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贵刊第14卷第1期(2006年3月)中刊登了一篇《电容器连接中的能量问题》一文,该文作者根据电荷守恒定律解题后发现:虽然是一个纯电容电路,而且电容器是一个储能元件,不消耗能量,但C1,C2连接后能量损失了0.09J,我认为可作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2.
从电容器内抽出铜板时外力、电荷及场强分布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祥 《大学物理》2002,21(11):18-20
对电容器充电后,在切断电源或保持与电源连接的两种不同条件下,从电容器内抽出铜板过程中,作的外力和极板上电荷的分布及极板间的电场分布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运动电容器中意想不到的能量通道(下)F.Herrmann对于上一期所提出的问题我们作如下解答。1垂直于极板的运动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没有考虑到电容器中连接两极板并穿过参考面A_Z的绝缘柱,这两个绝缘柱处于压应力下并在向上运动中。事实上,正是它们将系统...  相似文献   

4.
电容器是常见的电路元件之一,电容器方面的习题涉及电容的电压、电流、电量及电容器的储能;但电容间电荷转移前后能量守恒问题是容易被忽视、同时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这方面的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电容有关知识的理解、掌握,而且对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方法、踏实的学习态度也大有好处.本文通过例题讨论电容间电荷转移前后能量守恒问题.  相似文献   

5.
郑金 《物理通报》2016,35(9):88-90
推导了电容器储存的电场能的公式以及电能密度公式, 探究了电容器与电源连接电路中的电场能在 外力做功的过程中的转化规律, 利用电容器的静电能公式和虚功法解答有关电容器极板间距大小或电介质多少发 生变化的竞赛题  相似文献   

6.
静电场中电介质的极化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一鹏 《大学物理》1990,9(8):24-26
本文通过处于理想平板电容器中的一种电介质原子的极化模型,在经典物理范围内讨论了与电介质中静电场能量有关的问题.特别是关于静电场中电介质的极化能,说明它作为介质中静电场能量的组成部分在微观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运开 《大学物理》2002,21(10):15-17
通过求解电势的拉普拉斯方程,讨论长直组合矩形柱面电容器中的电势、电荷和电容。  相似文献   

8.
电中性的金属片被电容器所带电荷吸入其中而发生振动.这里讨论的问题:有或无阻尼时金属片的振动规律;电场力使金属片加速或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功能转换;金属片振动过程中保持电容器的电量或电压不变,储能的变化;金属片的每一振动周期电源供给电容器的能量;电容器的电压、电量等参数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带缝的长直圆柱面电容传感器电容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黄运开 《大学物理》2000,19(1):30-33
通过求解带缝的长直圆柱面电容器中的电势的拉普拉斯方程,讨论该电容器的电容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电容器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它具有贮能、充放电、隔直流通交流的特点,因此,以电容器为物理情景的练习题,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本文就此作一归类例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极化介质中的能量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壁 《大学物理》1990,9(6):26-27
在保持充电电容器的电量不变的情况下,在电容器中充以电介质会导致电场能的减少,减少的能量是电场对介质的极化作功而以介质具有势能的形式存在于介质之中.本文一般地讨论了在电场中移入有限体积的介质后电场能量的变化,并且导出极化介质中的能量密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静电计是物理静电学中常用的仪器.静电计在普通高中物理教材"电容器电容"这一节中出现,并在注释栏中作了如下介绍: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来测量电势差.把它的金属球跟一个导体连接,把它的金属外壳跟另一个导体连接(或同时接地),从指针的偏转角度可以测出两个导体间的电势差.对静电计的使用,许多学生和教师都存在诸多问题,现通过两个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许艳 《物理通报》2004,(7):16-17
电容器的性能规格中有两个指标,一是它的电容量,一是它的耐压能力.使用电容器时,两极板所加的电压一定要小于或等于它的耐压值,否则电容器会被击穿.在实际工作中,当单独一个电容器的性能规格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把几个电容器并联或串联起来使用.  相似文献   

14.
物理教科书在关于“电容器的串联”总是叙述这样两个结论:“串联时每个电容器带的电量都是相等的,电压分配总是与其电容成反比.”从而使学生认为这是一般规律.实际上这两个结论并不是一般的规律,是有前提条件的.1带电量并不总是相等的先讨论两只电容器串联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李名加  杨军  王文川  梁川  郭洪生  章法强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3):035004-1-035004-4
研制了用于稠密等离子体焦点的强流装置,该装置采用八台低电感低内阻脉冲电容器和八个低感大电流、可控触发高压开关并联组成初级储能模块,高压开关同步击穿后产生μs级强电流经平行板传输线加载到负载。脉冲电容器和高压开关采用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使脉冲电容器与高压开关间的连接电感尽可能小;平板传输线为扇形结构,一个扇形平板传输线连接一个高压开关,平行板传输线可以将电感做得较小,有利于大电流回路的传输。在脉冲电容器充电20 kV时,假负载上可以得到500 kA的电流,电流上升时间约为3.7 μs。  相似文献   

16.
1教学中实验存在的问题"电容器的电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定义电容器的电容和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电容,教材是这样表述的,"实验表明,一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U成正比,比值Q U是一个常量."但教材并未给出此实验的具体方案.如果没有实验探究,仅凭讲解,学生很难理解Q U是一个常量的事实.因此,非常需要设计一个研究电容器两极间电压U与电荷  相似文献   

17.
 基于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的失效机理,研究了基于加速退化数据的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可靠性评估问题,给出了一个该型电容器的加速退化失效模型和参数统计推断方法。基于试验数据可求得该型电容器可靠性模型中未知参数的估计值分别为9.066 9×10-8sup>和0.022 1,将该值代入失效分布函数即可确定电容器的失效模型,由此模型求得该型电容器充放电20 000次的可靠度为0.972 4。使用这种分析方式对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进行可靠性分析将更能节省试验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18.
把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与另一未充电的电容器并联连接后,它们各自所带的电量、电压和储存的电场能都发生了变化,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两电容所带电量的总和没有变化,那么两电容所储存的电场能的总和有没有变化呢?  相似文献   

19.
全军  刘一星  余亚斌 《物理学报》2010,59(2):1237-1242
基于介观体系动态响应的自洽理论,讨论了介观相干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结果表明相干电容器的电容对外场频率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并且是随频率变化的复变函数.该电容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呈现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特性,即电容虚部曲线有一个较尖锐的峰,它正好与电容实部的极小位置相对应,而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们与该电容体系中的类等离子体激发相联系.另外,也讨论了介观电容的尺寸效应,发现当极板间距很大时,电容值和宏观的几何电容结果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20.
许多教科书上都谈到了表现物体的惯性的质量称为惯性质量,而决定两物体间引力的质量称为引力质量.然而读者不容易懂的地方在于为什么会出现两种质量.万有引力定律不是清清楚楚地写着:“两物体问的引力和质量成正比”么?这里已经说了引力和质量成正比,为什么又要讨论这个质量与牛顿第二定律里的质量的差别呢?问题再提尖锐一点:为什么没有人讨论库仑定律中的电量q和电容器公式中的电量q的区别呢?这个问题提得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