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高分子生物材料分子工程研究进展(上)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分子工程研究是生物材料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本文论述了近40多年来高分子材料分子工程的研究主要进展,其中包括材料的抗凝血性、的组织相容性、材料表面的生物功能化和生物智能化、体内稳定高分子、体内可吸收高分子以及药物的控制释放。 相似文献
3.
4.
抗凝血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聚氨酯由于其优良的抗凝血性能和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而成为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广的一种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本文就嵌段型聚氨酯、拦枝型聚氨酯、离子型聚氨酯及其它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聚氨酯抗凝血材料的研究进展作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6.
8.
抗凝血生物材料的合成研究:V.聚醚氨酯表面肝素化的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聚醚氨酯表面肝素化的新途径:用聚醚氨酯预聚体,对-氯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的方法,在聚氨酯链上导入活性氯甲基,氯甲基经三乙胺季铵化后,以离子键将肝素固定在共聚物表面。抗凝血初步试验表明,该途径相当有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概述了医用高分子表面的表征方法。接着着力讨论材料和血液的相互作用,其中主要阐述目前血液相容性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和各种抗凝假设。最后具体介绍了几种常见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表面特性。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表面改性剂的分子设计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简述高分子表面改性剂对聚合物进行表面改性的微观模型,讨论了高分子表面改性剂的分子结构、分子量以及加工工艺条件对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高分子表面改剂的分子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1.
含羟基的2-烷氧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戊烷及其磷酰胆碱系列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凝血生物材料(Nonthrombogenic Biomaterials)是生物医学材料R/D的核心内容之一[1~3]. 不凝血生物材料在分子设计与合成上必须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不凝血分子结构的设计与合成; 二是不凝血分子结构在生物材料表面构建的分子设计与合成. 根据"维持正常构象"学说, 聚乙二醇链结构及两性离子, 如磺-铵, 磷-铵及羧-铵等结构应具有较好的不凝血性[2~4]. 磷-铵两性离子结构的代表之一是磷酰胆碱结构. Ishihara等[5]从模拟细胞膜表面分子结构的角度出发, 最早设计并合成了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MPC). MPC和其它单体的共聚物与一般生物材料相比, 其抗血小板的粘附性有很大的提高, 但其力学性能欠佳[6~9]. 因此, 应将其构建在力学性能优异的生物材料(如聚醚氨酯)的表面上. 为此, 设计与合成含有羟基等适当官能团的磷酰胆碱便是关键. 有关这类磷酰胆碱尚未见文献报道. 本文报道这类新的含羟基磷酰胆碱系列及其前体的合成与表征. 合成路线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介绍黎明职业大学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高分子材料分析与测试》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的做法。课程以实现学生向"准员工"的转变为教学目标。通过对行业企业进行调研,确定该课程的对接岗位为质量检验岗位,工作内容为化验、质检和品管,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进行课程设计。采用项目化方式,三个工作内容分别对应以典型方法、典型产品和典型常识为项目进行模块设计。以模块任务为中心,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有机结合起来,综合应用提倡学生互教的交互培训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题探究法、锻炼学生专业素质的四阶段技能训练法等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分子生物材料分子工程研究进展(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分子生物材料分子工程研究进展(下)林思聪(南京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生物材料分子工程及控制释放分子工程室,南京,210093)4体内稳定的高分子生物材料目前用于制造半永久性内植物的体内稳定高分子生物材料主要有有机硅橡胶、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 相似文献
14.
15.
16.
Yiyuan Han Zhixing Lin Dr. Jiajing Zhou Dr. Gyeongwon Yun Rui Guo Dr. Joseph J. Richardson Prof. Frank Caruso 《Angewandte Chemie (Weinheim an der Bergstrasse, Germany)》2020,132(36):15748-15755
Functional materials composed of proteins have attracted much interest owing to the inherent and diverse functionality of proteins. However, establishing general techniques for assembling proteins into nanomaterials is challenging owing to the complex physicochemical nature and potential denaturation of proteins. Here, a simple, versatile strategy is introduced to fabricate functional protein assemblies through the interfacial assembly of proteins and polyphenols (e.g., tannic acid) on various substrates (organic, inorganic, and biological). The dominant interactions (hydrogen-bonding, hydrophobic, and ionic) between the proteins and tannic acid were elucidated; most proteins undergo multiple noncovalent stabilizing interactions with polyphenols, which can be used to engineer responsiveness into the assemblies. The proteins retain thei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within the assemblies, thereby enabling their use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e.g., catalysis, fluorescence imaging, and cell targeting). 相似文献
17.
组织工程相关生物材料表面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物材料用作人工细胞外基质(ECM ) 在组织工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在分析细胞2生物材料表面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从生物材料中的水、材料表面的形态、材料表面的特异性识别及生物材料诱发愈合等方面探讨了生物材料的复杂性。生物材料对细胞的影响是一个双向、动态过程, 起着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平衡的作用。基于生物材料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本文提出了生物材料表面生物仿生化以提高细胞亲和力,糖链团簇、糖脂质及材料表面蛋白质修饰以提高细胞特异性识别, 材料表面的自组装修饰以改善表面形态等观点。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材料空化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聚合物基材料中的各种空化现象,对橡胶增韧聚合物体系中的空化现象进行了详细讨论.同时讨论了聚合物基材料的形态、结构等因素对空化效应的影响,介绍了各种空化现象的原因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Ramn Rial Michael Gonzlez-Durruthy Zhen Liu Juan M. Ruso 《Molecules (Basel, Switzerland)》2021,26(11)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based on hydroxyapatite has undergone a great evolution in recent decades due to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nd development of 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The focus of this review is the various attempts to improve new hydroxyapatite-based materials. First, we comment on the most used processing routes, highlighting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e will now focus on other routes, less common due to their specificity and/or recent development. We also include a block dedicated to the impact of 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new systems, including: QSAR, DFT, Finite Elements of Machine Learning. In the following part we focus on the most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of these materials, ranging from medicine to new disciplines such as catalysis, environment, filtration, or energy. The review concludes with an outlook for possible new research direction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