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一种快速多滤过型净化柱(MPFC)-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血液中γ-羟基丁酸(GHB)的新方法.通过考察样品前处理条件与仪器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实验条件:0.1 mL血液样品中加入GHB-D6作为内标,以乙酸乙酯为萃取剂,上清液过MPFC-QuEChERS净化柱...  相似文献   

2.
柱前衍生化法分离3-羟基丁酸乙酯光学异构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介华  程向炜  周亮  严巍 《分析化学》2007,35(5):714-718
采用三氟乙酸酐柱前衍生化在β-环糊精毛细管柱(CyclodexB)上分离3-羟基丁酸乙酯光学异构体.考察了衍生化反应条件对3-羟基丁酸乙酯衍生化反应的影响,柱温对3-羟基丁酸乙酯衍生物3-(2,2,2-三氟乙酰氧基)丁酸乙酯光学异构体分离的影响.通过光学异构体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的计算,探讨光学异构体分离过程的驱动力.实验结果表明,当三氟乙酸酐与3-羟基丁酸乙酯的摩尔比为5:1时,室温下反应5 min,3-羟基丁酸乙酯可定量转化成3-(2,2,2-三氟乙酰氧基)丁酸乙酯;在柱温为62℃时,3-(2,2,2-三氟乙酰氧基)丁酸乙酯光学异构体的分离因子(α)和分离度(R)分别为1.02和1.26.而且,3-(2,2,2-三氟乙酰氧基)丁酸乙酯光学异构体的拆分过程主要是一个焓驱动的过程,且β-环糊精表面与3-(2,2,2-三氟乙酰氧基)丁酸乙酯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其分离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盐酸L-肉碱和盐酸乙酰L-肉碱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肉碱(维生素BT)和乙酰L-肉碱是长链脂肪酸运输的载体, 广泛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及饲料等行业. 本工作介绍了一种化学不对称合成盐酸L-肉碱和盐酸乙酰L-肉碱的方法. 以自制的手性噁唑硼烷为催化剂, 将起始原料γ-氯乙酰乙酸乙酯不对称催化氢化还原成(R)-γ-氯-β-羟基丁酸乙酯, 这一步的化学收率和光学收率都较高. 然后将(R)-γ-氯-β-羟基丁酸乙酯转化为盐酸L-肉碱和盐酸乙酰L-肉碱. 合成盐酸L-肉碱只需两步, 总收率为68.3%, ee值可达94.6%; 合成盐酸乙酰L-肉碱需三步, 总收率为62.6%, ee值可达96.8%. 还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及还原剂的量等因素对γ-氯乙酰乙酸乙酯的不对称氢化还原的化学产率和光学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PAA-PHB-PAA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ATRP方法, 以两端溴化的聚β-羟基丁酸酯链段(Br-PHB-Br)作为大分子引发剂, 丙烯酸叔丁酯为单体, 合成了一种新的三嵌段共聚物聚丙烯酸叔丁酯-聚β-羟基丁酸酯-聚丙烯酸叔丁酯(PtBA-PHB-PtBA). 在酸性条件下进一步水解, 得到了一种两亲性的聚丙烯酸-聚β-羟基丁酸酯-聚丙烯酸(PAA-PHB-PAA)三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条新的路线用于他汀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合成. 以廉价、易得的L-(-)-苹果酸为起始原料, 经酯化、还原、溴代和氰化四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 合成总收率为56.7%. 所有中间体和最终产物均由ESI-MS, 1H NMR和13C NMR光谱及比旋光度表征并与文献值比较. 该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收率良好, 产物容易分离纯化, 是一条适合大规模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新合成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近年来聚(β-羟基丁酸酯)、β-羟基丁酸酶—β-羟基戊酸酯共聚物与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晶性、热性能、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通过共混。聚(β-羟基丁酸酯)与—β-羟基丁酸酶卢羟基戊酸酯共聚物的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
探索用^60Coγ射线辐照的方法进行聚β-羟基丁酸酯(PHB)接枝顺丁烯二酸酐(MA)。并通过改变辐照反应条件,如单体浓度、辐照剂量以及辐照剂量率,研究其对接枝产物的接枝率、粘均分子量、热稳定性以及熔融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S)-3-羟基-γ-丁内酯开环制得手性3,4-二羟基丁酸甲酯(2);对2的伯羟基进行对甲苯磺酰化、仲羟基进行苄基保护得4-对甲苯磺酰氧基-3-苄氧基丁酸甲酯(5);5在氨甲醇作用下合环、脱苄基保护合成了(S)-4-羟基吡咯烷-2-酮,总收率26%,其结构经1HNMR和HR-MS确认,比旋光值与文献值相符。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年来聚(β-羟基丁酸酯)和β-羟基丁酸酯-β-羟基戊酸酯共聚物经共混改性所得到的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晶性、热性能、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0.
(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共聚物异相成核结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共聚物异相成核结晶行为;(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物;成核剂;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11.
将代谢组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研究了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作用机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分析了健康组、模型组及丹参多酚酸盐给药组大鼠血清代谢轮廓,采用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寻找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共鉴定得到磷酯酰丝氨酸[16∶0/18∶1(9Z)]、溶血磷脂(16∶0)、溶血磷脂[20∶4(5Z,8Z,11Z,14Z)]、溶血磷脂[22∶6(4Z,7Z,10Z,13Z,16Z,19Z)]、胆固醇硫酸酯、胆汁酸、γ-亚麻酸、二十二碳五烯酸和9'-羧基-γ-生育酚9种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其中,γ-亚麻酸、二十二碳五烯酸和9'-羧基-γ-生育酚的含量在模型组中下降,经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含量上升.通过Western bloting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证实丹参多酚酸盐通过影响体内与γ-亚麻酸和9'-羧基-γ-生育酚相关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其下游Bcl-2和Bax蛋白分子表达量,从而减少氧化应激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达到治疗阿霉素所致扩张型心肌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家族主要代表:聚羟基丁酸酯(PHB)、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PHBV),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的共聚物(P3/4HB)和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己酸酯的共聚物(PHBHHx)的生物、化学和物理三种改性和加工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生物方法可以使PHA材料的化学结构、组成、机械力学性能和成型加工性能更具有多样性和可调性;通过化学途径可以使PHA材料的功能性进一步突出和增强,例如可以使PHA为基础的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医学性能,同时也具有好的加工性能;利用物理共混和反应性挤出使PHA材料的所有性能缺陷得到进一步修补,使其更具有实用价值。近十年来,通过以上这些改性手段的结合,PHA力学性能不均衡和成型加工的难题得到了解决,使PHA生物聚酯这类新型非石油基高分子材料得到了飞速发展,其综合性能甚至价格具备了代替部分石油基高分子材料的可能,PHA生物聚酯的规模化工业制造和应用的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3.
酶法动力学拆分制备光学活性γ-内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脂肪酶对桃醛和γ-癸内酯的水解动力学拆分反应,考察了温度、pH值、酶的用量等因素对酶催化水解拆分过程的影响.选择氯化钙-阿拉伯胶水溶液作为反应介质,使γ-内酯拆分产物取得较高的ee值.回收拆分中产生的γ-羟基酸,外消旋化后再内酯化,投入下一批反应,提高了光学活性γ-内酯的总得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高压直流正负极同电场静电纺丝方法, 制备了聚(3-羟基丁酸-co-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的超细纤维, 实验发现, 正负极同时工作, 形成的宏观纤维形貌与单极相比截然不同, 纤维形态呈现出“蜘蛛网”的变化趋势. 用电磁学理论建立了数学模型. 电压控制在8.0 kV, 溶液质量分数为20%, 电导率控制在0.002—46.7 μS/cm时, 正负极同电场工作时纺丝速率比单极高十几倍; 纤维拉伸取向好于单极纺丝, 该方法为静电纺丝产业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陈燕  陈群 《高分子学报》2003,(1):115-119
用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碳谱方法研究了不同组成比的聚 (3 羟基丁酸酯 ) 聚氧化乙烯共混物的结晶度、非晶区的相容性和分子运动能力 .结果表明聚 (3 羟基丁酸酯 )的结晶度几乎不随组成比变化 ,而聚氧化乙烯的结晶度则随其在共混物中含量的降低而显著降低 .聚氧化乙烯的加入使得聚 (3 羟基丁酸酯 )非晶区的分子运动能力有所增强 .共混物的非晶区表现出一定的相容性 ,相容程度与共混物的组成比有关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一种以邻二氮菲合铁配离子与γ-氨基丁酸形成的缔合物为电活性物的γ-氨基丁酸碳糊电极,并对其性能做了测定。结果显示该电极对γ-氨基丁酸有较好的能斯特响应。γ-氨基丁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5~8.0×10-2 mol.L-1,极差电位为38mV.pc-1,测定下限(10S/N)为5.2×10-6 mol.L-1。电极用于糙米、青稞籽和茶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分光光度法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7.
《有机化学》2014,(9):1916
正手性γ,γ-偕二芳基羰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如鬼臼毒素,Cladosporol和抗抑郁药舍曲林等.通常,手性γ,γ-偕二芳基羰基化合物的合成是以手性化合物为起始原料,通过催化不对称方式来构建这一关键骨架一直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铑催化芳基硼酸对芳基缺电子烯烃的不对称共轭加成是目前合成手性谐二芳基化合物有效途径之一.利用该策略,选用γ-芳基-β,γ-不饱和酮酸酯(或酮酰胺)类为底物,可能是实现手性γ,γ-偕二  相似文献   

18.
β,γ-不饱和α-酮酸酯是一种多官能团的合成子,其1,2-双羰基的结构便于进行活化和手性控制,多个反应位点可以进行多样的反应设计.近20年来,许多手性路易斯酸催化剂和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被应用到β,γ-不饱和α-酮酸酯参与的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得到了各种光活性化合物.根据β,γ-不饱和α-酮酸酯中的β,γ-不饱和α-酰基共轭体系、碳碳双键及羰基三种不同的反应位点分类,对近几年来β,γ-不饱和α-酮酸酯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对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发酵工艺会造成茶样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不同.建立了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快速测定乌龙茶样品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方法,并测定不同发酵工艺的乌龙茶样品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茶样经浸泡后,过膜,使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方法检出限达到0.01 g/100 g,回收率为94.4%~109.4%,符合检测要求.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检测时间短,节省溶剂,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能够满足茶样中γ-氨基丁酸的日常检测工作,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对优化生产高含量γ-氨基丁酸的发酵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以己酸乙酯为内标物,同时测定α-乙酰基-γ-丁内酯(ABL)、γ-丁内酯(GBL)和α-(2-四氢呋喃亚基)-γ-丁内酯(AGBL)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在GBL和乙酸乙酯为原料生产ABL的过程中得到应用.结果表明:ABL、GBL和AGBL浓度分别在0~ 30.13g/L、0~ 15.08g/L和0~9.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