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高速转镜分幅相机和电探针技术研究了猛炸药RHT-901和钝感炸药IHE-2的爆轰波直角绕射图像和不同位置上的爆轰波传播时间。从研究得出,两种炸药都在拐角顶点附近绕射,爆轰波传播时间增长,爆速变小。但是两种炸药绕射爆轰波的状态不一样,钝感炸药IHE-2中爆轰波绕过直角时,在拐角顶点附近约10 mm范围内炸药未完全反应,猛炸药RHT-901中爆轰波绕过直角时未出现类似现象。两者相比,钝感炸药中绕射爆轰波速度变化大,波阵面曲率半径小,而猛炸药的绕射爆轰波速度变化小,波阵面曲率半径大。这说明炸药的爆轰波绕射与炸药的冲击感度、反应区宽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CL-18的合成     
CL-18是根据TATB和BTF两种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所设计并已合成的,其分子兼具TATB和BTF的分子特征,一方面,氨基的推电子效应使C-NO2键能增强,又由于氨基与硝基的氧原子间形成强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更增强了分子的稳定性,因而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较低的感度。另一方面,分子中引入氧化呋咱基团,可明显提高化合物的密度和爆轰性能。在钝感冲击片雷管和钝感传爆药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林黎明 《物理学报》2020,(3):188-198
钝体是目前各种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钝体绕流的尾迹涡动力学也是经典的流体力学研究对象之一.本文通过直接数值模拟,针对低雷诺数下各种钝体结构的不可压缩绕流,当形成三维尾迹时,研究具有特定符号的涡量分布特征.通过分析两类钝体结构,基本的直柱体和受到几何扰动的柱体,总结并得到了更为广泛适用的涡量符号律.通过对比并分析这两类钝体结构,结合理论证明的结果,进一步厘清了对产生涡量符号律的这两类钝体结构之间的内在物理关联,即引起自然失稳的小扰动在惯性力作用下产生的表面涡量只能向下游演化发展,而几何扰动则根据扰动位置,产生的表面涡量可以向扰动上游或下游演化发展.从而可以推测所有钝体结构尾迹中的各种型式的涡脱落模态,从涡量符号律的演化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一致的,都是起源于壁面产生特定符号组合规律的∏型涡.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风力机钝尾缘翼型优化设计的精确性,提出设计变量计及尾缘厚度及其在中弧线上侧分配比的非对称钝尾缘翼型优化设计方法。采用风力机翼型型线集成理论和B样条曲线,建立钝尾缘翼型型线控制方程组。以翼型的形状函数系数、B样条控制参数以及钝尾缘厚度和其分配比为设计变量,利用粒子群算法耦合XFOIL软件进行钝尾缘翼型优化设计。针对S812翼型优化得到尾缘厚度2.61%c、厚度分配比0:1的钝尾缘改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翼型及其改型的气动性能和流场特性。结果表明:优化得到钝尾缘翼型的升力系数和最大升阻比均显著增大;钝尾缘翼型吸力面的气流在流场中发生下洗,改善了翼型表面压力分布,并引起翼型失速延迟,使得翼型的气动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根据分形几何的周长-面积公式及线性回归原理,对TATB等六种炸药样品的落锤试验的分幅图像进行了图像处理和分形维数计算。从中发现,越钝感的炸药样品,分形维数越大。因此,可以认为,用炸药样品的分形维数来鉴别撞击感度是基本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粒子图像速度场测量(PIV)技术对不同燃空速度比下的钝体回流扩散燃烧流场进行了测量,考察不同火焰的湍流结构特性.结果表明,流场中轴向脉动速度沿钝体中心轴线成对称分布,轴向脉动速度最大值出现在钝体中心轴线处,流场切向雷诺应力以饨体轴线呈中心对称,在中心轴线处切向雷诺应力值为0,随燃空速度比的增大,轴向脉动速度和切向雷诺应力不断增大,随着与钝体表面的距离增加,流场截面上最大轴向脉动速度不断减小,最大切向雷诺应力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7.
细光束在钝锥体外流场中的追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建  李树民  金钢  王世庆 《应用光学》2008,29(6):863-866
飞行的钝锥体外流场在密度分布上具有强烈非均匀性,这将导致其传输的细光束在远场靶面上产生偏移,从而影响其光学探测系统的作用精度。探讨并给出了任意折射率分布介质中的光线追迹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钝锥体外流场中的细光束路径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所选位置上,锥体外流场对光线的出射角有明显的影响,但不是特别剧烈;当钝锥体表面加冷却源后,流场密度梯度变化加大,光束出射角的脱靶量明显加大。校正外流场为分析钝锥体上光学系统引入的目标脱靶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郭恒  张晓宁  聂秋月  李和平  曾实  李志辉 《物理学报》2018,67(5):55201-055201
以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和航天器再入大气环境飞行过程中其表面产生的高密度非平衡态等离子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本研究组所建立的多相交流电弧放电等离子体实验平台(MPX-2015),开展了非平衡态氩等离子体射流特性的二维数值模拟研究.在亚音速条件下二维、非平衡数值模拟所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良好.超音速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真空腔压强的降低,等离子体射流流速明显增大,覆盖钝体头部的等离子体鞘套的厚度先减小,而后又增加,鞘套的空间均匀性以及等离子体向钝体表面的总传热量均显著降低,而钝体头部的局部电子数密度则增大.数值模拟结果为在MPX-2015上开展超音速条件下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液固两相流中流体旋涡对固体粒子运动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离散涡方法求得的非定常、不稳定流场和颗粒的Lagrangian运动方程,数值计算了四种St数下的泥沙粒子在圆柱绕流场中的运动。计算结果证明了颗粒运动与流体旋涡存在着明确的相关结构:在钝体(圆柱)表面附着泥沙,当流体流过钝体时产生具有剧烈分离的不稳定流动,带动钝体表面泥沙起浮。对于小St数(0.15~0.59)与中等St数(1.33~2.36)的泥沙颗粒被流体旋涡所带起,井被卷入流体旋涡结构内,被卷入流体旋涡结构内的泥沙颗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分布于旋涡区,即在旋涡区聚集。  相似文献   

10.
JB9014钝感炸药冲击绝热线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压力对比法,采用锰铜计测量待测炸药样品和LY12铝标准样品在LY12铝飞片同时撞击下的界面压力,运用冲击波关系式和正交回归直线拟合分析,确定了JB9014钝感炸药冲击绝热线关系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准一维紧束缚近似下,研究了孤子中的再激发。得到 , ,, , , 。其中 , 和 分别代表中性孤子、带电孤子和带电极化子, 表示链中出现的扭结。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3种典型超弦模型AdS_5(?)S~1,AdS_5(?)S~5和AdS_2(?)S~2的一种简单的KRR参数化新方法,并结合这些超弦模型所具有的κ对称性给出了它们的卡当1-form,Maurer-Cartan方程,作用量和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核黄素与I-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变化,得出I-可以使核黄素的荧光发生有规律的猝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动态猝灭机制。根据Stern-Volmer方程,求出了动态猝灭常数Ksv=44.72L.mol-1,荧光猝灭速率常数Kq=6.4×1010L.mol-1.s-1。I-对核黄素荧光的这种动态猝灭引起了吸收光谱的变化,吸收峰从373nm蓝移到了369nm,而443nm处吸收峰却红移到了447nm;并且核黄素的吸收强度随I-浓度的增大不断增强,是由于I-重原子效应的影响,使核黄素分子的自旋角动量与轨函角动量强烈的相互作用,S0→S1的吸收跃迁概率增大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用532.0 nm激光激发Na2分子到B1Πu电子态,记录了Na(3P)原子的跃迁和Na2分子的A1Σ+u-Χ1Σ+g的谱带.由Na与Na2激发态发射的光谱及其强度可以认定在Na-Na2系统中的碰撞过程,Na(3P)原子线是Na2(B1Πu)到Na(3P)的碰撞能量转移产生的,预解离过程也可产生原子线.而A1Σ+u-Χ1Σ+g谱带是由B1Πu到21Σ+g的碰撞转移后再由21Σ+g到A1Σ+u的辐射而引起的.在360℃,根据辐射衰变率和荧光强度,得到Na2(B1Πu)到Na2(21Σ+g)碰撞转移率系数为7.1×10-10 cm3s-1,而B1Πu的预解离率为2.3×106 s-1.  相似文献   

15.
应用推广Schaefer和Harris的方法(即对于给定的电子组态,在Slater行列式基上构造算符L2+λS2的矩阵,通过对角化此矩阵求得LS耦合原子态的本征函数)开发一套Fortran程序,不仅可以求得某一对称下最简洁的的LS本征函数,而且能够求得任一电子组态(同科电子组态和非同科电子组态)的所有LS耦合原子态.作为例子,具体计算Np(Z=93)电子组态5f46d的LS耦合原子态和对应于6I光谱项的最简洁的LS本征函数.  相似文献   

16.
不同巯基试剂修饰的CdTe量子点与BSA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修饰试剂对量子点的合成、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目前有关修饰试剂对量子点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尚不清楚。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红外光谱研究了3种巯基化合物(巯基乙酸,TGA;L-半胱氨酸,L-Cy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修饰的CdTe量子点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通过Stern-Volmer方程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不同CdTe量子点与BSA相互作用过程的ΔHθ,ΔGθ和ΔSθ,并比较了CdTe量子点的不同修饰剂对BSA荧光猝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修饰试剂包覆的CdTe量子点与BSA的相互作用均为静态猝灭过程,猝灭常数KSV(L-Cys)KSV(TGA)≈KSV(GSH);TGA和L-Cys修饰的CdTe量子点与BSA的结合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而GSH修饰的量子点与其结合力既有氢键作用力又有疏水作用力;这些结果说明量子点与BSA的作用过程与量子点表面修饰试剂的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7.
在质心系能量为200GeV的质子-质子对撞中,高横质量区域产生的强子横质量谱分裂成两类——重子和介子.应用PYTHIA产生器进行Monte Carlo分析其内在的物理机制.模拟结果表明,这种劈裂效应不仅在弦碎裂模型中出现,而且独立碎裂模型中也有,并且在RHIC能区(200GeV)下主要来源于胶子的贡献.在PYTHIA6.3版本中引入的新的物理机制表明复杂的弦纠缠(string junction)形式可能是这种重子一介子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Some authors consider the ψ(4415) to be the 4S or 5S excited state of a c-c pair.Starting from this assumption,we study the decays of the ψ(4415) to DD,D*D-*,DsD-s,D*SD*S~,and get the corresponding branching ratios in terms of the Quark-Pair-Creation (QPC) model.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we find that the results of 4S state agree much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5S state.Therefore,it is more reasonable to assume the ψ(4415) to be a 4S state.  相似文献   

19.
甲基莲心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荧光光谱、圆二色谱等多种光谱技术研究甲基莲心碱(NF)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以Stern-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处理数据。甲基莲心碱对人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并为静态猝灭,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309K下NF与HS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为1.39×104L.mol-1,NF-色氨酸残基之间的距离为2.70nm,热力学参数ΔH0=-13.0KJ·mol-1,ΔS0=37.2J.(K.mol)-1。NF的结合使蛋白α-螺旋百分数增加。中药活性成分甘草次酸等和内源脂肪酸对结合的影响较少。  相似文献   

20.
PdY合金及其一氢化物分子结构及热力学函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利用B3LYP的密度泛函方法对PdY、 PdYH的分子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PdY最稳定的电子态为2∑,RPdY=0.2418 nm,ωe=249.66cm-1,De=2.75eV.PdYH最稳定构型为Cs,1A'态,RPdY=0.243 0 nm,RYH=0.197 4nm,∠PdYH=116.54°,谐振频率v1(a')=1 450.83cm-1,v2(a')=351.21cm-1,v3(a')=243.71cm-1,离解能De(PdYH)为5.64 eV.并以气态分子总能量中的振动能Ev代替分子处于固态时的振动能,以电子运动和振动运动熵SEv代替分子处于固态的熵的近似方法计算了PdY与氢及其同位素反应的△Hθ、△Sθ、△Gθ及氢化反应平衡压力,得出PdYH(S)的生成焓为60.32kJ·mo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