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含-SH有机试剂的氧化产物二硫化物已被用于许多元素的有选择性的液液萃取。近年来这些化合物又被用作自然水样和无机盐中多元素分离富集时的共沉淀捕集剂,也可用于无机盐的提纯。痕量元素和含-SH基团的试剂形成不溶于水的螯合物,由于-SH基团易被氧化从而直接在溶液中形成固相二硫化物,同时将溶液中的痕量元素共沉淀下来。 本文研究了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作为螯合剂,其氧化产物(DPTD)作为捕集剂,不需另加载体离子,共沉淀分离富集MnSO4溶液中的铅。共沉淀受溶液pH,APDC和H2O2的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pH 2.0-4.0的范围内铅被定量共沉淀。MnSO4溶液中的铅在共沉淀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方法的检测限为1.97×10~(-2)mg·L-1,铅的加标回收率为96.5%。排除了基体干扰,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巯基棉分离富集-FAAS法测定爆玉米花中痕量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兆平  彭茵 《光谱实验室》2000,17(1):118-119,120
本文借助巯基棉分离富集技术,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爆玉米花中痕量铅。该方法采用巯基棉做分离富集剂,简便易行,并能有效的消除共存元素的干扰,回收率为97.5%-106.0%。  相似文献   

3.
元素的形态分析在环境和生物分析中极其重要,因为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代谢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素存在的化学形态,而不仅仅是元素的总量。形态分析是指测定样品中构成元素总量的单独物理化学形式的浓度。最先进的形态分析方法是色谱分离和光谱检测的联用技术,特别是色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的联用。但是,联用技术的设备投入大、运行成本高,难以在常规实验室中的推广应用。在许多情况下,采用非色谱分离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也可以得到足够的元素形态信息。基于非色谱分离、原子光谱测定的元素形态分析方法的费用低、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本文总结了元素形态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综述了基于原子光谱法的元素形态分析中比较常用的非色谱分离技术,对溶剂萃取、浊点萃取、单滴微萃取、分散液液萃取等分离技术的原理、应用和优缺点进行了评述,介绍了固相萃取中常用的吸附剂及其在元素形态分离中的应用,以及氢化物发生、共沉淀等分离方法。相比于色谱分离方法,非色谱方法是快速、灵敏、廉价的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超导粉中痕量铁的新方法。优化了仪器工作参数,对痕量铁测定时的基体干扰及消除干扰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大量存在的基体元素产生一定基体效应,并使重现性变差,且由于铁含量甚微,仪器灵敏度不能满足测定的要求,需采用分离富集方法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以三乙醇胺掩蔽基体元素铋和铜,在适宜的酸度条件下,铁与邻二氮菲生成配合物,以活性炭定量吸附,用1∶1硝酸解吸,并对分离富集条件进行了优化。对模拟标准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与理论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2.4%,方法检出限为0.033μg.g-1。该方法已用于超导前驱粉样品中痕量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并进行了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5.6%~98.0%。  相似文献   

5.
在线螯合树脂柱预富集分离ICP—AES测定生物试样中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采用国产D412螯合树脂的大线性微型螯合树脂柱预富集分离ICP-AES法测定痕量镉的技术,选择了最佳的在线预富集条件,对生物标准参考物质中的痕量镉进行了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碘化钾-四丁基溴化铵-水体系浮选分离汞(Ⅱ)的行为及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在水溶液中汞(Ⅱ)与四丁基溴化铵和碘化钾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溶液中四丁基溴化铵和碘化钾的浓度分别为6.0×10-4mol/L和5.0×10-3mol/L时,汞(Ⅱ)被定量浮选。而铈(Ⅲ)、镓(Ⅲ)、锆(Ⅳ)和铀(Ⅵ)在该体系中不被浮选,对合成水样进行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纳米二氧化钛分离富集ICP-AES测定镉、钴、锌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建立了纳米二氧化钛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镉、钴和锌的新方法。考察了溶液pH值、洗脱条件和干扰离子等因素对分析物分离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9~10范围内,Cd, Co和Zn可被纳米TiO2定量富集,吸附于纳米TiO2上的金属离子可用0.1 mol·L-1的硝酸溶液完全解脱。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纳米TiO2对Cd, Co和Zn的吸附容量分别为8.1, 6.9和15.1 mg·g-1。本法对Cd, Co和Zn的检出限(3σ)分别为:5.1, 3.4和2.9 ng·mL-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4.3%, 4.6%和4.9%(n=9, c= 0.1 μg·mL-1)。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环境样品中镉、钴和锌的测定,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硫酸铵存在下的丙醇-水体系萃取分离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张焱  侯玉霞 《光谱实验室》2008,25(3):331-334
研究加入表面活性剂乙基紫(EV)后,在丙醇-水双水相体系中影响Cd2 分离的酸度、无机盐、卤离子种类等条件.试验表明:(NH4)2SO4存在下,无表面活性剂EV,Cd2 的萃取率只有68%,而同样条件下,加入mg级表面活性剂EV后,Cd2 与EV、I-形成三元缔合物,被均相萃取、异相分离,缔合物进入丙醇相,Cd2 被完全萃取分离.在pH=1.0时试验了Cd2 加入量为50μg/10mL和100μg/10mL时与Fe3 、Co2 、Ni2 、Zn2 、Mn2 、Zn2 、Cr2 的二元或多元离子混合液的分离试验,分离完全.  相似文献   

9.
天然水体中铜含量很低,直接测定较为困难。利用纳米氧化锌对Cu(Ⅱ)良好的吸附性能,建立了纳米氧化锌富集分离,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铜的新方法。研究了纳米氧化锌对Cu(Ⅱ)的吸附行为,优化了吸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pH 3~7时,纳米氧化锌粉末对Cu(Ⅱ) 吸附率达95%以上,且吸附速度快。与文献报道的用于痕量元素富集的活性炭、粉体纳米二氧化钛等吸附剂比较,纳米氧化锌最突出的优点是富集后不需要脱附,用酸溶解后即可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溶液中被富集元素的含量,因此方法简单、快速;与富集后不需脱附,用酸溶解后又成为均匀胶体溶液的胶体纳米材料比较,纳米氧化锌溶解后是真溶液,黏度小,基体效应小,更加适用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检测。该方法简单快速,检出限低(0.13 μg·L-1),精密度好, 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Cu(Ⅱ) 检测,其回收率为91.6%~92.6%;用于国家水质环境标准样品铜的测定,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强酸I号离子交换树脂将稀土元素与基体元素分离,待测液直接用ICP-AES同时测定15种稀土元素,测定中采用干扰等效浓度法,消除稀土元素之间和残余基体元素产生的光谱干扰,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是目前较理想的测定岩石等样品中微量稀土元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水溶液中,Bi(Ⅲ)与溴化四丁基铵和KI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BiI-4·TBAB+,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盐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溶液中溴化四丁基铵和KI的浓度分别为5.0×10-4mol/L和3.0×10-3mol/L,pH=3时,Bi(Ⅲ)可与Zr(Ⅳ)、Ce(Ⅲ)、U(Ⅵ)和Mg(Ⅱ)定量分离,Bi(Ⅲ)的浮选率达到100%。对合成水样中Bi(Ⅲ)的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该方法具有选择性高,操作简便和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在微量铋的分离和富集分析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富集分离方法,克服高浓度基体对铅浓度及铅同位素测定的影响。应用专利方法对模拟全血基体中的铅进行富集分离,用ICP-MS测定富集分离前后的铅浓度、基体浓度及铅同位素比值。富集分离后的铅回收率均在99%以上,对Na和K等主要离子的去除率约为80%;各个铅同位素的浓度值随着基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p<0.001),但铅各同位素的比值则与基体浓度无关;当基体浓度>62.5μg.mL-1时,各个铅同位素强度会随着测定次数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富集分离专利方法对复杂基体中痕量铅的回收率高,对杂质离子的去除率较好;明显消除了高浓度基体对ICP-MS进样系统的堵塞现象,操作简便、成本低、引入污染少,可以提高各个铅同位素浓度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且对铅同位素比值测定准确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中用合成的偶氮氯磷-mA螯合形成纤维(以下称CPA-mA纤维)对地质样品中的稀土元素进行分离富集,并制成薄试样进行荧光X-射线光谱法测定[1,2]。CPA-mA纤维合成简单,交换速度快,在抗坏血酸和混合掩蔽剂(EDTA+CYDT+EGTA)存在下使痕量稀土元素及基体分离并得以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RSD小于15.68%,标准加入回收率在84.0~107.5%之间,能较好地满足地质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黄原酯棉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黄原酯棉分离富集痕量银的条件,探讨了解脱方法,拟定了痕量银的火焰原子吸收分析方法。方法简便、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国产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在中型柱上,考察了高酸度(盐酸)下洗提共存干扰元素和洗脱分析元素的情况,从而的到了快速分离富集稀土元素的适宜条件。实验表明,在选定的条件下,分析元素与干扰元素分离完全,洗脱集中,回收良好。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节省试剂等试点。各元素的测定精密度分别为4-10%,检出限与文献[1]近似,优于文献[2]。方法可用于0.x--xxx ppm的15个稀土分量的测定,亦可用于稀土矿含量高达0.x%的测定,一级标样的对照分析结果满意,生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双硫腙-棉花柱富集分离水中痕量铅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用双硫腙浸泡过的棉花来富集、分离水中痕量铅的适宜条件,讨论了几种金属离子对铅测试的影响,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了不同分离条件铅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7.
氧化铝负载二苯基硫脲分离富集ICP-AES测定贵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报道了氧化铝负载二苯基硫脲分离富集ICP-AES法同时测定痕量Pt,Pd,Au和Rh的新方法,研究了影响分离富集的各种条件(溶液酸度、流速、试样体积、洗脱剂的种类和体积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等)对测定上述痕量元素回收率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本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Au 0.0085,Pd 0.022,Pt 0.015和Rh 0.022μg·g~(-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5%~105%之间。本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地质样品中痕量Pt,Pd,Au和Rh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D371树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湿法冶金工艺的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交换富集分离金,具有较好的动力学性能和较高的吸附容量。使金的吸附与离子交换过程在金的湿法冶金中日趋重要?本文研究用新型D371树脂在静态动态条件下吸附和解吸金的性能,拟定了一个离子交换树指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湿法冶金工艺中微量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水溶液中,Sb(Ⅲ)与四丁基溴化铵和碘化钾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SbI4][TBAB],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盐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四丁基溴化铵和碘化钾的浓度分别为4.0×10-4mol/L和6.0×10-3mol/L时,在pH1.6的克拉克-鲁布斯缓冲溶液中,Sb()的浮选率达到100%。而Ce(Ⅲ)、Zr(Ⅳ)和U(Ⅵ)离子在该体系中不被浮选,实现了Sb(Ⅲ)与这些金属离子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中Sb(Ⅲ)的分离和测定,结果满意。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在微量锑的分离和富集分析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硫酸铵-聚乙二醇2000双水相体系中Cd2+的萃取行为,探讨了酸度、KI、乙基紫(EV)、(NH4)2SO4用量对于Cd2+萃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NH4)2SO4存在下,聚乙二醇与水分相时,无法分离游离的Cd2+,对CdI24-的分离也不完全,而同样条件下加入毫克级EV后,Cd2+与EV、I-形成三元缔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