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以对巯基苯胺(PATP)作为标记分子,研究其在金电极上的吸附.发现对巯基苯胺分子是采用苯环直立于电极表面的吸附方式吸附于电极表面的.用于免疫检测时,对巯基苯胺分子先通过直立吸附的方法达到满单层吸附,然后通过胺基与抗体分子的羧基相连,形成一种复层结构,再与基底结合,得到固相抗体-抗原-标记抗体"三明治"结构.借助抗体上标记金纳米粒子的SERS信号达到单组分生物免疫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玻片表面构筑银纳米粒子二维组装结构研究吸附分子对银粒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影响.吸收光谱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表面吸附二硫代乙二酰胺分子可导致金属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红移,主要与金属粒子的微环境改变以及吸附分子与金属间电荷转移而导致的金属粒子内部电子密度改变有关.二硫代乙二酰胺分子通过其氨基和巯基共同吸附于金属表面.  相似文献   

3.
溶液酸碱性对腺嘌呤分子吸附构型影响的SERS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核酸碱基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元,有关核酸碱基结构的研究是核酸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借助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对不同pH值条件下腺嘌呤分子在金表面的吸附构型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腺嘌呤分子质子化程度的增大,腺嘌呤分子在金表面的吸附态倾向于由通过氨基和嘌呤环上7位的氮原子作为结合点的直立吸附转变为分子平躺的吸附形式。这一转变过程通过腺嘌呤的环呼吸全对称伸缩振动的特征谱峰其强度有规律的显著变化而得以表征。有关这一谱峰的增强作用可以通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电荷传递(CT)机理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N -巯基烷基吡咯能在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吸附并呈现有序的分子排列。SERS研究结果表明 ,金电极表面吸附的N -( 2 -巯基乙基 )吡咯单分子层在吡咯分子的电化学聚合中可诱导聚吡咯的高度有序排列 ,使聚吡咯的有效共轭链长增加 ,有助于其电导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初步确定了吸附于纳米磷化镓(GaP)粉体表面的碱性品红分子的取向。在295K时,将50 mg GaP粉体分别置于50 ml,4.7×10-3M和50 ml,4.74×10-6M碱性品红水溶液中。对由较高浓度溶液形成的吸附系统持续搅拌24小时;而对极稀溶液吸附系统则连续搅拌处理7天。在经过过滤、干燥处理后,吸附有染料分子的GaP粉体被直接用于碱性品红的表面拉曼光谱测试。通过对染料分子中央碳原子呼吸振动和氮-苯环伸缩振动模式的相对强度进行分析可知:在较高浓度的溶液中,染料分子主要以一种混合取向方式吸附于GaP粉体表面上,即“端基接触”和“平躺”两种方式;而在极稀溶液中,染料分子则仅以“端基接触”方式吸附于GaP粉体表面上。  相似文献   

6.
硫唑嘌呤在银电极表面吸附的SERS光谱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借助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 对硫唑嘌呤(AZA)分子在银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AZA 分子在银表面的吸附位点是嘌呤环上3位的氮原子。进一步研究发现, 其吸附取向随着溶液pH 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一转变过程通过 AZA 分子的 SERS 特征谱峰的强度有规律的显著变化而得以表征。  相似文献   

7.
利用原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分别观察了2-巯基吡啶和4-巯基吡啶在银表面自组装单层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位的负移,2-巯基吡啶和4-巯基吡啶分子在银表面均呈现出先倾斜再垂直然后倾斜的吸附取向改变过程。但发生完全脱附的电位则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在恒定温度下,通过测量不同浓度溶液中吸附在Ag镜表面水杨酸分子(SA)的表面增强喇曼散射(SEKS)强度(ISERS,对固-液系统中吸附在Ag镜表面上SA分子的ISERS对溶液浓度的依赖关系进行实验研究,并对ISERS与吸附分子数Ns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利用SERS技术通过测量ISERS与溶液浓度c的依赖关系,可为固-液系统中分子在固体表面的吸附过程及吸附特性研究提供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在恒定温度下,通过测量不同浓度溶液中吸附在Ag镜表面水杨酸分子(SA)的表面增强喇曼散射(SEKS)强度(I_(SERS),对固-液系统中吸附在Ag镜表面上SA分子的I_(SERS)对溶液浓度的依赖关系进行实验研究,并对I_(SERS)与吸附分子数N~s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利用SERS技术通过测量I_(SERS)与溶液浓度c的依赖关系,可为固-液系统中分子在固体表面的吸附过程及吸附特性研究提供一个高灵敏度的、分子级水平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0.
采用表面自组装方法在聚赖氨酸修饰ITO电极表面和对巯基苯胺修饰光滑银表面组装了纳米银粒子的二维结构。FT -SERS光谱结果表明 ,巯基苯胺的吸附取向垂直于金属银表面 ,其中电磁增强机理起主导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化学增强的贡献。纳米银粒子的“体积效应”使其与吸附分子间的电荷转移更为有利。耦联于纳米银和光滑银表面间的巯基苯胺的拉曼散射增强则与纳米银粒子和光滑银表面的耦合而导致的局部电磁场增强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在过渡金属铁、镍电极表面制备得到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APS)膜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对硅烷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了表征。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结果发现存在两个N1s峰,表明γ-APS膜中的氨基有两种存在方式:自由氨基和质子化氨基。实验中还发现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是研究金属/γ-APS体系中界面层结构非常有效的手段,SERS结果表明硅醇羟基和氨基发生了竞争吸附,且γ-APS分子在外加电位等条件的影响下吸附状态会发生一定变化。原子力显微镜(AFM)的表征结果在微观上显示电极表面的γ-APS膜上形成了一种较规则的微孔结构,这种结构可能与基底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甲醇溶液中苯基硫脲吸附在薄层铁电极上的表面拉曼光谱研究顾仁敖邓正发姚建林曹佩根胡培荣(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苏州215006)SurfaceRamanSpectroscopicStudiesofPhenyl┐thioureaonFeElectrode...  相似文献   

14.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硫脲衍生物与ClO-4的共吸附行为顾仁敖1姚建林1袁亚仙1钟起玲2田中群3(1苏州大学化学系苏州215006)(2江西师范化学系南昌330027)(3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系厦门361005)Surface...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苯甲酸水溶液的pH值,电极外加电位对银电极表面吸附苯甲酸SERS光谱表面增强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苯甲酸以—COO~-根负离子吸附于银电极表面。通过改变溶液的pH值,使苯甲酸吸附于粗糙银电极表面,溶液pH值影响电极表面吸附苯甲酸的面密度,电极外加电位影响—COO~-根离子与银电极间的电荷迁移,电极外加电位也影响苯甲酸在粗糙银电极表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灵敏度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以具有强SERS信号的金纳米粒子标记抗体,以此SERS标记免疫金溶胶为探针,结合扫描电镜技术,研究免疫球蛋白羊抗小鼠IgG分子与银基底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羊抗小鼠IgG分子可直接与银基底通过疏水作用或形成Ag-S键而牢固结合。为消除这种非特性吸附,本文以小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闭银基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原子间相互作用对双模原子激光压缩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周明  黄春佳 《光学学报》2006,26(10):575-1579
研究了由单模压缩相干态光场与Ξ型三能级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相互作用系统中耦合输出的双模原子激光的压缩特性,重点讨论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原子间相互作用对原子激光压缩性质的影响,并讨论了原子激光压缩对光场初始压缩因子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由光场诱导的双模原子激光呈现周期性的压缩,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光场初始压缩因子对原子的压缩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原子激光压缩的振荡频率而不会影响其压缩深度,而初始光场的压缩因子则对原子激光压缩深度产生调制作用,且初始光场的压缩因子越大,则原子激光压缩的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8.
The adsorption of 2‐amino‐5‐cyanopyridine (2‐ACP) was investigated in solution at different pH values by i n situ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spectroscopy combined with the electrochemical method. The assignments of the main bands were first per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e spectral features of similar compounds and with the help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adsorption and the interfacial structure of 2‐ACP on the Au electrode depended on the applied potential and the pH values of the solution. In the natural solution, 2‐ACP was adsorbed on the surface with a vertical orientation by the CN group from − 0.4 to − 1.0 V, whereas in the − 0.4 to 0.8 V range, the N atom of the pyridine ring was bound to the surface. A transition region for the reorientation of the two adsorption modes was observed from − 0.8 to − 0.4 V. A flat configuration was preferred at an extremely negative potential. A similar surface adsorption behavior was observed in the alkali environment, while the Stark effect slope decreased because of the adsorption of OH. Due to the protonation of N atom in the acidic solution, the potential region for the coexistence of two configurations ranged from − 0.4 to 0.2 V. Additionally, a similar adsorption configuration was proposed on the Au colloids at various pH value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became more complex on colloidal surfaces than that on a rigid electrode surface.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铁电极表面拉曼光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成功地把表面 Raman光谱研究拓宽到重要的过渡金属之一的铁电极上。实验尝试了多种粗糙处理方法 ,如 :化学刻蚀、现场和非现场电化学氧化还原等法对铁电极表面进行处理 ,并首次获得吸附在粗糙铁电极上的吡啶分子的高质量表面拉曼光谱。经过比较发现表面拉曼光谱信噪比的提高与电极表面粗糙度有很大的关系 ,合适的表面粗糙度极有可能诱导出弱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  相似文献   

20.
沉积铁钝化膜的傅立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恒电流沉积技术、傅立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现场研究了0 1mol/LNaOH溶液中铁金属电极在不同电位下的表面氧化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在电极预钝化区,表面首先生成的Fe(OH)2可由拉曼谱图中出现的550cm-1表征,证实了以往的研究结果。进入钝化区,表面二价氧化物逐步转化为高价氧化物Fe3O4及α 、δ 和γ FeOOH。在电位回扫的过程中,各氧化产物的还原以及铁表面SERS活性的逐渐消失导致谱峰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