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组成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相形态与粘弹弛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SBS的形态,结果显示,几种SBS均呈层状结构,随着苯乙烯含量的降低,聚苯乙烯(PS)相的尺寸稍有减小,而聚丁二烯(PB)相尺寸明显增大.用动态流变学方法考察了不同温度下SBS嵌段大分子的弛豫行为,结果表明,苯乙烯含量减少,PS相玻璃化转变和有序-无序转变温度均降低;苯乙烯含量少的,在有序-无序转变过程中呈现出高且宽的损耗峰,表明有序-无序转变过程中能量的耗散主要由两相溶合时分子链间的内摩擦所决定,分子链越长,内摩擦越大,能量耗散越大.  相似文献   

2.
使用化学共混法和机械共混法制备了三嵌段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热塑性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用透射电镜和动态力学方法研究了它们的形态和玻璃化转变行为.实验结果显示出,由母体形成IPN提高了体系的相容性,且化学共混方法明显好于机械共混法.IPN样品均呈微观相分离形态,具有两个分属于聚丁二烯相和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Budiansky方程和Kerner方程对动态模量数据的分析表明,IPN样品具有两相连续性,且随SBS(聚合物Ⅰ)组分含量的增加,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聚合物Ⅱ)的连续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粘弹弛豫与相形态. DSC分析发现, SBS的相结构特别是其中质量分数较低的PS相畴的大小受热历史影响显著. 用TEM表征了SBS的双相连续形态和两相相畴尺寸. 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SBS嵌段大分子的松弛行为. 结果表明, 在低于PS相玻璃化转变温度时, 嵌段分子中的PB段已可发生运动; 而当高于PS玻璃化转变温度后, 由于PB与PS间的相互作用及PB的链缠结所限制, 体系仍保持较高的弹性模量, 呈现“第二平台”特征流变行为.  相似文献   

4.
β-环糊精高聚物对芳香类化合物包络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酚类和芳香胺类化合物作为底物分子,研究了一类新型的β-环糊精高聚物(PS-PGMA-βCD)对它们的包络吸附性能.结果表明.β-环糊精高聚物依据β-环糊精分子的包络作用,可以选择性地识别位置异构体.吸附容量与β-环糊精固载容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用稀土化合物改性的钛系载体催化剂(SN催化剂)进行苯乙烯和丙烯顺序嵌段共聚合(Sequentialblockcopolymerization)的研究.考察了苯乙烯预聚时间、单体比、外加给电子体(EB)、烷基铝浓度、催化剂浓度和聚合温度等条件对共聚合的影响.发现外加酯(EB)降低了共聚合反应催化活性,在EB/Ti摩尔比为5范围内,外酯有助于提高嵌段共聚物(iPS—b—iPP)中PS段和PP段的等规度及增加苯乙烯链节含量.SN型催化剂对苯乙烯一丙烯嵌段共聚合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催化效率在100g聚合物/g-Ti以上.共聚物通过溶剂革取分级除去均聚物后,所得嵌段共聚物中苯乙烯链节含量可在15~85mol%之间调节.其结构表征续见第II报.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从三缺位杂多阴离子α-和β-SiW9O合成α-和β-[SiW9O37Fe3(H2O)3]7-的钾盐的方法.FAB-负离子质谱表明,阴离子在溶液中主要是以单体形式存在,二聚体微量.阴离子中的配位水分子在甲苯中可被SCN等配体取代生成具有特征颜色的配离子.标题化合物具有催化PhIO(亚碘酰苯)环氧化反式-二苯乙烯、苯乙烯、环乙烯生成相应环氧化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表面动态接触角研究了两亲性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嵌段共聚物(PS-b-PMAA)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嵌段共聚物(PA-b-PHPMA)的表面动态行为及温度、嵌段长度比等因素对其值的影响,讨论了聚合物表面当接触介质改变时链段或基团的再取向行为和表面性质。  相似文献   

8.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工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热塑性IPN中离子聚集结构的研究韦雨春,袁惠根,潘祖仁(浙江大学化工系杭州310027)关键词互穿聚合物网络,离子聚集,远红外光谱,X-光散射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  相似文献   

9.
通过原位直接缩聚反应,制备了刚性棒状聚对羟基苯甲酸酯(PHB)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四亚甲基醚多嵌段共聚物(PBT-PTMG)的微相复合物.复合物可溶于氯仿等溶剂,可以浇铸成膜.本文研究了PHB含量和聚合过程中,基体聚合物溶液浓度对微相复合物形态以及力学性能影响.同共混法相比,原位缩聚法可得到分散更均匀,力学性能更优良的微相复合物.  相似文献   

10.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研究聚(苯乙烯-异成二烯)二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甲醇混合体系中以PI为核PS为壳的微胶柬形成过程,以及在正庚烷/乙酸异戊酯混合体系中以PS为核PI为壳的微胶束形成过程。讨论了温度、混合溶剂的配比和共聚物分子量对微胶束形成的影响。根据体积排斥色谱图估算了形成微胶束时的表观缔合能和微胶束的表观缔合数.  相似文献   

11.
利用DMA,TEM和SAXS对PSF-PDMS-PHSn,PSF-PDMS-PHEn,PPO-PDMS-PHSn和PHS-PDMS-PBEn四种三元多嵌段共聚物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三元多嵌段共聚物中三种链段的相互作用情况不同,其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有很大差异,并与嵌段共聚物微相分离的几种基本形态不同,特别是通过TEM在PSF-PDMS-PHSn和PPO-PDMS-PHSn中观察到清晰的互容界面相。  相似文献   

12.
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研究聚(苯乙烯-异成二烯)(PS—PI)星形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甲醇混合体系中微胶束的形成过程。讨论了温度、混合溶剂的组成、星形嵌段共聚物的臂数及组成对微胶束形成的影响。验证了临界接触浓度的存在。并就不同结构的星形嵌段共聚物形成微胶束的形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苯乙烯-丙烯等规嵌段共聚物增溶作用及iPS-b-iPP/iPS/iPP三组分共混体系微观形态和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iPS-b-iPP的加入明显地改善了iPS/iPP二组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共聚物含量超过15%时,三组分共混物的抗冲击强度超过HIPS的抗冲击强度,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SEM结果表明,iPS-b-iPP在iPS/iPP共混中起到了相分散和相间“偶联”作用,并降低了共混体系的微相尺  相似文献   

14.
利用动态力学分析(DM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小角X 光光散射(SAXS)对聚砜(PSF)、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聚对羟基苯乙烯(PHS)三元多嵌段共聚物PSF—PDMS—PHSn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SF—PDMS—PHSn的形态结构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除具有微相分离的基本特征外,还出现双连续相双分散相的特征.在适当的嵌段长度和组成下,通过TEM观察到一种新的特殊形态 蜂窝状形态结构,并在嵌段共聚物两相界面处直接观察到非常清晰的界面相.同时,对该形态的形成过程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几种新型含有机硅二元和三元多嵌段共聚物的氧,氮选择透过性能。其中双酚A聚羟基醚-聚二甲基硅氧烷二元多嵌段共聚物-(PHE-PDMS)的透氧系数P02=510Barrer,氧氮分离系数a02/N2=2.2;聚苯醚-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对羟基苯乙烯三元多嵌段共聚物-(PPO-PDMS-PHS)的P02=156Barrer,do2/N2=2.4,两者都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此外,含有机硅三元多嵌段共聚  相似文献   

16.
高分子金属微球的磁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苯乙烯和丙烯酸共聚物「P(St-co-AA)」,苯乙烯和4-乙烯吡啶共聚物「P(St-co-4VP)Ni、P(St-co-4VP)Co金属微球,研究了它们的交流磁化率,磁滞回线,居里温度等磁性能。结果表明制得的了的微球为软磁材料,热重(TG)分析了则得P(St-co-AA)Ni和P(St-co-4VP)Ni的居时温度(Tc)分别为175℃和180℃,远远低于块状金属的居里温度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含偶氮基的聚苯乙烯预聚物(PS ACPC)作为引发剂,合成了苯乙烯(St)分别与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β 羟丙酯)(HPMA)的嵌段共聚物,考察了PS ACPC引发第二单体的聚合反应行为,以及影响第二单体转化率和均聚物含量、共聚物组成的因素.用溶解性、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动态接触角(DCA)等表征了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18.
用自制的稀土化合物改性的高效钛系载体催化剂(SN-1),以顺序加料一步法进行苯乙烯与乙烯/丙烯混合单体的嵌段共聚合反应。通过实验找出典型的共聚合条件为:甲苯为溶剂;催化剂浓度为1.5 ̄1.6mmol/L,铝钛摩尔比为20;聚合温度65℃,先使苯乙烯预聚一定时间,然后连续通入乙丙混合气体,共聚合产物中iPS链段的含量随苯乙烯单体预聚合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在-80°~100℃温度范围内,测量了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聚合物(SIS)的正电子寿命谱。在长寿命成分的温度谱中,实验发现除了有和聚异戊二乙烯及聚苯乙烯的玻璃化温度相对应的温度转变区外,在37℃还存在一个温度转变区。这个中间转变温度可以解释为SIS嵌段共聚物的中间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20.
FeZSM-5沸石上乙苯的吸附态及氧化脱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ZSM-5吸附乙苯前后的IR、XPS、ESR及Mossbauer谱表明,乙苯分子的侧链和苯环与FeZSM-5的活性位(以Fe为中心的结构单元)同时发生配位络合作用,减弱了乙苯分子侧链的α和β位C-H键,使其活化,在氧存在下易发生氧化脱氢反应生成苯乙烯.Fe(Ⅲ)是乙苯氧化脱氢的活性中心,尤其是骨架不饱和配位的Fe(Ⅲ)对活化乙苯分子起到了关键作用,碱金属平衡阳离子起到了助催化剂的作用.骨架Fe(Ⅲ)比非骨架Fe(Ⅲ)具有更高的氧化脱氢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