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心痛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已确诊的AMI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消心痛(Isoket)20、40、60mg/d静脉间歇(每天间歇6~8h的无药期)或持续(24h持续)滴注5~7d,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血清酶学的改变及死亡率.结果:疗效与上述药物剂量及用药方式(间歇或持续)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为了预防硝酸酯类的耐药性及病人依赖性的发生,同时节省药费开支,以20~40mgd且间歇静滴为宜.  相似文献   

2.
黄皋芳 《甘肃科技》2001,17(4):49-49
我科自1998年4月—2000年7月对24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患者年龄44岁~73岁,平均年龄58.2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7例。治疗其内,除急性期死亡3例外,其余患者的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患者接受治疗后,日常生活能自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还能坚持正常的工作。此疗法及疗效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肯定,现将24例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过程予以报道。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溶栓治疗的条件。年龄<75岁;要求胸痛症状发作在4~6小时以内,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电图有明显的ST段抬高且≥0.2MV;无严重高血压及…  相似文献   

3.
大剂量消心痛治疗顽固性心衰目前已为临床所重视,并已证实该药确能降低心室充盈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增加心排血量,改善症状和运动耐量、长程口服消心痛可做为心衰的辅助药物,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5.
报导5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结果:5例溶栓治疗后全部再通,胸痛平均36分钟缓解或消失;ST段在半小时内回降>50%;CK和CK-MB峰值平均提前到10.3h出现;溶栓过程中,4例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牙龈出血和皮肤瘀斑各1例。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最大校正QT间期(QTc max)、QT离散度(QTd)和QTc离散度(QTod)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回顾性分析了47例AMI患者(分为恶性心律失常组14例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33例)发病3d内的心电图,并以5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显示:两组AMI患者的QTc max、QTd和QTcd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而恶性心律失常组的上述指标比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显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总结了复方丹参注射液为主治疗急性心肌梗塞51例,与54例单纯西药治疗对照进行前瞻性观察,结果表明:急性心肌梗塞最佳给药时间是1小时内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且给药愈早,冠脉再通率愈高,副作用愈少。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及健康人,分别采用常规12导联和头胸导联对其进行心电图定位诊断的比较。方法选取心内科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患者36例和健康人52例,分别应用常规12导联和头胸导联心电图进行同步记录,后参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结果对两份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经计算得出两种导联的心电图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诊断的确诊率和假阳性率,应用χ2检验作出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12导联心电图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36例患者中,32例可确诊,确诊率为88.8%;对52例健康人做出了7例假阳性诊断,假阳性率为13.4%;头胸导联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患者有35例可确诊,确诊率为97.22%,对52例健康人做出了2例假阳性诊断,假阳性率为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头胸导联优于常规12导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合并高血压病的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方法: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病史分为高血压组(HT组)和非高血压组(NHT组),对比分析两组的重要临床事件。结果:两组病人基础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梗死部位相似。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梗塞扩展在HT组略多(P>0.05)。HT组发生左室重构,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心梗后心绞痛和死亡明显多于NHT组(P<0.05)。结论:伴高血压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86例住院的STEMI患者用瑞替普酶行溶栓治疗,依据发病到溶栓开始的时间将86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lh (n=28),B组>lh,但<6h(n=36),C组>6h,但≤12h(n=22),观察梗塞相关动脉(IRA)的开通率、5周病死率和溶栓副作用.结果:IRA开通率:A组92.9%(26/28),B组86.1%(31/36),C组45.5%(10/22),C组与A、B两组差异性显著(P<0.01),A、B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死率:A组、B组和C组的5周病死率分别为0%(0/28),2.77%(1/36)和4.54%(1/22).A、B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0%(0/28)vs 2.77%(1/36),P>0.05],A组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0%(0/28)VS 4.54%(1/22),P<0.01],B组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2.77%(1/36)V8 4.54%(1/22),P<0.01],三组中均无包括脑出血在内的重大出血并发症.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STEMI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早期行床旁超声心动图对住院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48例早期行床旁超声心动图的AMI病人与76例于心梗入院15天后行超声心动图的AMI病人,比较两组病人射血分数(EF)值及三个月的死亡率;依心梗后EF值35%为界限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结果依入院天数分组病人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三个月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EF%值分组,两组间三个月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AMI病人早期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有利于改善其预后、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电图延迟诊断的原因,旨在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认知能力.延迟诊断的首要原因是处于心肌梗死早期,多种原因可影响其典型图形及演变过程.应注意甄别.  相似文献   

16.
硝酸酯、亚硝酸酯合成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扼要综述几十年来硝酸酯的合成进展,分别归纳了以烃、醇、胺、酯为原料制备硝酸酯的方法,反应类型主要包括氧化反应,亲电加成反应,亲核取代反应等.文章对亚硝酸酯合成状况本文也作以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Rho激酶抑制剂,测查其血清炎症因子IL-6,TNF-a,NO的变化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观察Rho激酶抑制剂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同期收治的未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硝酸甘油、硫酸氢氯吡格雷、辛伐他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法舒地尔30 mg,2次/d,10 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TNF-a,NO浓度变化.结果加用法舒地尔的治疗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TNF-a浓度下降,NO浓度增高,均比常规组明显,且患者心功能检测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更有效地保护心肌细胞,降低炎症因子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对改善患者心功能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与国产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172例AMI病人随机分两组。瑞替普酶组94例,给予瑞替普酶20mU,分2次,每次10mU,间隔30min静脉推注;尿激酶组78例,先予尿激酶100×10^4U静脉推注,后予100×10^4U溶于5%GS150ml内,30min内静脉滴注。两组均用注射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其余治疗也相同。结果:瑞替普酶组与尿激酶组的血管开通率、开通时间分别为85%与63%;(0.80±0.52)h与(1.36±0.55)h(P〈0.05);CK和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副作用:轻度出血率在瑞替普酶组与尿激酶组分别为4%与9%(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AMI的疗效优于尿激酶,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