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基于准确质量测定和保留指数的GC-MS分析薄荷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越  王呈仲  郭寅龙 《化学学报》2009,67(6):546-554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四极质谱法和顶空-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薄荷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检测, 分别从薄荷茎和叶中鉴定出39种和64种挥发性组分, 其中以酮类和萜烯类化合物为主. 本定性分析策略在复杂样品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胡亚微  杨洋  彭锦峰 《色谱》2020,38(7):768-774
2-乙酰基-1-吡咯啉(2-AP)是目前已经探明的香米特征性香味成分,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香米的品质与价格,但由于该成分在天然香米中的含量通常低至微克每千克,在采用现代分析检测方法测定时,还可能受到样品基质干扰、色谱分离共流出等问题的影响,因此,如何从稻米样品中高效提取该化合物并结合适当的检测方法进行精确测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该文综述了对稻米中2-AP进行测定时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及仪器分析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有蒸馏法、萃取法及顶空富集法等;仪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嗅觉测试法,以及最新被开发出来的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该综述将为食品贸易领域香米中2-AP的测定、农业领域香米的遗传育种及水肥管理、食品加工领域米香类稳定风味成分的开发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广州化学》2017,(6):68-71
首先介绍了消费品产品检测中几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质(VOCs)检测技术,其中包括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热解析-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二级管阵列检测法等技术,并介绍了这几种检测技术的原理、适用样品及浓度范围,详述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并针对汽车内饰物中,使用热解析-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苯系物和液相色谱-二级管阵列检测法测定醛酮类物质进行挥发性有机物质的同时检测,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牛蒡酒香气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乙醚提取,以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牛蒡酒香气的成分,从牛蒡酒中共分离鉴定出36种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酯、已酸、异戊醇,它们约占总量的69%。牛蒡酒中异戊醇与异丁醇的比例高达60:1,表明该酒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5.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别香水样品真伪的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香水中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按照商品不同价位将分析数据分组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及偏最小二乘分析,并通过模型载荷图与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判断影响香水真假的主要差别成分。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构建的模型可行性优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构建的模型,影响香水真假的主要差别成分为芳樟醇。该方法可用于真假香水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GC/MS法测定木香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木香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采用水蒸气馏法从木香中提取挥发油。试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分析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3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以上。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7.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桂花和叶中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呈仲  苏越  郭寅龙 《有机化学》2009,29(6):948-955
采用谱库检索结合准确质量测定、保留指数、串联质谱技术的多维定性分析策略鉴定化合物, 能够提高定性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运用顶空-气相色谱-四极质谱、顶空-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以及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桂花样品进行了分析检测, 并采用多维定性分析思路对检出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鉴定. 结果共确认出47种挥发性成分, 其中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要组分. 该定性分析策略准确可靠, 可以广泛应用于复杂样品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中.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基于低密度溶剂超声辅助-表面活性剂增强乳化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薄荷芳香水中的挥发性成分。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萃取剂为甲苯;21mg·L-1吐温80溶液的用量为30μL;3超声时间为1min。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DB-5石英毛细管柱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采用全扫描检测模式。方法用于薄荷样品的分析,薄荷芳香水中共鉴定出20种挥发性成分,薄荷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所含的主要成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山东昆嵛山产油松节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油松节中提取挥发油。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分析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4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4%以上。结果表明,此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川芎浓缩颗粒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川芎浓缩颗粒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从水蒸气蒸馏法工艺制备的浓缩颗粒(样品I)中分离鉴定了12个成分,主要为亚油酸、棕榈酸;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制备的浓缩颗粒(样品Ⅱ)中分离鉴定了32个成分,主要为藁本内酯、亚油酸。用面积归一化测定了样品Ⅰ、Ⅱ中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常见名贵白酒中的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含量进行测定。将样品提取、净化后,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离测定。采用特征选择离子检测扫描(SIM),以色谱保留时间和色谱碎片的丰度比定性,以峰面积外标法定量。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含量与色谱峰面积在0~2.0μg/m 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5以上,方法检出限为0.05 mg/L。16种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6),加标回收率为91.21%~105.22%。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同时定性及定量检测白酒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3种中药材中18种多环芳烃(PAHs)的检测方法.选取丹参、平贝母、厚朴为样品基质,以正己烷提取,经Fiorisil、ProElut PAH专用固相萃取柱联合净化.采用DM-PAH柱分离,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实际样品中,18种PAHs在5~2...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水和白酒中异味物质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液液萃取、固相萃取、液相微萃取、固相微萃取、搅拌棒吸附萃取、吹扫捕集、顶空等)和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的研究进展(引用文献52篇)。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白酒中2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样品用正己烷-乙酸乙酯(1+1)混合液提取后,经DB-5MS毛细管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选择离子反应监测模式进行质谱测定,同位素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2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线性范围在0.2~3.0mg·L-1之间,测定下限(10S/N)在0.05~0.1mg·kg-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73.2%~12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0.49%~11%之间。  相似文献   

15.
对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从火场残留物样品中鉴定油漆稀释剂进行了研究。将火场残留物样品放入密闭的金属容器或塑料袋中,置于80℃烘箱加热20~30 min,在固相微萃取装置中用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纤维通过针头将密闭容器中的油漆稀释剂成分(此时已成气态)吸附,吸附时间为5~10 min,然后将纤维插入气相色谱进样口中解析进样,解析时间为2 min,按照预定的条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气相色谱-质谱谱图上所得的峰进行分析,并与同条件下获得的油漆稀释剂试验样品气相色谱-质谱谱图进行比较,从而对油漆稀释剂作出定性鉴定。  相似文献   

16.
自气相色谱法问世以后,特别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出现,使白酒芳香成份的分析和鉴定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1985年以来,我们对山东省的名酒景芝特级白干和祥酒对比茅台酒和汾酒进行了芳香成份的分析研究,同时对白酒芳香成份的系统分析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顶空进样GC-MS结合保留指数分析墨旱莲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对墨旱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结合保留指数对其分析鉴定。结果检测到60个组分,鉴定出33个可能的组分,占挥发性成分的70.0%。该研究为墨旱莲药材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及气相色谱-质谱法对 AB6 香精中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与测定.定性了 15 种成分,占总成分的 80.5%(截除溶剂峰),其中 4 种主要组分在10个不同批次样品中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3.9%,6.1%,5.7%和 2.2%,由此构成合格样品库,并采用主成分投影分析法有效地区分了掺有溶剂的 AB6 香精与 AB6 香精的合格样品,随着溶剂量的增加它们之间的距离越远,同时,不同品种的香精样品之间也具有显著的差异.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和主成分投影分析法可用于香精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环境介质与生物样品中三氯生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以及分光光度法、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和电化学法等。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三氯生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定量限低,精密度、准确度较高,但样品需要衍生化前处理,操作较为复杂。液相色谱法操作相对于气相色谱-质谱法更为简便,且具有选择性强、线性范围宽、定量准确和精密度高等优点,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大多数实验室的首选。液相色谱-质谱法是在液相色谱的基础上,采用质谱法对样品中的三氯生残留进行定性定量,定量准确,检出限低。其他方法的使用率较低,但也可满足环境介质与生物样品中三氯生残留的检测。目前乃至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环境介质及生物样品中三氯生残留的检测方法将以色谱-质谱法为主。目前仪器检测技术条件已经相对成熟,因此应积极寻找适合不同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和精确,实验过程更加快捷方便。  相似文献   

20.
利用单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SPI-TOF-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在无需样品预处理的条件下,建立了快速准确鉴别酒(包括白酒和劲酒)类样品真假的方法。同时,利用光电子电离质谱法(PEI-TOF-MS)对SPI-TOF-MS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仅能快速实现对茅台等5种不同品牌酒的真假区分,还可以对影响酒的品质的特征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与其它离子化技术(如EI,PEI,ICP等)相比,SPI作为一种"软"电离源,更容易产生分子离子峰,图谱更简单。因此,本方法有望应用于市场上酒类饮品的真假鉴别及品质的鉴定,对于快速筛选伪劣酒类产品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