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程砚秋 《运筹与管理》2016,25(6):181-189
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既是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又事关经济社会稳定。针对小企业贷款实践中,违约样本远少于非违约样本、且违约客户误判对银行影响较大的现实,采用不均衡支持向量机对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进行赋权,进而构建了能有效区分违约客户、非违约客户的评价模型。根据有无特定评价指标、特定评价指标数值变化对贷款小企业违约状态的影响程度赋权;反映了对违约状态影响越大、评价指标权重越大的赋权思路。将违约样本正确识别率、违约样本的准确率与查全率等因素作为支持向量机赋权模型中客户识别率的度量标准,改变了样本数据不均衡所导致的样本总体精度很高、违约样本精度反而不高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行业景气指数、资本固定化比率、净利润现金含量、恩格尔系数、营业利润率等评价指标对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信用风险是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中最为重要和最为复杂的,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各国条件的银行通过实施内部评级法来度量并控制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即通过银行收集的客户相历史数据来构建数学模型,测算客户的违约概率进而对客户进行评分。文章针对信用评分模型解释变量维数较高,类型丰富,好坏客户类型数量不均衡等特点,利用广义半参数可加模型对户违约概率进行建模,并将Group LASSO方法应用于模型进行变量选择和估计。实证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和方法与以往常用的线性logistic回归模型相比,在模型的判别能力和预测能以及解释性和计算效率上均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与直觉判断矩阵对众筹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进行测度,得出专家组合权重,然后根据权重结果,选取主要5个信用风险因素为研究对象,利用信用评级的马尔科夫链,构建出众筹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级转移模型,得出信用风险等级转移矩阵,再利用JLT调整法对此信用风险等级转移矩阵进行调整,得出调整后的转移矩阵,最...  相似文献   

4.
截至2014年底,中国注册个体工商户为4984.06万户,个体私营经济吸纳社会从业人员已达2.5亿人,加上中国商户小额贷款对象的分散性、财务信息不健全等特点和难点,商户小额贷款信用评级体系极不完善,甚至绝大多数银行都没有建立这个体系。本文通过相关分析剔除反映信息重复的指标,通过显著性判别遴选对商户违约状态影响显著的指标,建立了能显著区分商户违约状态的小额贷款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PROMETHEE-II(偏好顺序结构)和聚类分析方法,构建了商户小额贷款信用评级模型,并对中国某国有商业银行2157个商户小额贷款样本进行了实证。本文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将偏好顺序结构评估法(PROMETHEE-II)引入商户小额贷款信用评级,构建了基于PROMETHEE-II的小额贷款信用评分模型,求解商户的净流量信用得分Φ(a),揭示了商户a与其余商户、评价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避免了现有研究由于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替代性、严重影响评价结果可靠性的不足。二是借鉴模糊聚类“数据越集中、越应该被分为一类”的思想,采用R聚类对商户信用得分进行分类;进而采用K-W检验,对分类数目l进行非参数检验,确定商户的信用等级。既保证了不同等级商户在信用得分数值上存在显著差异,也确保了不同等级商户能反映不同的信用特征;同时,也避免了现有利用信用得分区间、违约概率阈值或客户数分布方法划分信用等级时,得分区间、违约概率阈值或客户数分布分位点人为主观确定的不足。三是实证研究表明,影响商户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X3偿债能力>X1基本情况>X6宏观环境>X5营运能力>X2保证联保>X4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对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方法应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多标准等级判别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中.通过对银行五级分类贷款样本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该判别模型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网络小额贷款业务,构建组合模型DNN-SMOTEENN-ExtraTrees评估网络小贷信用风险.首先利用SMOTEENN算法处理样本数据中“好”和“坏”样本分布极端不平衡情况,再利用极端随机数算法ExtraTrees对特征重要性进行评估并剔除无关变量,最后采用深度神经网络DNN评估网络小贷个人信用风险.通过召回率、精确度、F1值和AUC值等模型性能评价指标,与BP神经网络模型、Logistic回归及支持向量机比较,发现组合模型分类能力更显著,泛化能力更加优异,更适合数据规模大、维度高的网络小贷市场评估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7.
对于概率模型未知的多维数据样本容量扩充问题,根据主成分分析原理以及多维正态分布的性质,讨论并给出了与已知多维样本数据有相同协方差结构的模拟数据生成算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变量的离散化处理方法。实现了在小样本数据基础上不改变变量间协方差结构的样本容量扩充,为小样本条件下的数学建模、检验和分析提供样本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级债危机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这使得国内外风险管理者们不得不更加关注由于信用风险带来的种种问题。在我国还没有一种公认的理论或方法能够实际解决信用风险的定价问题。本文力图寻找一种不完全依赖于信用评级的信用风险定价方法,利用市场即时信息而不是历史信息对信用风险溢价进行估算,从而寻找到一套在中国市场具有操作性的信用风险定价方法。本文应用三叉树模拟的方法来构建基于Hull-White模型的信用风险定价模型,并应用市场数据对两类次级债基础衍生品进行了定价。这一研究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对中国信用风险定价研究领域提供了有利补充,为中国证券市场动态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的解决渠道。  相似文献   

9.
creditrisk~+模型以泊松分布为理论基础,是一种输入数据较少、计算复杂度较小、便于在银行实际中应用和推广的信贷组合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本文在分析国外creditrisk~+模型频带划分缺陷基础上,改用加权平均的频带划分方法,并提出了新的违约率参数的确定办法,利用creditrisk~+模型对大连市商业银行某支行224笔中小公司贷款的非预期损失进行了实证计算.结果发现:creditrisk~+模型可以有效地计量信贷组合的非预期损失且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0.
证券分析师业绩预测和投资评级准确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国内证券分析师业的业绩预测和投资评级为研究对象,从投资评级的准确性、投资建议赢利性、业绩预测误差及其来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的投资建议无论是在短期还是中长期均不能产生显著的超额收益,业绩预测误差是导致投资评级失误的原因之一,而业绩预测误差主要源于分析师对公司层面信息的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11.
周颖 《运筹与管理》2021,30(1):209-216
信用评级就是衡量一笔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评价债务违约风险的大小。本文利用信息增益方法建立了信用评级模型,并以小型工业企业贷款数据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按照指标的信息增益越大、越能将违约与非违约企业区分出来的思路,筛选出对违约状态有较大影响的指标。改变了现有研究不以违约鉴别力作为指标遴选标准的不足。二是在相关程度高的一对冗余指标中,删除信息增益小、即违约鉴别能力差的指标,既避免指标间反映信息重复,又避免误删违约鉴别能力强的指标。三是利用信息增益值对指标进行赋权,保证违约鉴别能力越大的指标赋予的权重越大。改变了现有研究赋权不反映指标的违约鉴别能力大小的弊端。实证结果表明:本文遴选的包括资产负债率、行业景气指数、抵质押担保等31个指标对违约状态有显著的鉴别能力,且反映信息不重复。偿债能力是影响小型工业企业信用评级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2.
安小雪 《运筹与管理》2022,31(4):144-148
近年来,中国信用评级行业逐步对外开放。我国监管部门相继批准标普、惠誉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资评级机构进入我国市场。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外资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对本土评级机构评级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高声誉外资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市场能够起到激励本土评级机构公正评级并促进评级行业形成良性循环的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对外开放以及引入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资评级机构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典型的存在资金约束的二级供应链上,通常存在两类不同的信用风险:一是供应商向银行信用贷款所形成的信贷信用风险;二是供应商为零售商提供商业信用而形成的商业信用风险。本文针对上述两类不同信用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及传染问题展开研究,揭示了两类风险之间的传染机理,度量了风险的传染强度,并分析了传染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两类不同信用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导致供应链上存在由非同类信用风险构成的关联信用风险(Different types of associated credit risk),本文简称为供应链上的D类关联信用风险。结合数值分析发现:D类关联信用风险的传染强度与供应商的生产成本及无风险利率正相关,而与商品的市场价格负相关。特别地,当市场需求服从指数分布时,关联信用风险的传染强度与商业信用成本和零售商的特质有关,供应商通过调整商业信用成本和选择零售商类型可以降低D类关联信用风险的传染强度,进而降低自身的银行信贷风险。本文将同类型信用风险之间的关联和传染问题引申到不同类型的信用风险之间,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关联信用风险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We introduce an application of the SMAA-Fuzzy-FlowSort approach to the case of modelling bank credit ratings. Its stochastic nature allows for imprecisions and uncertainty that naturally surround a decision-making exercise to be embedded into the proposed framework, whilst its output complements the ordinal nature of a crisp classification with cardinal information that shows the degree of membership to each rating category. Combined with the SMAA variant of GAIA that offers a visual of a bank’s judgmental analysis, both recent approaches provide a holistic multicriteria decision support tool in the hands of a credit analyst and enable a rich inferential procedure to be conducted. To illustrate the assets of this framework, we provide a case study evaluating the credit risk of 55 EU banks according to their financial fundamentals.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用评级行业的关键作用与改革争议,本文根据信用评级行业的双边市场特征,建立由信用评级机构、债券发行方、债券投资者组成的平台竞争模型,设定了发行方付费且单评级、投资者付费且单评级、发行方付费且双评级的三种信用评级制度,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竞争行为与社会福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主流的发行方付费且单评级制度下,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费用和利润水平均为最高,社会总福利水平则居中。在单评级制度下推广投资者付费模式,可以在信用评级机构受冲击最小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社会总福利水平,不失为当前我国信用评级制度改革的最佳选择。单评级制度下,信用评级机构可以通过增加差异化程度来提高评级费用和利润水平,但在双评级制度下则面临全新竞争决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张目  周宗放 《运筹与管理》2011,20(6):226-231
提出一种基于投影寻踪和最优分割的企业信用评级模型。该模型运用投影寻踪对样本企业进行信用综合评分,将信用综合得分由大到小排序,生成有序样品序列;利用最优分割法对有序样品进行聚类,得出明确的聚类结果;将最优分割点对应的信用综合得分作为划分信用等级的阈值,从而实现对样本企业的信用评级。应用实例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中由于核心企业延期付款而给上游供应商带来资金压力,供应商、核心企业以及银行组成供应商链式融资系统以缓解供应商资金压力。针对供应商初始资金以及银行给定信用期的不同情况,分别建立了供应商不贷款、贷款且在信用期内收回所有货款以及贷款但在信用期内未收回所有货款三种情形下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了核心企业的最优订货策略和供应商的最优生产策略。研究表明供应商链式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供应商、核心企业、银行三方共赢的效果:缓解供应商、核心企业资金压力并增加其利润,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扩大其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