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提出用两个热流变简单粘弹体的并联体系作为两相聚合物的粘弹模型,将先前的动态力学温度谱分析方法推广到两相聚合物中去.运用这种新方法从动态力学数据求出了PET/70PHB共聚物的双活化能,其中150℃左右的转变活化能为71.9kcal/mol,70℃左右的转变活化能为117.5koal/mol,这一数值与文献上PET/60PHB这个转变的活化能120kcal/mol相接近.文中还计算了共聚物在不同温度下的10s应力松弛模量,所得结果与实测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利用Rhcovibron DDV-II-EA型动态粘弹谱仪测试了PET平纹布在不同温度热定型后的布样及其经、纬纱的动态力学性质。发现布及其纱的动态力学-温度谱与原纤维的截然不同。在[Ε]-T 曲线上出现[Ε]峰,[Ε]_max值随织物热定型温度的增高呈指数下降,峰位向高温移动。同时在Ε’’-T曲线上出现双损耗模量峰,相应的松弛转变活化能相差半个数量级。初步分析认为,与织布过程及随后的织物热定型有关。  相似文献   

3.
联苯型聚酰亚胺纤维的动态力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干湿法纺丝工艺路线制备联苯型聚酰亚胺(PI)纤维,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该纤雏的γ、β和α转变,因所施频率的不同而发生的相应转变温度分别出现在-100--40℃、100℃和270-300℃。用类似的Arrhenius方程计算了PI纤维γ转变活化能为38.7kJ/mol,α转变的活化能为853kJ/mol。  相似文献   

4.
用Brillouin散射研究了聚苯乙烯的动态力学性质和弛豫过程及交联对它们的影响。除了观察到它们的高温(T>T_g)无定形弛豫外,还在交联的聚苯乙烯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弛豫过程,研究了不同交联结构对这种弛豫过程的影响,求得其活化能为12kcal/mol左右。分析了它们所关联的分子运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力学模型的方法,建立了能描述两相聚合物共混体系动态粘弹响应的理论方程。应用所建立的方程可以从理论上预测任一共混组成下的动态粘弹响应,从而为研究两相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质以及分子松弛特征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聚醚醚酮和聚醚砜两种齐聚物为原料合成了聚醚醚酮/聚醚砜嵌段共聚物,用动态力学谱仪对其进行了动态力学性能研究。从无定形共聚物样品对数减量-温度谱图中观察到清晰而完全分离的玻璃化转变内耗峰和非晶态向结晶态转变(α'转变)内耗峰,确认α'转变发生在冷结晶初期而后很快减弱。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系列含不同分子量聚环氧丙烷 (PPG)柔性间隔链的扩链脲 ,系统考察了扩链脲改性环氧树脂E 5 1/双氰双胺 (dicy)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活性、动态力学行为、冲击性能和断裂面形态结构 ,并对体系的冲击性能、形态结构与动态力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改性体系固化反应活性明显提高 ,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降低 ,固化反应峰顶温度从 190℃降低至 14 0℃ ,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由 14 5 5kJ/mol降至 70~ 80kJ mol;改性体系冲击强度明显提高 ,其中所含PPG柔性链分子量为 10 0 0的扩链脲改性的E 5 1/dicy体系冲击强度较未改性的E 5 1/dicy体系提高了 8倍 ,其冲击试样断裂面的形态具有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 ,微观两相网络结构的存在导致了改性体系冲击强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ZSM-35沸石分子筛的晶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在不同条件下合成ZSM-35沸石分子筛的晶化动力学。在175℃、192℃、200℃温度下测得ZSM-35的成核活化能E_n=25.4kcal/mol,结晶活化能E_c=18.6kcal/mol。在200℃温度下,其成核反应级数a_n=2.5,结晶反应级数α_c=2。提出所有沸石结晶似均为二级自催化反应,并可用(dW_c/df)Τ=K[OH-]~2作为一种描述沸石结晶反应过程的一般形式。  相似文献   

9.
4,5-环氧环己烷1,2-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的固化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用动态力学扭辨分析法,研究4,5-环氧环己烷1,2-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与间苯二胺的热固化动态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固化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低于100℃时,交联反应主要在缩水甘油酯链的环氧基上进行;100—130℃时为酯链环氧基反应趋近完全和酯环环氧基反应速率逐步增大的过渡区;130℃以上固化时,酯环环氧基才明显地参与固化交联反应。从Arrhenius关系曲线求得本固化体系凝胶点前表现反应活化能为13.2kcal/mol。  相似文献   

10.
通过动态力学参数温度谱,研究了尼龙1010/6、尼龙1010/66两个共聚物系列的动态力学参数与组成的关系。研究表明尼龙1010/6、尼龙1010/66在测试温度范围内出现三个明显的松驰转变:α、β、γ,其中各共聚物的β、γ松驰温度相差不大,而α松驰温度随组成改变有明显改变。一般均聚物的α松驰温度较高,共聚物的α松驰温度均低于均聚物,二个系列以尼龙1010/6(29.8/70.2)、尼龙1010/  相似文献   

11.
The present work concern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PET accelerated by addition of thermotropic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 (TLCP)based on two aromatic copolyesters: PHB/PET (60:40 ) and PHB/HDA/2,6-DNA /IPA ( 50:25 : 12.5 : 12.5 ). The investigation has been made by measurements of the cold-crystallization and melt-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s by DSC and of the changes of density and depolarizing light intensity during the isothermal process. In addition, the morphology of selectively etched surface of compressing pellets proved the presence of crystalline fibrillar structure, it can be supposed to have grown up from the micelle nucleus based on bundle of rigid TLCP chains.  相似文献   

12.
液晶嵌段共聚物PET/60PHB-b-PC的合成及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ET齐聚物的原位乙酰化法通过加入少量乙二醇(EG)合成了端羟基液晶聚合物PET/60PHB,并将其作为大单体,与双酚A及碳酸二苯酯通过熔融酯交换法,进一步制得了液晶嵌段共聚物PET/60PHB b PC.研究了合成规律,并借助粘度测定、DSC、偏光显微镜、X 光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液晶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当PET齐聚物的ηinh=005~007dL/g,Ac2O/PHB(mol/mol)=13,EG/PET(mol/mol)=006时能获得颜色、液晶性、溶解性均很好的端羟基液晶聚合物PET/60PHB,以此液晶聚合物为原料,采用合适的配方与工艺,能获得粘度较高、液晶性较好,并且熔体流动性很好的液晶嵌段共聚物PET/60PHB b PC.通过偏光显微镜与X 光衍射观察,证明此嵌段共聚物呈现向列型液晶织构,但其液晶态织构与纯PET/60PHB、PET/60PHB和PC的混合物明显不同.此外,还初步建立了用红外的分析手段鉴定液晶聚合物PET/60PHB端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对-乙酰氧基苯甲酸制得的PET/PHB共聚酯代表了一类序列结构较一般二元共聚物复杂的共聚体系.在揭示了这类共聚物与序列分布有关的诸概率参数中只有一个是独立的之后,定义了参数B_q来描述此类共聚物的无规度.并指出,共聚物B_q=b时的序列分布,可以从一般二元共聚物无规度B=b时的序列结构加以推断.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study, a copolymer of N,N-dimethylacrylamide and hydroxyethyl-methacrylate was synthesized and 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with about 2 mole % of adamantyl groups. The mixing of this modified copolymer with water-soluble β-cyclodextrin polymers reveals thickening properties. Inclusion complexes formation between adamantyl groups and β-cyclodextrin cavities are responsible of intermolecular associations. Above a given total polymer concentration a phase separation occurs, giving a gel phase topped by a liquid phase. We have stated the phase diagram by analysis of the two phases in equilibrium.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the two polymers are present in both phases and that the gel phase is more concentrated than the other one. This phase behavior is an original complex coacervation phenomenom which is due to the specific attractive interactions of the two different macromolecules: inclusion complexes formed between the two neutral polymers.  相似文献   

15.
聚芳酯聚碳酸酯液晶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合物改性合成方法,以聚碳酸酯和对羟基苯甲酸苯酯(PPHB)为原料,克服了聚碳酸酯高温下易酸解脱羧的现象,合成了链结构为(OphCO)x[OPhC(CH3)2PhOCO]y的液晶聚酯碳酸酯,并借助于DSC,1H—NMR,FTIR,TGA,热台偏光显微镜和X光衍射等手段表征了其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液晶聚酯碳酸酯具有较高的对数比浓粘度;当(OPhCO)结构单元含量大于或等于55mol%时,聚合物能呈现出向列型液晶行为;聚合物的Tg随着(OPhCO)单元的增加而变大,并且聚合物拥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和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对-乙酰氧基苯甲酸制得的PET/PHB共聚酯代表了一类序列结构较一般二元共聚物复杂的共聚体系.在揭示了这类共聚物与序列分布有关的诸概率参数中只有一个是独立的之后,定义了参数Bq来描述此类共聚物的无规度.并指出,共聚物Bq=b时的序列分布,可以从一般二元共聚物无规度B=b时的序列结构加以推断.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PET/30PHB和PET/60PHB共聚酯的高分辨~1H和~(13)C谱,并采用INEPT方法和部分弛豫FT技术确定了季碳吸收峰,对NMR谱进行了归属.应用我们先前提出的方法对共聚酯的序列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共聚酯的无规度B_q值均小于1,序列分布不象Jackson等认为的那样为完全无规的.此外,文中还指出,某些研究者套用Flory公式判别PET/PHB共聚酯是否为无规的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18.
嵌段液晶高聚物对聚醚砜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羟基苯甲酸共混物的增容作用张海良张雪飞王霞瑜(湘潭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湘潭411105)关键词增容作用,嵌段共聚物,原位复合材料基于热致性液晶高分子(TLCP)的原位复合材料以其高性能及易加工等特点而得...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2-氨基-4-氯-5-甲酰基噻唑和2-氨基-4-氯-5-二氰乙烯基噻唑.分别将其与亚硝酰硫酸反应配制成重氮盐,通过在极性溶剂中与含苯胺残基的环氧树脂类前体聚合物BP-AN进行重氮偶合反应,得到了两种含噻唑偶氮苯生色团的环氧树脂类聚合物BP-1A-T-F和BP-1A-T-2CN.利用仪器分析手段对其结构、光谱特性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BP-1A-T-F和BP-1A-T-2CN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79nm和650nm;玻璃化转变温度152℃和149℃.  相似文献   

20.
Kover和Batta首次采用选择性质子π脉冲来测定~(13)C自旋-晶格弛豫速率并与常规反转回复法测定的自旋-晶格弛豫速率相比较求出了交叉弛豫速率,并以此来计算异核间的距离,但他们的计算方法仅适用于满足极端窄化条件的刚性球状分子。二维异核NOE谱(HOESY)是1983年才发展起来的二维NMR技术,它可用来研究异核间的交叉弛豫作用及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Kover和Batta在此方面作了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