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Ԥ���븨�������赲�ŵ�ת���¶ȵ��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火花预电离辅助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大气压空气中实现了均匀的类辉光放电。通过用光谱模拟法和波尔兹曼图解法对N 2 第一负带系B2Σ→X 2Σ(0,0)带发射谱线的分析,对放电过程中N 2 的转动温度进行了诊断。研究了不同频率和放电模式下转动温度的变化规律,对由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的温度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转动温度会随着外加频率的增加而缓慢的增加;当放电从类辉光模式变到丝状放电模式时,转动温度会有70K左右的升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直流驱动等离子体激励器并通过气流场的碘线表征法研究了边界表面放电等离子体对低气压超音速氦气流场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边界表面放电等离子体的阴极区对以超音速流动的氦气的控制作用在符合实际工程条件的低气压下是有效果的;等离子体激励器的驱动电压越高,气流场的流动控制效果越好;定性观察表明激励器的阴极板的面积越大,实际作用区域越大,相应的实际控制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
对阴极双辉等离子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双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原理,对该技术所采用的不等电位对阴极双辉光放电的等离子体态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在阴极双辉放电中能够产生增强型放电,对增强型放电的特征以及增强型放电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超音速风洞中进行了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改变激波系结构的实验,考察了介质阻挡放电和横向直流放电对于激波系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介质阻挡放电所产生的等离子体能够影响流场附面层。采用逆气流DBD放电后,激波强度略有增大;采用顺气流放电后,激波强度略有减弱。相对于介质阻挡放电,横向直流放电对减弱激波强度影响稍大。 相似文献
7.
张连珠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3,(2)
在氮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中采用快电子和离子(N+2,N+)混合的蒙特卡罗模型,模拟研究了e+N2→N+ N+N+2e e和N+2+N2→N++N+N2过程中粒子(N+,N)产生率的轴向分布随放电参数(工作气压、放电电压和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离解过程中氮活性粒子(N+,N)的产生率都随气压和电压的增加而增大,随放电气体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N+2-N2离解碰撞主要发生在阴极附近。电压较高时,阴极处的离子N+主要由N+2-N2离解过程产生;电压较低时,N+2-N2离解过程可忽略。中性原子N主要由电子碰撞离解过程产生。 相似文献
8.
A self-consistent hybrid Monte Carlo Fluid model is presented to describe the nitrogen dc glow discharge.The movement of fast electrons is simulated by the Monte Carlo method while the dynamics of slow electrons and ions is by fluid equations.The spatial features of the charged speci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ic field throughout the discharge have been calculated,which include the creation rates of ions and slow electrons,densities of the charged species,the electric field and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These closely related results can give a selfconsistent explanation of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out the space of nitrogen dc glow discharge.The calculated ion density is also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result.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采用粒子模拟与蒙特卡罗模型相结合(PIC/MCC)的方法,建立了氮分子气体辉光放电自洽的混合模型,其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及其产生的自洽场由PIC方法的静电模型描述,粒子间的碰撞过程由MC方法描述。模拟了放电过程及带电粒子(e、N2+、N+)在整个放电空间的行为及与之对应的自洽电场和电势的分布,通过计算带电粒子在负辉区的几率分布函数,讨论了带电粒子(e、N2+、N+)在负辉区的行为和分布特征。计算的分子离子密度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开发了氮空心阴极放电PIC/MC二维自洽模型。研究了N2传统空心阴极向微空心阴极放电转变过程中电势和电场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尺寸的空心阴极放电的电势及电场分布规律几乎类似,但空心阴极孔径减小且气压增加时,电场近似线性增加;典型微空心阴极电场比传统空心阴极放电电场约大3个量级;微空心阴极放电产生的电子,氮分子离子和氮原子离子的密度比传统空心阴极放电约大3个量级,且微空心阴极放电中,N2+密度比N+密度大8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TLAB与VC++混合语言,采用Monte Carlo模拟对高气压下亚毫米级微空心阴极放电(MHCD)中电子的运动过程进行了研究,计算出不同气压下的稳态时场向电子密度分布,电子能量分布以及对各种碰撞的统计等.分析表明:高气压下微空心阴极放电更能反映空心阴极效应——“来回振荡”的本质.通过模拟得到,电子在阴极间来回振荡的过程中,仍以前向散射为主.随着气压的升高,侧向散射效应逐渐体现出来.
关键词:
微空心阴极
Monte Carlo
负辉区
碰撞截面 相似文献
15.
16.
提出了一种新型二次电子倍增阴极强流二极管,并对其进行了动力学理论简化模型和蒙特卡罗数值模拟的对比验证研究。首先,基于设计结构原型,根据二次电子发射特性进行合理简化,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获得了电子速度、位移以及渡越时间的解析结果,并结合Vaughan的二次电子产额模型,确定了该新型二次电子倍增阴极强流二极管的理论工作区间;其次,理论分析了施加径向电场的重要意义,并给出了二次电子运动特征参数(最大位移、渡越时间、碰撞能量等)的理论预估结果;最后,对该新型二次电子倍增阴极强流二极管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研究,获得了电子的运动轨迹、碰撞能量以及二次电子倍增工作区间等物理图像,并将蒙特卡罗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对,两者吻合程度较好,对可能的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讨论。理论和模拟结果表明:新型二次电子倍增阴极强流二极管概念可行,工作区间内通过调整施加电场与磁场幅值,可有效达到电子运动状态可控的目标。另外,理论粗估了二次电子倍增饱和条件下的阴极发射电流密度,结果表明:发射电流密度可达kA/cm2水平,具备强流发射特性;增加外加径向场强幅值可有效提升发射电流密度。最后,对该新型二次电子倍增阴极设计步骤和依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两电子组模型,考虑了射频放电中的α过程和γ过程两种电离机制,并结合流体模型,研究了中等气压下窄电极间隙容性耦合射频放电在运行模式转变区的等离子体密度以及电离速率分布等特性。理论研究表明,γ电离过程在高电流模式运行中起主要作用,并证实了此类放电中存在显著的电子摆钟效应,具有类似于空心阴极放电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氮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快电子和各种重粒子(N+2,N+,Nf)的混合Monte Carlo模型,从不同放电条件的离解碰撞率,快原子态粒子(N+,Nf)在阴极鞘层区的输运过程及轰击阴极的能量及角分布三个方面研究了 N+2+N2→N++N+N2f反应在氮气直流辉光放电中的作用.该过程在电压较高时为阴极鞘层区的重要离解过程, 且主要发生在阴极附近,其碰撞率随电压和气压增加而增加;阴极表面附近的活性粒子(N+,Nf)主要由该离解过程产生(而不是e--N2离解电离过程),而且这些粒子具有中等的平均能量且小角入射,是
关键词:
氮直流辉光放电
Monte Carlo模拟
N+2-N2碰撞离解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