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数学》一九八四年第二期王存仁同志的“关于asina+bcosa=(a~2+b~2)~(1/2)sin(α+)中的确定”一文,谈了对新编高中数学教材第一册关于asina+bcosa=(a~2+b~2)~(1/2)sin(a+)中的确定的新结论的理解,并举实例进行说明,无疑是正确的,这个问题是在三角恒等变形中,学生应该很好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应加以重视。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辅助角的确定往往出错。本人在教学中,对辅助角的确定采用数形合一的方法,利用直角三角形去确定,颇受学生欢迎,方法是:  相似文献   

2.
在前不久 ,我们学习了公式asinα +bcosα =a2 +b2 sin(α +φ) ,(其中 φ =tan ba) ,数学老师说 :“关于 φ在什么象限 ,书上没有说 ,经我们数学组的老师研究 ,认为 0≤ φ≤π ,因为正切函数在一、三或二、四象限的值是相同的 ,就不必要考虑三、四象限了 .”既然是数学组的老师们研究过的 ,似乎就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了 .可我却产生了疑问 .我发现如果只考虑0≤ φ≤π的话 ,在某时碰巧对 ,而在某时就对不上了 .于是课后我问老师 :“书上例题 22 sinα +22 cosα =sin(α +π4) ,而如果是 -22 sinα-22 cos…  相似文献   

3.
高中《代数》第一册通过作辅助角-β,然后根据两个三角形全等和两点间距离公式证明了公式Cα+β,方法较繁,现给一种简捷法。证明建系如图5,作单位圆O,α、β角的始边为ox,交圆O于P,终边分别交圆O于P_1和P_2,其坐标是:P_1(cosα,sinα)P_2(cosβ,sinβ)。由余弦定理得  相似文献   

4.
高中代数教材介绍了如下的近似公式: “当α的绝对值与1相比很小时,(1+a)~n的近似值可用公式(1+α)~n≈1+nα来计算。”其实,在仅有α的绝对值与1相比很小的条件下,运用(1+α)~n≈l+nα来计算,往往得到不可思议的结果。如计算(1-0.001)~2000。这里-0.001的绝对值与1相比很小,若按上述公式计算:(1-0.001)~2000=1-2000×0.001=-1。显然(1-0.001)~2000是个正值,而经过公式近似成了一个负值,荒谬。由此可见,仅有α的绝对值与1相比很小还不行,得须加上条件:nα的绝对值与1相比也很小。  相似文献   

5.
<正>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代数》第一册(上)第38页,B组第二题为:正整数从1开始,逐个相加,一直加到n,它们的和记作s,即s=1+2+3+…+n(n表示一个正整数),写出计算s的公式.这道题目中含有字母且设问富有思考性,解题方法体现了数学方法,更重要的是结果能作公式用,而且应用分层次用.为帮助同学理解这些特点,现对这道题进行解读,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力前 《数学学报》1985,28(5):599-605
<正> 洪加威在[1]中指出,对任一正整数 n,确定阶为 p(kp+1)(kp+2),(k≤n)的单群的工作是能在有限步之内完成的.事实上,他证明了:定理 对每个正整数 n,存在一个整数 m,使得对任意正整数k≤n,素数 p≥m,p(kp+1)(kp+2)阶的单群必同构于 LF(2,p+1)或 LF(2,2p+1).  相似文献   

7.
叶彦謙 《数学学报》1962,12(1):60-67
<正> 作为[1]的定理1的特例,我們知道方程dy/dt=x,dx/dt=-y+mxy+ny~2(mn≠0)(1)沒有周期解.此方程有一个指标为+1的初等奇点(0,0)和一个鞍点(0,1/n).(0,0)的稳定性由mn的符号决定,当mn>0时为不稳定,mn<0时为稳定.今后不妨設m<0(否則将x,t改号),n<0(否則将y,t改号),于是由旋轉向量場的理論[2],知道当d<0而絕对值足够小时方程  相似文献   

8.
在新编高中数学第一册中提到:如果适当选定辅助角φ,可把asinα+bcosα化为的形式,鉴于不同的三角书籍中关于角φ的选定方法有出入;又由于学生在做这一变换时感到困难,容易出现似是而非的错误,本文试图就两种常见的辅助角φ的选定方法加以讨论。期望得到指教。 先列出推导过程:它的一般式为asinα+bcosα,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三元变系数混合型欧拉函数方程φ(abc)=2φ(a)φ(b)+6φ(c)的可解性问题,其中φ(n)为欧拉函数.利用初等数论相关内容及计算方法,给出了方程所有共计95组正整数解.所提出的求解技巧可用以求解其他相似类型的混合型欧拉函数方程.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方程φ(abc)=2(φ(a)+φ(b)+φ(c))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设n为任意正整数,φ(n)是Euler函数.主要研究了方程φ(abc)=2(φ(a)+φ(b)+φ(c))的可解性问题,利用数论中的理论和方法,获得了该方程的所有正整数解.  相似文献   

11.
谈正弦型函数y=Asin(ωx+φ)中初相φ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根据正弦型函数y=Asin(ωx φ)的图像正确地写出它的解析式,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难点的关键在于初相φ的确定,拜读文[1]后深受启迪,张老师从图像出发给出了一种确定初相φ的方法,但没有从理论上给予论述,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就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淑方  贺飞  杜丽蔓 《大学数学》2017,33(5):106-111
在b-距离空间中,建立了一类α-(φ,ψ)压缩重合点定理.这一结果将Yamaod等人的结果中的压缩系数s3放宽为sε,其中ε1.作为应用,给出了带有偏序关系的b-距离空间中的(φ,ψ)压缩重合点定理.这一结果可以推出Huang等人的一个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13.
给出函数变换,变量分离形式解与第一种椭圆方程相结合的方法,构造了(2+1)维modified Zakharov-Kuznetsov(m ZK)方程的多种复合型新解.步骤一,给出两种函数变换,将(2+1)维m ZK方程转化为能够获得变量分离解的非线性发展方程.步骤二,给出非线性发展方程的变量分离形式解,通过第一种椭圆方程及其相关结论,构造了(2+1)维m ZK方程的双孤子解和双周期解等复合型新解.  相似文献   

14.
G=(V,E)表示一个顶点集为V,边集为E的有限简单无向图.若存在映射φ:V(G)→Zk(n)(Zk(n)是由{1,2,…,n}的所有k-元子集构成的集合),满足:(A) uv∈E(G),有φ(u)∩φ(u)=θ,则称φ是G的一个k-重n-顶点染色.本文证明了奇围长至少为5k-7(k=4)或5k-9(k=6)的平面图G...  相似文献   

15.
sin2α+cos2α=1是一个重要的三角公式,某些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求值问题,若能根据题目特点恰当应用它,常能迅速打通思路,使问题巧妙获解.下面列举几例,供读者赏析.  相似文献   

16.
1991年理工类和文史类的高考试卷中都有下面这道试题: 函数y=sin(2x+5π/2)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A) x=-π/2 (B) x=-π/4 (C) x=π/8 (D) x=5π/4 抽样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这一试题理工类考生的通过率仅为0.42,文史类考生的通过率仅为0.35,在第一大题(选择题)的15个试题中,通过率都位居倒数第二。反映考生对函数y=A sin(ωx+φ)的图象和基本性质掌握得不牢固,不熟练,不灵活。  相似文献   

17.
自从秦元勋始出了二次代数方程,具有二次代数极限环线一文后,作者考虑了(E)_3这个三次方程,具有二次代数极限环线的情形。本文中首先给出了此方程在全平面上奇点的分布,进而解决了只有一个奇点时,二次代数极限环线存在的充分及必要条件,周期解的唯一性(在较特殊的情形下)及其稳定性。 (作者对秦元勋老师热情的鼓励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18.
二次根式a2的化简,综合了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因此解决这类问题学生感到较困难.若能按下列二个步骤,抓住一个关键,也许就得心应手了:(1)将被开方数配方;  相似文献   

19.
令函数φ(n)为Euler函数,函数φ_e(n)为广义Euler函数,讨论了方程φ_2(φ(n))=φ(φ_2(n)的可解性,利用初等的方法给出了其成立时正整数n的形式或者n需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设p>0且A,B是Hilbert空间上两个正算子,Furuta给出若A>B>0,那么对任意r>0,F(α)=(ArBαAr)p+2r/α+2r 是关于α>P单调递减的,但是他指出这个结果在0<α0的条件下并不一定成立.本文给出: (1)如果-1/2-2r,那么F(α)在(-∞,-P-4r]及[p,+∞)上单调递增,并且这两个区间不能扩大; (3)如果r>0,P>0,那么[p,+∞)也是F(α)的最佳单调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