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环境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当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尝试将雨课堂的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应用到环境化学的教学改革中。实践表明,该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以及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师生的课内和课外的交流与互动,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化工原理是化工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存在内容多、计算量大、课堂互动难等情况。在教学中引入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有助于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从课前教学设计、课中互动和测验、课后复习和信息反馈、课程评价机制等方面介绍了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显著,出勤率明显提升,课堂气氛活跃,信息反馈及时,有助于教师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能使教学更具个性化。  相似文献   

3.
对比分析传统教学与雨课堂教学模式对文理兼收的护理专业学生医用化学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应用雨课堂与考试成绩的关联性。雨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文、理科学生的成绩均有提高,文、理科学生间的成绩差距明显缩小。雨课堂的应用提高了医用化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其部分功能对文、理科学生的期末成绩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梁俊  肖锡林  刘婧靖 《化学教育》2021,42(16):33-37
基于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为主和“腾讯课堂”为辅的双平台联用组合,将“雨课堂”优秀的教学互动和全周期记录学习活动表现的功能与“腾讯课堂”网络直播高峰期画面卡顿少、师生可以语音互动的优点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探讨了有机化学课程的线上教学设计,并在教学班级中进行了广泛实践。实践证明,“雨课堂”直播为主和“腾讯课堂”为辅的双平台联用教学模式能保证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化学信息检索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基于“雨课堂+奥尔堡PBL模式”的教学改革方案,并在许昌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中予以实施,通过问卷调查和过程性评价检验教学改革效果。结果表明,在化学信息检索课程中引入“雨课堂+奥尔堡PBL模式”后,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等得到显著提升,教学满意度高达92.5%。  相似文献   

6.
李芳  吴祥  李冰  李有桂 《化学教育》2022,43(2):57-63
从课前预习、课上教学与管理和课后分析与总结等方面探讨了雨课堂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教学实践表明,采用基于“互联网+”的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课程评价模式提升。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学生认可雨课堂教学。同时,分析了目前雨课堂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旨在为高校进一步推进基于“互联网+”的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应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征和工程教育规律的培养模式。针对化工原理课程特点,引入“雨课堂”和“对分易”2种现代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混合式教学工具。雨课堂实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三环节教学模式;对分易通过提交章节思维导图及“亮考帮”作业,结合课堂讨论,逐一击破学生学习难点,多方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互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从《物理化学(上册)》的首个教学章节“热力学第一定律”出发,以“雨课堂”和“腾讯课堂”为教学平台,分析了学生应该如何适应从“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的转变,扮演好“学生”在网络教学中的角色,并以学生的这些注意事项为切入点,论述了教师应该做出的相应转变,以求引导学生更高效地完成线上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9.
周玉芝 《化学教育》2020,41(1):19-23
以魔术表演用的沙子为素材,开发了适用于高中选修课程“发展中的化学学科”的具有跨学科性的项目教学案例,该项目弱化理论分析环节后也可以用于初中科学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引导学生在更宽广的学科背景下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和思路,综合运用化学、物理等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刘玉琛  王宇昕  许晶  付颖 《化学教育》2021,42(2):101-106
蒸馏技术是人类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发明之一,在古代,蒸馏技术就已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分为起源期、传播融合期和飞跃期3个阶段,从蒸馏器的装置构造及蒸馏工艺等角度归纳综述,其中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地理、战争瘟疫、宗教神学以及民族交流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以期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为化学师生提供直接简明的阅读史料。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现代化的支点——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必须采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研究传统中医药.通过分析比较传统中医药和现代医药的研究模式,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中医药现代化的思路和方法.所有这些反映出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与大型仪器(HPLC、HPLC-MS、GC、GC-MS、HPCE、IR、UV、NMR、MS和X-ray等)是中医药现代化的有力支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以仪器分析测试技术课程实训教学为例,按照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学生翻转课堂学习,"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课后复习巩固的形式,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并对信息化教学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信息化教学改革,仪器分析测试技术课程突破了传统教学时空的限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新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对推动高职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在润滑油氧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近20年来用于润滑油氧化测试中分析检测技术的进展情况,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热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化学发光及电化学技术,并讨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杨梅  莫尊理  张英  王培 《化学教育》2020,41(17):60-65
证据推理是学生以其经验为基础、问题为起点,根据教师提供的一个或几个学习材料(已知判断),得出目标概念(新判断)的深度思维过程。通过梳理和界定证据推理的概念、证据类型、证据推理过程及核心要素,建构出实验探究教学中以“问题、解释、假设、证据、推理、结论”为要素及其之间关系的证据推理线形模型和循环模型,以此分析视角及其框架对“离子反应”教学中证据推理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证据推理的6要素得出培养学生证据推理能力的启示与建议,达到证据推理过程中基本思想方法的外显,落实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核心推理思路及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丹  尹秀娟  廖婵娟 《化学教育》2021,42(14):73-79
本教材“以药物检验活动为导向,以药物检验技能为核心”重构学习内容,通过教材活页的灵活“拆装”重组实现教材应用“活页”化,将教学内容与岗位标准统一实现任务实施“工作页”化,把传统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结合实现资源“立体”化,同时将“以德树人、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到教材中,体现“重技尚艺崇德”,达到纸数融合、产教融合、理实融合、德技融合的目的,展示职教教材开发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6.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是《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师范院校培养职前教师探究性教学能力对于其职后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一位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应用探究性教学水平测评量表--EQUIP表对其实习“氧化还原”3节实录课例进行探究性教学水平评估,并辅以CCITIAS量表进行量化分析,以便探讨研究对象的探究性教学行为表现特点。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对象具有一定探究意识,但是探究实践水平还在萌芽期;(2)当重复大学模拟课堂教学经验时,其探究水平表现较高,研究对象的探究理念转化为实际探究性教学的活动策略的能力较强;(3)如果对新授课缺乏经验,则教学行为仍然以知识为中心,但是与学生有一定的积极互动;(4)研究对象对不熟悉的探究教学策略采取回避态度,基本采用传统授课模式。  相似文献   

17.
陈煜  胡洁  朱一鑫  朱芸莹  柏松  魏娴 《化学教育》2019,40(14):32-36
围绕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翻转课堂理念为基础,依托雨课堂混合教学平台,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和实践,并以乙酸乙酯的制备为案例,详细阐述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课前预习成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能促进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升教学的效率,以及有益于高素质教师团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戴险峰 《化学教育》2021,42(10):81-85
将乙醇-水精馏分离模拟结果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探讨了PROII软件在乙醇-水精馏分离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表明,采用PROII流程仿真模拟软件辅助乙醇-水精馏分离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乙醇-水精馏分离操作的基本理论,加深学生对精馏分离操作中相平衡、泡(露)点、回流比等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使得操作参数变化对精馏过程的影响更加直观,有助于学生精馏操作技能的提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