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三价铬镀液中电沉积可替代硬铬镀层的铬合金镀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惠东  李敏 《电化学》1998,4(2):217-222
为了解决目前三价铬镀铬技术的一些致命缺陷,使三价铬镀铬能够最终全面取代六价铬镀铬,近几年来作者进行了大量探索性试验,逐步确定了用电镀非晶态铬合金镀层代替纯铬镀层的技术路线,并开发成功了从三价铬镀铬中电镀非晶态Cr-Fe-C合金镀层的工艺,该镀层在耐磨蚀性等主要性能上保持了传统六价铬镀层的水平,彻底消除了六价铬电镀所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并在工艺性能,生产成本等方面与现有的三价铬镀铬技术相比具备一  相似文献   

2.
电沉积非晶态铁—铬合金镀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旦红  徐伟一 《电化学》1997,3(2):202-205
本实验通过控制镀液组成和操作条件获得了非晶态铁-铬合金镀层,实验分析了PH值,电流密度以及镀层中铬含量对所形成镀层的非晶态结构的影响,阳极极化曲线测量结果表明,与晶态层相比,非晶态度层具有较高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3.
蓝色铬膜层的电沉积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蓝色铬膜层的XPS分析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膜层的沉积过程。结果表明,整个膜层可分为:120nm厚的交界层(主要成分是Cr和基底Ni),250nm厚的中间层(Cr_2O_3,Ct和CtSe,后者决定了膜层呈蓝色),以及100nm厚的表面层(吸附的Cr(Ⅵ)、Cr(Ⅲ),SeO_4~(2-)和Se),对电沉积历程和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电沉积方法,以气/液界面上形成的硬脂酸单分子膜为模板诱导沉积金属银膜.考察了镀液pH值、单分子膜表面压及沉积电位对银膜形貌及结构的影响.实验发现,酸性镀液的气/液界面上形成的单分子膜不能诱导沉积银,而在中性和碱性镀液的气/液界面上可以诱导银膜的生长.当单分子膜处于液态或固态时,气/液界面有银膜形成;液态单分子膜上的银膜生长速度较快,且银膜的结构一致.随着电极电位的升高,银膜沉积的速度加快,呈环状向外生长的圆形银膜逐渐变得不规则.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银膜转移出来,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银膜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银首先在单分子膜上异相成核,由八面体构型逐渐发展成星型,最终在气/液界面形成具有松枝状微观结构的光亮银膜.  相似文献   

5.
李健美  张浩 《化学通报》1996,(8):41-42,37
电沉积涂装对磷化膜耐蚀性影响的研究李健美张浩*陈静董贺新(郑州工学院化工系*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450002)电沉积涂装是指在电场作用下漆液中带电胶态粒子在异性电极上放电沉积的过程,电极反应机理非常复杂。近些年,电沉积涂装作为汽车基材磷化后的底涂技...  相似文献   

6.
硫代乙酰胺体系电沉积法制备CdS纳米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film of surface active agents spread out on the surface of the electrolyte of Thioacetamide and cadmium chloride. CdS nanofilm was deposited at the interface of surface active agents and electrolyt by the method of electrodeposition.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n which the nanofilm was prepared of the least crystals and uniform particles could be attained via analytical results of L16(45)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he optimal conditions: castor oil/hexadecanoll 0.06 mL·cm-2,CdCl2/CH3CSNH2 4 mmol·L-1, cell voltage 5 V, electrodeposition temperature 15 ℃. The effects on the grain size of temperature, surface-active agent, electrodyte concentration, cell voltage and pH become smaller in the series. If the temperature was high, the movement of molecules of surface-active agent and electrodyte would be faster, thu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film would be difficult. The grain size of thinfilm varied with the surface-active agents, however, when the amount of surface-active agents reached a certain value, the grain size would remain unchanged. The higher the electrodyte concentration, the larger the grain size of nanofilm. The surface forms were changed at the same time. If the pH of the electrodyte was higher or lower, nanofilm could not be prepared successfully, thus the pH range should be is 3~6. SEM image of the nanofilm shows the occurance of dendrite. The sucessful preparation of nanofil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ure of surface activre agent due to the nanofilm growth mechanism.  相似文献   

7.
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法探讨了室温条件下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Er-Bi合金膜的电化学制备.研究了沉积电位、电流密度以及主盐浓度比对沉积膜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ErCl3-Bi(NO3)3-LiCl-DMSO体系中,当控制恰当的体系组成和沉积条件,均可得到表面均匀、附着力强、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非晶态Er-Bi合金膜,其中稀土Er的质量分数可达24.09%~46.56%.通过SEM、EDS分析得到沉积膜表面形貌和组成,通过XRD和DSC确定了合金膜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当所制备的合金膜在723 K进行热处理1 h后,可形成稳定的Er-Bi合金相.  相似文献   

8.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GaAs(100)单晶表面电沉积了铁族金属单质薄膜.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 Fe族金属薄膜的晶粒较小, 薄膜平整度较高。通过X射线衍射(XRD)谱分析了Fe, Co, Ni在GaAs(100)晶面上的外延生长. 使用磁光克尔效应装置研究了Fe族金属薄膜的宏观磁性, 用同步辐射圆偏振软X射线测量了铁族单质磁性薄膜的吸收谱, 获得了X射线磁性圆二色谱, 并通过加和定则计算了磁性薄膜中Fe族金属原子的轨道磁距和自旋磁矩.  相似文献   

9.
电沉积铜钴纳米多层膜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江云  吴继勋 《电化学》1997,3(4):401-407
采用动电位扫描,循环伏安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铜钴米多层膜的电沉积机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体系中,铜的沉积是扩散控制的可逆电极过程,而钴的沉积是首先形成Co(OH)ads的吸附中间产物,而后在电极上进一步还原为原子态,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铜钴沉积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Ni/ZrO2复合电沉积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彭群家 《电化学》1999,5(1):68-73
研究了在Watts镀镍液中ZrO2颗粒与镍复合电沉积的阴极电流密度以及颗粒在镀液中分散量对颗粒共析量的影响,探讨了复合电沉积的过程与模型。研究表明,在小的颗粒分散量下,复合电沉积为颗粒向阴极的传输所控制,导致共析量随电流密度增大而减少。在大的颗粒分散量,小电流密度时复合电沉积为颗粒的强吸附过程所控制,致使共析量随电流密度增大而增加;大电流密度时,复合电沉积为颗粒向阴极的传输所控制,造成共析量随电流  相似文献   

11.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几种不同工艺制备的匀胶铬版表面、铬膜内部以及各层之间界面处的微观化学组成和化学状态,讨论了不同工艺对铬版材料微观构成及宏观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用XPS对不同凡的Gd-Ba-Cu-O超导膜做了定量、角分布、成象和离子剥蚀纵深分析.结果表明:样品表面都存在Ba富集和Gd短缺,表面原子微观分布不均匀;表面和纵深都存在含C物质污染;与Tc≥87K的样品比较,Tc≤77K的膜表面对应于非超导相的Ba和O原子浓度最高,膜的纵深处的原子组成仍偏离化学计量,而且膜表面和纵深处的含C物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13.
在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BMIM]HSO4)电镀液中,探究了18-冠醚-6添加剂对电沉积铬的影响. 紫外-可见光谱结果表明,18-冠醚-6与Cr3+形成配合物,使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 循环伏安研究表明,Cr3+的还原经历了两步. 18-冠醚-6的添加使Cr3+的峰电位和起始还原电位均正移了220 mV. 能谱仪(EDS)结果显示,在18-冠醚-6的作用下镀层中铬含量有所提高. 铬镀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表明,加入18-冠醚-6后,所得镀层的颗粒变大. 18-Crown-6/CrCl3/[BMIM]HSO4/H2O电镀液中工艺优化的结果为:在温度为50 oC、pH值为3.5、电流密度为1200 A·m-2、电镀时间为1.5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铬镀层的厚度达到72.5 μm,电流效率为42.3%.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随着人们提倡节能和使用洁净能源 ,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在建筑物采光控制系统和反射率可调表面的应用研究 ,已成为材料领域的一个新热点 .WO3、 MoO3等过渡金属氧化物薄膜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效应 ,是人们研究的重点 .其中 MoO3的电致变色效果要好于 IrO2、 TiOx、 CoO及 NiOx等电致变色材料 [1],而且它在可见光区有比 WO3更柔和的色彩 ,使人眼更易于适应其颜色变化 .着色态的 MoO3称为钼青铜 ,其开路记忆也好于钨青铜 [2].故 MoO3电致变色薄膜是极有潜力用于实用化的电致变色器件 .MoO3薄膜常用的制备方法有真空蒸 发、化学气…  相似文献   

15.
在新研发的硫酸盐三价铬镀厚铬的镀液体系中, 运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和循环伏安法(CV)对三价铬在铜电极表面的电沉积过程进行研究, 并运用X射线荧光测厚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和Tafel曲线表征铬镀层厚度、形貌、组成、结构、显微硬度及在3.5wt% 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 结果表明, 在该体系中三价铬的沉积过程分两步进行(Cr3+ + e →Cr2+ , Cr2+ + 2e → Cr), 第一步得到1个电子, 受电化学过程和扩散过程共同控制, 第二步得到2个电子, 为扩散控制下的不可逆过程; 该镀层为瘤状纳米晶结构, 镀层中含有少量的铁元素(1.10 wt%), 显微硬度达到789.2 Hv, 镀层在3.5wt% 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位(Ecorr)为-0.29 V, 腐蚀电流密度(jcorr)为9.26×10-5 A·dm-2.  相似文献   

16.
用电沉积方法从含有CrO。及少量HzSO。的电解液中制备的金属铬镀层,具有极好的反光性能及装饰性能,应用十分广泛.但长期以来,一直采用高CrO。浓度(2509·L-‘以上)、高温度(50”C以上)的工艺,加上该工艺阴极电流效率极低(10%左右)*;环境污染、材料和能源浪费严重.近年来,在改善镇铬工艺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使用各种添加剂的尝试得到了一定的成效,如使用含有卤素化合物的添加剂可提高镀铝的阴极电流效率[2-1使用含稀土化合物的添加剂可以使电解液中CrO。浓度和操作温度大大降低,而阴极电流效率却有所…  相似文献   

17.
用MOCVD方法在Al2O3衬底c面生长ZnO薄膜,用XPS对薄膜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与O1s和Zn2p态相比,Zn3d态有更大的化学位移,可用于更有效地分析ZnO薄膜变化;随着Zn3d+Zn4s态和Zn3d态电子与O2p态电子耦合的增强,Zn3d态电子的结合能变大;二乙基锌(DEZn)源温是影响ZnO成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CuInGaSe2薄膜太阳能电池因具有稳定、高效、低成本和环保等特点而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重视.采用Mo/钠钙玻璃衬底为研究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大面积的铂网电极为辅助电极的三电极体系,在钼/钠钙玻璃衬底上利用电沉积技术制备出太阳能电池用的CuInGaSe2薄膜.分析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电沉积制备的CuInGaSe2薄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450℃时,所制备的CuInGaSe2薄膜的化学组成接近理想的化学计量比,薄膜具有黄铜矿结构,颗粒均匀和致密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活性胃蛋白酶在阳离子化PET 表面的自组装功能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分子沉积法在表面阳离子化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材上制备活性胃蛋白酶分子的自组装生物膜,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基材和活性胃蛋白酶/PET-NH3^ 组装膜的表面形貌及组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