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应用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 包含t3ρα项的修正Skyrme力现有的几组参数, 计算了40Ca和208Pb的光学势实部和虚部及其体积分, 计算结果和光学势的经验值以及唯象光学势相比表明, 核力参数SKa和SKb较好, 其次是SGI, 而其他参数的计算结果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2.
侯仁锠  赵玄 《中国物理 C》1983,7(2):236-244
本文用DWBA方法对两种入射能量Eα=31和和43MeV的64Zn(α, α′)64Zn*非弹性散射中可能的四极-八极双声子激发进行了研究. 考虑了核力势和库仑势, 零级近似核力势取为Woods-Saxon势, 由靶核振动引起的核力势的非球对称部分V1作为微扰. 在计算中, V1取到核表面集体坐标αλν的二级项, 总初态波函数Ψ(+)i取到V1的一级项,目在扭曲波格林函数中略去了作为中间态的吸收道. 此外在双声子激发机制中, 假设直接双声子激发的贡献是主要的, 相继双声子激发的贡献是次要的. 所得的理论角分布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好. 由这样符合可推知64Zn的3.72和4.19MeV能级是四极-八极双声子激发能级, 其角动量和宇称分别为3和5.  相似文献   

3.
π核光学位中的泡利修正项与密度矩阵密切相关. 本文分别用均匀费米气体模型、定域费米气体模型、修正的定域费米气体模型和壳模型谐振子波函数计算了O18的密度矩阵, 并由此研究了在Δ33共振区(π分子动能为50~300MeV的区域)二级π核光学位中的泡利修正项. 对四种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4.
在?L=12°至178°,每间隔2°测量了18.1MeVα粒子在24Mg同位素核上的弹性散射角分布和部分非弹性散射角分布。α+24Mg弹性散射角分布在大角区呈现强烈振荡结构,微分截面全面增强。标准光学模型和复合核弹性散射(通过H-F公式)不相干相加的计算不能预言这一反常现象。角动量相关吸收光学模型能相当好地与实验数据拟合。角动量相关吸收势光学模型对其他能量的α粒子在24Mg核上弹性散射实验角分布的拟合也进行了计算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束流能量为166MeV的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42Nd(32S,1p3nγ)170Re, 用在束γ谱学方法研究了170Re的高自旋激发态, 首次观测到了双奇核170Re的转动带能级纲图. 应用推转壳模型的基本理论, 进行了简要讨论. 在系统学上发现该转动带与A=170核区双奇核中πh11/2⊙νi13/2组态带的旋称劈裂特征及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用扩展Skyrme力和Hartree-Fock方程计算微观光学势的方法. 首先由变分原理导出了HF方程, 并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出了球形核光学势的计算公式, 然后对不同入射能量(0—350MeV)用八组Skyrme力参数计算了对称核16O、40Ca及非对称核90Zr的微观光学势. 结果表明其形状和随能量的变化趋势是合理的, 在中能区出现了"酒瓶底"形状, 同时明显地体现了壳效应.  相似文献   

7.
反质子与原子核弹性散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扬国 《中国物理 C》1988,12(4):501-508
用反质子与核的光学势分析了反质子入射能量为50MeV和180MeV时12C,16,18O,40Ca和208Pb核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讨论了反质子光学势是强吸收型的特点.从寻找最佳符合实验的光学势分析中发现:弥散参数a的可变性很小,且它随核的增大而增大.光学势的实部是一个浅位.光学势在核中的吸收系数趋于零,因此弹性散射主要发生在核的表面.  相似文献   

8.
从基本的Dirac-Brueckner-Hartree-Fock微观理论出发,得到同时包含实部和虚部的核子-核散射的微观光学势,并利用折叠模型直接获得了核-核散射参数无关的整体微观光学势.考虑到核-核散射去弹过程高级项的贡献和6Li的碎裂效应,在微观光学势的实部和虚部中引入了修正因子NRNI.系统研究了入射粒子6Li与靶核12C,28Si,相似文献   

9.
通过在规范空间中N~λn和Er(I+2)/Er(I)~I关系图, 进一步分析了15266Dy86核的最新能谱数据, 指出8+以上的基带是属于形变集体带, 但变形值尚小, 且并非转动带, 而更像振动带. 并对观察到的在167—169Yb及84Zr核中已出现的可能是对崩溃迹象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同时描述原子核基态和激发态性质的推广的Skyrme力计算了208Pb等核素的微观光学势,并给出了每个核子光学势实部和虚部的体积分和均方根半径,还用所得到的光学势计算了弹性散射角分布和全截面。计算结果表明用推广的Skyrme力计算的光学势无论实部还是虚部比通常的Skyrme力均有明显的改进,在入射能量低于100MeV范围内能较好地符合实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Hartree-Fock方法计算了Λ超核5ΛHe与9ΛBe的Λ的结合能及粲Λ(Λc)核5ΛHe与9ΛBe的Λc的结合能. 在使前两者的Λ结合能之比与后两者的Λc结合能之比相等时, 定出Λc与核子的相互作用约为Λ与核子的相互作用的4/5. 用此相互作用计算了1p壳Λ超核和Λc核的结合能, 结果表明核芯A≥4的Λc核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π-核散射的Δ33准门口态模型下,计算了不同入射能量的π-4He(Tπ1ab=110、150、180、220、260MeV)和π-40Ca(Tπ1ab=115.5、163.3、241.0MeV)弹性散射的微分截面和总截面,结果与实验大致符合。对于π-4He散射,我们进一步考虑了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修正,得到了与实验更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13.
在资料[1]讨论过的一种可能的介子束缚态方程的基础上,着重在位阱形状参量v值较大(v=102~103)的情形下,对方程的解作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指出,特征值λ和有关物理量对位阱参量v、E的依赖关系大致仍有资料[1]所述的规律性,但介子束缚态平均半径的数值当v较大时,并不随v的继续增大而不断增加.对应于每一个参量v值,存在一个最大的介子平均半径,当v>102时,所有的约为12.6M-1(M为层子质量),尚小于π介子的物理半径.若考虑到层子与反层子之间的超强相互作用除这种吸引势外还存在另一排斥势,并引入和资料[1]中位势Vv(r)相应的差型Vv(r)势进行计算,可使介子束缚态半径与实验值接近的程度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14.
应用由单粒子格林函数导出的本征方程, 严格顾及G矩阵的偏离能壳性, 得到的39Ca单空穴谱和41Ca单粒子谱与实验值符合颇好, 其中41Ca的单粒子谱较以往的RBHF结果有明显改进. 取含有能移的等效谐振子表象作为初始近似, 计算了单粒位阱uαβ=Mαββ)(Mαβ(ω)表示质量算符)的本征解, 亦得到颇好结果. 此外, 本文还考查了G矩阵中泡利算符的选取及谐振子能量零点的选取对能谱的影响. 比较Reid软心势与Paris势的计算结果表明Paris势是一个较好的核力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反应128Te(19F,5n)142Pm研究了双奇核142Pm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 建立了142Pm核高自旋态能级纲图. 根据能级结构的系统性, 识别了四个两准粒子态. 根据经验壳模型计算建议了几个新建的关键能级的组态. 67微妙同质异能态被指定为一个全顺排四空穴态(πg7/2-1d5/2-2ν h11/2-1)13.  相似文献   

16.
本工作测量了23Na(p,α020Neg.s.反应在 Ep=1—2.5MeV 能量范围内和θL=30°,150°时的激发函数,还测量了23Na(p,α120Nelst,反应在上述能量范围内和θL=30°时的激发函数.对2.171 MeV 共振,在12个角度上测量了(p,α0)的激发函数,并由激发函数求得了多个角分布,另外在一个固定能量上(150°激发函数的共振峰上)测量了(p,α0)反应的角分布.对2.117 MeV 共振,在二个固定能量上(150°激发函数的共振峰上和其高能端的半高点处)测量了(p,α0)反应的角分布.对2.075 MeV 共振,在16个角度上测量了(p,α0)反应的激发函数,并由激发函数求得了角分布.这三个共振的角分布不是90°对称的,并且共振峰的峰位与角度有关.用复合核理论对它们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用Glauber多次散射理论和相干涨落核模型,计算了能量在(3,3)共振区的π+介子在16O和18O靶核上引起的双电荷交换反应截面。理论计算的18O(π+-18Neg.s.16O(π+-16Neg.s.反应截面的比值,很好的符合实验值。理论预言了18O(π+-18Neg.s.微分截面角分布在角度为23°附近有极小值,实验表明了这个极小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在中子-核散射中存在的以GR(巨共振)为中间态的反应机制。在特殊情况下(如87Sr—中子满壳缺一中子的核),入射中子能量En~3MeV时,由GR贡献的非弹截面可达10mb。对于不同的靶核,这种反应机制对非弹截面的贡献,在适当入射中子能量(?)时达到最大值,其中(?)=(?)ωλτ—S,S为靶核加入射中子形成的核处于基态时的核子分离能,(?)ωλτ为相应的GR的能量。  相似文献   

19.
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和在束γ谱学实验方法研究了双奇核176,178Ir和182Au的高自旋态结构,在这3个双奇核中观测到了基于πi13/2 νi13/2准粒子组态下的转动带.以能级间隔系统学为判据,对184Au核中πi13/2 νi13/2转动带能级自旋进行了指定.指出176,178Ir和182,184Au 4个双奇核的πi13/2 νi13/2转动带在低自旋区均出现旋称反转.对πi13/2 νi13/2转动带旋称反转现象进行了定性的讨论.用推转壳模型对πh9/2 νi13/2带和πi13/2 νi13/2带能级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发现当采用形变和对力自洽计算后,从理论上可以定性地解释两个半退耦带出现的旋称反转现象.  相似文献   

20.
利用能量为161—175MeV的32S束流,通过反应118Sn(32S,1p4n)产生了145Tb的高自旋态.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γγt符合测量.首先建议了由24条能级和42条γ跃迁组成的145Tb核的能级纲图,并指定了各条能级的自旋值及部分低位能级的宇称.用一个πh11/2价质子与144Gd核芯激发态的耦合定性地解释了145Tb的一些低位激发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