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DSC、DMA、TEM和XPS对[PSF-PDMS-PHS]n/PSF共混物的相容性及表面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DMS在共混物表面的富集与PSF均聚物和[PSF-PDMS-PHS]n中硬段的相容性有关;PDMS在相容的共混物体系表面的富集与对应的多嵌段共聚物组成基本相近;不相容共混物体系表面PDMS的富集程度相对较高,当共混物本体中有机硅含量从1%增至5%,表面层PDMS的含量迅速增加,可达到嵌段共聚物中PDMS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报道用稀土化合物改性的钛系截体催化剂(SN催化剂)进行苯乙烯和丙烯顺序嵌段共聚合(Sequentialblockcopolymerization)的研究,通过对初生嵌段共聚产物进行溶剂萃取与分级,并用13C-NMR、WAXD.DSC,DMA和电子显微镜进行表征,推断共聚物为具有等规聚苯乙烯链和等规聚丙烯链段的A-B型二嵌段共聚物,且各段均能结晶。发现嵌段共聚物比相应的均聚物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而且对iPS/iPP共混具有良好的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氯化聚乙烯接枝苯乙烯共聚物(CPE-g-St)和氯化聚乙烯(CPE)对聚苯乙烯(PS)进行共混改性。当CPE含量为25%时,用CPE-gSt改性的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为18.5kJ.m^-^2,是用CPE改性的共混物冲击强度的2.1倍;其拉伸强度不低于34MPa。  相似文献   

4.
接枝共聚物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对聚苯乙烯的共混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氯化聚乙烯接枝苯乙烯共聚物(CPE-g-St)和氯比聚乙烯(CPE)对聚苯乙烯(PS)进行共混改性.当CPE含量为25%时,用CPE-g-St改性的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为18.5kJ·m ̄(-2),是用CPE改性的共混物冲击强度的2.1倍;其拉伸强度不低于34MPa.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苯乙烯-丙烯等规嵌段共聚物(iPS-b-iPP)增溶作用及iPS-b-iPP/iPS/iPP三组分共混体系微观形态和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iPS-b-iPP的加入明显地改善了iPS/iPP二组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共聚物含量超过15%时,三组分共混物的抗冲击强度超过NIPS的抗冲击强度,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SEM结果表明,iPS-b-iPP在iPS/iPP共混中起到了相分散和相间“偶联”作用,并降低了共混体系的微相尺寸和增加相间相互作用或粘附性。iPS-b-iPP/iPS/iPP共混合金具有高的软化温度和刚性。  相似文献   

6.
聚己内酯(PCL)和丙烯腈-苯乙烯无规共聚物(SAN)的共混物的相容性和形态曾被广泛研究[1~4].PCL的结晶形成球晶结构,其和SAN共混,在熔体中结晶时不但可观察到Mal-tese十字消光,而且存在非常明显的明暗交替的周期性环带状结构,称之为“环...  相似文献   

7.
苯乙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负载型钛系催化剂MgCl_2/TiCl_4,NdCl_3/AlEt_3(SN-1催化剂)制备出组份比例变化的苯乙烯-乙烯共聚产物.共聚产物通过溶剂萃取分离、~13C-NMR、IR、动态粘弹谱进行表征,并初步进行了与聚苯乙烯(aPS)共混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SN-1催化剂能有效地催化苯乙烯与乙烯共聚合.共聚产物为含有均聚聚苯乙烯的共聚物复合物,其中的25mol%的苯乙烯参加了共聚.共聚产物与aPS共混可明显提高aPS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傅里叶交换红外光谱法(FTIR)表征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P(S-MAA)和聚环氧丙烷(PPrO)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用谱带分离的技术比较准确地测定了共混体系中几种羰基的吸光系数比,并且用简明的方法定量计算了它们之间平衡的平衡常数.同时实验还表明共混组分中聚醚的分子量、分子结构、P(S-MAA)中MAA的含量以及共混组分的比例和体系的相容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PHEMA)和一系列不同组成的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物(PSAm).利用DSC,IR方法研究了PSAm/PHEMA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观察到不同组成的PSAm与PHEMA等重量比混合时,只有Am含量在47~57mol%范围内的PSAm与PHEMA的共混物相容,即共混体系表现出一个“miscibilitywindow”.应用平均场理论计算了上述共混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结果表明共聚物内不同链段间的拒斥力(repulsion)是使PSAm/PHEMA共混体系产生“miscibilitywindow”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三羰基环戊二烯基钼负离子与1,3-二卤丙烷在一缩二乙二醇二甲醚介质中反应,生成环卡宾配合物CpMoX(CO)_2CO(CH_2)_2CH2(X=Br,I).硅桥连双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钼负离子与1,3-二卤丙烷顺利地进行类似反应,生成相应的硅桥连双[环卡宾钼配合物]──E[C_5H_4MoX(CO)_2]CO(CH_2)_2CH_2]_2(E=Me_2Si,Me2SiSiMe_2,Me2SiOSiMe_2).化合物硅氧硅桥联二茂二钼环卡宾配合物11的晶体结构经X射线衍射测定,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体学数据:a=0.8188(1)nm,b=1.045(3)nm,c=2.3252(4)nm,α=94.14(2)°,β=94.09(1)°,γ=102.48(2)°,V=1.9306nm ̄3,Z=2,D_c=1.854g/cm ̄3。  相似文献   

11.
改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P(MMA-co-St)中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WMMA),通过一步法合成出聚环氧氯丙烷聚氨酯(PU(PECH)/P(MMA-co-St)IPN.DSC、TEM和动态粘弹谱研究结果表明:当P(MMA_co-St)中WMMA大于0.6时,IBN仅有一个Tg;当WMMA小于0.4时,IPN有2个Tg,TEM上出现相区,P(MMA-co-St)深度参数(δ)及δ的氢键作  相似文献   

12.
在pH6.2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8)存在下,Zr(Ⅳ)与7-碘-8-羟基喹啉-5-磺酸(H_2QSI)及EDTA形成了四元荧光配合物。其组成为:Zr:H_QSI:EDTA:CTMAB=1:1:1:3。据此建立了错的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荧光测定方法。方法检测限为1.2ng/mL。锆的线性范围为1.6ng~1.0μg/mL。用于铜合金中微量锆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潘雁  黄玉惠 《应用化学》1997,14(2):53-56
用DSC、DMA研究了羧化聚苯醚(CPPO)/聚(苯乙烯-乙烯吡啶)(PSVP)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与CPPO/PS体系相比,乙烯吡啶基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共混相容性.这主要是由于CPPO中的羧基与PSVP中的吡啶基之间通过质子转移形成的正负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两组分分子的均匀混合.  相似文献   

14.
以乙烯、乙烷为探针反应分子,以混合不同锌含量的ZnO/SiO_2,与HZSM-5为催化剂,在不同处理条件与不同混合方式(直接混合或机械研磨)下研究高温焙烧的俗化剂对乙烯、乙烷芳构化反应的影响。考察了不同含量的Zn/HZSM-5上C_2H_4、C_2H_6的芳构化反应及NaHZSM-5与ZnO/SiO_2和NaZnHZSM-5与ZnO/SiO_2混合催化剂高温焙烧后的C_2H_4芳构化反应。发现Zn/HZSM-5是一种双功能催化剂,乙烯、乙烷芳构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均与Zn/HZSM-5的双中心Zn ̄(2+)和B酸的相互匹配有密切关系,B酸和Zn ̄(2+)存在最合适匹配。而NZSM-5与ZnO/SiO_2合催化剂高温焙烧后具有Zn/HZSM-5的双功能性,HZSM-5与ZnO/SiO_2在高温下发生了固相反应。  相似文献   

15.
林振光  庄鸿辉 《结构化学》1996,15(3):199-204
环己酮与硫代碳酰肼在不同介质中的反应,合成出两个不同的环己烷螺含氮杂环化合物。经X-射线结构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1,2,4,5-四氮螺[5,5]十一烷-3-硫酮,C_7H_(14)N_4S(Ⅰ)和1,2,4,-三氮螺[4,5]癸-1-烯-4-氨基-3-硫酮。C_7H_(12)N_4S_x(S_x=0.8S+0.2O)(Ⅱ)。晶体学参数分别为(Ⅰ):P2_1/c,a=12.026(4),b=26.817(6),c=12.042(3),β=115.94(2)°,Z=4,V=933.4(10),M_r=186.28;(Ⅱ):P2_1/m,a=6.595(7),b=6.817(6),c=10.572(6),β=106.3(1)°,V=456(1),Z=2,M_r=181.05。最终一致因子分别为R=0.054,R_w=0.065和R=0.089,R_w=0.096。两个化合物中,环己烷都为椅式构型,它与其螺联的6员氮杂环,5员氮杂环的最小二乘平面间的夹角分别为68.94和90°。并对合成反应途径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甲基硅氧烷-b-乙二醇嵌段共聚物(DMS-b-OE)对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PDMS/PU)共混体系的增容,重点研究了增容共混体系的微观形态结构和软科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DMS-b-OE对PDMS/PU具有优良的增容作用,改善了PDMS/PU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提高了该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其抗张强度由3.4MPa提高到7.6MPa。  相似文献   

17.
γ-射线辐照对HIPS/SBS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0Coγ-射线对HIPS/SBS共混物以不同剂量和时间进行辐照,适当条件下,可改善共混物的性能,其中的丁二烯橡胶相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交联,使抗张强度、弹性模量增加,热变形温度及硬度明显提高。并观察了交联后形态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热致液晶PEI与PES—C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不同配比(2.5/97.5-75/25)的PEI/PES-C共混物,使用WAXD、DSC、锥板流变仪、力学性能测试、SEM等方法对共混物进行了研究。共混后强度、模量均有提高,在高剪切速率下,共混物的粘度有所降低。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共混物具有“皮芯”结构。  相似文献   

19.
苯乙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负载型钛系催化剂MgCl2/TiCl4,NdCl3/AlEt3(SN-1催化剂)制备出组份比例变化的苯乙烯-乙烯共聚产物,共聚产物通过溶剂萃取分离,^13C-NMR,IR,动态粘弹谱进行表征,并初步进行了与聚苯乙烯共混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SN-1催化剂能有效地催化苯乙烯与乙烯共聚合,共聚产物为含有均聚聚苯乙烯的共聚复合物,其中约25mol%的苯乙烯参加了共聚。共聚产物与aPS共混可明显提高aP  相似文献   

20.
采用FTIR、XPS和AES研究了金属铜表面M-S(M=Mo,W)簇合物膜。结果表明,Mo(W)与铜表面的Cu_2O反应,形成了Mo(W)-S-Cu键;簇合物膜由Mo(W)、S、Cu、O元素组成,分别呈+6、-2、+1、-2价,膜为多分子层结构并保持MoS_4,或WS_2单元,膜表面只有Cu、O而不存在Mo(W)、S.膜层厚度与反应时间有关,时间越长,膜越厚。膜为多组分的复杂体系,其颜色是各组分统计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