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Bayes统计方法进行武器射程的评定,可以有效减少试验的样本量,节省试验弹药,Bayes方法的关键是确定先验分布,均匀分布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一种先验分布,该文给出了基于均匀先验分布武器射程评定的Bayes方法,对改进射程的评定方法,减少试验用弹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交试验设计的矩阵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正交试验设计的矩阵分析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计算出各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影响的权重,根据权重的大小可以确定正交试验的最优方案以及各个因素对正交试验的指标值影响的主次顺序.  相似文献   

3.
降压槽存在相互矛盾的阻力和粘损特性均受各结构参数的影响,合理的结构参数选择一直是降压槽设计的难点问题.环形降压槽结构优化设计涉及到多因素多水平问题,数值仿真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实验的依赖和试验次数.对环形降压槽进行结构参数化建模,建立了幂律流体在降压槽环空流道流动的数值仿真模型,可完成不同结构降压槽性能的数值仿真分析;制定了降压槽3因素3水平的多指标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和方差分析方法对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用综合平衡的方法确定最优的降压槽结构参数组合.最终得到了各结构参数对降压槽的粘损和阻力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最优的结构参数,可为环形降压槽的设计和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均匀设计统计优良性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引言在试验设计中,为了解决由于因素数和水平数增加而引起的试验次数的急骤膨胀,设计了许多试验方案.其中,正交试验科学地挑选部分水平组合进行试验,解决了全面试验中由于因素过多而造成的某些困难.C.S.Cheng 证明了正交设计具有泛最优性.但是,正交设计的试验次数都是水平数平方的整数倍,因而对于多水平、多因素试验,减少试验次数的问题还有待解决.为此,方开泰提出了均匀设计([2]).均匀设计使用表所对应的试验计划,除布点均匀、代表性好之外,是否具有某些比较实用  相似文献   

5.
部分追加试验设计是用来解决不同水平的试验问题 ,是正交设计和非正交设计交叉的一种选优方法 .本文对这种试验设计的数据分析和方差分析给出严格方法 .即对离差平方和及它们的自由度 ,修正系数等用数学关系式作了推导和说明 .同时把部分追加法和拟水平法灵活相结合 ,发挥各自优点 ,既减少试验次数又便于计算分析 .  相似文献   

6.
方差分析自试验设计诞生以来一直是用于分析试验中各因子是否显著的统计方法,对于正交试验设计而言其更是唯一的分析方法.然而,当正交表各列放满了被考虑的各个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并且各条件组合下只能进行一次试验时,方差分析中的误差项将恒等于0,从而方差分析不再能用于对此试验设计的分析.对此,本文针对使用多水平完备正交表的单次正交试验,提出了一种新的统计分析方法.示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检验法不仅解决了方差分析无法胜任的问题,而且在表头设计有空白列从而方差分析仍能实施时,其比方差分析具有更大的局部功效.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设计优化投料和改善工艺过程是生产管理中经常采用的做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正交试验设计首先是产生数据的计划,然后用统计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目的是要从数据的考察中发现人们感兴趣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行动方案。本文针对一个研究专案,讨论了正交试验因素及各个因素试验水平的确定过程,并依据实际数据对多个产品质量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加强产品质量影响因素控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6):960-968
针对性能指标与影响因素间响应模型未知的试验设计与分析的优化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算例分析。利用装备系统的先验信息扩展回归基函数,构造二次回归模型来刻画系统的内在关系。基于模型驱动的最优设计,提出了相应的点交换迭代法以及梯度上升法选取最优试验点。为解决试验点数小于回归函数的维数时信息矩阵退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成本和距离的"再筛选"方法,从已有的最优确切设计基础上"再筛选"试验点。将稀疏理论引入到回归试验设计中,把具有稀疏性的回归试验设计模型参数估计问题转换为稀疏重构问题。利用MP算法对回归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保证较高的参数估计精度。结合算例,对提出的试验设计优化方法和参数估计方法进行验证,表明最优确切设计比经典最大熵设计的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油田加热炉是油气集输系统中广泛应用的设备,其能效水平对油田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加热炉能效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逐步回归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确定油田加热炉能效关键影响因素的综合判定方法,进而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确定关键因素的影响程度.以某现场油田加热炉测试数据为实验对象,验证了该判定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分析得到关键影响因素有过量空气系数、环表温差、排烟温度和负荷率,且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影响因素序列为:负荷率>排烟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环表温差.  相似文献   

10.
最佳防御队形以编队对来袭导弹的可探测面积尽可能大为前提,并以"抗饱和攻击能力"为衡量标准.各方向的可拦截批次受两方面因素限制:一是来袭导弹被发现时其与指挥舰的距离,一般距离越大,防御准备就越充分,可拦截批次就越大;二是护卫舰到来袭导弹轨迹的距离,一般距离越小,单次拦截时间就越短,可拦截批次就越大.定义以概率1可拦截批次最小的方向为最危险方向,经计算初始队形各方向可拦截的批次不等,通过"削峰补谷"的方式予以均衡和优化.若以拦截批次的期望为标准,最危险方向与以概率1可拦截的批次为标准的结果相同.如果得到空中预警机的信息支援,在最危险方向上编队就可更早地对距离指挥舰148.4km远的导弹发起拦截,增大编队的抗饱和攻击能力,但由于防空导弹射程限制,预警机提供的信,息支援无法得到充分利用,此时限制编队抗饱和攻击能力的主要矛盾转向防空导弹的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