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在长三角地区医疗器械产业问卷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校企合作、企业环境与知识转移绩效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校企合作与企业吸收能力以及企业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环境与知识溢出以及企业潜在和实际吸收能力具有正相关关系.最后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校企合作和知识转移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集群创新合作网络的知识创新和知识扩散过程是集群企业实现创新的关键。为了揭示集群创新合作网络中知识增长绩效的演化规律,探讨不同网络中知识增长绩效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论文构建了知识创新与扩散的过程模型,以东北三省新能源汽车集群创新合作网络为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和仿真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集群创新合作网络的整体知识水平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演化规律;知识增长的演化过程存在突变点,突变时期不同网络中企业知识水平分化的情况决定不同网络知识增长绩效的差异性;知识扩散约束条件是知识创新与扩散过程的关键;实际网络并非知识创新与扩散的最优网络,无标度网络具有知识增长的绩效优势;hub结构和适度的节点度值分布差异性有利于提升知识增长绩效。  相似文献   

3.
基于动态网络模型的研发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勇  刘益  谢恩 《运筹与管理》2007,16(6):142-147
隐性知识在研发团队成员中迅速和有效的共享,对于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获取竞争优势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研发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的动态网络模型,探讨了团队成员构成的群体网络的结构特征,对研发团队整体知识水平和知识转移速度产生的影响。并利用系统仿真,对模型的主要参数进行分析。模型为企业有效促进研发团队的隐性知识转移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企业创新网络中的跨组织知识共享,成为组织间知识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方式。通过构建有限理性、知识位势条件下主客体组织的跨组织知识共享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分析了创新网络中主客体组织跨组织知识共享的策略选择。结果表明企业跨组织知识共享中的合作意愿、合作利益分配、合作双方的知识存量及知识结构差异、知识保护力度、社会联系等均是影响双方合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其中,最优的利益分配范围、主客体组织的知识存量及知识结构、知识保护力度等对企业创新网络中跨组织知识共享合作的成功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企业隐性知识的高效管理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然而合作联盟间的隐性知识专有性与共享性却很容易产生冲突.为正确认识和协调隐性知识专有性与共享性的冲突,做到既充分实现知识共享又切实保护合作企业利益,构建了冲突分析图模型.通过考虑状态转移步数的冲突分析,寻求冲突分析图模型中的稳定解,从理论上论证了隐性知识专有性与共享性所引发冲突产生的必然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冲突属于非完全对抗性冲突,只要在共享系统中引入中立的协调人,并赋予该协调人一定的权利,就会出现稳定解,从而实现企业间隐性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小世界网络模型模拟现实组织结构,构建了组织内部基于个体策略选择的知识传播模型,探讨了个体策略选择和网络结构对组织内部知识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组织中无条件传播知识的个体的数量与平均知识水平成正比,对知识传播起促进作用;在网络结构方面,小世界网络对知识传播更加有利;组织规模较小时,更换策略的时间间隔对知识传播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为组织有效地促进知识传播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7.
裘江南  张野  许凯 《运筹与管理》2018,27(5):119-129
在Web 2.0环境下,在线知识社区(Online Knowledge Community, OKC)已成为人们进行学习、利用、分享、传播知识的重要平台。然而,现有关于OKC的研究较多关注其中社会系统对个体知识建构、群体知识建构的影响,缺少从OKC演化的视角,以用户为基础对OKC中社会系统与知识系统间双向交互影响规律的研究。为此,本文将个体异质性作为影响因素引入到OKC的研究中,在一个开放的在线知识社区中模拟个体的观点、认知结构以及个体间形成的社会关系与知识系统的共同演化。将个体间以信任为基础形成的关系网络视为OKC中的社会系统,将群体依据自身认知结构表达出的全部观点视为社区中的知识系统,进而采取了社会科学计算实验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OKC中社会系统与知识系统协同演化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了个体的内在和外在异质性作为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OKC中个体的学习能力、容忍度、活跃度等个体因素,对其中知识观点的传播与社区中社会网络的演化影响显著。本研究希望能够为OKC中知识的自组织、序化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知识转移是创投与创业企业降低合作风险、提升合作效率的重要途经,如何激励创业企业提高知识转移积极性一直是创业合作的重要议题。考虑到创业合作双方对知识转移内容及行为观测、评估的不一致及由此诱发的激励偏差和公平失衡问题,研究构建了完全理性情形和激励偏差与公平偏好双重作用情形下的创业企业知识转移激励模型,并深入探讨了激励偏差和公平偏好对创投最优激励强度和创业企业知识转移最优努力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完全理性情形下,激励偏差与创投最优激励强度呈倒U型关系,与创业企业知识转移最优努力水平正相关;在公平偏好和激励偏差共同作用情形下,创投最优激励强度选择呈现出显著复杂性,需综合考虑公平偏好、激励偏差、知识可转移量和风险成本等因素以实现最优激励,同时公平偏好加剧了激励偏差对创业企业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程度,与知识转移努力水平U型相关。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咨询网络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席酉民 《运筹与管理》2009,18(4):138-143
针对当前社会网络理论中静态结构主义的研究局限,本文基于过程的观点,将知识转移分为转移对象的搜索与对转移条件的判断两个过程,并从社会资本的三个分析维度建立了个体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行为模型,并基于此行为模型设计仿真实验,考察了涌现出来的咨询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群体绩效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群体绩效与关系衰减系数以及成员的认知阈值正相关,咨询网络的集聚系数与衰减函数负相关,与成员的认知阈值正相关.研究结论将为交互式记忆系统及组织中know-who知识对群体绩效的影响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知识转移的合作创新伙伴信任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合作创新中,知识转移是合作创新的必要过程,也是合作创新取得成功的关键。同时,信任可以促进合作创新伙伴之间的知识分享和知识转移,并由此促进合作创新的效果。因此,本文从知识转移的视角进行了合作创新伙伴信任评价研究。首先,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的方法,建立了基于知识转移的合作创新伙伴信任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构建了合作创新伙伴信任评价的RS-SVM模型;最后选择某研究所及其30个合作创新伙伴作为样本,对评价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显示,RS-SVM模型的准确率和效率均比较高。本研究不仅可以拓展目前信任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也从实践上帮助合作创新主体进行有效的信任管理,以进一步促进伙伴之间的知识转移,达成合作创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主体仿真方法,构建了成员知识基础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动态仿真模型,分析了成员知识深度、知识宽度和知识交叠度对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解答了组织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以及不同的人如何影响组织创新这两个重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宽度对创新绩效有积极效应,而知识深度的效应依赖于知识宽度与知识交叠度的交互影响。其中,知识宽度较低时,知识深度存在消极影响。知识宽度较高时,知识深度对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影响。知识宽度中等时,成员所拥有的优势知识是否重复至关重要。当优势知识均匀分布时,知识深度呈现积极效应;当优势知识高度重复时,不同领域的知识难以被融会贯通,知识深度的积极效应转变成消极效应。总体来说,兼具知识宽度和知识深度的T型人才最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此外,在专业型人才队伍中适当引入通用型人才,能够在多数情况下保证组织的最优表现。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分析,将客户知识管理的定义划分为三类。从客户知识管理的概念和客户知识活动的特性入手,以文献研究和已有相关问卷、量表为基础,结合半结构化问卷和人员访谈所获得的资料,编制客户知识管理量表。研究结果表明,客户知识管理具有多维度结构,其量表的开发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客户知识管理包括五个维度,即客户知识获取、客户知识整合、客户知识共享、客户知识使用和客户知识创新。本文对概念的界定以及量表的开发可以为企业进行客户知识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智能家居创意空间系统知识协同行为实质,在研究其知识协同网络构成的基础上,考虑不同主体间协同行为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构建知识协同行为的一般博弈模型,并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分别建立对称与非对称合作博弈模型,对系统中知识协同行为的演化过程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该系统运营知识资源的能力、激励强度以及协同主体知识协同运作获得的附加利益、合作次数是影响知识协同行为的关键因素;知识协同带来的纯收益与付出的初始成本是影响知识协同行为演化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引入“知识浓度”和“知识应用速度”两个概念,利用知识稀释效应的系统动力方程解释知识溢出机理。从突变视角分析了知识溢出的突变特性,借鉴尖点突变理论对系统动力方程进行换元变换,建立了知识溢出状态的尖点突变模型,讨论了知识稀释系统控制因子的变化与知识溢出状态间的判定规则,说明了知识应用过程中知识溢出特性如突跳、滞后效应等特性及知识溢出态和接受态之间转化的尖点突变机理。最后,利用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以省级行政区为对象的知识溢出状态、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知识战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研究错误逻辑的知识表达模型,以错误逻辑理论结合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所构建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进行基于对象识别的知识表达.指标体系内的各元素分别被定义为错误逻辑模型中的事物、特征、函数和规则.建模时,首先进行事物分解,第二步进行特定事物下对应的特性及规则分解,最后根据判别规则G对错误函数f形式的影响,对各项指标所适用的错误函数类型进行分类.对象的生成可以为用矩阵这样的数据结构对逻辑知识进行系统化组织做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6.
The decision about curriculum modification usually takes place at the knowledge level, mainly with consideration of individual academic staff competences and qualifications. However,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cost estimation of curriculum modification are focused on material resources only.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cost estimation method and decision model for curriculum modification in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The proposed method works at the knowledge level and employs competence sets as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models in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uthors used the theory of hierarchical, multilevel systems in order to define the model of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curriculum modification and its dimension. Basing on this and also using a fuzzy competence model the cost estimation algorithm in the form of a group competences expans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focuses on the cost of staff competence expansion caused by the knowledge development process.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