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企深度融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国家级精品课程《Linux操作系统桌面管理》为例,阐述如何在课程开发和建设中进行校企间的深度合作,培养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
邢晓鹏 《科技资讯》2011,(8):194-194
通过中美两国对于计算机科学专业基础《操作系统》课程在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方面的比较,分析国内外教学的特点,从教学大纲设置、课程教学方法和实践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我国计算机科学专业课程改进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磁学》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可以实现该精品课程的快速、规范化孵化。孵化网络平台精心构建了教学网络资源库和富有成效的学习实施平台,最大限度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了自主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将满足教和学的需要,促进了教学梯队的建设,在更大范围促进学校本科课程建设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深度校企产学研合作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根据江苏和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以产学研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技能型人才、共建课程、培养师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产学研合作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郑承志 《科技咨询导报》2007,(4):187-187,189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是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人才质量重要举措。本文针对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结合本校的高职《市场营销学》精品课程建设,阐述了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王伟 《天津科技》2013,40(4):48-49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阐述了我国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一些政策性建议,包括: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推进两化融合的长效机制;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优化推进两化融合的发展环境;完善投融资政策,促进信息化应用市场和现代产业的相互拉动;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梁永 《科技信息》2010,(36):I0098-I0098,I0100
任课教师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对课程全程上网的录像制作质量的提高,是很有必要提供自己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但至今没有相对成熟的任课教师深入参与录像制作的解决方案。本文基于作者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初步的方案设想,供任课教师和录制人员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为例,介绍了基于校企合作的项目化教学法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9.
苏艳 《科技资讯》2009,(25):246-246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精品课程建设,是当今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改革的主流方向。本文从工作过程导向下高职课程的改革理念与方向、重构课程建设思路、重组课程内容等方面着手进行研究,提出了以项目教学、实验实训、课程设计与技能竞赛等方式相结合的全新一体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根据建设国家精品课程的要求,以“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为例,探讨了精品课程建设的5个要素。提出精良的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灵魂,教材选用与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规范的教学管理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等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以地理科学《人文地理学》课程为例,从实习基地选取、实习教学环节设计、实习内容安排等方面入手,论述实习教学与课程建设特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教改革背景下,针对高职院校汽修专业传统教育模式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代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以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构建以新能源技术为导向的机电融合课程体系,即专业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四大课程群,并建立汽车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平台.该课程体系的教学实践表明:...  相似文献   

13.
精品课程建设是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奠基性工作.四川文理学院《热学》省级精品课程在建设实践中,明确提出了"为学生而建"的课程建设目的;紧紧围绕学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定位以及物理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理清了课程建设的思路;重点开展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等建设工作;同时,还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多样的交流机制和综合的评价机制,有力地保障和提升了精品课程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需将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进行融合设计.以发展经济学课程为例,通过文献研究与调查分析等方法,提出发展经济学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的融合要明确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特点,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两大平台,将思政资源、专业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统一起来,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同时也为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在其他专业课程中的融合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要求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根据软件工程应用型培养特点,立足解决当前人才培养与社会不适应的主要问题,遵循教育规律,结合行业和企业需要,实施PTC(岗位、课程、能力)关联,探索"4阶段4层次"校企联合培养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在培养方式与内容、教学改革、资源建设、质量评价与监控等方面取得有效改革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推广应用的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国家精品课程和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M IT OCW)这两个开放教育资源运动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围绕两项目的启动背景、课程发布流程、资源支持平台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这两个项目的共性和差异,并指出为了给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良好的课程资源,国家精品课程项目的改进可以从以下三条路线进行:政策上积极鼓励,经费上大力支持;提高课程发布效率,充分利用资源;高度重视资源技术平台的构建,提升资源可获取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起的开放科学计划(OSID)应运而生.在分析纸质科技期刊出版的局限性,并阐述OSID码的使用如何弥补纸质出版局限性的基础上,以《电气传动》编辑部实施OSID计划过程为例,通过总结出版融合创新尝试的经验和体会,归纳运营平台的使用感受...  相似文献   

18.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加快转型发展,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实施转型的关键。以大庆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视域下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了如何做好顶层设计与课程建设理念更新,主动拥抱产业和行业需求,以校企合作作为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依托,着力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路径和策略。以期为转型发展视阈下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季娟  周璐 《科技信息》2013,(8):224-225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之间人们的迁移和联系也越来越频繁。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在信仰、规则、价值观和传统等方面也许会产生冲突,所以大部分人很难适应一个新的文化。他们会感到沮丧、不舒服或者不确定,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冲击。不同文化族体之间相互接触所导致的族体及其成员文化和心理上的变化叫做文化适应。文化适应更容易发生在多文化的国家,例如有着许多来自各世界移民的澳大利亚。Tim Winton的作品《邻居》通过讲述一对年轻夫妻适应新邻居的过程描述了文化适应的四个阶段,表明尽管生活方式不同,不同国家的人们还是可以和平生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国办发[2015]36号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中,对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做出了明确指示.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育模式改革为例,通过设置多维度教学目标,采取1-3-7教学模式,将课程教学设定为创新启蒙篇与创新实践篇.创新启蒙融创新教育理念于专业教育中.创新实践中融创新实践提升指导、创业指导、就业指导于延展课程中.同时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践行知行合一,有效实现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凸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的主角,彰显现代课程教学的三大理论,即学术性、民主性、协作性,同时注重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