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备了Ag0.3MoP0.6Ox和Ce0.1Ag0.3MoP0.6Oy催化剂,并用XRD,TPR,LRS,XPS和EP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质及其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由于Ce和Mo发生相互作用,调变了催化剂的可还原性和配位不饱和Mo的量,使Ce0.1Ag0.3MoP0.6Oy催化剂对反应中间产物丙烯和正丙醇转化为丙烯醛具有较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共沉淀方法制备了杂多酸盐催化剂CsyP1.33-kMo12SblCumVnAskOx.利用IR及SEM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DSC研究了催化剂的稳定性,ESR研究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及NH3-TPD研究了催化剂的酸性.同时考察了催化剂对异丁醛一步氧化制甲基丙烯酸的催化性能,并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进行了关联.发现Cs1.5P1.13Mo12Sb0.25Cu0.25V0.25As0.20Ox催化剂使异丁醛氧化的目的产物甲基丙烯酸收率最高,达70.1%.  相似文献   

3.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鸦胆子、补骨脂中Ca、Mg含量.建立了样品消化方法及抑制介质基体对测定影响的措施.确立了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的回收率:Mg98.80%~102.8%,Ca96.20%~104.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4%。  相似文献   

4.
在二氧化钛载体中通过掺杂Ru,Mn,Ce制备了一系列用于催化湿式氧化的催化剂,利用XRD,TEM,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反应温度T=210~270℃,氧分压Po2=2.1MPa条件下,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对丁二酸进行了降解实验.催化剂在反应中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催化剂在30min内对丁二酸降解的COD去除率为54.4~98.3%.Ru及Mn,Ce的氧化物对催化活性都有促进作用.建立了丁二酸催化湿式氧化的一级分段动力学模型.基于COD的一段及二段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43.74kJ/mol和54.28kJ/mol.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禽蛋类及加工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以经三聚氰胺标准添加的鸡蛋、咸鸭蛋和松花蛋为代表性样品,优化了提取溶剂的种类、用量和提取时间条件,探讨了直接过滤、正己烷反萃和固相萃取三种前处理方式的净化效果,并考察了测定时流动相比例和缓冲液的pH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添加浓度为0.20和10.0μg/g时,三聚氰胺的回收率分别为87.6%-101.5%,测量标准偏差为1.6%~2.8%,方法检出限为0.05μg/g.标准溶液在0.10~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利用本方法对12个实际禽蛋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能够满足禽蛋及其制品中三聚氰胺残留的快速筛查要求.  相似文献   

6.
燃烧法合成铝酸盐发光粉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利用金属硝酸盐和尿素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制备了发绿光的铝酸盐发光粉Ce0.67Tb0.33MgAl12O20.5.反应在600℃下完成.对产物的性质进行了表征和研究.考察了尿素用量,炉温及其它制备条件对发光粉的性质,特别是亮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中药复方制剂双黄连口恨液中黄芩甙元、黄芩甙、绿原酸和咖啡酸的方法,通过研究缓冲溶液pH和浓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和有饥添加剂的影响优化了分析条件在优化的条件下,20min内实现了4种物质的良好分离黄芩甙元、黄芩甙、绿原酸和咖啡酸峰高和质量浓度分别在0.05~1.50、0.06~1.20、0.02~0.50和0.02~0.50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俭出限分别为0.015、0.020、0.004、0.004g/L基于迁移时间和峰高的重复性分别为:黄芩甙元,1.70%和3.94%;黄芩甙,1.60%和3.63%;绿原酸,1.60%和2.05%;咖啡酸,1.51%和2.83%通过分析实际样品并做加标回收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庚、辛、壬酯的混合物)的基团转移聚合.得到了具有较高分子量和转化率.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合产物.研究了聚合条件对产物的分子量及分布,转化率,聚合速率的影响.探讨了聚合反应动力学.认为聚合体系的非极性不利于催化剂的离解,单体较大的空间障碍使扩散困难.均是表观活化能升高和转化难以完全的原因.发现此类单体的基团转移聚合对温度的依赖性极大,本体聚合无自加速现象,容易得到较高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9.
利用化学发光方法研究了Ar(3P0,2)与SO2,SOCl2在单次碰撞条件下SO(A)的形成动力学,通过对实验光谱进行曲线拟会,得到了SO(A,υ')的初生态布居.分别是N0:N1:N2:N3:N4:N5:N6=1.00:0.67:0.57:0.55:0.50:0.35:0.30和1.00:0.69:0.61:0.53:0.40:0.34:0.26.利用参考反应法求算了SO(A)的形成速率,分别为:4.55×10-12cm3•molecule-1•s-1和2.87×10-12cm3•molecule-1•s-1,与总猝灭速率相比较,发现解离激发为反应的次要出口通道.通过惊奇度分析,对激发解离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将叶绿体处理后用聚乙烯醇-苯乙烯吡啶(PVA-SbQ)聚合膜进行固定,得到固定化叶绿体膜,该膜中叶绿体束缚酶能催化H2O2的分解产生氧,而除草剂对该指示反应有抑制作用。利用氧电极,建立了新的用于检测痕量除草剂的电流分析法。所检测的除草剂有阿特拉津、莠灭净、草净津、西玛三嗪、扑草净、敌草隆和百草枯等,检测浓度范围分别为0.25—1.75,0.04-0.7,0.1—1.1,0.1-0.8,0.2—1.8,0.01-0.12和0.006-0.02mg/L。研究了PVA-SbQ光聚合物固定化叶绿体膜的性质,结果证明该法固定的叶绿体束缚酶具有活性高、寿命长和使用方便等特点。该方法用于测定样品中除草剂残留物,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文中还对叶绿体中活性酶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奶粉中β-胡萝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Inertsil SIL-100硅胶柱,以正己烷等为流动相的正相液相色谱方法分析乳粉中的β-胡萝卜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的检出限、重现性、回收率和线性范围分别为:0.220μg/mL,1.88%,90.2%~95.1%和2.280~456.000μg/mL.关于采用正相液相色谱法分析β-胡萝卜素的方法未见报到.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保留时间仅为3min左右,并大大地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2.
Fe(acac)3-Al(i-Bu)3对马来酸酐与茴香脑共聚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Fe(acac)3-Al(i-Bu)3(acac=乙酰丙酮)催化体系对马来酸酐(MA)与茴香脑(ANE)共聚反应的催化性能.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MA与ANE共聚对单体的浓度呈一级反应,其表观活化能为31.0kJ/mol.用IR和13CNMR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结果表明聚合物是交替的,其中酸酐的含量为45.6%.用GPC测定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分子量的分布较窄,PDI=1.19~1.42.用DTA研究了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质,其分解温度为501.1℃.  相似文献   

13.
糖精钠固溶体在玻碳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琼脂固溶体电解质和0.1mol/LNaOH-0.1mol/LKCl底液中,研究了糖精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糖精钠在-1864mV(vs.SCE)产生了二阶微分线性扫描伏安峰,并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电极产物进行了初步鉴定,提出了糖精钠在玻碳电极上的还原机理。该方法应用于饮料中糖精钠的测定,线性范围为20.0~700.0mg/L;检出限10.0mg/L;其加标回收率和样品测定RSD(n=6)分别为98.2%。102.2%和1.2%~2.8%。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损分析新方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提出了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无损测定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新方法采用 HPLC分析了中药材三七固皂昔R_1,人参皂苷Hg_1,Rb_1和Rd的含量,用吸附树脂 比色法测定了三七总皂苷(PNS)的含量,共获得R_1,Bg_1,Rb_1,Rd,PNS的含 量范围分别为1,58-5.08,21,68-46.13,11.46-40.41粉.在3500-1100cm~(-1) 扫描样品,以交叉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为指标,通过筛选,近红外波段和光 谱预处理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建立了近红外光谱与5个组分PHLC分析值之间 的校正模型,预测了8个未知样本.R_1,Rg_1,Rb_1,Rd及PNS校正模型的RMSECV 分别为0.40,1.47,1.94,0RMSEP分别为0.53,3.15,2.14,0.70,9.03. 该方法快速无损,结果可靠,为中药材复杂体系中化学组分的测定提供了新的绿色 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5.
脂肪酸盐-烷基吡啶盐混合体系的双水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物理化学学报》1999,15(2):110-115
研究了脂肪酸盐和烷基吡啶盐混合水溶液中双水相的形成规律和性质.考察了形成双水相的组成范围和烷基碳链长的影响。测定了两相的密度及化学组成.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两相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两相均存在囊泡结构.两相含水均在95%以上.上相为表面活性剂富集的囊泡絮凝相,浓度远远大干下相,相差均在二十倍以上.下相为含有分散的囊泡的表面活性剂稀溶液.  相似文献   

16.
用高温高压法合成了Sr1-xEuxTiO3(x=0.0,0.1,0.2,0.3,0.4,0.5)及Ba0.3Eu0.7TiO3化合物.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立方结构,样品中存在Eu(Ⅱ)和Eu(Ⅲ)的混合价.Eu3+的掺入直接影响了Sr离子与氧离子的结合,使Sr3p3/2的结合能随x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优化了含水和不含水的石墨氧化物的多种结构.当层间没有水分子时,优化的层间距在6A左右,小于6.5—7A的实验值.反之,含水石墨氧化物的层间距和实验值符合很好.基于优化的石墨氧化物结构,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水或甲醇中的石墨氧化物.对于不含水的石墨氧化物,水和甲醇分子不进入其层间.而对于含水的石墨氧化物,液体分子进入层间,增大了层间距,半定量地重复了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以芴为取代基,P原子为核的一类新型有机膦化合物.此类化合物的HOMO值在-5.35~-5.24eV之间.在二氯甲烷中的最大紫外吸收光谱峰值在313~351nm之间,荧光光谱峰值在334~397nm之间.利用此类小分子与纯聚芴进行掺杂,制作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低HOMO值有机膦化合物的引入有效地降低了聚芴发光器件的开启电压,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效率.  相似文献   

19.
李荣华  李敏 《化学研究》2008,19(4):81-84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锰氧化物LiCuxMn2-xO4-xBrx正极材料,采用XRD、S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LiCuxMn2-xO4-xBrx样品为尖晶石结构,粒径均匀.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晶胞参数减小;一定量的Cu^2+和Br^-复合改性增加了尖晶石结构的稳定性,改善了材料的循环性能.实验发现当掺杂量为x=0.03时循环性能最好,初始比容量为97.5mAh/g,50次循环后比容量为82.1mAh/g.  相似文献   

20.
Effect of Addition Groups on the Redox Properties of Fulleren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对比地研究了包括五种C60的衍生物及四种C70的衍生物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推电子基团的引入使得富勒烯的氧化还原电位负移,这种负移的程度与加成基团的性质、个数和富勒烯的性质有关.对于C60和C70的单加成产物,负移的范围是0.08~0.20V.而对于C60的双加成和三加成产物负移的范围分别为0.30~0.32V和0.53~0.58V.同时由于电位的负移大部分衍生物在低于+1.5V(vs.SCE)观察到了氧化峰,而C60和C70本身的氧化高达+1.7V(vs.SCE).特别是对于C70的双加成产物在+0.45V(vs.SCE)出现了一个不可逆氧化峰,但是,对于同样加成基团的C60双加成产物的氧化却在+0.90V(vs.SCE),说明由于推电子基团的双加成引入,明显改变了C70的电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