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化学位移的规律和本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临生 《波谱学杂志》1997,14(3):257-261
讨论了计算化学位移的通式及其中基值和参数的变化规律,根据确定的去屏蔽参数与基因电负性的关系式和基值的变化规律,提出核周电子密度QN是决定化学位移主要原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碳谱化学位移计算式中基值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一个计算碳谱化学位移计算式中基值的公式:B=-2.3+12.95(ΣP)1/3sin0.9θ1sin0.5θ2f/s2+Σασ并提出核周电子密度降低和核周电子云的变形是去屏蔽的基本因素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平衡电负性与烷烃核磁共振碳谱位移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定义了烷烃分子中碳原子的平衡电负性(AEE),用平衡电负性和NiH(em=0, α, β, γ)和NjC(j=α, β, γ)结构信息参数研究了烷烃的13C NMR化学位移模型.结果表明,烷烃13C NMR化学位移(CS)可用下式来定量描述:
CS=-1736.776+755.118AEE+5.2539N0H+1.8837NβH-0.2066NγH
用上式估算了99个碳原子的化学位移,标准差为0.9861ppm,平均绝对误差0.78ppm,预测值与实验值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4.
核磁共振实验中氢核化学位移的相对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连芳 《大学物理》1996,15(4):32-33
用简单核磁共振实验装置减少磁场飘移后测量水和三氟乙酸中氢核的核磁共振频率的差异,从中推算出它们的相对化学位移。  相似文献   

5.
用原子电负性、静电作用、极化度作为基本参数, 并结合表征原子空间连接方式的立体效应参数, 对醇分子中不同环境碳原子的化学位移进行关联, 将120个模型化合物(91个脂肪一元醇, 29个二元醇)中747个碳原子相关参数值和化学位移值带入模型中得到如下估算方程:δC=42.947 9 + 63.064 0Qi-3.628 6F+5.121 3Σαx-6.584 8QiΣαx-4.842 7NαH-0.585 5NγH-4.104 6NγOH(R=0.998 1 R2=0.996 1 S=1.14 F=27 125.2 n=747)方程中各参数物理意义比较明确. 通过用"留一法"(LOO)检验(Rcv=0.998 0, R2cv=0.996 0, Scv=1.16)及对样本外5个化合物69个碳原子化学位移的预测值和实验值比较, 结果表明模型方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 该模型的提出为以后计算更加复杂化合物的13C NMR化学位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用原子电负性、静电作用、极化度作为基本参数,并结合表征原子空间连接方式的立体效应参数,对醇分子中不同环境碳原子的化学位移进行关联, 将120个模型化合物(91个脂肪一元醇, 29个二元醇)中747个碳原子相关参数值和化学位移值带入模型中得到如下估算方程:  δC=42.947 9 + 63.064 0Qi-3.628 6F+5.121 3Σαx-6.584 8QiΣαx -4.842 7NαH-0.585 5NγH-4.104 6NγOH (R=0.998 1 R2=0.996 1 S=1.14 F=27 125.2 n=747)  方程中各参数物理意义比较明确. 通过用“留一法”(LOO)检验(Rcv=0.998 0,R2cv = 0.996 0,Scv=1.16)及对样本外5个化合物69个碳原子化学位移的预测值和实验值比较, 结果表明模型方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 该模型的提出为以后计算更加复杂化合物的13C NMR化学位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九个被羟基和和(或)甲氧基取代的苯乙酮类化合物的碳谱数据,首次提出了理论计算这类化合物芳环碳化学位移的计算公式以及羟基和甲氧基的取代参数。羟基的取代参数分别为:30.4(Z),-13.2(Z)(Zm)和-7.8(Zp),甲氧基的取代参数分别为:30.5(Zi),-14.1(Zo),0.6(Zm)和-7.2(Zp)。计算公式分别为:δC1=137.3+ΣZδC4=133.0+ΣZresume  相似文献   

8.
用原子电负性、极化度并结合表征原子空间连接方式的立体效应参数对醚分子中不同环境碳原子的化学位移进行关联,将23个脂肪醚中153个碳原子相关参数值和化学位移值带入模型中得到如下估算方程:δC=121.1348+94.3651Qi-2.0823QiΣαx-7.6347SH-47.6149SO(R=0.9990R2=0.9980S=0.85F=18478.97n=153)上式中Qi表示观测原子的部分净电荷,Σαx表示近邻原子极化度,SH,SO为立体效应参数.方程中各参数计算简单,物理意义比较明确,通过用"留一法"(LOO)检验(Rcv=0.9980,R2cv=0.9977,Scv=0.89)及对模型外4个化合物43个碳原子化学位移的预测值和实验值比较,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系统研究了核磁共振碳谱及其化学位移规律性,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子图论参数:原子距离-边数矢量,并发现它与烷烃的13-CNMR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胡芳  刘树深 《波谱学杂志》1997,14(5):403-412
系统研究了核磁共振碳谱及其化学位移规律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子图论参数:分子距离-边数矢量(λ矢量),并发现它与烷烃的^13C NMR有良好的相关性,进一步用神经网络改进反传算法进行准确估计与定量预测,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取代喹啉的13C NMR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谭成权 《波谱学杂志》1997,14(4):353-356
报道了14种新的取代喹啉的13C NMR谱.应用13C NMR等谱确定了这14种新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对全部谱峰进行了归属,初步探讨了分子结构对13C NMR化学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双环和多环化合物中双键^13C NMR化学位移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志立 《波谱学杂志》1997,14(6):515-520
介绍了双环和多环化合物中双键^13C NMR化学位移计算。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精(Wilforgine)的2D 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2D NMR(^1H-^1HCOSY,^1H-^13C COSY,TOCSY,NOESY和COLOC)技术研究了从雷公藤中分离到的雷公藤精,对^1H和^13C谱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4.
炔氢和炔碳化学位移的本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临生 《波谱学杂志》1998,15(6):533-538
系统分析了脂肪族、脂环族、共轭和芳香的以及杂环炔类化合物中的炔键对相连质子和碳原子以及炔碳和相关自旋核的化学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化学位移理论中所采用的炔键在磁场中产生垂直于键轴的环流模型与实验结果有严重矛盾.采用三键的去屏蔽作用、SP杂化和核周电子云变形模型则可对实验事实得到较合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新的水溶性^13C NMR弛豫试剂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凤  孝延文 《波谱学杂志》1990,7(4):433-438
合成了Gd~(3+)与2,3-二羟基-对-二甲苯胺四乙酸(DPTA)的固体配合物,研究了该化合物作为水溶性~(13)NMR弛豫试剂的性质,证明该试剂对增强各种氨基酸(苏氨酸、半胱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色氨酸和抗坏血酸)季碳原子的谱峰强度是十分有效的。精氨酸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_1)测量表明,Gd-DPTA可使精氨酸分子中季碳T_1缩短200倍以上,效果优于Gd-DTPA。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计算机辅助方法对1 3 CNMR化学位移进行预测 .这个方法包括分子拓扑指数和几何参数特征值的计算及对所选特征进行的变量压缩 ,并对所选共振碳的化学位移与其提取的特征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从而得出其相关数学模型 .本文预测了环己烷中 45个仲碳原子的1 3 C化学位移 ,其标准误差约为 1 .4ppm .  相似文献   

17.
含有结晶链段和无规链段的线型-超支化嵌段聚乙烯(LHBPE)是一类新型的聚合物.在链转移剂存在的情况下,LHBPE可以通过α-二亚胺溴化镍/乙撑桥二氯茚锆/甲基铝氧烷(MAO)催化的乙烯聚合制得.本文主要对LHBPE进行13C NMR研究,并对聚合物分子的支链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和戊基等进行归属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8.
原子距边矢量、三键数与烷烃的13C NMR化学位移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提出一个新的原子描述符-原子距边矢量(μ)来表达碳原子在烷烃中所处环境信息,用该矢量和三键数作为参数与烷烃碳原子(含2~9个碳原子共63个烷烃分子,计326个不等价碳原子)的13C NMR化学位移相关联,得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为:标准偏差S仅0.9629ppm,相关系数R为0.9957.用所得线性方程预测得精度为:误差在1.0,1.5和2.0ppm以内的分别占83%,90%和95%.  相似文献   

19.
张友杰  袁谷 《波谱学杂志》1988,5(2):141-151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处理13C-NMR谱数据,可以简便、准确、快速地解析某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本文用择近原则和汉明距离鉴定了某些黄酮化合物;用模糊聚类分析测定了共轭双烯的构型;用模糊编网法区分了吡喃葡萄糖甲基甙的差向异构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