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明确高回填场地回填土蠕变对桩基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基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中内置的Burgers模型,选用桩顶荷载为1 MPa,桩径为2 m,嵌岩深度为6 m(3倍桩径),回填土高度分别为10、15、20、25 m的桩基,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考虑时间效应下不同厚度高回填场地桩基受力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填土高度对应的蠕变稳定时间不同;随着桩周填土蠕变时间的增加,各工况桩周回填土沉降随之增大最终趋于稳定;桩周回填土蠕变稳定后,增加回填土厚度,桩周回填土最终沉降、中性点深度变化、桩身最大轴力以及桩端阻力和位移均随之增大,各工况桩周回填土最终沉降、中性点深度变化、桩身最大轴力以及桩端阻力和位移均线性相关;可见高回填场地桩基设计施工中回填土蠕变以及填土厚度的变化对于桩基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水平荷载下桩基受力特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对水平荷载下桩基受力特性研究的综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方法等进行总结,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弹性地基反力法以及p-y曲线法等理论方法,分析了其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给出了水平荷载下桩基受力特性分析中有待研究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大直径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PCC桩)在水平荷载下的受力特性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倾斜荷载下基桩的受力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在现行“m”法假设高基础上,给出了倾斜荷载作用下柔性桩的内力及位移分析解,并以铝管在少箱内进行了不同倾角的倾斜荷载作用下室内模型桩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理论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能源桩作为一种新型桩基础形式,通过将换热管材埋于桩中与周围岩土体进行热交换,其承载特性受温度-荷载共同作用而不同于常规桩。有限的现场原位试验测试数据不足以全面的反应能源桩在不同约束条件下的承载性能;因此高效而准确的数值模拟方法的应用,将为能源桩受力特性的分析带来极大的便利。基于理想弹塑性桩-土荷载传递准则,应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能源桩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改变桩顶及桩端约束、桩周土体强度、上部结构荷载情况,调查了能源桩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的轴向应力,桩侧摩阻力及桩-土相对滑动位移等的变化,以期加深对能源桩受力特性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桩—弹性承台体系的受力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虎门大桥辅航道通航孔岩桩基础为工程背景,通过桩顶反力、承台表面位移随承台厚度和布桩形式变化的分析,指出承台的厚度、桩的布置地对桩-承台体系的内力和变形产生影响,指出桩-弹性承台进行桩基础的计算分析是比较全面的。  相似文献   

6.
斜顶桩驳岸结构的变形和受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研究高填土施工过程对斜顶桩驳岸结构的影响.通过对承台及桩基侧向位移变化过程、结构位移矢量场和桩身弯矩的分析,初步了解了斜顶桩驳岸结构的变形和受力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变形和受力特征随施工过程而变化,承台的最大位移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其值达70mm.土体位移矢量场的分析表明,在软土地基上进行高填土,其影响深度较深.将承台位移数值计算结果与原型观测值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鉴于采用常规试验方法对临空面的边坡桩基较难进行分析,利用基于相似理论的土工离心试验机,通过缩小原型尺寸的方式对其进行研究。在土工离心试验中,采用自制的加载系统分别对端承桩与摩擦桩这2种不同形式的桩基施加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给出边坡桩基受力性能的研究方法,并进行了受力机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边坡桩基受较小的水平荷载时,2种桩基形式受力性能相差不大;摩擦桩在承受竖向荷载时承载性能较差,对桩周土体扰动较大,不宜作为边坡桩基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周凡龙 《广东科技》2014,(6):102-103
以京沪高速铁路为背景,针对桩筏结构实际工点进行了原位试验,在路基柔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变形测试结果表明桩筏结构对竖向沉降和横向变形都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能够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要求;综合实测与理论计算结果,分析得到桩筏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刚性桩复合地基在不同荷载下的桩土分担特性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利用解析解答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在竖向荷载下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着重讨论了桩土应力比及荷载分担比等随复合地基荷载、垫层厚度、垫层模量、桩长、桩间距、桩间土模量和桩端土抗力系数等因素变化的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土应力比随复合地基荷载、垫层模量、桩长和桩间距的增加而增大,随垫层厚度和土体模量的增加而减小,同时也表明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有合理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0.
砂土场地中组合荷载下单桩竖向承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砂土场地中单桩承受水平和弯矩荷载的共同影响,完成了五组共十根单桩的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砂土中单桩的竖向承载特性.研究表明:在不考虑竖向荷载作用的情况下,随着水平荷载作用点高度的增加,由于出现了弯矩荷载,单桩的水平极限承载力降低,但降低幅度逐渐减小;水平或弯矩荷载的增大,均会导致单桩沉降的增大和竖向承载力的降低,但只有当水平荷载达到相应位置水平极限承载力的0.5倍以上时,这种变化幅度才较明显;预先施加的水平和弯矩荷载在产生水平位移后,再施加竖向荷载,将会出现P-Δ效应,造成单桩水平位移的增大和水平承载力的降低;水平和弯矩荷载共同作用时对单桩的沉降和桩端阻力的影响程度,与水平和弯矩荷载产生的桩顶水平位移的大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常规地震荷载下对桩基础的研究方法多为拟静力方法,大多没有考虑地震动荷载的影响。与真实情况相差较大,随着建筑抗震设计要求的提高,拟静力已经逐渐不适用当代抗震设计理念。针对地震动荷载对单桩的作用展开研究,采用温克尔(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考虑上部结构与桩基的相互影响,给出单桩在动荷载(主要是水平正弦荷载)作用下的微分方程。在Visual C++6.0软件平台上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得出了单桩在动荷载下的解析解。通过某框架结构工程实例,说明了提出的方法与理论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为分析单桩受动荷载提供了一种应用性较强的解析方法。除此之外也可以为分析距震中较远处的高层建筑的振动检测提供数学力学计算。  相似文献   

12.
加芯水泥土搅拌桩常被用于软土路基加固,为研究堆载作用下加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规律、变形特性以及芯长比对其影响,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现场基底沉降、地基深层水平位移、分层沉降、内芯桩竖向应力监测,构建不同芯长比三维有限元复合地基数值模型进行验证、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堆载作用下,软土路基加固区存在中性点,在中性点上下,钢筋砼内芯桩与水泥土外壳桩荷载传递方式有所不同,钢筋砼内芯桩主要承担上部竖向应力,而水泥土外壳桩由传递剪切应力转换为承担上部竖向应力;②增加芯长比可以增加桩体的有效桩长,增长水泥土外壳桩承担传递剪应力功能的长度,减少作用在桩土界面的负摩阻力大小,有利于控制沉降;③增加芯长比能有效减少基底桩顶以及桩间土的沉降量,减少桩间土的竖向应力分担。  相似文献   

13.
红土崖组(KwH)泥岩是一种分布于青岛地区的白垩系王氏群泥岩,是一种非典型的黏土岩,其透水性弱,具有一定的膨胀特性。为研究泥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形特性及嵌入泥岩中灌注桩的承载特性,以红土崖组(KwH)泥岩为试验对象,在青岛某地区开展了泥岩常规物理力学试验、泥岩地基及泥岩地基中嵌岩灌注桩的静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土崖组(KwH)泥岩含砂,吸水膨胀率较小,是一种非膨胀性岩;全风化及强风化泥岩地基的P-s曲线基本呈缓变型;而中风化泥岩地基在破坏时发生了压裂及隆起,P-s曲线呈陡降型,而且变异性较大。该场地泥岩地基中灌注桩分别加载至10800 kN、12960 kN,试桩均未发生破坏,嵌岩灌注桩的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均未充分发挥;中风化泥岩的承载力较高,可作为桩基理想的持力层;泥岩具有初始损伤特性,且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其损伤逐渐加剧。研究成果对青岛地区泥岩地基中的工程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水泥土单桩承载力在工程中的实际表现以及与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土单桩的实际承载力一般难以达到设计或理论计算的要求,在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中应做适当折减。并对目前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双折线荷载传递函数,推导山区碎块石土地基微型桩在下压荷载作用下单桩受力的理论解,建立该类地基微型桩抗压承载力随桩长与桩径间的变化关系,评价不同下压荷载下桩端桩侧承担的荷载比例.结果表明:碎块石土地基中的微型桩,桩端承担的荷载比例随着下压荷载、桩径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桩长的增加而减小;下压荷载与桩顶位移的关系可分为两段...  相似文献   

16.
基坑支护对于结构的受力和位移的控制问题一直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软土地质条件下,因为软土自身具有较差的稳定性以及具有流变性等特性。本文针对淤泥质地质土层基坑的开挖支护结构问题,探讨了搅拌桩复合土钉支护体系在淤泥质地质土层的应用;使用FLAC3D的有限差分程序,结合正交试验方法来探讨影响基坑变形与稳定性的不同因素,同时基于某在淤泥质土地质条件下的基坑施工现场的实际监测结果,深入分析这一支护结构的敏感程度、变形特点与稳定特性,从而来探讨不同干扰因素取值条件下基坑在特定支护情形下的受力特点、变形规律、以及稳定特性。结果表明,搅拌桩和土钉复合支护对基坑以外支护影响较小,且搅拌桩和土钉复合支护轴力呈现两头大,中心小趋势,土钉倾角为30°支护效果最佳。该种支护体系施工工艺简单,并且技术操作相对简单、造价低,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结合南京小红山客运站基坑支护工程,利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双排桩+被动区土体加固、双排桩、单排桩+被动区土体加固、单排桩四种不同支护方式的基坑开挖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平面应变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从沉降变形和水平位移两个角度比较了四种不同支护方式对城际铁轨的保护效应,总结分析了双排桩支护及被动区土体加固的支护方式在控制基坑周围地表变形,保护城际铁轨方面相对于其他三种支护方式的优势,并简要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