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直流碳弧法在He气氛和Ar气氛(压强为10—80 kPa)下制备碳纳米管,在770℃下将阴极深积物氧化至原重量的1%,得到纯的碳纳米管,测量不同气氛及压强下制备的碳纳米管的室温电子自旋共振(ESR)谱,讨论了不同惰性气氛及压强对所制备碳纳米管的直径分布及ESR谱线型、g因子、线宽和相对自旋浓度的影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一种原创的紧凑型电子自旋共振(ESR)仪.该仪器具备高性能、低成本、简单可靠、结构紧凑、开放构架、多功能模块等一系列特点.分析了ESR谱仪的多个微波单位,研发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差ESR谱仪的最优双腔结构,并设计了一种可提供高均匀磁场的电、永磁混合磁体.最后介绍了这种新型紧凑型电子自旋共振仪的主要参数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纳米NiAl的电子自旋共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纳米NiAl样品进行电子自旋共振(ESR)研究时发现晶粒尺寸效应产生的非磁-磁性转变.大块多晶NiAl合金的没有ESR信号,只有很弱的Pauli顺磁性.而粒径为8.6nm的纳米NiAl样品的ESR信号,随温度的增高而显著下降,其居里温度TC为124K,在室温下ESR信号很弱.8.6nm的纳米NiAl样品经550℃和707℃退火处理后得到粒径分别为12nm和21nm的两个样品,它们在室温下都有较强的ESR信号,并能够被永磁体吸起。多晶NiAl合金与纳米NiAl之间存在非磁-磁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掺杂纳米硅薄膜中电子自旋共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掺杂纳米硅薄膜(nc∶Si∶H)中的电子自旋共振(ESR)及与之相关的缺陷态.样品是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成,为两相结构,即纳米晶粒镶嵌于非晶本体之中.对掺磷的nc-Si∶H样品,测量出其ESR信号的g值为1.9990—1.9991,线宽ΔHpp为(40—42)×10-4T,ESR密度Nss为1017cm-3数量级.对掺硼的nc-Si∶H样品,其ESR信号的g值为2.0076—2.0078,ΔH关键词: 纳米硅薄膜 微结构 电子自旋共振  相似文献   

5.
郭阳  李健梅  陆兴华 《物理》2015,44(03):161-168
单电子自旋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未来信息学的基础。以电子自旋为核心的新型单分子或单原子器件将最终成为基本信息单元,基于单电子的自旋态将有可能构筑未来量子计算机的量子比特。但是,如何实现对单个电子自旋及其相干态和纠缠态的测量和控制,目前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作为调控单个电子自旋的重要实验手段,电子自旋共振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文章简要介绍了电子自旋共振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概念,阐述了其发展历史和最新进展,归纳了机理探索的研究成果,论述了该设备研发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并对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用四探针法测量掺碘聚乙炔薄膜[CH(I3)y]x,当y=1.0%,4.2%和8.3%时面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发现它们可用变程跳跃(VRH)模型很好的描述。用电子自旋共振(ESR)谱仪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低浓度碘掺杂聚乙炔的自旋磁化率、峰峰宽等。并给出相应的理论解释。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研究ZnS...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碧辉  李碧琳 《物理学报》1989,38(11):1733-1739
  相似文献   

8.
电子自旋共振中的g因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翁斯灏 《物理实验》1992,12(5):238-240
凡具有未偶电子的物质,都可作为电子自旋共振的研究对象,将其置于恒定磁场(?)中时,会引起因电子自旋体系与外磁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塞曼(Zeeman)能级分裂,如果在垂直外磁场(?)方向上再加一频率为V的电磁辐射线偏振磁场(起作用的是它的右旋圆偏振分量),当满足hv=gμ_BB时,就会发生塞曼能级间的共振吸收(和辐射)现象,这就是电子顺磁共振(EPR)。理论和实验  相似文献   

9.
微波电子自旋共振谱仪的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验操作者的角度,对微波电子自旋共振谱仪的原理及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陈越民  朱万贵 《物理》1989,18(2):115-116
本文介绍了单个结型场效应管构成的边缘振荡磁共振探头,用它在不同的工作频率上稳定而可靠地观测到了核磁共振和电子臼旋共振信号,有很好的信噪比,振荡器最高频率可达 130 MHz.  相似文献   

11.
详细分析了微波段用可调反射式谐振腔做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中共振信号的形成原理,分析指出下凹和上凸波形都为共振吸收信号,当波形的上下两部分等大时,为色散信号,波形的上下两部分不等大时,为色散信号和共振吸收信号的合成。从理论上解释了共振信号的变化所反映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详细分析了用可调反射式谐振腔做电子自旋共振(ESR)实验测量g因子时应注意的2个问题:一是选择正确的共振波形测量共振时的微波频率;二是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测量共振磁场以消除扫描磁场和地磁场的影响.具体讨论了微波频率对电子自旋共振信号波形的影响,从理论上解释了共振信号的变化所反映的物理过程,给出了精确测量顺磁物质g因子的具体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绍良  李亮  欧阳钟文  夏正才  夏念明  彭涛  张凯波 《物理学报》2012,61(10):107601-107601
国内第一套脉冲强磁场高频电子自旋共振(ESR)装置由武汉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制成功.该装置的频率范围为210-370 GHz,样品温度范围为2-300 K, 磁场强度为0-50 T.在脉冲强磁场ESR装置上进行了红宝石ESR实验,获得了Cr3+ 离子的ESR谱.  相似文献   

14.
刘湘  廖晓东 《物理实验》1999,19(1):31-32
阐述了研制锁相检测X波段电子自旋共振谱仪的设计思想、成功经验及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将核磁共振仪改装成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仪的制作过程.实验弃用了原有的HZ811小型核磁共振仪中的永磁体,改用螺线管,并增加了专供电源,同时改变了边线振荡器的频率范围,实现了磁场强度从0.4T到0.000 5T、对应频率从12~18MHz的范围到21~31MHz的转变,从而满足了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仪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刘竹琴 《大学物理》2012,31(6):37-40
利用射频段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仪,采用恒定磁场正、反向时共振信号等间距及共振条件,精确地测量了延安地区的地磁场强度及磁倾角.  相似文献   

17.
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是检测自由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自由基生物学和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研究技术. 作者综述了ESR、自旋标记、自旋捕集和ESR 成像技术的最新发展及ESR技术在细胞膜、蛋白质结构和一些重大疾病如心脏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综合症和中风等疾病研究及辐射损伤和植物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近年发展起来的时间分辨TRESR技术,以3个实例介绍了用TRESR研究光解自由基的电子自旋极化的状况,指出研究自旋极化可以得到关于分子激发态和自由基反应动力学等丰富的多方面信息,TRESR技术是研究光与分子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王盛  李清毅等 《物理实验》1994,14(4):174-177
微波波段电子自旋共振实验的教与学──教学改革尝试之一王盛,李清毅,朱永强,戴道宣(复旦大学物理系上海200433)近一年来,为了在近代物理实验课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能把重点放在学习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方面,我们以电子自族共振...  相似文献   

20.
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技术自1944年发现以来, 迄今已在化学、物理学、地矿学、生物学特别是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由初期主要是对长寿命和稳定的顺磁粒子的研究, 逐步发展到对短寿命中间体, 反应过程机理和动力学的研究. 在检测技术方面, 日益广泛 地采用自旋标记, 自旋捕捉, 时间分辨ESR, 电子 核双共振, 化学诱导动态电子极化(CIDE P )和自旋回波等技术.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将ESR技术用于某些研究领域, 80年代以后有了很快的发展. 以下仅就我国几十年来ESR研究领域的几个主要方面予以简单回顾. 有关文献引用只限于国内外核心刊物正式发表的论文和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