图像。实验和结果表明:由该方法处理的视网膜细胞图像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图像客观质量评价参数相对于原始图像提高了5倍多;在视网膜细胞的空间频率范围内(70~90(°)~1),复原图像功率谱平均值提高了5倍左右,有助于对视网膜细胞的高分辨率观察。  相似文献   

11.
激光干涉法检测回流离子特征参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回流离子基本物理特性及特征参数的检测与信号处理方法,设计了激光干涉实验方案。简要介绍了该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并针对具体实验调试工作中出现的不利于信号检测的问题,总结出了解决方法:严格按照成像质量要求进行光学元器件的设计、加工、选型、调试,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静态干涉图像;在激光干涉条纹输出与分幅相机之间增加一定缩束比例的缩束镜,可获得动态干涉图像;采用铅等重金属材料对分幅相机进行屏蔽可提高测量图像的信噪比;在6 μs时间段内,采用变时延和时间间隔的方法,获得了回流离子的状态信息。最后对实验所获得的干涉图像进行了分析处理,获得了假设条件下回流离子的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同时获取目标的全偏振二维图像信息和其光谱信息,设计了一种基于正交调制的偏振光谱成像系统。该系统由光学接收模块、相位调制器、Wollaston棱镜、Savart偏光镜、检偏器以及成像模块组成。其可以将原始光信号分解成两束相互正交的偏振光,并且分别成像在CCD焦平面的上下两部分上,从而构成两幅偏振图像。两组图像的叠加可以将干涉条纹的数据相互抵消,从而获得目标的纯图像信息,两组图像的相减可以将目标灰度图像相互抵消,从而获得目标的纯干涉条纹。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得到了光强分布函数和光谱变化形式。实验在稳定的光源环境中采用高对比度目标与背景板,完成了全偏振图像的实时采集。经相位校正和切趾处理改善了干涉图像的畸变,又通过去低频滤波和阈值滤波抑制了图像中背景噪声的影响,从而实现了对目标图像的提取及偏振光谱的复原。该系统具有稳定性高、光谱分辨率可调、信噪比高、可识别能力强等特点,对在复杂背景中提取目标图像、光谱及偏振态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皮德富  马晖 《应用光学》1996,17(5):45-47
本文介绍一种高温超导热图像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采用在PC机中插入采集板的硬件结构和C语言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实现了对高温超导热图像信号的采集和图像处理,图像管理,图像显示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4.
贾甲  冯音琦 《应用光学》2009,30(4):610-615
改进和完善宽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WFOCT)的主要方法是从光源、系统光路等方面进行改进.研究WFOCT系统的成像状态和环境状态对系统的横向分辨率的影响,借助ZEMAX光学设计软件模拟该系统的干涉效果,在实验中采用八步移相法来解析样品的二维图像信息,将解析出来的样品图像赋值到图像变量中进行存储显示.实验与模拟结果表明:模拟仿真获得的干涉信号含有对比度和平行度很高的干涉条纹,证明了利用ZEMAX软件模拟仿真干涉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相移干涉术及广义相移数字全息干涉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础光学框架内说明了传统的相移干涉术及近年来发展的广义相移数字全息干涉术的基本原理;前者要求特殊值等步长相移,而后者则可以采用任意未知相移值.着重介绍了广义相移干涉术中的物波恢复算法,以及基于衍射场统计特性的未知相移提取算法.从一个侧面沟通了基础光学与近代光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后向散射式路道能见度激光测量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向散射式跑道能见度激光测量仪主要由光学发射与接收系统、信号放大与处理系统及显示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光学发射与接收系统主要包括:Nd :YAG 激光器、倍频器、准直镜、扩束镜、光学接收镜头、截止滤光片、窄带干涉滤光片及光电转换系统等;信号放大与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小信号放大电路、延时电路、采样保持电路、多路模拟开关、模 数转换电路及8031 单片机等;显示系统主要由数字显示器、打印机及接口电路等组成。介绍了该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主要技术指标,讨论了其中的技术难点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计算流动显示技术(CFI)在自然对流流场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流动显示(CFI)技术通过利用仿真光测实验中光束的运动规律与光学干涉测量方法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结果,获得仿真的光学干涉图像。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数字散斑干涉中激光光束的运动规律得到了封闭方腔中空气自然对流的CFI光学图像,并将此仿真光学图像与实验得到的图像进行对比,指导实验的进行和自然对流中测试参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电子学全息干涉术用于温度场测量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赵建林  谭海蕴 《光学学报》2002,22(12):447-1451
探讨了用电子学全息干涉术(双称数字全息干涉术)测量温度场分布及其变化的可行性,利用所设计的全息干涉实验光路,对一电烙铁头部周围温度场分布进行了实时全息记录,进而利用一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及数字滤波处理再现出了反映温度场分布的全息干涉条纹图样,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光学全息干涉术相比,电子学全息干涉术借助于高分辨率CCD记录及高速计算机数字处理技术,从而可实现光学全息图的数字化记录、存储和重现。同时,利用再现物场相位倍增原理还可实现对干涉条纹数目的倍增,或利用物场相位分布的直接计算精确获取任意两点间的相位差,从而提高测量精度。此外,由于能够在不改变光路的前提下以较高的重复频率完成光学全息图的记录,电子学全息干涉术可以用于记录三维物场的变化并接近实时地再现和测量三维物场的变化规律,因此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实时全息干涉计量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随机相位板复用的光学多二值图像加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相位板复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涉原理的光学多二值图像加密系统。该系统加密过程采用数字方法,解密过程既可以采用数字方法也可以采用光学方法。利用该方法可将多幅图像信息解析地隐藏于两个纯相位板中。解密时,通过分束镜将两个随机相位板的衍射场进行相干叠加形成干涉场,利用专用密钥对此干涉场进行调制,即可在输出平面上恢复出与该专用密钥对应的原始图像,此图像可以采用CCD等图像传感器件直接记录。该方法加密过程无需迭代,非常省时,且解密系统易于物理实现。利用相关系数评估了系统的加密容量,计算机模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用钽酸锂热释电探测器实现的火焰温度实时测量系统 ,主要由光学接收系统、信号放大与处理系统及显示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 ,光学接收系统主要包括光学接收镜头、调制盘、截止滤光片、窄带干涉滤光片、聚焦透镜及光电转换系统等 ;信号放大与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前置放大电路、选频放大电路、采样保持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及 80 3 1单片机等 ;显示系统主要包括数字显示器、打印机及接口电路等。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 ,讨论了其中的技术难点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分析了各量的测量精度对温度测量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