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水稻的遗传转化中,迄今尚未见到将优良性状基因导入生产推广品种并获得转基因植株的报道。我们首次将B.t.杀虫基因导入到生产推广品种中花11号中,并建立了一套转导外源DNA的有效方法。应用剪掉内颖,同时去掉柱头保留完整外颖的方法可使种子结实率提高到50%。遗传转化植株经分子杂交实验室证实,B.t.杀虫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得到了转杀虫基因水稻工程植株。用Jefferson的组织化学法测定转基因植株的β-glucuronidase的活性,与B.t.杀虫基因形成翻译融合的GUS基因得到了表达,这为B.t.杀虫基因在转基因水稻植株中的表达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2.
用分子标记定位一个未知的抗稻瘟病基因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籼稻品种窄叶青8号含未知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在北方稻区的稻瘟病抗性育种上有利用价值。应用来自窄叶青8号和粳稻品种京系17的DH群体建立抗病池和感病池,通过对两池的RAPD分析,发现与稻瘟病抗性共分离的分子标记。进一步用用个独立的分离群体将窄叶青8号的抗性基因和分子标记定位在第8染色体上,该基因称为Pi-zh。  相似文献   

3.
用我们实验室自制的电容放电式电激仪,成功地把质粒pLGVneo2103上的NPTⅡ基因导入两个水稻品种(籼稻品种三二矮和粳稻品种农虎6号)的种子胚细胞中,在含有100μg/ml Km的MS培养基上选择出抗性愈伤组织,并由此通过体胚发生途径再生出转基因植株,NPTⅡ检测和DNA分子杂交证实外源基因已在上述转化体中得以稳定的整合和表达.  相似文献   

4.
张滨  张亚兵 《应用化学》1998,15(1):56-58
水稻品种鉴别目前常采用种子形态分析、蛋白和同工酶的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分析等方法,其缺点是试剂有毒,分析时间长,且很难区别亲缘关系接近的同母异父杂交水稻种子.毛细管电泳是一种高效分离技术【‘’‘〕,具有快速、微量、自动化等优点.本文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对国产13种水稻种子胚乳贮藏蛋白进行初步研究,探讨了作为品种鉴别模式的实际可操作性,以期能为品种鉴别提供新的有效手段.仪器:BiofocusTM3000型(Bio-RadUSA)毛细管电泳仪,配紫外可见检测器和恒温装置.13种水稻种子中包括两组同母异父杂交种子(每组…  相似文献   

5.
镧的植物防病效果及其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灭菌土接种Rhizoctonia solani以及混合接菌Rhizoctonia solani和Fusarium solani进行盆栽试验,分别研究了镧浸种处理对高羊茅及板蓝根出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镧浸种能明显地减少病原菌的侵染,对由其所造成的种腐、芽腐及根腐等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提高了板蓝根和高羊茅种子的出苗率。同时,镧浸种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还能显著地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物量明显增加。利用盆栽水稻试验研究了稀土镧对水稻纹枯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镧喷施于水稻植株上对水稻纹枯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且在活体条件下,喷施镧后1和7 d对水稻纹枯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有效中浓度分别为128.7和128.1 mg.L-1,均明显低于离体条件下的有效中浓度(171.9 mg.L-1)。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水稻(Oryza sativa,IR26)细胞核中分离出的几个基因,测定了它们的DNA核苷酸序列,并从水稻IR26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和分离到一个14.8kb的DNA片段,其中含有一个H3基因和另一个类似H3的假基因。DNA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水稻H3基因的编码顺序有405bp长,其5′和3′端的非编码区则含有几个与一般真核基因或组蛋白基因共同的调控序列。水稻H3基因的密码子有一显著特点,密码子的第三个核苷酸98%为G和C,通过Southern转移分析,表明水稻二倍体基因组中大约有50个左右H3基因,从同一个水稻基因文库中,我们还分离鉴定到了rbcS基因,它编码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的小亚基,水稻rbcS基因的顺序含有一个内含子,其位置与小麦的相同,水稻和小麦rbcS基因所编码的转移肽,其最初18个氨基酸彼此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7.
水稻腊质基因分子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腊质基因(Wx)负责胚乳与花粉粒中直链淀粉的合成。我们通过对限制图和DNA顺序有重叠的两个基因组克隆的分析,测定出了水稻Wx基因全长为5499bp的DNA顺序。比较水稻、玉米(Klsgen等)和大麦(Rohde等)中Wx基因的DNA顺序,弄清水稻Wx基因中存在13个内含子和14个外显子,通过微机对外显子顺序的翻译,得出了水稻Wx蛋白包括转运肽在内的609个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并计算出它的分子量约为72kD。经比较,水稻Wx成熟蛋白的氨基酸顺序与玉米、大麦的没有明显地差异。但是,水稻Wx基因5′-上游区、3′-下游区和内含子区域的DNA顺序,以及Wx前体蛋白的转运肽区域的氨基酸顺序与玉米和大麦Wx基因的相应区域相比,它们之间的同源性却很低。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的Fe/Se生物有效性差异,分别用5 个水稻品种(Ⅱ优838、协优46、Ⅱ优2070、协优9308、金优987)的稻米对小白鼠进行饲养,饲养时间为30 d,运用ICP(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了小白鼠血清和稻米中的Fe/Se含量,计算两者的比值.结果表明,小白鼠的血清铁含量同喂食的稻米铁含量的比值从高到低...  相似文献   

9.
从抗稻瘟病水稻品种(oryzae cav.)叶片中分离得到两种天然的脲类衍生物: 乙基-4-(邻硝基苯基)-3-硫代脲酸酯(1)和乙基-4-(邻硝基苯基)-3-脲酸酯. 它们的波谱分析数据已经测定. 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1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 .  相似文献   

10.
新型5-芳基-N-吡唑肟酯化合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水杨醛和丙酮缩合形成α,β不饱和酮,与水合肼和冰乙酸关环形成5-(2-羟基苯基)吡唑酮骨架,合成了10种未见报道的1-(5-(2-(苯氧基)苯基)-3-甲基)-4,5-二氢-N-吡唑肟酯类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测定了化合物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有较好的杀灭活性(其中化合物5f杀灭活性达到81.3%);化合物5g和5i对水稻纹枯病菌有中等杀灭活性,对稻瘟病菌的杀灭活性差.成了10种未见报道的1-(5-(2-(苯氧基)苯基)-3-甲基)-4,5-二氢-N-吡唑肟酯类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测定了化合物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有较好的杀灭活性(其中化合物5f杀灭活性达到81.3%);化合物5g和5i对水稻纹枯病菌有中等杀灭活性,对稻瘟病菌的杀灭活性差.  相似文献   

11.
王荔  葛良法 《化学研究》2009,20(4):80-82
海藻糖的积累对水稻对干旱、高盐和低温胁迫的耐受性有一定的影响,准确测定其含量对研究相关的功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转基因水稻样品中海藻糖的高效阴离子色谱测定方法,采用美国Dionex公司DX-500型离子色谱仪,Pac PA1离子色谱分离柱,以0.125 moL.L-1NaOH溶液作为流动相,利用Au工作电极、pH参比电极的脉冲安培检测器测定了水稻提取液中的海藻糖.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10.0 mg.L-1,检出限为0.012 mg.L-1,标准品和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3%和1.52%.用该法测定了抗逆转基因水稻中的海藻糖,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加标回收率为95.3%~106.0%.所建立的方法具有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适合于水稻样品中海藻糖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水稻耐锌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于1989~1991年在江苏省农科院进行。供试水稻品种有:南京14(籼)、024—28(粳)、汕优63(杂交籼稻)、亚优2号(亚种杂文),锌肥种类有:ZnCl2、ZnSO4和ZnO。采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锌肥对水稻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水稻对锌的忍耐程度极高,与不同品种内在的生物学特性有关;(2)锌肥中锌耐水稻的毒害较低,其对水稻的危害程度取决于锌肥中阴离子种类。  相似文献   

13.
以取代苯甲酸和取代酮为原料,经酯化、肼解、环化、肟酯化、酯化和取代等反应合成8个新型含1,2,4-三唑的肟酯类衍生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IR及MS等方法表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柑橘溃疡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烟草青枯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对小麦赤霉菌、辣椒枯萎菌、苹果腐烂菌、马铃薯晚疫菌、水稻纹枯菌、油菜菌核菌和烟草花叶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相对耐铁的水稻品种"中优9288"和敏感品种"汕优10号"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铁毒对水稻离体边缘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铁浓度的升高(除400μmol/LFe2 外),处理时间的延长,边缘细胞存活率下降:400μmol/L浓度铁处理时,边缘细胞存活率增加;低浓度铁能促进PME活性增长,高浓度铁则抑制PME活性。  相似文献   

15.
大豆致瘤及基因转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报道了致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15个菌系对大豆的致瘤作用,筛选出致瘤效果较好的7个菌系.从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1553个品种和品系中筛选出94个结瘤品种和品系,占筛选总数的6%,并获得了无菌愈伤组织.经生化鉴定证明,上述愈伤组织中有一部分含有胭脂碱(nopaline),证明Ti质粒可以做为载体,把胭脂碱基因转移到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基因组中去整合和表达,并稳定地保存在大豆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6.
水稻种子贮存蛋白Prolamin 4a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离了水稻中花8号种子贮存蛋白Prolamin基因的5′端调控区域,对其DNA的全序列结构作了分析,表现启动子DNA的典型序列结构。构建了GUS融合基因,利用农杆菌LBA4404双元载体系统转化烟草,分子杂交获得转基因烟草植株,在转基因烟草开花20天时,对烟草种子作GUS基因表达的组织化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rolamin基因的启动子在种子的胚乳中激活下游GUS基因的表达,这是水稻Prolamin基因5′端调控序列功能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大气污染物具有如下特征:元素浓度低,元素组成多,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固有关系,为了鉴别污染源,需要进行多元素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开发了一种以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为主的药用包装材料鉴别手段.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联合红外分光光度计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未知成分的胶塞和复合膜进行了分析鉴别,并对厚度进行了测定. 通过分析鉴别,胶塞为覆有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的溴化丁基胶塞,覆膜厚度约为24 μm,复合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密度聚乙烯/铝/低密度聚乙烯复合膜,厚度分别约为38、19、13、14 μm.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技术可以确定未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比例,可以解决传统鉴别手段在鉴别未知物时所遇到的瓶颈,极大地提高了鉴别效率和准确度,为鉴别药用包装材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萌发水稻中生长激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激素对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机理尚未了解清楚,对植物激素的化学性质、作用机理和生理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植物体内的激素含量很低,植物体内的组成复杂,相互共存的干扰组份较多,因而植物激素的测定非常困难.本文研究了生长素(LAA)、赤霉素(GAs)和细胞分裂素(ZT)3种植物生长激素的色谱保留行为,并运用RP-HPLC技术,以梯度洗脱,峰面积法定量,建立了3种激素同时测定的快速、简便的方法,并应用于萌发水稻中3种生长激素的实际测定,所得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新型高效杂环农药先导化合物,以取代苯并噻(噁)唑酮为原料,经取代、肼化、环化、苄基化反应合成了21个新型取代3-[(5-苄硫-1,3,4-噁二唑-2-基)甲基]苯并[d]噻(噁)唑-2(3H)-酮类化合物,并利用1H NMR,IR,EI-MS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50 mg/L浓度下,大部分化合物对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和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中等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5b对灰葡萄胞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均达到了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