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聚合动力学、异构化和产物构成等方面检讨了质子酸、Lewis酸和质子酸/Lewis酸复合酸三类、多种催化剂和各种反应条件对。α-蒎烯的二聚合及低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种为质子H+的这三类催化剂主要生成二、三、四聚体产物.发现质子酸与Leiws酸组成的复合催化剂比它们单独时聚会活性大幅度提高,异构化作用显著减少,可以高选择性地合成二聚体.如复合催化剂AlCl3/CF3COOH异构化率仅0.5%;聚合收率和二聚体含量分别达到99.5%和83.4%.  相似文献   

2.
α-氯代乙苯/TiCl4/Ti(OiPr)4引发β-蒎烯活性阳离子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0℃条件下,在CH2Cl2溶剂中以α-氯代乙苯为引发剂,TiCl4和Ti(OiPr)4混合物为Lewis酸活化剂,进行β-蒎烯阳离子聚合,单独使用强的Lewis酸TiCl4时,聚合反应在瞬间完成,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较宽,添加本身无催化活性的弱Lewis酸Ti(OiPr)4后,聚合反应减缓且聚合产物的分子量的分布变窄,当Ti(OiPr)4/TiCl4摩尔比为1/3时,产物的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线性增加,且分子量分布较窄,显示出活性聚合特性这种活性聚合特性由单体添加实验进一步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3.
α-蒎烯、β-蒎烯、苧烯阳离子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萜烯单体α 蒎烯、β 蒎烯、烯的阳离子聚合性能,还考察了这三种单体的活性聚合可能性.在Lewis酸AlCl3作用下,聚合速率大小顺序为:β 蒎烯>烯>α 蒎烯.α 蒎烯、烯的聚合产物分子量较低;β 蒎烯的聚合产物分子量较高.AlCl3与SbCl3复合后,α 蒎烯、烯的聚合速率增加,β 蒎烯的聚合速率反而下降.α 蒎烯的聚合速率增加幅度大于烯,使得前者聚合速率高于后者.与使用AlCl3相比,添加SbCl3后产物的分子量变化是:α 蒎烯变大,烯不变,β 蒎烯则变小.添加SbCl3对β 蒎烯、烯的聚合物结构无影响,而α 蒎烯聚合产物的结构则发生显著变化.活性较高的β 蒎烯在适当的引发体系,如苯乙烯 HCl加成物/TiCl3(OiPr)作用下,可以实现活性聚合.α 蒎烯、烯则由于本身单体活性太小,难以实现活性聚合.  相似文献   

4.
卢江  梁晖 《高分子学报》1998,(6):698-703
比较了萜烯单体α-蒎烯、β-蒎烯、苎烯的阳离子聚合性能,还考察了三种单体的活性聚合可能性。在Lewis酸AlCl3作用下,聚合速率大小顺序为:β-蒎烯的聚合产物分子量较高。AlCl3与SbCl3复合后,α-蒎烯、苎烯的聚合速率增加,β-蒎烯的聚合速率反而下降。α-蒎烯的聚合速率增加幅度大于苎烯,使得前者聚合速率高于后者。与使用AlCl3相比,添加SbCl3后产物的分子量变化是:α-蒎烯变大,苎烯不  相似文献   

5.
α—蒎烯阳离子聚合的二聚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α-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中二聚体的形成及其结构。结果表明,活性中心为H^+的AlCl3,CF3SO3H催化体系引发α-蒎烯聚合,产物中二聚体含量较高(27 ̄63%);而在引发活性中心为金属正离子的AlCl3/SbCl3复合体系的产物中,二聚体含量很低( ̄5%)。用制备GPC对二聚不同进行分离,进而用^13C-NMR、^1H-NMR进行结构分析,提出了5种主要二聚体的分子结构。不同催化体系导致相  相似文献   

6.
复合催化剂AlCl3/SbCl3的α—蒎烯/苯乙烯阳离子聚合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微臭氧化-薄层层析法分析测定了复合催化剂AlCl3/SbCl3在不同Sb比、投料比、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的α-蒎烯(M1)/苯乙烯(M2)共聚产物的构成。表明该复合催化剂可获得 ̄100%共聚体,其中α-蒎烯链节含量F1可在30% ̄56%之间调控。在仅生成共聚体的条件下由Mayo-Lewis积分式首次测定了竞聚率。AlCl3/SbCl3和单独AlCl3相比,r1增大,r2减小,r2/r1值降低了5 ̄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在AlEtCl2/t-BuCl引发体系作用下的α-蒎烯阳离子聚合行为.结果表明,t-BuCl与AlEtCl2复合后,由于生成(CH3)C正离子而使引发活性增大.但t-BuCl的引人对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影响不大,产物主要由二、三聚体组成.聚合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表明,α-蒎烯在进行阳离子聚合时容易发生链终止反应而导致单体转化率和产物分子量较低.α-蒎烯在聚合反应的同时伴随着异构化反应,用制备GPC分离出异构化产物,然后经1HNMR测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复合催化剂AlCl_3/SbCl_3的不同配制方法和质子捕捉剂2,6-二异丁基-4-甲基吡啶(DTBMP)对α-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AlCl_3和SbCl_3加热熔融复合比简单复合的引发聚合活性更高;DTBMP对该复合催化剂的聚合反应速率及其产物分子量分布均无明显影响,证明该复合催化剂形成的活性种本质上与质子H活性种不同,是新型活性种。根据27AlNMR对该体系活性种分析结果,认为引发阳离子是[Sb(V)Cl_4],抗衡阴离子是[Al_2Cl_7]  相似文献   

9.
采用NdCl3·3i-PrOH-AlEt3稀土催化剂进行丁二烯的顺式聚合,在聚合过程中引入烯丙基氯,进行分子内环化反应以及单体的环聚反应.考察了稀土催化剂用量、n(烯丙基氯)/n(AlEt3)、环化时间、反应温度、单体浓度等对环化反应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的表征  相似文献   

10.
用微臭氧化-薄层层析法分析测定了复合催化剂AlCl_3/SbCl_3,在不同Sb/Al比、投料比、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的α-菠烯(M_1)/苯乙烯(M_2)共聚产物的构成,表明该复合催化剂可获得~100%共聚体,其中α-蒎烯链节含量F1可在30%~56%之间调控。在仅生成共聚体的条件下由Mayo-Lewis积分式首次测定了竞聚率。AlCl_3/SbCl_3和单独AlCl_3相比,r1增大,r2减小,r2/r1值降低了5~6倍,使不易共聚的M_1/M_2变为易于共聚,可制备M_1组分含量高的共聚体。确认该复合催化剂对M_1/M_2的优良共聚合性能在于阳离子聚合活性种的非质子和抗衡阴离子(团)的特殊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假设建立了复合引发体系SbCl3/AlCl3/D(给电子体)的α-蒎烯聚合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该聚合反应实际,可操作性强。用计算机拟合通过该模型首次获得了研究条件下α-蒎烯聚合的链增长速率kp和链终止速率kt值以及聚合活化能。  相似文献   

12.
AlCl3/SbCl3复合体系引发α—蒎烯/苯乙烯阳离子共聚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江  梁晖 《应用化学》1996,13(1):10-13
比较了AlCl3和AlCl3/SbCl3复合体系的α蒎烯/苯乙烯阳离子共聚反应及产物的摩尔质量分布。结果表明,由于用AlCl3体系两种单体活性差大而难以共聚,用AlCl3/SbCl3复合体系,苯乙烯聚合速率相对减小,而α蒎烯聚合速率增大,加之苯乙烯的共催化剂作用,加速α-蒎烯聚合,可使α-蒎烯与苯乙烯进行有效共聚,考察(Sb)/(Al)比,催化剂浓度,单体投料比等对共聚体系α蒎烯,苯乙烯转化速率及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新型高活性乙烯气相聚合催化剂TiCl4/MgCl2/ZnCl2/SiCl4醇/Al(i-Bu)3体系中不同醇、不同C2H5OH/Ti摩尔比和正丁醚对聚合反庆及产物颗粒形态的影响,研究了预聚合反应及乙烯气相聚合反应规律,用扫描电镜和图象分析对催化剂、预聚物和聚合产物的形态和颗粒分布的研究表明:新型高活性催化剂和经预聚合制得的乙烯气相聚合物的颗粒形态类似球形,颗粒长短轴比值和大小粒径比值相近。  相似文献   

14.
用高效SiO2载体催化剂进行乙烯气相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球形SiO2负载MgCl2-TiCl4高活性催化剂进行乙烯气相聚合,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和添加剂对催化剂的组成、催化活性以及聚合表观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热处理温度和所用的醇对Mg和Ti的负载量及乙烯聚合活性有明显的影响.催化剂制备中添加Lewis酸SiCl4或AlEt2Cl能大幅度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其中以SiCl4的效果最为明显.随着SiCl4用量的增加,乙烯气相聚合的活性显著提高,聚合速度随时间变化由渐升平稳型转变为衰减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三氟甲基磺酸三甲基硅酯/三氯化锑((CH3)3SiOSO2CF3/SbCl3)复合引发体系对1,3 戊二烯的聚合行为.在(CH3)3SiOSO2CF3引发剂中加入SbCl3后,使聚合反应速率提高了24倍,产率从(CH3)3SiOSO2CF3引发的55%提高到80%以上,分子量提高17倍.在聚合体系中加入酮类后,产率和分子量相对于(CH3)3SiOSO2CF3/SbCl3配比为02:1时引发所得聚合物均呈下降趋势;但对不同的酮来说,随着酮的位阻的增大,聚合物的产率和分子量均增大.聚合物的1H NMR图和红外谱图数据均证明该聚合反应是通过(CH3)3SiOSO2CF3与体系中残存的水水解所形成的质子酸HOSO2CF3与SbCl3反应所形成的复合体系引发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以水滑石焙烧产物-Mg-Al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的Pt催化剂,并考察了它在氢存在下的烃类转化反应性能,表明此类催化剂具有比一般的Pt/Al2O3更好的正己烷脱氢环化和异构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更低的氢解反应活性。分别制备了以H2PtCl6、Pt(NH3)4(OH)2和Pt(NH3)4Cl2为浸渍剂的催化剂,其中以用Pt(NH3)4Cl2和Pt(NH3)4(OH)2制备的催化剂的脱氢环化反应和异构化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AlCl_3和AlCl_3/SbCl_3复合体系的α-蒎烯/苯乙烯阳离子共聚反应及产物的摩尔质量分布。结果表明,由于用AlCl_3体系两种单体活性差大而难以共聚,用AlCl_3/SbCl_3复合体系,苯乙烯聚合速率相对减小,而α-蒎烯聚合速率增大,加之苯乙烯的共催化剂作用,加速α-蒎烯聚合,可使α-蒎烯与苯乙烯进行有效共聚。考察了[Sb]/[Al]比、催化剂浓度、单体投料比等对共聚体系α-蒎烯、苯乙烯转化速率及产物M_n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MoCl5与n-C7H15COOH间的取代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取代反应物MoCl5-m(n-C7HCOO)m的影响,讨论了产物的紫外见光谱,测定了由取代产物组的钼催化剂对丁二烯聚合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MoCl5中氯的取代量(m=2-4)的增加聚合活性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MoCl5与n-C7H15COOH间的取代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取代反应产物MoCl5-m(n-C7H15COO)m的影响,讨论了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测定了由取代产物组成的铝催化剂对丁二烯聚合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MoCl5中氯的取代量(m=2~4)的增加聚合活性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新型高活性乙烯气相聚合催化剂TiCl4、Ti(OBu)4/MgCl2、SiO2和ZnCl2/醇/AlR3体系中ZnCl2-AlEt3/SiO2重量比和锌化合物含量对气相均聚合的影响,比较了2种不同催化剂Cat#A和Cat#B的聚合反应力学及性能差异。d f clt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