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初三几何第三册教材第 1 74页例 4是关于求新月形面积的问题 .它的解题方法具有普遍意义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它去解决相关的问题 ,也可以用它的结论去解决有关求新月形面积的问题 .解法比较直观、简捷 .现举例说明 ,仅供参考 .原题 :(几何第三册P1 74例 4)已知 :如图 1 .⊙O的半径为R ,直径AB⊥CD ,以B为圆心 ,以BC为半径作CED .求CED与CAD围成的新月形ACED的面积S .解 :∵S =12 πR2 -S弓形CED,又∵S弓形CED=S扇形BCED-S△BCD,而S扇形BCED=90π(BC) 23 60 =π4( 2 R) 2 =πR22 , S△BCD=12 × 2R·R =R2 ,∴…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数学第三册 (选修Ⅱ )《函数的极限》一节有这样一道例题 :limx→ 1x2 - 1x - 1=2 .此例很好地说明了函数f(x) 在点x =x0 处的极限是a ,仅与函数f(x) 在点x0 附近的函数值的变化有关而与函数f(x) 在点x0 的值无关 .笔者认为 ,它不仅对此类不连续函数求  相似文献   

3.
从前我们学过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分母同乘 (或除 )以一个数 ,分式的值不变 .值得想一想的是 ,要是分子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 ,分式的值变不变呢 ?显然 ,分式的值要变 .高二代数课本P12例 7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即若a ,b ,m∈R 并且a <b ,则 a mb m >ab .即一个分子分母为正数的真分数 ,分子分母同加一个正数 ,其值变大 .由此例题 ,我作了一点思考 ,可得下面关于真分数的一系列的结论 .其证明方法可参见课本P12例 7的证明 .1 若a ,b ,m∈R ,m <a <b ,则 a -mb -m <ab .2 若a ,b ,m∈R ,…  相似文献   

4.
徐令芝  张寅 《数学通讯》2009,(11):12-13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下)》P109例5为:如图1,→OA、→OB不共线,→AP=t→AB(t∈R),用→OA、→OB表示→OP。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数学第三册(选修Ⅱ)《函数的极限》一节有这样一道例题:lin(x→1)x^2-1/x-1=2.此例很好地说明了函数f(x)在点x=x0处的极限是a,仅与函数f(x)在点x0附近的函数值的变化有关而与函数f(x)在点x0的值无关.笔者认为,它不仅对此类不连续函数求极限问题的求解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而且还是“研究性学习”的好素材.笔者对此作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6.
高中新教材(试验修订本)第二册(上)P12例3是一道典型例题: 如果正数a≠b,求证:a3 b3>a2b ab2. 此不等式左右为齐次式,条件简单,结构对称,形式优美,应用非常广泛!该不等式可引申为:对于正数a,b,m,n∈Z ,求证:am n b m n  相似文献   

7.
高中数学人教版第二册(下B)第45页例3。已知在一个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两点A、B,AC、BD分别是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且垂直于AB的线段,又知AB=4cm,AC=6cm,BD=8cm,求CD的长。  相似文献   

8.
一道课本例题的改造630023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校周振华231323安徽舒城县杭埠中学丁遵标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几何》第二册P231例4:已知:如图,当BD与a,b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式时,课本上给出的解答是,答:当*D一l时,凸...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初中《几何》第二册(2002年3月)第6.5圆周角一节例4(P65)提到这样一道例题:  相似文献   

10.
丁益民  彭光宇 《数学通讯》2009,(9):15-15,17
苏教版必修5P24复习题第7题: 已知∠A=a为定角,P,Q分别在∠A的两边上,PQ为定长l,当P,Q处于什么位置时,△APQ的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11.
一道课本例题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二册(下)第十章第七单元的“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此节内容的最后配备了一道并联线路正常工作的概率问题.原题如下:“例2,在一段线路中并联着3个自动控制的开关,只要其中有1个开关能够闭合,线路就能正常工作.假定在某段时间内每个开关能够闭合的概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一道课本例题的商榷孟祥礼(山东曲阜一中273100)为方便起见,先将高中《平面解析几何》课本第116页的例3及解答抄录如下:例3化直线的点斜式方程y-y0=tgα(x-x0)为参数方程.解将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变形为y-y0sinα=x-x0cosα...  相似文献   

13.
高中代数下册 (必修 )第 7页例 2 ,已知 :a、b∈R+并且a≠b ,求证 :a5 +b5 >a3 b2 +a2 b3 .作差 ,分解因式得 (a +b) (a -b) 2 (a2 +ab +b2 ) ,因为a、b∈R+ ,所以a2 +ab +b2 >0 ,……对此 ,有同学提出 :因为a2 +ab +b2 =(a + b2 ) 2 + 34b2 其实只需a≠b ,就可推出a2 +ab+b2 >0 ,因此 ,条件a、b∈R+ 对原不等式并非必要 ,可弱化为a +b >0 .与此类似的问题是否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呢 ?这时我们若以批判的态度审视课本中同一页的练习 :已知 :a、b∈R+且a≠b ,求证 :a4 +b4 >a3 b +ab3 ,…  相似文献   

14.
陈永林 《数学通讯》2000,(18):28-28
高中《代数》(必修 )下册P 2 7例 4 ,题目是 :已知|a|<1,|b|<1.求证 a b1 ab <1.教材中是用分析法证明的 ,也被许多资料引用为分析法的典型范例 .但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证法 .证法 1 由 |a|<1,|b|<1得 1±a >0 ,1±b>0 ,则 a b1 ab =( 1 a) ( 1 b) - ( 1-a) ( 1-b)( 1 a) ( 1 b) ( 1-a) ( 1-b)=|( 1 a) ( 1 b) - ( 1-a) ( 1-b) |( 1 a) ( 1 b) ( 1-a) ( 1-b)<( 1 a) ( 1 b) ( 1-a) ( 1-b)( 1 a) ( 1 b) ( 1-a) ( 1-b)=1,即 a b1 ab <1.评注 :这里利用了绝对值不等…  相似文献   

15.
文[1]通过课本的一道例题,总结出了一些的性质,经研究,笔者发现该性质可以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刘翀 《数学通讯》2004,(9M):6-7
课本例题是为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引起认知结构的同化而设计的.在平时教学中,若对课本例题进行适当的发散研究,可以让学生达到深化认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应当增强教学的变化,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广阔联想空间,使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路.本文以一道课本例题为例,加以说明.人教版选修2-1第二章椭圆2.2.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例7: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中有这样一道例题:  相似文献   

19.
1问题的出现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必修一P116有这样一个问题问题1已知函数f(x)=3x-x2.问:方程f(x)=0在区间[-1,0]内有没有实数解?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课本中的例题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都有一定的立意,或具典型方法,或寓一般结论,或者蕴含深刻的背景材料.在学习或复习中,通过对例题潜在教学功能的探究,势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本文以一道课本例题为例,谈一下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