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马来酸酐含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是一种具有优良耐热性、刚性和尺寸稳定性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由于SMA分子中含有极性很强、反应活性很高的酸酐官能团,所以它被广泛应用于涂料、粘合剂的改性剂、地板抛光的乳化剂、复合材料和颜料的分散剂、水处理剂等领域[1-5].  相似文献   

2.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分子结构中含有酸酐官能团,易于化学改性得到新型功能高分子,在生物以及化学方面均表现出优异特性,而酸酐含量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准确分析共聚物中酸酐含量。本文首先对SMA水溶液进行pH值滴定,确定了SMA在pH值突跃范围内以一元羧基/一元羧酸钠的形式存在,利用微商法确定该范围内pH滴定终点,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确定酸酐含量的pH值滴定方法,并经元素分析验证了该方法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是由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直接磺化并中和成钠盐制备。由于它分子中含有很多磺酸及羧酸负离子,因此,是一很好的阴离子聚电解质,被广泛用于泥浆稀释剂、水泥添加剂和皮革鞣剂等。  相似文献   

4.
将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共聚单体苯乙烯(St)和马来酸酐(MA)溶解于甲苯中,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单体配比和单体浓度对聚合物得率和酸酐含量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反应条件为:单体浓度20%,单体物质的量比为1∶1,引发剂用量为0.60%,反应温度为86℃,反应时间2h,产物得率为86.86%,酸酐含量为50.28%.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热分析法分别研究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产物是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王国建  屈泽华  郭建龙  李岩  刘琳 《化学学报》2006,64(24):2505-2508
利用羟基碳纳米管上的羟基与马来酸酐之间的简单反应, 在碳纳米管上引入双键, 进一步引发苯乙烯聚合, 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同时采用羟基碳纳米管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直接反应也在碳纳米管的表面引入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经IR, Raman, TG和TEM测定, 证明了碳纳米管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之间为化学键连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并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土埋法和CO2释放法研究了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探讨了分子量、组成、环境等因素对生物降解性的影响,发现共聚物的分子量降低。降解率增大;共聚物中马来酸酐含量提高。降解率增大;适宜的环境有利于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7.
徐健  余红敏 《化学研究》2010,21(5):97-102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具有优异的乳化、成膜、增稠等特性,是一种重要的功能化聚合物.从酯化、胺化、苯环接枝、带上电荷、引入功能性基团和引入第三单体等方面对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化学改性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简评了各种化学改性的方法及改性共聚物的优点,报道了化学改性方法近年来出现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DSC)法测定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及其水解产物(HSM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Fox-Flory公式结合基团贡献法和改进的Couchman方程,对SMA和HSMA的Tg与其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表明提出的方程能适合SMA和HSMA两类聚合物的Tg估算.  相似文献   

9.
晏华  李伯耿 《化学通报》1998,(12):54-56,34
以4-苯乙烯基吡啶(4SZ)为质子受体,准链链含苯甲酸的苯乙烯/马来酸单楷共聚物(ME-SMA)为质子供体,四氢呋喃为溶剂,制备高分子氢链复合物。DSC和POM的结果表明该氢链复合物在146 ̄204℃呈现向列相液晶态。IR结果证实了羧基和吡啶环的分子间氢键代替了羧基间的分子间氢链。  相似文献   

10.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合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介绍并评述了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合研究的发展概况。讨论了共聚合动力学、聚合技术等对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认为该系列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耐热材料和共混助剂。  相似文献   

11.
曹贞虎  赖小林  田华  赵文军  高林 《化学研究》2007,18(2):58-60,65
合成了乙醇接枝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用FT-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该材料对红霉素进行片剂包衣,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检测了红霉素肠溶片的体外释放度.结果显示,自制的红霉素肠溶片达到了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要求,溶解时间与市售的红霉素肠溶片相当,具有很好的抗透湿性.该材料的pH敏感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顺酐催化氢化反应中琥珀酸酐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继平  田星  李彬 《色谱》1995,13(6):481-482
In this paper,a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succinic anhydride in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is presen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e of SE-30,1,4-butylrolactone and chforoform as stationary phase,internal standard and solvent respectively is appropriate.  相似文献   

13.
Enzymes cleaving the biopolymer adhesives of fouling organisms are attracting att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biofouling. We report a versatile and robust method to confine the serine protease Subtilisin A (or Subtilisin Carlsberg) to surfaces to be protected against biofouling. The approach consists of the covalent immobilization of the protease onto 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thin film coatings. High‐swelling poly(ethylene‐alt‐maleic anhydride) (PEMA) copolymer layers permit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enzyme loadings and activities than compact poly(octadecene‐alt‐maleic anhydride) (POMA) films. Substantial fractions of the immobilized, active enzyme layers were found to be conserved upon storage in deionized water for several hours. Ongoing studies explore the potentialities of the developed bioactive coatings to reduce the adhesion of various fouling organisms.

  相似文献   


14.
乙丙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反应机理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接枝反应;角鲨烷;乙丙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反应机理的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5.
马来酸酐功能化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锋  潘雁  傅伟文 《广州化学》2002,27(4):52-56
简要叙述聚丙烯功能化的目的,介绍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实现功能化的几种实施方法,功能化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表征,以及该功能化产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马来酸酐与聚烯烃接枝产物的表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综述了马来酸酐与聚烯烃接枝产物的多种表征手段,重点分析了纯化处理,化学滴定以及红外分析方法的表征原理,应用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7.
顺丁烯二酸酐;等转化率法;主曲线法;热分析动力学  相似文献   

18.
以4-溴-1,8-萘二甲酸酐和乙二胺为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荧光单体——4-甲氧基-N-(2-丙烯酰胺乙基)-1,8-萘二酰亚胺(Ⅲ);Ⅲ与丙烯酸(AA)和马来酸酐(MA)共聚制得新型示踪共聚物AA-MA-Ⅲ(1),其结构经IR,TG-DTA和SEM表征。1的荧光性质和阻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其荧光强度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5,检测下限为1.0×10-2mg.L-1;1对碳酸钙垢沉积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当用药量为20 mg.L-1时对碳酸钙阻垢率为93.5%,且具有较好的分散氧化铁的能力;SEM观察表明1对碳酸钙垢既有较强的分散作用又具有明显的晶格畸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