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近代中国电影史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个案研究和群体研究。个案研究主要是探究近代电影史上的个人(导演、演员)或单个作品。群体研究在著作方面主要表现有三:其一、专题史研究,其二、片种史研究,其三、综合史研究;群体研究在论文方面主要有抗战时期电影研究、电影检查制度研究、电影公司研究等。在近代中国电影史的研究特色方面,有以下值得关注的四个研究视角:现代化视角、区域化视角、史学视角、比较学视角。至于近代电影史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者、理论方法、内容、资料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中国近代音乐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其体现主要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微观方面主要指对音乐家的个案式研究,宏观方面涉及近代音乐史的综合探究。然而,我们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也应注意其所潜藏的不足,主要是研究重点的不平衡、研究方法的单调与研究理论的匮乏等。随着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中国近代音乐史研究必将走上一个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4.
反思是人们对自我思想行为的反观自照、反省自察。社会在人们的反思中不断飞跃,中国近代社会不断汹涌的反思浪潮,成为中国近代报刊的重大主题,关注并反映先进的中国人的反思历程,将作为一种优良传统,为后来的报刊工作所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是中西文化反差的必然产物,其本质是中国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的单向文化交流.在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留学教育经历了艰难的起步和潮涨潮落的曲折变迁,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在论述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演变历程的同时,对这一时期留学教育的发展也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6.
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关系,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历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是中国近代史和华侨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一个颇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对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的相关研究,认为当前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研究的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都出现了重大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跨学科研究的趋向;重视微观研究与实证资料的获取;学理性研究与国家政策咨询应用的结合。同时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国内学术发展前沿和主要趋向,指出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鸦片战争以后,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近代中国人民在反抗外族入侵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历史性的选择.探究马克思主义必然东渐的过程,对于我们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及其发展方向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多少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前仆后继。他们以炽热的爱国热情和富于时代气息的进取精神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一页页的光辉篇章。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君主立宪奋笔疾书,奔走呼号;孙中山、邹容、陈天华……为民主共和殚精竭力,出生入死。  相似文献   

10.
报刊史料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种类也极其众多,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报刊史料能很好地弥补相关史料的不足,因而是研究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一项史料。利用近代报刊史料研究中国近代史,需要加强对近代报刊史料的研究工作,要将报刊史料和其他史料结合起来利用,此外利用报刊史料也要运用新理论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就海外华人研究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认为要以从世界的眼光来看华人的问题,这样才能拓宽眼界来讨论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强调了理论与主题的思考、多地点研究、比较研究和国家概念的重要性,并对离散族群、新移民、华人经济等概念作了新的有启发意义的解释。研究海外华人,应该以当地的脉络、当地的立场看当地的问题,也就是要离开中国的意识来看海外华人问题。此外,要注重深度的田野研究,靠文献资料是不够的。祖宗崇拜、非法移民、华人劳工、华人教育等,都是很重要的课题,海外华人研究应该包括从中国移出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3.
研究海外华人历史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以来,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研究海外华人历史的理论,在二战前较有影响的有“华侨殖民论”、“华侨革命之母论”等,其特点是把海外华人的历史看作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二战后较有影响的有“华侨社会阶级论”、“同一民族论”、“华人同化论”等,这些理论开始关注华人与当地其它民族的关系。研究海外华人历史的理论是随着时代而演变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取五邑海外名人及侨胞的各种信息,促进海内外交流,发展地方经济,建立了五邑海外名人侨领信息管理系统HWMRS.论文说明了HWMRS系统的建立方法、设计思想和运行机理。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中国企业在决策是否海外上市时应考虑的相关因素,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比较了各种类型企业的海外上市策略。  相似文献   

16.
潮汕籍华侨与泰国华侨华人的妈祖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朝初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先后出现过两次闽粤人民移居泰国的高潮。随着华人的出国,尤其是潮汕人的出国,妈祖信仰开始在泰国传播开来,其传播时间至迟在清乾隆年间。潮汕华侨称所崇拜的妈祖称“七圣妈”。妈祖信仰体现出既保留中国宗教传统又部分与当地宗教文化融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口语课”是华文教学中一门主要的技能训练课,从分析华裔学生的学习特点入手,通过对华裔学生学习口语时的障碍与难点的剖析,探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相似文献   

18.
越界:广州H华侨农场越南归侨跨国流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末H华侨农场YH社区越南归侨归国早期的跨国再流动事件的基本情况,探讨了该事件对越南归侨社会结构产生的特殊影响及越界的人类学意义。认为这场跨国再流动表现为越南归侨这一特殊族群在空间层面上对国与国边界的跨越。他们的社会关系也跨越了国界。同时这场跨国再流动在心理的层面上,也使越南归侨跨越了身份认同的边界,使得其身份认同出现了多重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广东是全国的主要侨区。鸦片战争以来,广东沿海大量农民和其他手工业劳动者出国谋生。他们长期旅居国外,从事体力劳动,收入有限,无法举家外迁,被迫将妻儿父母留在家乡,形成一家两国的特殊情况。这种特殊情况的存在,使华侨与家庭和祖国保持密切的经济、政治联系。他们一方面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宗教信仰带入欧美及东南亚诸国,另一方面华侨华人也将所在国接受的先进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等带回中国,从而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起到传播者,甚至领导者的作用。广东华侨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作用表现为:形成独特的华侨文化,既向全球传播中国文化,又将不同国家的文化带回中国,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传播近代先进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成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率先创办近代工矿业、交通业等;将西方先进的政治思想和制度引入中国,从而开启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0.
李未醉教授的著作《加拿大华人社会内部的合作与冲突研究》以加拿大华人社会为例,从合作与冲突的视角出发深入研究了华人社会的复杂问题,为开拓新的华人华侨研究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经验。除了经济利益以外,华人华侨内部的合作与冲突都是文化认同方面的合作与冲突,政治和意识形态亦可归入文化认同范畴。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外在表现总是一个整体的社会行为,当然,其表现方式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