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的数学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的发展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结合江苏省如皋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选取总产值指标、农业指标、工业指标、固定资产指标和科技交通指标为经济指标,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如皋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简要优势分析,并通过MATLAB程序设计进行仿真计算,构建地方经济发展的投资决策系统,研究如皋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以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升政府的理性投资决策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北京市经济指标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然后基于降维后的数据拟合部分线性模型.将拟合后的模型对2008年北京市税收进行预测,所得结果优于常用的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教育发展问题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区域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程度.不仅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也体现着一个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中也将北京市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建设列为重要内容.为考察北京市区域教育发展状况并对今后教育发展趋势给出合理化建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市16个区县基础教育资源分配进行研究.首先使用脸谱图直观展示多维数据指标,其次利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各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分配,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将北京市区县按基础教育资源状况分成三大类,并绘制教育发展状况地图,直观展示地理分布特点.总体来看北京市教育资源在人均数量上并没有偏重教育发展程度高的市区,反映了北京市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并针对北京市区县教育发展状况因地制宜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0~2010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计量分析方法,考察我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对空间区域的依赖性.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不仅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且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均为各地区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诱因之一,这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较高关联度的结论保持一致.北京、辽宁、吉林等16个省份碳排放变化与经济增长变化之间的的弹性系数为负值,而天津等其他14个省市碳排放总量还将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所以弹性系数为正值,这点隐含说明当区域经济水平较高时,该区域也将拥有更多优势条件来减低碳排放,实现碳减排最终还是需要依赖于发达的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5.
方碧琪,汪永新.北京市各区县经济分析的聚类方法.数理统计与管理.1999,18(1),25~30本文讨论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大城市城郊区经济发展的问题。以北京市经济94—95两年统计数据为基础,按照多种经济意义进行多次分类,提供了一种分析多层次大城市区域经济特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制定内蒙古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有效政策,需要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做综合评价和优势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评价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指标,在此基础上应用熵权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法对各个盟市的经济实力进行了综合排序.利用双标图方法对区域与经济指标的相互关系进行了优势分析.其相关结论和建议为内蒙古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潜在的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两区域、两要素和两部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方法讨论了公共服务的市场接近效应及其对要素空间聚集(扩散)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共服务供给的变化会通过市场接近效应影响要素空间集聚(扩散),改变区域空间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8.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以新疆行政区域划分为单位,对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进行评判,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为4个等级,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为政策的制定、资金的投向、产业结构的布局等提供7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其经济效益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外部性效应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引导作用也已逐步凸显.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经济效益产生路径,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和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轨道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问关系以及未来趋势.以上海市2004-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蓝本实例论证了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对于城市第三产业的促进效应极为明显,同时在长期看来,轨道交通对于区域经济的增长效应将会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0.
在充分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黑龙江省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口结构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两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了二者的耦合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在时间角度上分析了黑龙江省人口结构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演变规律,在空间角度上分析了黑龙江省各个地区人口结构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分布规律.最后,针对以上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应的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An integrated ec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e Beijing economy wa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based on the emergy accounting with the data in 2004. Through calculating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inputs within and outside the Beijing econom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eijing’s resource structure, economic situation and trade status based on a series of emergy indicator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systematic indicators of Beijing with those of the selected Chinese cities, the general status of the Beijing economy in China is identified.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most indicators of Beijing are located at middle levels among the selected Chinese cities. Particularly,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expressed by the ratio of waste to the renewable emergy, and the ratio of waste to the total emergy use, are 84.2 and 0.26, respectively in Beijing in 2004, which indicate that the Beijing economy is greatly reliant on the imported intensive fuels, goods and services with high empower density and environmental loading.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企业景气波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提供的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的历史数据,利用假设检验的统计方法,对北京市的经济景气状况进行分析,为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制造业优先发展产业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不仅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推动力,同时也是解决就业的重要产业。本文将综合评估模型应用于北京市制造业优先发展产业的选择,并对北京市应优先发展的产业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省域低碳经济发展分类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区域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在省区低碳经济分类评价中,运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聚类分析和系统工程学中的密切值法,结合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对相关指标的数据样本进行了聚类分析,将低碳经济发展相类似的地区划成群体,再用密切值法对聚类所得的群体进行排序,从而评价出各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因子分析法在中国乡镇企业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乡镇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和谐是造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本文基于《农业统计年鉴》(2006)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0个省市的乡镇企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排序,并结合区域总体经济实力予以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区域内部乡镇企业经济与区域总体经济实力之间存在不协调性;中国乡镇企业经济发展与区域总体经济发展之间呈现不和谐特征。  相似文献   

16.
基于PCA和DEA方法的北京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以2000-2009年数据为基础得出了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六类成本和效益性综合指数,依此从投入产出角度建立DEA评价模型,并通过模型中指标变量的调整,对北京市近10年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总体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出北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但北京在可持续性发展中必须注重优化投入产出结构,提高资源与环境的利用率,搞好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7.
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浙江省各地区的经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浙江省11个地级市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因子得分得到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综合排名。然后又把因子得分作为新变量,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地级市进行分类,把浙江省11个地级市分为4类。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未来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8.
Urban economy is confronted with increasing biophysical limitations derived from the exhaus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depletion of environmental capacity, and human cultural diversity has been declining during the fast urbanization. The conventional anthropocentric economics, regard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s the ‘exterior’ of human economy, is invalid in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on the contribu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s well as human culture when facing the current urban crises. The theory of embodied cosmic exergy, a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and ecological thermodynamics, is introduced in this study to construct an ecological evaluation framework of urban economy. The advantage of embodied cosmic exergy dedicated to ecological economics has been discussed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ecological evaluation alternatives. Transformities describing hierarchies and manifesting quality are systematically calculated and tabulated. A new framework of embodied cosmic exergy based on network accounting (EmexNA) is sketched out in this study, taking not only diversity flows but also ecological stock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tock based concept of ‘ecological wealth’ and the flow based concept of ‘ecological cost’ as well as related evaluation indicators are developed based on EmexNA. Taking Beijing city as the case, the network accounting and related ecological evaluation of a practical urban economy are carried out in this study in the light of the basic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data available from 1990 to 2005 of Beijing.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he ec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economy are correspondingly illumina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三要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门限面板模型,对2000~2014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能源利用效率变量存在明显的三门限值,把我国30个省份分成四大类,不同类别的地区在能源效率和能源投入规模上存在显著差异.能源利用效率比较高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随能源投入增加而变大,而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地区则相反.另外能源利用效率高的地区,能源投入规模大,能源产出弹性也大,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的贡献率也比较大,且未来继续靠能源拉动经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相似文献   

20.
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点,考虑到已经开放的单独二胎政策以及全面放开的二胎政策等因素,对北京市2020—2030年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变动情况分城乡进行预测.研究发现:北京学龄人口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城市学龄人口远远高于农村学龄人口;城市各个阶段学龄人口均出现了先升后降趋势;农村幼儿园学龄人口呈现快速下降趋势,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均呈现了先升后降趋势,农村高中学龄人口呈现了"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反复波动.学龄人口的变化反映了未来教育需求的变动,在未来10-15年,北京市还需要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