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舟山地区嗜盐菌的分离和产胞外多糖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江舟山地区近海和盐田的样品进行分离检测.从11份泥样和16份水样中共分离纯化120株嗜盐菌,其中多数为中度嗜盐菌或耐盐菌,颜色以白色为主,其次是红色和黄色,细胞形态多为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阴性菌株占81.6%.研究表明,嗜盐菌在该地区具有广泛的分布和一定的多样性.以分离菌株为材料筛选产胞外多糖的菌株,发现19株能产生胞外多糖,其中菌株HS239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实验以从海洋环境中分离获得的一株琼胶酶产生菌Halomonas sp.DT-3为出发菌株,研究其发酵产酶的最佳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以琼胶、蛋白胨、酵母膏、NaCl、K2HPO4、MgSO4、CaCl2为考察因素,发酵液中琼胶酶活力为指标,通过SPSS软件设计L27(37)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正交实验得出菌株发酵产酶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琼胶0.5%、NaCl3.5%、蛋白胨0.3%、酵母膏0.2%、K2HPO4 0.1mmol·L-1、MgSO4 0.3mmol·L-1、CaCl2 1mmol·L-1,菌株发酵琼胶酶活力稳定在191U·mL-1左右.  相似文献   

3.
采用鉴定培养基初步筛选产淀粉酶的菌株,利用YOO改良法测定其酶活力,复筛产酶能力强的菌株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热、超声波及紫外线等多种物理诱变选育高产淀粉酶菌株;采用单因子及正交试验优化菌株产酶培养条件.通过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16S rDNA进行测序,建立系统发育树,进行系统学分析.结果从浙江舟山沿海海泥、海藻中分离到产淀粉酶的放线菌菌株43株,其中产淀粉酶能力较高的3株.放线菌A24产淀粉酶能力经选育后有较大提高:从初始酶活力111.5 U.mL-1经紫外诱变增至282.7 U.mL-1,再经培养优化后提高到353.67 U.mL-1.经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表明A24菌株为Streptomycessp.A24,GenBank登录号GU184337.  相似文献   

4.
甲壳素脱乙酰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固体平板培养和液体发酵筛选产生甲壳素脱乙酰酶的真菌,并且研究了产酶条件.结果显示在42株真菌中有26株有甲壳素脱乙酰酶活性,最终确定了构巢曲霉和蓝色犁头霉两株产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它们产生的酶活性分别是343U.mL-1和289U.mL-1.不同的菌株的产酶培养基中的碳源均为含乙酰基的碳源,最适氮源分别为酵母粉和蛋白胨,产酶能力都受Mn2 和Co2 促进,受Cu2 、Fe2 、Fe3 的抑制;构巢曲霉的最适温度、最适pH分别为29℃,7.0~7.5,蓝色犁头霉的最适温度、最适pH分别为31℃,6.5~7.0,最适发酵时间均为96h.  相似文献   

5.
阿牙克库木湖嗜盐菌的分离及功能酶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新疆阿尔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阿牙克库木湖采集的泥样和水样中,分离培养了90株嗜盐菌,其中多数为中度和极端嗜盐菌,颜色以红色和白色为主,细胞形态多为杆状、球状,97%呈革兰氏阴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湖有着丰富的嗜盐微生物资源.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几种重要工业用酶的筛选,发现其中淀粉酶产生菌有4株,菌株AJ225和AJ243淀粉酶活性较高;蛋白酶产生菌有7株;脂肪酶生产菌有13株,菌株AJ238和AJ265具有较高的酶产量;在分离菌株中未检测到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气单胞菌几丁质酶的性质与发酵条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浙江省土样中分离出一株产几丁质酶的好氧菌,经鉴定该菌属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命名为CJ-5菌株.经研究发现,CJ-5菌产生的几丁质酶是一种诱导、分泌型酶,其产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pH7.0,温度为30℃,几丁质底物质量浓度为2%~2.5%,培养基装量为三角烧瓶总体积的20%.在3 L发酵罐中进行了扩大培养,发酵液的最高几丁质酶活力为0.41 U·mL-1.该酶的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36℃,最适pH为7.0.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还发现CJ-5菌株是一株产双酶的菌株,既产几丁质酶,又产壳聚糖酶.  相似文献   

7.
以1株经自然分离的嗜酸乳杆菌经化学诱变筛选得到的产亚油酸异构酶高产突变株(Lac.Nb1)为出发菌株,以亚油酸底物为诱导剂,考察了培养条件对其产亚油酸异构酶的影响,得到最佳发酵培养条件:菌龄15 h,接种量2%,温度37℃,初始pH 5.5,装液量80 mL(250 mL三角瓶),摇床转速100 r·min-1,经发酵培养条件优化后其产量比优化前提高了38.8%.  相似文献   

8.
分离得到产碱性果胶酶嗜碱芽孢杆菌NTT33,其聚半乳糖醛酸酶的产生强烈地受葡萄糖的代谢阻遏,对利福平敏感.通过抗利福平自然突变法,从出发菌株NTT33中筛选抗利福平突变株.采用透明圈法初步筛选出在含葡萄糖和不含葡萄糖果胶培养基上同时产生透明圈的菌株,进一步测定其产酶进程曲线,最后筛选出两株(NTT33-cs52,NTT33-cs301)产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高的菌株,其酶活力比出发菌株提高50%~280%,并且在葡萄糖存在时,酶活力更高.可以认为这两株菌消除了葡萄糖的代谢阻遏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浓度的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以及放线菌酮单独及组合处理龙须菜, 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和ITS序列对分离到的细菌和真菌进行分子鉴定, 比较获得无菌龙须菜的最佳抗生素处理方法. 结果表明: 100μg?mL-1氯霉素、100μg?mL-1氨苄青霉素及50μg?mL-1放线菌酮组合使用抑菌效果最好. 并从龙须菜的培养液中分离鉴定出4株细菌, 分别为鲁杰氏菌属(Ruegeria)、单胞菌属(Alteromonas)、Maribacter属和Fluviimonas属, 1株真菌为Urocystales或Fereydounia属, 其中鲁杰氏菌为龙须菜附生细菌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10.
采用松花粉诱导法从海藻、腐木等海洋漂浮物上分离得到6株破囊壶菌, 其中菌株PC003、PC021、PC022为Schizochytrium属, 菌株PC004、PC014、PC060为Thraustochytrium属. 经分析, 分属2个属的菌株的脂肪酸差异较大, Schizochytrium属的3个菌株含有占总脂肪酸22%以上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8.3%以上的二十碳五烯酸(EPA), 9.4%以上的二十碳四烯酸(ARA)和19%以上的C16:0(软脂酸); Thraustochytrium属的3个菌株含有占总脂肪酸33%以上DHA, 7.8%以上的EPA, 和24.7%的C16:0. 其中, Thraustochytrium属菌株PC004的脂肪酸中DHA含量高达56.32%, 可培养成为DHA高产菌株. 结合6株菌之间的亲缘关系推测, 亲缘关系相近, 所产脂肪酸种类及含量相似, 因而从Thraustochytrium属中更容易筛选到DHA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11.
桑叶提取物中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HPLC法测定桑叶提取物中水解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先用甲醇-盐酸混合液(甲醇终浓度50%,盐酸终浓度2.0mol·L^-1)水解桑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成分成槲皮素和山萘酚,以HPLC法测定槲皮素和山萘酚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钻石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63:37,体积分数),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70nm.结果表明槲皮素在0.84~26.8μg·mL^-1之间,山萘酚在0.44~14.2μg·mL^-1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和99.5%.该测定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桑叶提取物中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以长白舌唇兰和凹舌兰的茎尖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最适合于原球茎和类原球茎诱导及类原球茎萌发为完整植株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长白舌唇兰原球茎和类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N6+TDZ0.05 mg.L-1+NAA0.01 mg.L-1+KT0.50 mg.L-1,诱导率为92.5%;最适合凹舌兰原球茎和类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N6+TDZ0.05 mg.L-1+KT0.50 mg.L-1,诱导率为98%;长白舌唇兰类原球茎萌发为完整植株的最佳培养基为N6+IAA0.01 mg.L-1,萌发率为96%;凹舌兰类原球茎萌发为完整植株的最佳培养基为N6+IAA0.01 mg.L-1+GA30.01 mg.L-1,萌发率为94.5%.以类原球茎的切片为材料进行类原球茎快繁的结果表明,在30~40 d的一个培养周期内,增殖倍数达100以上,成功建立了两种兰的高效快繁体系.同时对不同阶段培养材料的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的观察证明了两种兰的类原球茎发生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3.
应用均匀设计法对深山草莓花瓣诱导愈伤组织和愈伤组织再分化芽苗的主要因子和水平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深山草莓花瓣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LS+TDZ 2.06 mg.L-1+2,4-D 0.60 mg.L-1,诱导率为98%;愈伤组织再分化芽苗的适宜培养基为1/2 LS+TDZ 2.30 mg.L-1+NAA 0.10 mg.L-1+KT1.30 mg.L-1,分化率为96.3%.炼苗移栽后观察植株的形态、花、果及生长等特征,以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株系.  相似文献   

14.
应用微波消解处理酒样,不经富集直接用ICP—MS测定Cr、As、Cd、Hg、Pb含量,方法快速,干扰少.测定的33种不同酒样中Cr、As、Cd、Hg、Pb的含量均值分别为45.84、19.53、2.22、1.92μg·kg^-1和115.06μg·kg^-1,其中白酒中含量最高,葡萄酒和啤酒居次,黄酒含量最低.Cr、As、Cd、Hg、Pb的检出限分别为0.063、0.082、0.007、0.001μg·L^-1和0.080μg·L^-1,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基本在90%~110%,RSD(n=10)在0.25%~6.76%.  相似文献   

15.
摘要:铅及其化合物是水体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源,会对鱼类产生巨大的危害.为了研究铅及其化合物对草鱼血清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文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b2+溶液处理草鱼,探究草鱼血清中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变化以及与草鱼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b2+对草鱼血清中H2O2具有刺激作用,其含量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Pb2浓度为0.25 mmol·L-1时达到最高值.与H2O2含量变化相反,草鱼血清中CAT和MPO的活性随Pb2+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在0.01mmol·L-1Pb2+作用时,CAT在48h时活力最强,以后逐渐衰减;而MPO的活力普遍增强,在72h最强,并在96h后维持较强的活力.在高浓度(0.25 mmol· L-1)Pb2+作用时,CAT和MPO活性是受抑制的,其中CAT在48 h最低,然后酶活逐渐恢复,96h时达到正常水平;MPO活力一直没有恢复,在72 h时活力最低.  相似文献   

16.
采用离子色谱-蒸发光散射法,研究阿仑膦酸钠及有关物质的色谱分离与分析方法.以IonPac AG18(2mm×50mm)和AS18(2mm×250mm)阴离子交换柱为分离柱,KOH梯度淋洗,通过抑制器将KOH转化为水,然后分别采用抑制电导和蒸发光散射器检测器检测.经优化,以信噪比(S/N)为3计算检出限,电导检测F-、Cl-、SO24-、阿仑膦酸钠、蒸发光散射检测阿仑膦酸钠的检出限分别为1.372 12×10-4、6.293 7×10-4、9.041 1×10-4、1.252 5×10-2和5.007 4μg.mL-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2、0.999 1、0.999 7、0.999 9和0.998 1,加标回收率为93.0%~109.7%.用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阿仑膦酸钠及有关物质质量浓度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以镉污染土种植水稻秸秆为原料, 通过500℃不同时间(10~720min)处理制备秸秆热解产物(生物炭和秸秆灰), 测定产物中镉的含量及其溶出性. 结果表明, 水稻秸秆经热解处理后挥发镉总量的29.6%~48.4%; 样品产率随热解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单位质量生物炭和秸秆灰中镉含量为2.35~7.05mg·kg-1和15.0~16.4mg·kg-1, 分别是水稻秸秆中镉含量(0.948mg·kg-1)的2.5~7.4倍和15.8~17.3倍; 通过不同提取剂得到镉溶出率由低到高依次为0%~43.2%(采用0.01mol·L-1 CaCl2提取)、0%~44.3%(采用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提取)、28.8%~58.8%(采用1mol·L-1 pH5.0乙酸-乙酸钠单次提取)、35.1%~98.4%(采用1mol·L-1 pH5.0乙酸-乙酸钠连续4次提取); 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 样品中镉溶出率逐渐降低; 由于热解过程中镉的挥发和形态转变, 水稻秸秆转变为生物炭和秸秆灰后镉的可溶出总量(采用1mol·L-1 pH5.0乙酸-乙酸钠连续4次提取)由0.933mg·kg-1降至0.223~0.384mg·kg-1, 表明受镉污染的水稻秸秆热解转化为生物炭和秸秆灰可以有效缓解镉潜在的溶出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