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铁氰化钐修饰电极的制备、表征及电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萍  蔡称心  陆天虹 《应用化学》2004,21(11):1101-0
铁氰化钐修饰电极的制备、表征及电催化;铁氰化钐;多巴胺;化学修饰电极;电催化  相似文献   

2.
薄爱丽  林祥钦 《分析化学》1999,27(4):392-397
报道了普鲁士蓝(PB)膜修饰Pt电极在CdCl2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CV)扫描,衍生为含有部分六氰亚铁酸镉(CdHCF)混合修饰膜的电化学反应,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电化学和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FTIRs)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混合膜中PB和CdHCF两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大,两种物质基上保持了各自为纯物质时的电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多孔阳极氧化铝作模板,用化学修饰方法在铝基体上制备了纳米铁氰化镍修饰电极。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征及其电催化氧化抗坏血酸的行为。结果表明,纳米铁氰化镍修饰铝电极的循环伏安图上呈现一对可逆氧化还原峰。检测抗坏血酸,纳米铁氰化镍修饰铝电极比铁氰化镍修饰铝电极有更高的灵敏度。用安培法测定抗坏血酸,线性范围为1×10-6~1.5×10-2mol/L,检出限为2.4×10-7mol/L。本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中抗坏血酸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新法制备铁氰化钴修饰玻碳电极及多巴胺的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法制备铁氰化钴修饰玻碳电极及多巴胺的电催化氧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将铁氰化铈(CeHCF)薄膜修饰于玻碳电极(GCE)表面,得到铁氰化铈薄膜修饰玻碳电极;将血红蛋白(Hb)固载于该修饰电极表面,成功制得了Hb/CeHCF/GCE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考察了铁氰化铈薄膜修饰玻碳电极的氧化还原机理和制备条件,并对血红蛋白在电极上的电子传递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铁氰化铈薄膜为血红蛋白提供了温和的固载环境,可实现血红蛋白与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子转移,提高了血红蛋白的电化学活性;所制得的传感器对过氧化氢具有较高的催化响应和较强的稳定性.相关研究结果在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用氧化还原聚合物修饰多孔电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种类型Nafion/Os(bpy)3Cl2修饰电极的研究结果表明,单位表观电极面积上中继体载量比为:乙炔黑粉末微电极(A):Teflon粘结的乙炔黑膜电极(B):平面玻碳电极(C)=10^3:10^2:1.A比B及C更容易在真实表面上形成花天酒地而均匀的修饰层而有利于层内的电荷传递。在A类电极基础上制行的葡萄糖酶电极在10mmol/L葡萄糖溶液中的响应电流密度高达4.6×10^-^4A/cm^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将铁氰化钐沉积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铁氰化钐修饰电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鸟嘌呤和腺嘌呤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相比裸玻碳电极,鸟嘌呤和腺嘌呤在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增大,氧化峰电位降低,说明该修饰电极对鸟嘌呤和腺嘌呤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能力。在优化条件下,两者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70μmol·L-1范围内呈现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均为1.0μmol·L-1。  相似文献   

8.
发现给生素B12能吸附在经阳极化处理的玻碳电极上,从而制成稳定的维生系B12修饰玻碳电极详细研究了此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并发现此修饰电极能有效地催化分子氧的二电极还原。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水合肼的测定方法。利用静电作用,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吸附一层均匀分散的Co2+形成GO-Co2+复合物,通过恒电位法电还原复合物中的GO,再利用循环伏安法将吸附的Co2+转化为铁氰化钴(CoHCF),制得电还原的氧化石墨烯-铁氰化钴修饰玻碳电极(ERGO-CoHCF/GCE)。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修饰电极表面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合肼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在不同电极上的电流响应。结果表明:ERGO-CoHCF/GCE对肼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其浓度与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乙二胺铜-铁氰复合修饰电极薄膜的电沉积和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质陈昌国,李海梅,黄宗卿(重庆大学化工学院重庆630044)关键词:铜、乙二胺,铁氰,修饰电极,光谱普鲁士兰(PB)修饰电极因其独特的电致变色现象而倍受关注。在1978年以来的十余年间里已相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