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MgCl2载体高效催化剂用于丙烯为主体的与乙烯和丁烯-1的二元及三元共聚合反应:选择了最佳的共聚合条件;实验测定了共聚单体配比对共聚合活性、共聚物分子量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并用13C—NMR分析了共聚物组成、序列分布和支链结构等微观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TiCl_4/MgCl_2-三乙基铝(TEA)高效载体催化体系下的丙烯/癸烯-1共聚及δ-TiCl_3--氯二乙基铝(DEAC)催化体系下的丙烯/辛烯-1共聚合的基本反应规律,考察了铝钛比、温度、共聚单体浓度等对共聚合的影响;对比了两种催化体系的不同,利用非均相Ziegler-Natta催化体系下共聚合的非稳态扩散动力学的观点,解释了观察到的共聚合催化效率增加,共聚物粒子增大等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3.
 用新型稀土催化体系L3LnnL'-RX-Rm'AIH3-m对苯乙烯和丁二烯共聚合反应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探讨了配位基因、稀土元素、烷基铝和第三组份等因素对共聚合反应活性、聚合物的分子量以及立体规整性的影响.用13C—NMR方法解析了共聚物的序列结构.计算了苯乙烯与丁二烯的三种微现结构的键接几率,并以π-烯丙基机理和近扣配位机理,对一些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N苯基马来酰亚胺(PHMI)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的共聚单体,它能赋予共聚物很好的耐热性.有关PHMI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及乙烯基醚的二元共聚合反应已有文献报道[1~3].而有关PHMI与环烯烃特别是环己烯的共聚合研究除我们所做的工作外[4],报道甚少.作者研究了PHMI与环己烯在溶液中的二元共聚合反应,并对所得的共聚物进行了表征.1 原料PHMI,自制,m.p.88-7℃;元素分析C,69-33;H,4-07;N,8-10;理论值C,69-36;H,4-07;N,8-09,1HNMR(δ)…  相似文献   

5.
茂金属催化乙烯与降冰片烯共聚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茂金属催化体系Me2SiCp2MCl2/MAO(M=Zr,ti)催化乙烯与降冰片烯共聚合,考察了不同聚合条件下的共聚及乙烯动力学行为,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DSC,13C NMR表征.研究表明,在相同的聚合条件下,Zr较Ti有更佳的共聚合催化性能.在相近的投料比条件下,得到了降冰片烯含量和Tg均较文献高的乙烯与降冰片烯的共聚物.  相似文献   

6.
用新型稀土催化体系L3LnnL'-RX-Rm'AIH3-m对苯乙烯和丁二烯共聚合反应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探讨了配位基因、稀土元素、烷基铝和第三组份等因素对共聚合反应活性、聚合物的分子量以及立体规整性的影响.用13C—NMR方法解析了共聚物的序列结构.计算了苯乙烯与丁二烯的三种微现结构的键接几率,并以π-烯丙基机理和近扣配位机理,对一些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用微臭氧化-薄层层析法分析测定了复合催化剂AlCl_3/SbCl_3,在不同Sb/Al比、投料比、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的α-菠烯(M_1)/苯乙烯(M_2)共聚产物的构成,表明该复合催化剂可获得~100%共聚体,其中α-蒎烯链节含量F1可在30%~56%之间调控。在仅生成共聚体的条件下由Mayo-Lewis积分式首次测定了竞聚率。AlCl_3/SbCl_3和单独AlCl_3相比,r1增大,r2减小,r2/r1值降低了5~6倍,使不易共聚的M_1/M_2变为易于共聚,可制备M_1组分含量高的共聚体。确认该复合催化剂对M_1/M_2的优良共聚合性能在于阳离子聚合活性种的非质子和抗衡阴离子(团)的特殊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8.
Cp2TiR(OMe)/AlEtCl2体系催化乙烯-丙烯共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青  温青  卢泽俭 《催化学报》1998,19(5):455-458
由双环戊二烯基钛取代环丁烷化合物经与甲醇反应得到的Cp2TiR作为主要催化剂,在烷基铝存在下催化乙烯与丙烯共聚合,研究了助催化剂种类,铝钛比和单体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氯的烷基铝能有效促使主催化剂呈现活性。根据共聚物组成与单体组成的关系测得两种单体的竞聚率为rE=5.3,rp=0.03,rErp=0.16,表明该体系为无规共聚合。  相似文献   

9.
谢美然  伍青 《高分子学报》2000,20(6):774-778
采用合成的催化剂五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烯丙氧基钛「Cp^*Ti(OAllyl)3」与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组成新型催化体系进行了乙烯/丙烯共聚合,考察了助催化剂(mMAO)中TMA含量、气体配比、聚合温度、助催化剂和主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对共聚合活性及产物分子量的影响,研究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p^Ti(OAllyl)3/mMAO催化体系中钛的价态分布为Ti(Ⅳ)时对共聚合更为有利,制得了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弹性体。  相似文献   

10.
以对甲氧基苯酚和溴壬烷为原料,经过醚化和双氯甲基化反应得到1,4-双(氯甲基)-2-甲氧基-5-壬氧基苯(BCMNONOB),BCMMONOB在强碱作用下通过脱氯化氢得到可溶性的聚(2-甲氧基-5-壬氧基)对苯乙炔(PMONOPV);首次采用脱氯化氢消除反应实现了BCMMONOB与1,4-双(氯甲基)-2,5-二甲基(BCMDMB)共聚。讨论了两种单体结构和縻尔比率及溶剂因素对聚合反应和共聚物溶解  相似文献   

11.
苯乙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负载型钛系催化剂MgCl_2/TiCl_4,NdCl_3/AlEt_3(SN-1催化剂)制备出组份比例变化的苯乙烯-乙烯共聚产物.共聚产物通过溶剂萃取分离、~13C-NMR、IR、动态粘弹谱进行表征,并初步进行了与聚苯乙烯(aPS)共混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SN-1催化剂能有效地催化苯乙烯与乙烯共聚合.共聚产物为含有均聚聚苯乙烯的共聚物复合物,其中的25mol%的苯乙烯参加了共聚.共聚产物与aPS共混可明显提高aPS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12.
梁晖  卢江 《应用化学》1998,15(3):47-50
研究了聚β-蒎烯的溴化及其接枝聚苯乙烯反应.首先利用高选择性的烯丙位溴化剂N-溴代琥珀酰亚胺在聚β-蒎烯链节双键的烯丙位引入溴,再在单独对苯乙烯无引发聚合活性的AlEt2Cl的活化下引发苯乙烯聚合,从而获得β-蒎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用GPC、1HNMR、DSC等手段对接枝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3.
钛系Ziegler—Natta催化剂下的丙烯α—烯烃的共聚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TiCl4/MgCl2-三乙基铝高效载体催化体系下的丙烯/癸烯-1共聚及δ-TiCl3-氯二乙基铝催化体上的丙烯/辛烯-1共聚合的基本反应规律,考察了铝钛比、温度、共聚单浓度等对共聚合的影响,对比了两种催化体系的不同,利用非均相Ziegler-Nattz催化体系下共聚合的非稳态扩散动力学的观点,解释了观察到的共聚合催化效率增加,共聚物粒子增大等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4.
rac-Et(Ind)_2ZrCl_2/MAO催化丙烯/1-辛烯共聚合的研究李勇,邴娟松,谢光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锆茂均相催化体系,丙烯,共聚合乙烯与长链一。烯烃共聚合制备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极低密度聚乙烯(VL...  相似文献   

15.
rac-Et(Ind)_2ZrCl_2/MAO催化丙烯/1-辛烯共聚合的研究李勇,邴娟松,谢光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锆茂均相催化体系,丙烯,共聚合乙烯与长链一。烯烃共聚合制备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极低密度聚乙烯(VL...  相似文献   

16.
生物降解ε—己内酯/d,l—丙交酯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一种新型的稀土配位化合物Y(CF3COO)3/Al(i-Bu)3为催化剂,制备了不同组成的ε-己内酯/d,l-丙交酯共聚物,并用GPC、NMR和DSC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初始投料中两种单体的比例,可以调节共聚酯的化学结构,而共聚物的形态则受结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用稀土催化剂RE(P204)3 (i Bu)3Al BrCH2CH2Br(RE=Nd,Pr,Y等)合成嵌段共聚物P(IP b MMA).系统考察了共聚合反应特征,以DSC,1H NMR,13C NMR技术研究了该嵌段共聚物的微结构.发现以二溴乙烷为添加剂的稀土催化体系是制备P(IP b MMA)的良好催化剂,共聚物含2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756℃和129℃,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规整,(IP)m段以cis 1,4结构为主,其含量为97%左右,3,4 结构为3%左右,链节间以头 尾方式连接.(MMA)n段以间同立构为主,其含量达74%.  相似文献   

18.
丙烯/长链α-烯烃共聚物的~(13)C—NMR和红外光谱法测定组成陈辉,王建国,景凤英,庞德仁,黄葆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关键词丙烯/长链α-烯烃共聚物,(13)~C—NMR,红外光谱法,组成测定聚丙烯(PP)作为通用塑...  相似文献   

19.
用新型催化体系TiCl4,Ti(OBu)4/MgCl2,SiO2和ZnCl2/醇/AIR3催化乙烯与1-丁烯气均聚及共聚,制得两种共聚物弹性体,发现新型催化剂体系具有独特的齐聚和原位共聚性能,采用^13CNMR测定了共聚物链序列分布结构,观察到共聚单体在聚合物链中分布不均匀,存在较长的乙烯链段和较多的1-丁烯嵌段,产物DSC谱图表现出复杂的结构熔融行为,存在多种结晶形态,出现熔融肩峰及双峰,怀通常  相似文献   

20.
 以三种合成路线分别合成了含有脲键的一类单体,N-丙烯酰基-N’-苯基脲(APU)、N-甲基丙烯酰基-N’-苯基脲(MPU)、N-甲基丙.烯酰基-N’-对甲苯基脲(MTU),通过单体的自由基聚合与共聚合,制备了均聚物和共聚物,经IR、1H—NMR表征和TGA、DSC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