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硝基苯在离子液体BMimBF4-H2O中的电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法研究了离子液体BMimBF4-H2O 中硝基苯在微铂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 实验表明, 在BMimBF4中, 随着硝基苯和水的浓度变化, 循环伏安曲线的峰电位和峰电流呈现复杂的变化规律; 硝基苯在铂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为双分子8 电子3 步骤电化学过程, 第一步反应为准可逆单分子单电子转移步骤, 产生阴离子自由基, 第二步为2 电子转移步骤, 并伴有随后的双分子不可逆自由基偶合化学反应, 主要产物为氧化偶氮苯, 第三步是2 电子转移产生偶氮苯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硝基苯的电还原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马淳安 《电化学》1999,5(4):395-400
采用准稳态极化、循环伏安、线性扫描和恒电位阶跃等测试方法,对H2SO4溶液中硝基苯的电还原特性进行研究,评价了硝基苯在Cu、Cu-Hg和Cu-Ni电极的电还原反应活性,研究了硝基苯电还原为PAP的中间步骤,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硝基苯在酸性介质中的电还原反应存在中间步骤,并伴有反应物吸附现象,硝基苯电还原反应受硝基苯及其还原产物在溶液中的液相传质步骤控制.  相似文献   

3.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法研究了离子液体EMimBF4中硝基苯在微铂电极上的选择性电还原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 硝基苯在铂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为双分子八电子三步骤电化学过程: 第一步反应为准可逆单电子转移步骤, 产生阴离子自由基; 第二步为二电子转移步骤, 并伴有随后的双分子不可逆自由基偶合反应和快速质子化及脱水反应, 主要产物为氧化偶氮苯; 第三步是二电子转移产生偶氮苯的过程. 通过控制电位, 可以选择性地合成氧化偶氮苯和偶氮苯; 在EMimBF4中, 硝基苯和水的浓度变化对电化学行为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硝基苯在N-甲基咪唑对甲基苯磺酸([Mim][PhSO3])和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Bmim][PF6])两种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还原反应.循环伏安法测试显示,硝基苯在[Mim][PhSO3]中只出现一个还原峰,是一个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电化学反应,而在[Bmim][PF6]中出现两对氧化还原峰,表明其还原产物随离子液体性质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5.
樊金红  徐文英  高廷耀 《电化学》2005,11(3):341-345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水溶液中硝基苯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及其电还原为苯胺的中间步骤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铜电极上硝基苯的还原电位在-0.58V和-1.32V左右(vs.SCE),溶液的酸性和碱性均有益于该还原反应的发生;还原过程伴有反应物吸附现象,当硝基苯浓度较大时,还原过程受传质过程控制;随着厌氧程度的提高,还原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6.
铜-镍合金电极表面组成及状态的变化对硝基苯电还原的影响;Monel合金电极;表面状态;硝基苯;对氨基苯酚;电还原  相似文献   

7.
通过紫外光谱研究了EMIMBF4、BMIMBF4、BMIMHSO4和BMIMAc四种咪唑型离子液体(ILs)与4–甲氧基甲苯(p-MT)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电流法(CP)研究了p-MT在四种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氧化行为,探讨了咪唑型离子液体对反应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离子液体水溶液中p-MT的紫外光谱出现明显的红移,其溶剂分子和反应底物p-MT之间相互作用,这有利于p-MT产生相对稳定的激发态. p-MT在离子液体水溶液中的电氧化受扩散控制,且p-MT在EMIMBF4水溶液中的扩散系数和电解产物的产率和选择性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六种离子液体为溶剂,研究了水合肼催化还原硝基苯制备苯胺.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硝基苯20 mmol,n(水合肼):n(硝基苯)=1.9:1.0,[bmim]HSO4 5 mL,于80 ℃反应1 h,产率96.0%.  相似文献   

9.
崔文辉 《化学教育》2016,37(24):66-73
硝基苯在不同的还原剂及不同的介质中可以被还原成亚硝基苯、苯胲、偶氮苯、氧化偶氮苯、氢化偶氮苯等不同产物。这一性质深刻揭示了还原剂的还原能力除了与本身的性质有关之外,还与反应介质密切相关。由于这些还原产物结构复杂,相应反应的机理在国内外常见经典有机化学教科书中鲜有描述,给初学者的学习理解造成了困难。本文从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原理出发,探讨了这一组还原反应的可能机理,并导出了完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10.
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光谱各自的优点和信息,建立了有机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光谱联合定性方法。在高效液相色谱中,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实时在线地提供样品组分的紫外光谱,由此建立紫外光谱谱图库,并发展了谱图库检索算法,同时测定了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反相色谱用热力学参数a、c值。结果表明,该法是可行的,满足定性所需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Ionic liquid,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acetate(BMImAc),was used in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nitrobenzene.The electro-reduction of nitrobenzene on platinum electrode was studied by cyclic voltammetry(CV),in situ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spectroscopy and constant-potential electrolysi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process of nitrobenzene was controlled by diffusion,the main reduction product was azobenzen at-1.45 V,and the influences of scan rat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were obviously.A reduction mechanism of nitrobenzene in an ionic liquid was a probable ‘nitrobenzene→nitrosobenzene→azobenzene→aniline' main reductive reaction route.  相似文献   

12.
赵宁  董文举  石起增 《电化学》2006,12(1):80-84
应用线性扫描循环伏安法、方波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量法测定苯甲醛在3种离子液体C4M IMBF4、C6M IMBF4和C8M IMBF4中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在C4M IIVIBF4离子液体中苯甲醛于GC电极上的还原包含两个连续、不可逆单电子过程,对应的方波I~E曲线峰电位Ep为-1.39 V和-1.69 V,估算的扩散系数分别为D1=1.5×10-8cm2/s和D2=1.3×10-8cm2/s.而在C6M IMBF4和C8M IMBF4离子液体中,则苯甲醛于GC电极仅显示一个电流峰,这可能是因为C4M IMBF4的碱性较C6M IMBF4和C8M IMBF4弱的缘故;而电流的衰减时间亦依C4M IMBF4,C6M IMBF4,C8M IMBF4,次序增长,并会导致更慢的异相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室温离子液体电化学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人们对室温离子液体(RTIL)的研究已日益备受重视,较早发现的如由二烷基咪唑正离子(EMI^ )和氯化铝负配离子(A1Cl4^-)组成的离子液体(氯化铝类离子液体),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电导率高,在高温下仍有很低的蒸汽压,电化学稳定性好(即有宽阔的电化学窗口),  相似文献   

14.
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羟基功能化离子液体1-(1,2-二羟基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2,3-dhpmim]Cl)、1-(1,2-二羟基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2,3-dhpmim]BF4)、1-(1,2-二羟基丙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2,3-dhpmim]PF6)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此3种离子液体对溶菌酶的荧光猝灭均为静态猝灭;同步荧光显示离子液体与溶菌酶肽链上的色氨酸残基作用,色氨酸残基微环境发生改变;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按照[2,3-dhpmim]Cl、[2,3-dhpmim]BF4、[2,3-dhpmim]PF6顺序依次增大,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离子液体作为一类新型绿色溶剂,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催化、有机合成、分离富集和电化学等领域。其中,离子液体在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催化和降解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从离子液体与生物大分子的本质关系出发,对离子液体在DNA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酶的活性稳定性和天然纤维素溶解等过程中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cobaltocenium has been studied in a number of room temperature aprotic ionic liquids. Well defined, diffusion controlled, anodic and cathodic peaks were found for the Cc+/Cc (cobaltocenium/cobaltocene) reduction/oxidation on gold, platinum an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s. Values of the peak separation parameters suggest quasireversibility or even irreversibility for the redox proces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errocene/ferrocenium and cobaltocenium/cobaltocene couples has been evaluated as equal to (1.350 ± 0.020) V. Values of the cobaltocenium (Cc+) diffusion coefficients D have been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Randles–Sevcik equ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